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虐宠妾,嫁君王,侯门主母名动天下 >第216章 阿笙高中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6章 阿笙高中状元

  科举考试开始了,萧明策命陆琳琅,负责考场的秩序。

  贤达书院的众多学子,经过三年的勤奋苦学,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每一个进入考场的学子,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方可入内。以防他们带着书本或纸条作弊。

  江云笙把自己打扮成海无涯的模样,站在学子当中,排队入场。

  轮到她入场的时候,两个士兵上前准备搜身。

  江云笙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前面那几个学子入场的时候,全身都被摸了一遍,确定没有可疑物品,才放他们进去。

  自己可是女子,怎么能被两个男人,上下其手?

  见她避让,两个士兵顿时有些不耐烦:“请先生配合搜查,这是规矩。”

  陆琳琅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慵懒的啃着苹果。看到这边的动静,她扔掉手中的苹果核,走了过去。

  “让本将军看看,是谁不配合检查?”

  “哟!原来是海先生。您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来参加科举考试?”

  海无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参加科举考试,好像没有年龄限制吧?”

  陆琳琅点了点头:“确实没有年龄限制。不过,先生不能仗着学识渊博,就不配合搜查呀。”

  “我都一把年纪了,就算高中状元,也没有精力为朝廷效力。不过是想看看,我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而已。我又不求高官厚禄,用得着作弊吗?”

  “是否作弊,跟年龄没什么关系。”陆琳琅对搜查的官兵说道:

  “为了考试能正常进行。这位海先生,本将军就带到一旁去搜查了。剩下的学子,你们加快速度检查。”

  “多谢陆将军。”两名士兵十分感激。

  陆琳琅亲自给海无涯搜身,确定他没有带任何可疑物品,才放她进去了。

  考试持续了整整三日,会试结束之后,海无涯和贤达书院的许多学子,都被录取了。

  接下来就是殿试。

  金殿之上,万籁俱寂。

  萧明策端坐在龙椅之上,对会试录取的学子,进行终极考核。

  无论出什么题目,海无涯都能对答如流,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武百官和会试通过的学子,全都无比钦佩他的学识。

  就连董太傅,也对海无涯刮目相看。这位海先生的学问,不在他之下。

  今年的新科状元,应该就是他了。必须好好结交一下。

  殿试结束,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静止了。

  “状元——海无涯!”萧明策的声音浑厚而庄严,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江云笙愣住了,然后笑了。

  那一刹那,她心中的喜悦如春水般涌出,瞬间淹没了所有的疑虑和压力。

  榜眼和探花也都出自贤达书院。

  其他学子虽然没有获得前三甲,但是许多人考的也不错,被封为翰林院编修。

  一时间,贤达书院的名声,传遍天下。

  三年的时间,就让这么多寒门学子,有机会步入朝堂,为朝廷效命。

  而且这次科学考试,前三甲都出自贤达书院。

  这样的奇迹,大越国任何一家书院,都做不到。

  许多穷苦人,从四面八方往赶往贤达书院,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连一直被世人所诟病的江云笙,这次也声名鹊起。

  如果不是她力排众议,建立贤达书院,许多贫苦学子,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呢!

  江云笙成了贫苦百姓心目中,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许多人纷纷感慨:“永宁郡主人美心善,大公无私的帮助我们读书上进。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才好。”

  “我家有年迈的父母要养,下面还有嗷嗷待哺的三岁幼儿。以前天天喝清粥,而且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次我高中榜眼,都是永宁郡主的功劳。”

  “永宁郡主这么善良的一个女子,怎么就遇到徐砚奇那样的人渣呢?”

  “唉!红颜薄命啊!”

  “万幸的是,永宁郡主当初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休了徐砚奇。否则,徐砚奇伙同辰王谋反,整个江家也会被株连。”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子,生生被徐砚奇那个混蛋,悔了一辈子。”

  “以后谁若是攻击永宁郡主,就是与我为敌。”

  “……”

  作为新科状元,江云笙被封为文华殿大学士,赐有专门的府邸。

  乔迁新居的那天,贤达书院里的学子全都过来道贺。

  京都过半的官员也来了,包括三朝元老级别的董太傅。

  学士府人满为患。

  一个寒门士子问道:“海先生,您已经高中状元了,以后还会去贤达书院,给我们授课吗?”

  “会的,只要有空,我就会去贤达书院,把自己所有学的知识,倾囊相授。”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江云笙一一接受了朝中那些官员送来的贺礼,并且游刃有余的与他们周旋,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云笙在早朝上,提了很多治国策略,可以造福百姓,还不侵犯朝中官员的利益。

  让文武百官更是对他刮目相看。

  董太傅不吝夸赞:“挖渠引水,既可以浇灌田地,又能储备水源,干旱的时候,百姓们也不缺水浇灌庄家。”

  “海学士的想法,真是独特,老朽佩服。”

  江云笙双手抱拳:“太傅大人客气了,下官只是小有想法。哪里比得上太傅大人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的为陛下效力?”

  “海学士何必谦虚?你的很多想法,都独树一帜,不知道海学士师从何人?又是怎么想到的呢?”

  “下官只是喜欢看书,刚刚提出的想法,都是从书中学到的。”江云笙说道。

  她活了两世,不仅博览群书,还通读了江临辉从海外带回来的书籍。

  了解了海外那些国家的治理理念和风土人情。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服务于万民。

  董太傅暗暗记下海无涯的话,从书中学来的。

  有空的时候,他一定要去贤达书院参观一下。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珍贵典籍。能够让海无涯想到如此奇妙的治国方案。

  文武百官也纷纷夸赞海无涯,体恤百姓疾苦,日后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萧明策向来古井无波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阿笙越来越出色了,朕离她,又近了一步。

  ……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