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四百六十七章自己人活不下去了要一个公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六十七章自己人活不下去了要一个公道

  很专业的地方,朱载圳看不懂。

  但一些简单的数据,人家已经标记得很明白了,自己一眼就可以比较得出来。

  “行了,知道了,你先下去准备,辣椒的事情,本殿下来处理。”

  他能处理的办法,就是写信向自己的二哥求援。

  辣椒现在很贵的。

  由于产量的原因,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吃得起。

  “可惜了。”

  朱载圳摇了摇头。

  他们云贵也不是没有好东西,那种烟叶在他看来就很不错,然而,在经过了深入了解这种烟叶的毒副作用之后。

  也不敢轻易地把此种作物,当做一种可以致富的路子来进行商业推广。

  “殿下,烟叶这种东西,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咱们一直压着这个消息不去传播,可背后的商人们却不会这么想啊。”

  在李芳看来,只要利益达到了一种高度。

  就绝对会有人铤而走险的经营。

  即便是朝廷下令禁止。

  恐怕也会因此多出一些波澜。

  “本殿下知道,大哥也知道,二哥心里也清楚,可谁敢开这个头啊?”

  朱载圳苦笑地说道。

  道理谁都明白。

  可遗臭万年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有几个皇子就足够了,多他们几人的话,怕是后辈子孙们提起他们的名字,都会五味杂陈。

  好好的青史留名,为何要沾染这种东西?

  不是没事找事吗?

  见到李芳还想再劝,朱载圳就摆了摆手,有的事情,别人可以做,他这个皇子不行。

  在京城的父皇,都不愿意沾染这种败人品的事情。

  那些见钱眼开的大臣们也在观望。

  他朱载圳又不是很缺银子,何必在身上染上泥水呢?

  “在等等吧,总有勇士会跳出来的,只要有人做了开头,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烟叶的利润,他们三兄弟们也有过书信来往讨论过,其中的利润是真的惊人。

  处理的好的话。

  大明的军费就不用愁了。

  只要一想想,心中就是一阵战栗。

  说若是掌握了烟草,就绝对是掌握了好几个聚宝盆,而且是比盐的利润更高的一种作物。

  “好了,你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就去给裕王送一封信吧。”

  朱载圳可不想再被李芳劝说了。

  免得自己意志不坚定,动摇了之后,就没脸见两位兄长了。

  “是,殿下。”

  李芳也知道景王殿下的为难之处。

  若是很早之前,朝廷缺少银子,皇上也缺少银子的时候,谁还管自己的身后名?

  早就让几个不怕被戳脊梁骨的人,给把烟叶经营起来了。

  也就现在都是有钱人了。

  需要体面了,也就没有人敢率先做出这种有损脸面的事情了。

  官道一直在修建。

  却似乎永远也建设不完一般,每一年朝廷付出的银子不少,结果能够通行的路段却没有几条。

  其中修建道路最难的是架桥。

  大明现在还没有绝高的技术来打隧道。

  所以盘山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修建方式,西安府周围的路大多都是这样。

  每一段路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简直都不敢去想。

  即便是当地的官府和士绅,在见到裕王殿下修路的那种,撒银子的方式,都无不瞠目结舌。

  可以说,那些路段,都是用一直堆起来的。

  也就有钱了,才会这样玩。

  不然只能服徭役了。

  而那种服徭役的场面,不用多想,绝对会有不知道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一个弄不好,大明就会烽烟四起。

  不是来了外敌。

  而是自己人活不下去了,要一个公道。

  转眼就到了七月份。

  在西安府正是开始炎热的时候。

  “华清池就是这个样子?都长青苔了,话说当年杨贵妃真的是在此沐浴?”

  看着眼前的场景,再想象一下当时美人出浴的画面。

  朱载坖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颤。

  太美。

  不敢再多想。

  “殿下,岁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千多年了,现在能够看到一点遗址,也已经很不错了,咱们前段时间,也是去过咸阳的,哪还有秦时的阿房宫和咸阳城的原本样子?”

  陆绎心里其实也是很失望的。

  无论是在书上,看到描述得有多么的宏伟。

  在时间的冲刷下。

  最多只会留下岁月的痕迹,除此之外,也就一点名声了。

  “殿下,其实这一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若是重新修建一番的话,出来避暑,应该是一处很好的去处。”

  滕祥跟着徐明煊,转悠了一圈,确定没有了危险之后,他也发现此处真的不错。

  “还是算了,现在西安府可没有闲人来给本殿下修建避暑山庄了。”

  修路的修路,修水利的修水利。

  忙得哪还有人在街上要饭?

  就连曾经的地痞流氓,也都转了性子,成为了周围人交口称赞的好男儿了。

  只能说。

  银子给够了,不但能够让鬼推磨,也会让一群懒汉,二流子,成为最勤快的人,道德素养最高的人。

  “对了,让你们派人去甘肃,以及西域的人,回来了没有?”

  朱载坖突然问道。

  现在他最关心的粮食问题正在慢慢地解决。

  接下来的就是穿衣的问题了。

  衣食住行。

  住的地方目前来说还是很好解决的,出的问题也不再是个难题了,至于行这一方面。

  四轮马车已经有了。

  道路也正在不断地修建,没有停下来过。

  目前来说,最困难的反而是穿衣了。

  原材料的不足,导致的就是布料的价格一直下不来。

  而在朱载坖的印象当中,种植棉花最好的地方,就是光照足够的西域。

  若是西域太远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甘肃。

  总之,不管如何都得弄一处棉花生产基地出来。

  要知道,这玩意可以是成为战略物资的,不掌控在大明手里,往后可就难搞了。

  “去往西域的人,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不过甘肃的已经传回来消息,说是有一大片地方是可以种植棉花的,不过,那些地方的真的种植了棉花之后,就得从外面运送粮食了。”

  说着,陆绎就掏出了一封信件。

  看上面的日期,还是今天才到的。

  朱载坖眉头挑了挑。

  用粮食换取棉花,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实际上却会因为路途上的变数,从而导致某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

  单一的交通方式。

  使得其在某些层面上的稳定性,也会差上许多。

  就如同大运河一样。

  原来只有这一条运送粮食到京师的河流,现在又多了一种从海路运输物资,多了一条路子之后,就发现京师的粮食,以及其他的物资的价格,都往下掉了许多。

  “看来还得修路。”

  朱载坖揉了揉眉心。

  目前他也没有啥好办法来解决,除非是演道院的人,弄出来而来黑科技。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