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蒙冤入狱,我破案成神你跑什么 >第一百四十六章:你上你上你放心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六章:你上你上你放心上

  贤妃,是九皇子杨嘉信的生母。

  万寿节之后,信王的表现也获得了朝野一片好名声,且太子失踪、四皇子与六皇子被幽禁,皇帝仅存的六个儿子中,还剩下三个。

  老九、老十一、和老十五。

  老十五就是福王,至于老十一,则在辽阳边关上历练,并不在京城。

  那么,一切就已经变得很明显。

  朝中呼声最高的继位者,已非老九信王莫属。

  淑妃心知肚明贤妃透给自己的这个口风是什么意思。是想试探她和福王究竟有没有抢位的心思,如果没有,就会拉拢他们母子。

  化敌为友是上上之选。

  淑妃不会站队,她在宫中能生存下来二十几年,就是不卷入权势之争。

  与贤妃见过之后,淑妃就绽放开自己充满福态的饱满圆脸,笑着问道:“听说妹妹这儿有坚石,不知姐姐可有什么都帮得上妹妹的。”

  贤妃其实比她还大着几岁,但贤妃只喜欢做妹妹,因此甭管是谁,都称其为妹妹。淑妃问这话,就是想听听贤妃给石的条件。

  贤妃有一双永远如春水般含情脉脉的眼睛,半老徐娘了双眸依旧水水润润,听问便先抬手让茶。

  再软软笑着回道:“邓姐姐难得来看妹妹,倒也没减了你我姐妹情份,说话仍是这般不当外人,爽爽利利,妹妹心中实是欢喜。今日亦无它事,既然妹妹来了,便想和妹妹闲话几句散散心罢了。”

  淑妃听懂了。

  她笑着端起茶盏,徐徐吹着浮沫,回道:“孩子们都大了,出了宫也难得再回来承欢膝下,妹妹自是难免余闲。明日十五,也该去到中宫给皇后娘娘好好请安,届时妹妹自会如意。”

  皇后娘娘万事不管,请安也只让后宫嫔妃们初一和十五才去。

  此前掌理后宫之权是在赵贵妃那儿,现今赵贵妃倒了,那权柄就暂时空悬。

  贤妃想要,就让淑妃支持她的意思。

  淑妃这话就是答应了。

  反正在淑妃看来,前廷朝臣们都在巴结着信王,后宫那权柄,自然也非贤妃莫属。

  其都没有争的这个必要。

  只是这话头需得有人跟皇后娘娘提起,总不好是贤妃自己提,那淑妃帮忙提一下就提一下了。

  后宫四妃,德妃进了冷宫,就剩她淑妃、贤妃和端妃。

  至于会不会得罪端妃?无所谓了。端妃端得很,从来不耐俗务,巴不得不沾荤腥。

  贤妃满意了。

  今日她试了淑妃两关,淑妃都已明确表示不会与她作对,这就行了。

  遂让宫女捧出坚石,送给了淑妃。

  这种石头在贤妃手中也是无用之物,能因此拉拢淑妃不给自己添乱就已足够。

  不然贤妃还担心着,要是淑妃打听到自己手上有一块却按着不给,反会因此生出嫌隙多惹事端。

  淑妃就是没底线宠儿子,只要不惹到她儿子,她都是只无害的小白兔,反之,则很可怕。

  淑妃笑吟吟道谢接过,确认无误后,又跟贤妃闲聊了几句才告辞离开。

  不会久坐。

  坐久了,外面就该传出她站队贤妃的闲话了。

  而在淑妃离开后,有大宫女就问向贤妃。

  “娘娘,您为什么要特意透出风儿说您手中有坚石呢?其实不用她帮着您,这中宫理事之权也必是您的吧。”

  贤妃笑嗔了大宫女一眼,捻起块西瓜放进嘴里。

  吃完再道:“本宫收到那石头的时日已不短,早忘了谁会记得本宫手头有。万一让别人传出去岂不坏事儿?其实呀,本宫巴不得她那儿子赶紧拜去叶大人门下。”

  说着,口中轻“嗤”出声,微带上嘲讽之意,再道:“堂堂福王,成了名仵作,只要不是所有皇子都死绝了,就永远没有沾位的可能。”

  心下,深觉淑妃真是宠儿没边,眼界短窄。

  大宫女谄笑接口:“呵,这下好了,福王自污羽毛,娘娘您也再不必为此烦忧了。”

  贤妃轻笑颔首,指着一旁的冰盆便道:“今年的酷夏,咱们能好过多了。去,再让内务府多送些冰来。”

  大宫女急忙领命。

  国库空虚,老皇帝依旧奢靡铺费,只是针对其喜欢的人。

  而四妃这些人老珠黄了的,早没了能尽享的待遇。虽然因着膝下都有皇子也不会多受怠慢,但如今到底是不同了。那就把这些年亏享了的给好好补上。

  今年夏季格外的热。

  日头晃在晴空之上,仿佛在炙烤着大地一般。地面蒸腾而起的滚滚热浪,几乎肉眼可视。

  安王派被清洗,左相商华翰也被满门抄斩,他们所大力支持的那些被取消的税赋,已被全部恢复。

  这让国库日渐充盈,百姓们的日子也稍稍好过了起来。

  而老皇帝不耐酷热,趁着调整朝中百官之机,下达了迁都旨意。

  一时之间,京城乱成一团。

  从京城到杭州新都的任何一条道儿上,都人满为患,挤挤挨挨。

  还是在这大热的日头之下,有多劳民伤财可想而知。

  毕竟受罪的可不是那些权贵们。

  叶风不去凑这个热闹,秦浩贤已去杭州打前阵,叶风和戚钧就正好被留下收尾。

  锦衣卫能用的人都已留下,包括红宫卫们,毕竟得防止宵小趁机作乱,必须紧守内外城门,查人查货。

  太热,叶风就“广为告知”,将制冰之法悉数传授,让百姓们都采集硝石,解暑的同时顺便再售卖给权贵们,发点儿小财。

  硝石用以制冰能无限量反复使用,各家都不需要有多少,哪个权贵想歪了要抢百姓们的、或者占山,都会得不偿失,还不如出点儿小钱钱买冰。

  彼此乐呵,而修爷之名遂在民间传播开来。

  百姓们其实都很简单。吃不饱的时候,谁给口饭吃就跟谁走。热得要死的时候,谁给块冰都能奉之为大爷,何况有冰还能挣银,谁不欢喜?

  连老皇帝听说后都很欢喜。

  宫中采冰再不用每年上百万两银子的消耗了。

  小福王就不懂。

  他没走,坚石没凑足,他也硬粘着叶风。

  此时和叶风等人,就坐在东城门一侧的茶寮内享冰。

  一边吃着叶风鼓捣出来的水果碎冰,一边就不解问道:“师傅,您说您有制冰之法,还有这等解暑神饮,为何不独家存留用以挣银呢?”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