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百一十七章绝对是桂花惹的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七章绝对是桂花惹的祸

  “进攻和防守,都有皇上做主,咱们只需要把其中的难处,和两种不同优势都写在奏疏上就行。”

  论打仗,欧阳必进不咋的。

  可论做官,在场两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就这么简单?”

  俞大猷很是怀疑,不是怀疑皇上看不懂他们写的什么。

  而是怀疑欧阳大人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

  他们刚刚讨论了一番,是想要借着这个大好时机,看能不能再从内陆多调来一些船只的。

  不需要这些船能够打仗。

  做好运输和巡防恐吓就行。

  “就这么简单,不过,现在据本官得到的消息,漕运的压力很大,不一定能成。”

  欧阳必进的身份,可是严嵩的小舅子。

  不然哪能那么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态度,一路跟着朱执成了还有,现在浙江多少官吏,士绅们都遭了劫难。

  他偏偏混得还算不错。

  当然,这个也和他比较重视俞大猷也有关系。

  谁让嘉靖一眼看到俞大猷,就觉得很投眼缘呢。

  “听欧阳大人的吧。”

  一旁的朱执,开口劝说了一句。

  对于欧阳必进,他的感觉很是复杂,在其手中没有讨得了好。

  有时候在他艰难的时候,会帮他。

  也有时候会扯他的后腿,让他要做的许多事情,都功败垂成。

  “好吧,或许用不了多久,大明就要多出一支水军舰队了,你们若是有心的话,也可以争取一下水军将军的职位。”

  俞大猷也不是真的不懂事。

  投桃报李地说出了一点隐秘。

  尽管这点隐秘,对于欧阳必进和朱执,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可谁还没有点三朋四友?

  自己不需要,亲戚朋友总需要吧?

  很快,一封面对海上蛮子和海盗的大捷,就飞到了绍兴府之中。

  不同于平叛。

  对外作战胜利之后的军功,可是要比对内作战平叛,来得更加的扎实。

  嘉靖拿到这份奏疏的时候。

  已经是六天之后了。

  绍兴府的雨,停停歇歇。

  哪怕是罗亮,很难准确的把握住天气转变情况。

  “皇上,俞将军想要南下,把澳门那些蛮子们,彻底赶出大明。”

  嘉靖如今也懒了。

  身边有专业的人才,就懒得自己动脑子。

  把奏疏摊开,让曾铣他们仔细的看看,然后给自己几个可能的方向就行。

  “哦!可有依据?”

  八月底,桂花正香。

  嘉靖就站在了桂花树下,浓郁的香气,让他的脑子,都沉闷了一点。

  “海上蛮子们的主力已经撤走了,海盗们暂时也不会打大明沿海的注意,此时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只需派遣最少的人,就可以达到最大的目的。”

  曾铣侃侃而谈。

  他不信皇上看不出来,俞大猷的奏疏,写得也太过直白了一点。

  只是有点奇怪,虽然俞大猷不曾中进士,可传闻文采也还是有的。

  其中一两首诗,他是看过的。

  学问不好,可真写不出来。

  “还有呢?”

  嘉靖继续询问。

  一场海战结束了,奏疏上写的事,牵扯的范围很广,却并不激烈,规模也不是很大。

  话里话外都是试探。

  “还有就是,输了的海上蛮子们,想要和大明和谈,其中还提到了一个传教士,叫做圣方济各·沙勿略的人,显然此人是有着很大权利的。”

  对于这种名字很长的人,曾铣没啥好感。

  在陕西和山西的时候。

  面对那些蒙古人,也都是这种拗口的名字。

  不好记不说,还很容易记错人。

  嘉靖沉思片刻,哈哈一笑道:“行了,把这些消息传回大明,看看朝堂的反应,另外让俞大猷他们给朕把澳门拿回来,海上蛮子们想要和谈,朕接下来。”

  他没有说地点。

  臣子们一定会给出一个合适的地方。

  反正,只要他在的位置,就是和谈的位置。

  “对了,那个圣什么沙勿略,前面那个圣字,朕很不喜欢,得改了。”

  一个蛮子,即便是贵族又怎样?

  敢在名字前面称圣?

  他这个做皇帝的,都不敢轻易地这么做。

  “是,皇上。”

  曾铣可不管皇上怎么称呼此人。

  “还有这个传教士,到底是做什么的?”

  突然,嘉靖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不是很好看的问道。

  “传教士是那些海上蛮子们的宗教组织向海外派出的,传播神的信仰的一群人。”

  陪在身边的罗亮,忽然说道。

  对于传教士,很显然,不管是曾铣还是郑若曾,都很陌生。

  “相当于曾经达摩东渡,前来中原传播佛教一样。”

  最后,罗亮又补充了一句。

  可就是这一句,让嘉靖的脸色,更加的不好看。

  “千年前,咱们的本土信仰,没有守住,让佛门钻了空子,怎么现在又要多出了一个教派了?”

  嘉靖心中愤怒。

  脸上也就展现了出来。

  喜怒不形于色,已经是过去式了。

  如今的他,并不需要掩饰心中的喜好。

  “那些和尚都是干什么吃的?只会窝里横?怎么不走出?看看外面都成了什么了,还在京城搞风搞雨。”

  嘉靖没有提起道士们。

  可心中也隐约地有点不满。

  人家都是走出去,传播自己国家的强大的,至于其中还有些什么别的目的,嘉靖一时没有想得到。

  可观看佛门在中原的地位。

  就能够了解到,这些外来的宗教,会给大明带来什么。

  “再给京师去一份诏书,就说朕希望看到,有一群道士,一群和尚,走出大明的国门,去外面看看,顺便回来给朕说一说外面的见闻。

  不是说都在争夺香火信仰吗?

  外面有的是,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寇可往,吾亦可往。

  嘉靖想不出其中有什么利益关系,可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的。

  反正就几个人而已。

  最多,自己让户部给道录司拨付一点银子作为路费,还可以给一个正六品的官身。

  越想,嘉靖越觉得可行。

  “就这么办,立刻,马上,最迟在十月初,朕就要听到一份出行传道的名单,四面八方都要有。”

  曾铣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嘉靖。

  说话说得好好的。

  君臣之间交流的,也是关于澳门的问题。

  怎么忽然间,就跳到了道士和和尚们的身上了?

  两者之间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怎么?朕的话不管用了?一个个呆愣着干什么?人家传教都传到我大明了,可我大明传教的人在哪里?都是一群坑蒙拐骗我大明子民的浑蛋,让他们出去,好好地见识一下,人家是怎么做事的。”

  嘉靖有种恨其不争的怒火无处不宣泄。

  看到曾铣他们呆愣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承认,自己之所以发火,绝对是桂花惹的祸。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