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84章阴影中线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4章阴影中线索

  但是赵承敏锐的注意到,郑天化从举荐入仕开始,就在门下省,之后的履历,也一直在门下省没有变过。

  从典仪开始,这位郑天化又担任了要文馆校书。

  这要文馆校书,与校书郎并不一样,名称虽相差不多,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校书郎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备受推崇。因为要担任这个职位需要的文学、经学水平都比较高,一般都是由进仕、明经或制举出身才能担任。

  比如唐朝时的白居易刚入仕途,担任的就是校书郎。

  但这个要文馆校书却是大陈朝在门下省单设的一个部门,主要是把皇帝“画可”后的圣旨照抄一份,原件留存。

  这个校书主要就是负责核对文字,归档文件,抄报抄送之类的繁琐工作。

  郑天化一直到入狱时也是任职于门下省的录事,虽然官职仍然不高,但位置十分重要了。

  赵承看似在闭目养神,其实他已经在脑海中迅速构建出一幅图画。

  他缓缓睁开眼睛,目光炯炯地盯着郑天化,脑海中的思绪汹涌。

  “郑大人,你在门下省这么多年,一定对门下省的高层颇有了解吧?”赵承试探性地问道。

  郑天化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是的,毕竟在那儿待了这么久,对门下省的一些基本事务还是略知一二。”

  赵承蹙眉,缓缓地道:“那请问,门下省的阁老白东江,您对他的了解如何?”

  提到白东江的名字,郑天化的表情微微一变,显得有些忐忑。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白阁老……他在朝中地位显赫,是皇帝身边的重臣,掌握着极大的权力。我们这些小官,提起他都是敬畏三分。”

  赵承嘴角勾起一丝微笑,这正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继续追问:“那么,阁老他平时对圣旨的处理,是否有什么特殊之处?”

  郑天化思索了一下,慢慢地说:“白阁老对待圣旨总是非常谨慎。每当圣旨传到门下省,他总是亲自审阅,然后再交由我们进行抄录。他对文字极为敏感,稍有差池,便会严厉斥责。”

  赵承听后,心中的猜想又确定了一分。

  他靠近栅栏,神情严肃:“郑大人,我有一个主意,如果想避免被刑讯,又不想胡乱攀咬,你需要做的就是写一份供词。”

  郑天化皱着眉头,疑惑地问:“供词?写些什么呢?”

  “承认自己在文档中发现了一些小的文字错误,但是由于害怕白阁老的权威,不敢指正,以致于这些错误一直未被纠正。”?赵承淡淡地说道。

  郑天化摇头:“这不好吧?岂不是往阁老身上泼脏水?而且,这……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若是被白阁老知道,我必遭其重罚。”

  赵承往墙壁上一靠,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请相信我,郑大人。这份供词是你脱身的关键。”

  “而且,这应该算不上泼脏水吧?难道你工作中从未出错?或者说,你难道不是在白阁老的手下工作吗?”

  郑天化缓缓呼出一口气,提起笔想了想又放下,在牢房中转圈的踱起步来。

  显然,要做出这个决定对于郑天化来说十分艰难,此刻他的内心想必正在经历激烈的挣扎。

  经过郑天化这些信息的补充,赵承心中那个谜团已经逐渐有了答案。

  他摩挲着下巴,低声自语:“白东江……门下省……这与皇帝的意图是否有所关联?”

  这一次陈帝清洗朝堂,目的可能并非仅仅是一件刺杀案或者科举舞弊……或许,他的真正目标,是阁老白东江。

  赵承怀疑,皇帝此次大举清理朝中官员,其实是为了摧毁白东江的权力网。

  郑天化的经历,恰好验证了他的想法。

  门下省许多人都被抓了进来,除了门下省之外,还有六部中的一些官员。

  如郑天化这样的门下省小官,其实无论如何攀扯,也咬不到白东江的身上,而且这些官员与白东江的权力网关系不大。

  但是瘫痪门下省,白东江便失去了一只手臂。

  不久后,郑天化被刑部提审。

  他手心冒汗,心中忐忑不安,担心即将遭受的严刑拷打。

  袖子里的拳头握紧又松开,不知该不该把那份供词交上去。

  当刑役们拿着各种各样刑具走进来的时候,郑天化终于做出了决定。

  “大人,下官被抓进来之后,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现有供词一份,请大人审阅。”说着郑天化从怀里掏出昨晚整整写了一夜的供词。

  情况出乎意料地顺利,苏再兴翻阅着供词,脸上的表情由疑惑转为沉思。

  他看着郑天化,眼神中似乎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郑天化,你这份供词写得很真诚,看得出你对你的错误认识得很清楚。但你可知,这次大捕是要查出科举舞弊案和刺杀案,你写这些有何用啊?”

  郑天化低头:“小官一直忠于职守,只是难免有糊涂的时候,办错事情,总觉得能瞒得过去,现在看来,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至于其他事,小官确实一无所知。”

  苏再兴沉默了片刻,最终点头:“罢了,你先回去吧。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郑天化被送回牢房,他的心情复杂。

  他依计而行,果然没有遭到预期中的严刑,这让他对赵承的计策充满了敬佩。

  回到牢房,郑天化急切地找到赵承:“仁兄,他们果真没有打我,也没有让我攀诬他人。”

  “可是躲得过今天,却躲不过明天,下一次该怎么办?”

  赵承微微一笑,眼中透出一丝深意:“我料定他们这段时间不会对你下狠手。你的供词正中下怀,既坦白了你的罪过,又暗示了你的无辜。他们想要的东西已经拿到了。”

  郑天化的供词,其实是打开了一个缺口,随着苏再兴的再度发力,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白东江。

  赵承沉思了一会,缓缓说道:“接下来,只需静观其变。”

  郑天化点头,他现在已经完全信任赵承,安全度过了第一次审讯,他开始感觉到了一线生机。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