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假太监:皇后,我真不想代替陛下 >第84章 一日三请吕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章 一日三请吕强

  “太后欲成立秘书处,以监视三公,我准备举荐你为副处长。”

  曹昆多看了几眼许氏的画像。

  郭胜瞬间明白什么意思?

  他可不是渠穆,瞬间嗅到这里面的政治风向。

  怪不得太后要废除十常侍。

  甚至抄十常侍的家。

  为的就是这个秘书处吧!

  “多谢大长秋提携。”

  “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太后翻阅奏疏,把重要的部分挑出来,摘抄下来,送给太后过目。”

  “如果太后拿捏不准的,就送给三公查阅,请他们商议出一个解决方法,然后再送至尚书台。”

  “我们没有权力。我们只是权力的搬运工。”

  这话鬼才信。

  反正郭胜是不信。

  “大长秋处处都为太后想得这么周到,真是难为大长秋了。”

  “哎!我就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但是具体落实下来就有问题了?”

  曹昆看着郭胜。

  郭胜身板一挺道:“大长秋,如果能用到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秘书处新立,缺少大量会认字的小太监。”

  曹昆揉着眉头道:“如果直接从太学找人,一帮男人出入宫廷,总会引起非议。”

  “大长秋招吕公呀!”

  郭胜脱口而出道:“这些年,他老人家虽然不怎么管事,一直在永巷署教书育人。”

  郭胜说完,就看到曹昆的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他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如果大长秋需要的话,某愿去见吕公。未必能如愿。”

  郭胜犹豫不决。

  因为吕强最看不上的,就是他们这帮十常侍。

  非常仰慕天下名士。

  一直在想办法解除党禁。

  蔡邕死里逃生,就是他在其中斡旋。

  “也许吕公深明大义呢?”

  曹昆一点都不看好郭胜此行。

  可郭胜被骂,总比自己去要好的多吧!

  “唯。”

  郭胜走得很急,回来的更快。

  “怎样?”

  郭胜叹气道:“无颜来见大长秋呀!”

  “可想到这事是大长秋所托付,只能厚着脸皮来。”

  “看起来,真的要我亲自去。”

  “大长秋,莫要自取其辱了。”

  郭胜劝道。

  “那就让太后下道谕旨。”

  “那我再去一趟。”

  郭胜一咬牙又去了。

  不过脸铁青。

  这回连吕强的面都没见到。

  “吕公的学生说吕公被我气得我病不起了?”

  “那我亲自去。”

  刘备请诸葛亮,也不过是三顾茅庐。

  吕强。

  我这一日之内三次去请你。

  你最好不要给脸不要脸。

  不是没有识字的人。

  只不过曹昆不想一点点把秘书处做大,因为时间不等人。

  必须得尽快扩大。

  可他手底下有主事的人,但是没有干事的人。

  有些人做抄录,有些人得做检查。

  有人检查他们把重要的消息给遗漏了,怎么办?

  都需要读书人。

  怪不得曹操的情报就校事府。

  读书识字,又不能是世家大族出身,还得保证他们的忠诚。

  这样的人太少了。

  曹昆亲自来到永巷署。

  东汉掖庭、永巷并置,均属少府,俸六百石。

  掖庭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永巷掌官婢侍使。

  也就是说掖庭管进人。

  永巷署管宫内的人。

  这是养老的位置。

  吕强身份超然。

  有很多小黄门,乃至寺人都是他的学生或者门徒。

  就连灵帝都对他忌惮三分。

  吕强屡次进谏。

  灵帝都置之不理。

  在黄巾之乱时进言:今先除左右之奸邪。

  因此就是说,要平黄巾之乱就得把十常侍全部杀掉。

  曹昆这次来也不是没有做准备,他带着筹码来的?

  这个筹码就是……

  “大长秋,真是不好意思,汉盛公,卧病不起,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

  永巷丞赶紧跑过来。

  “太后得知汉盛公病了,特意用我带着御医来看望汉盛公。”

  曹昆指了指身后的御医。

  “唯,这表情。”

  永巷丞也只能带路。

  来到一个很小的院子里。

  里面特别的简朴。

  除了两颗枣树,就剩一小片菜地。

  “汉盛公,没事的时候就喜欢鼓捣自己的这片菜地。”

  永巷丞看到曹昆在这里驻足,忍不住道:“说是要自食其力,不给国家添麻烦。”

  “汉盛公,真乃吾等表率。”

  曹昆吹捧一句。

  其实他就是想起来,胜天半子的祁厅长。

  为了副省长,跑到陈岩石菜园里挖地。

  我用不用挖?

  我的权利应该比祁厅长大吧!

  吕强也不是陈岩石。

  祁厅长都能拉帮结派。

  何况是手握系统的穿越者?

  进了屋,只有两间房。

  一间是卧室,一间会客。

  屋里面根本就没有药味。

  而且在刚才的菜园里有新挖的土。

  再看看吕强的鞋。

  鞋上果然有泥土的痕迹。

  大早晨的都去菜地里干活了,你告诉我,你得病不起了?

  “汉盛公,汉盛公。”

  永巷丞在吕强耳边轻声呼喊道。

  吕强根本没反应。

  “看起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既然汉盛公的身体这么虚弱,御医,好好的看一看。我原本还想着跟汉盛公讨论一下党锢的事情。”

  曹昆说完,就要走。

  “等等。”

  这时候吕强直接坐起来,瞪着眼看曹昆:“你小子刚才说什么?党锢?”

  “没错。”

  曹昆道:“太平道将反,朝廷内外上下都是十常侍的人,这帮人捞钱还可以,让他们平叛,只会葬送帝国。”

  “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向太后进谏,解除党禁。”

  曹昆说着,看了眼吕强道:“既然汉盛公的身体不好,那就日后再说。”

  “等等,”

  吕强直接道:“我只不过是睡了一觉,怎么就被你们说成卧病不起,就算我真的卧病不起,如果太后能解除党禁,我这把老骨头也能硬撑下去。”

  曹昆微微一笑道:“党禁的事太复杂,不是一日能成的,但是可以慢慢来,先试探一下朝野上下的意见?”

  “汉盛公,你说呢?”

  “稳妥一点,的确是老成持国之见,只不过特事特办。我听说太平道在帝都聚集了数千人作乱?”

  吕强道:“在地帝都召集出这么多人,他们是怎么勾连的?怎么发展的?在帝国境内有多少人,都不可小觑,所以解除党禁迫在眉睫。”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