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虐宠妾,嫁君王,侯门主母名动天下 >第92章 辰王的真面目暴露于人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辰王的真面目暴露于人前

  闻言,江云笙脸上露出一抹嘲讽。

  “云笙听闻宋大人执掌大理寺,明察秋毫,手中从无冤假错案。”

  “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宋怀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淡淡的说道:

  “本官一定会尽职尽责,调查太后中毒一事。”

  江云笙沉吟片刻:“敢问宋大人,对太后中毒一案有何看法?”

  “此案有些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查清。不过本官一定会尽快查明真相,还令尊一个公道。”

  “如此甚好,希望宋大人言而有信。云笙的父亲蒙受冤屈是小事,若是不揪出谋害太后娘娘的元凶,那就不妙了。”

  宋怀安不再理会江云笙,继续去翻看那些蜀锦:“本官还要继续查案了,永宁县主请便。”

  江云笙明白,想让宋怀安去搜查调包的那批蜀锦,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她只好去找萧明策了。

  说明情况之后,萧明策立马召见宋怀安,让他带着灵犬,把调包的蜀锦找出来。

  宋怀安有些意外,陛下怎么会这么听从永宁县主的意见?

  “陛下,蜀锦向来只供皇室,尚衣局里的蜀锦质量完全一样。不像是被调包过。”

  萧明策蹙眉,道:“宋爱卿,调包蜀锦的人,很可能就是谋害太后的元凶。”

  “无论永宁县主说的是真是假,朕都要查个明白。朕绝不容许任何人,威胁到太后的安全。”

  “宋爱卿畏首畏尾的,究竟在害怕什么?”

  被萧明策这么一说,宋怀安倒是有些心虚了,他抬起头来,严肃的说道:

  “陛下,微臣这就去把调包的蜀锦找出来。”

  萧明策微微颔首:“朕跟你一起去。调换蜀锦,谋害太后,罪不容诛。朕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出宫之后,宋怀安命人把大理寺训练的灵犬牵了过来,江云笙把熏过白日香的蜀锦,给灵犬闻了闻。

  灵犬就朝着一个方向狂奔,最后停在城南的一座宅子前。

  宋怀安暗道不好,这里可是辰王殿下置办的宅子啊!

  不待他做出反应,萧明策就一声令下,让人把宅子包围了起来:

  “进去搜,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蜀锦给朕找出来。”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竟然敢给太后下毒!”

  羽林卫撞开了宅子的大门,两个守门的护卫立马趾高气扬的大喝:

  “什么人?竟敢擅闯辰王殿下的别苑!”

  萧明策似乎有些诧异:“朕竟然没有想到,这里是辰王叔的别苑!”

  刚刚还不可一世的两个护卫,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小人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怀安瑟缩不前:“陛下,还要不要进去搜?”

  “当然要搜!”萧明策语气坚定:“就算是辰王叔,也不能毒害太后!”

  他一挥手,羽林卫就一窝蜂的冲进了院子。

  今日天气晴朗,院子里晒满了粮食。

  萧明策眸色冷戾:“辰王叔存了这么多粮食,究竟意欲何为?”

  这时:进去搜查的羽林卫过来汇报:“陛下,蜀锦找到了,刚好二十匹!”

  “宋爱卿,你去看看,这些蜀锦,跟江家押送进宫的蜀锦,是否一样?”

  “微臣遵旨。”

  宋怀安疾步走了过去,查看一番之后说道:

  “回陛下,果然如永宁县主所言,这些蜀锦上面,都有百日香的味道。”

  萧明策看着满院子里的粮食,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整个人就像是一场随时会掀起的飓风。

  “辰王叔在朝堂上的时候,口口声声的说要为朕分忧。背后却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径,简直让人寒心!”

  其中一名羽林卫说道:“陛下,这个院子里的每一间屋子,里面都堆满了粮食,有些已经发霉了。”

  闻言,萧明策眼中的怒火烧得更旺了,他幽深的眼眸,迸射出足以将人冻成冰雕的森寒。

  “城外的饥民食不果腹,辰王叔却存了这么多粮食,宁愿让它发霉了,也不拿去救济灾民,他可真是好样的!”

  宋怀安和院子里的护卫全都低下了头,不敢与萧明策愤怒的眼神对视。

  整个院子里的气氛都十分沉重,萧明策愤怒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他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萧明策胸膛剧烈的起伏着,显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下令:“把蜀锦和这里所有的粮食,全部给朕运出去!”

  丢下这句话,萧明策就甩袖离开了。

  羽林卫把粮食都搬上马车,其中一个侍卫笨手笨脚的,扛着一袋粮食正要送上马车的时候,突然摔了一跤。

  粮食掉在地上,洒落出来,弄得满地都是,仔细一看,那些粮食竟然都发霉了。

  “小五,你怎么这么笨?让你搬袋粮食而已,你都能摔倒!”

  被叫做小五的侍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老大,这些粮食都发霉了,皇上要把它运去哪里?”

  “想那么多干什么,让你干嘛就干嘛。谁知道辰王殿下,为什么要存这么多发霉的粮食呢?”

  这边的动静,早就吸引了一些百姓围观。此刻,他们更是把两个侍卫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城外那么多难民差点饿死,辰王府的粮食却发霉了。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那些高门权贵,怎么可能管我们小老百姓的死活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陛下前几日,天天去城外亲自熬粥呢。他性情温和,还体恤百姓疾苦,真是难得一见的明君。”

  “说得有道理,还好坐上皇位的是当今陛下,不是辰王那样自私自利的人。”

  就这样,辰王宁愿让粮食发霉,也不救济百姓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都。

  另一边,萧明策回宫之后,就急召辰王入宫觐见。

  ……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