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二百零五章被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五章被骗

  户部诸位都被自家主官,轻盈的手段,弄得欲言又止。

  难受得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突然就听到外面走廊上,一阵疾步快行的声音传来。

  突然脚步声又戛然而止。

  众人都心中一动,隔壁是工部,这么急切的脚步声,难道是有大事发生?

  一个个的也不再纠结自己的几两碎银。

  反正已经成了事实,往后也到不了自己的手中,而隔壁的好事,却不是常有的。

  “混账东西,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咱们工部是没有工匠了,还是招不到人来干活了?

  外包?一个个的不想干活,还想着拿银子?

  出事了知道来找本官了?”

  工部尚书郑绅的声音,如同猛虎一样地咆哮着。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瘦弱的读书人,也会有大发雷霆的一天,还是在工部衙门之中。

  陈经听得一阵头大。

  似乎这种事情,不止他们户部有,隔壁的工部也是不少。

  而且看样子是事发了。

  随即看向了底下坐着的一群户部官吏们,此时这些人也不嚷嚷着说要继续做工程了。

  明摆着,和他们一样外包之后的工程,出问题了。

  而且看样子,是要砸了一群人的饭碗。

  不然不会把一个工部尚书,气成这幅模样。

  大臣的体面,瞬间就没有了。

  工部衙门内。

  郑绅已经被气得,连续喝了三杯茶水,都还是不解渴。

  “人已经去了大理寺要说法,你们觉得,自己很冤枉?”

  喘息了好一会,郑绅才接着怒吼道。

  “一段十万两银子的路段,一连外包出去了六次,人家只是赚了一个辛苦钱,就怎么没有拿到欠款,说吧,那个卷款跑了的人,去哪了?”

  十万两银子,过了六个人的手。

  其中前四位还都是他们工部的人。

  从司务到主事,每个人都留下了五千两银子,到了第五人的时候,能够拿到手的银两也才八万两。

  若是赶工期的话,八万两银子,也是有得赚的。

  最少还能余下两千多两银子。

  可人家要赚的不是两千两银子,而是想要七万八千两。

  用两千两银子雇人开工,然后就带着剩下的银子跑路了。

  这一手实在是玩得绝。

  现在,第六次拿到工程,前来要账,谁能说不对?

  毕竟,做的是工部的活,可不是那个私人的活。

  “九万八千两银子,你觉得工部出不出得起?都是朝廷的钱,可不是本官腰包里的银两。”

  郑绅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正要还想多说几句,就又被门外的脚步声给打断了。

  现在,郑绅只要听到脚步声,都会头痛。

  “大人,大理寺的人来了,说要大人去一趟,解释清楚事情的始末。”

  小吏的话,再次让郑绅气血上涌。

  “本官知道了。”

  大理寺的问询,不能不去。

  郑绅心中明白,本来层层外包就是一种工部默认的官场规则。

  不过是随着一次次的变法之后,这种规则已经被列入了不合法的范畴。

  若是不出事,也没谁会来追究责任。

  毕竟以前的升斗小民,可不敢找官府要账。

  哪怕是吃了亏,也只能咬着牙忍着。

  可现在不行了。

  大理寺也是需要政绩的,而且按照现在的大理寺权责,人家就是一个不同于六部,乃至于其他衙门的部门。

  直接对皇上和百姓们负责。

  不需要其他官员们评判。

  并且大理寺如今的考核标准都不同于其他的衙门了。

  总之,一句话人家对大明律的解读更加的专业。

  郑绅站起身,对着屋内的工部官员们,指点了一下,还是忍下了即将脱口而出的怒骂。

  大理寺。

  方钝一边派人给皇上送去奏章,一边等着工部尚书的到来。

  案子很简单明了。

  就是一个工程款项的问题。

  最底下的人,做了工程,拿不到银子,现在找上门来了。

  还是从县城的大理寺,一路状告,告上来的。

  工部的主事已经认罪了。

  可就是这个银子,没有办法出。

  差不多十万两。

  若不是家中有人经商,谁手里有这么多的银子?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主事。

  县里的大理寺判的是让主事一人出全部的银子,主事不同意,然后上书府里,府里判决了之后,是需要整个工部来赔偿的。

  主事只承担挪用朝廷银两的罪名。

  然后做工程的商贾,不得已只能跑一趟京师了。

  经过了好几轮的商谈,交流。

  方钝也觉得这些银两,就应该工部来出。

  人是工部的,工程也是工部的,至于中间隔了多少人,工程转手而来多少次,那都不管用。

  只认准第一个外包出去的人就行。

  有能力外包,就得承受其中的风险。

  没道理,赚钱有你,亏钱了就跑了?

  “大人,工部侍郎郑大人来了。”

  “请他进来。”

  大理寺的客厅之中,只有方钝一人。

  郑绅见到这种情况就明白,自己不用成为被告的一方,被人请到审判庭去丢脸了。

  能够私下里解决,总是好的。

  “方少卿,久等了。”

  “郑大人多礼了,请坐。”

  两人见礼完毕。

  方钝才说起了工部的案子。

  “想必事情的经过,郑大人也都清楚了,本大人也就不在此多做赘述,经过大理寺的所有人商讨过后,你们工部赔偿做工程的那一方全额费用。另外其中的误工费,也要计算在里面。”

  郑绅低头思索。

  良久才抬头问道:“工部出银子,可这个银子又该哪里来?”

  “本官只管判决,银子怎么来,是你们工部的事情,另外告知你一声,工部的几个司务,主事等人,已经违反了大明律吧,现在逮捕令已经发到了刑部,你做好准备交人的准备,至于你的罪责,是失察之罪,这个就由都察院来处理。”

  条理分明,权责明确。

  谁也逃不了。

  谁也别想着大包大揽地一个人扛。

  一人顶罪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该是谁的错误,就由谁来扛着。

  郑绅明白。

  仿佛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若是他还不服气想要在朝堂上辩解。

  恐怕皇上都不会搭理他。

  大理寺的判决,一般情况下,已经代表了皇上的威严,大明律的威严。

  在之前改制之后的好几个月中,大理寺是最忙碌的,接下来就是刑部。

  谁来说情都不好使。

  况且,工部的一些工程,已经让不少人眼红不已了。

  能有这个结果,事实上,郑绅已经很满意了。

  “本官明白了。”

  郑绅无奈地起身行了一礼,他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