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假太监:皇后,我真不想代替陛下 >第57章 太后,让我一个太监娶她妹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太后,让我一个太监娶她妹妹

  “太后,为什么?”

  曹昆愤怒的看着何莲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我懂,可是现在太平道造反在即,您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杀了我吗?”

  “小昆子,你想错了,不是吗?”

  何莲看着曹昆道:“本宫要是想杀你的话,用得着使这美人计吗?”

  “本宫就是害怕你会这么想,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等到太平道被平反之后,你怎么办?一直留在本宫身边?”

  何莲道:“尤其是皇帝越来越大了,本宫迟早要把大权交还给他的,我们俩的关系,能持久吗?”

  “所以太后就使这美人计陷害我吗?”

  曹昆气呼呼的道。

  “当然不是陷害。”

  何莲道:“里面的是我亲妹妹。你是我最亲近的人,你说我害谁,能害你们俩吗?”

  “那您到底什么意思?”

  “本宫是这么想的,让你跟我妹妹结婚。”

  “什么?”

  曹昆一脸震惊的看着何莲。

  “只有你跟我妹妹结婚了,我们两家就能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何莲看着曹昆道:“这样,即使皇帝亲政之后,也不敢轻易的动你。”

  “你也跟我二哥,内外相辅相成,辅佐皇帝成为中兴之君。”

  “可……”

  曹昆想说:我是个太监,你让我娶你妹妹。

  你妹妹不觉得委屈吗?

  何莲给了曹昆一个眼神:所以我才使用了这样的美人计呀?

  女人结婚为的是什么?

  不就图个荣华富贵!

  最好再加一个如意郎君!

  如今你手里面权利有了,而且以你的能力来说。

  我妹妹嫁给你。

  那就是哑巴吃榴莲,偷着乐啊啊!

  而在外面的人看来。

  外戚的势力更近一步。

  掌握宫廷大权的曹昆跟外戚成了亲家。

  这不就等于外戚跟宦官成一体的了。

  大汉近100年的政治格局就是外戚与宦官争斗不休。

  而现在这两股势力成一家人了,内斗就变少了。

  皇帝,还能不是明君?

  “太后,你有这种想法,你提前跟我说。我能不同意吗?”

  曹昆道:“我就怕配不上夫人。”

  “配得上。”

  何芝之前嫁给的是张让的假子。

  你现在的权势不比张让小?

  这就等于直接让何芝嫁给了张让。

  当然历史上不可能,因为张让是个真太监。

  而你呢?

  是个假太监。

  这是个三方互惠互利的合作。

  “太后,你……”

  “我总不至于吃自己妹妹的醋吧?”

  何莲有件事情根本就不敢跟曹昆说。

  根据她这几天的反应,还有之前的经历。

  她隐隐感觉到自己好像怀孕了。

  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一旦被曝光出来,死的不止是她。

  而先帝已经很久没碰过她了。

  不仅在宫里,就算再朝野上下都不是什么秘密。

  除非她把这个孩子打掉。

  可何莲想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怎样才能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呢?

  于是何莲就想到了自己的妹妹。

  当然还是为了掩盖住宫中的另外一个消息?

  先帝是被曹昆害死的。

  因为先帝在此之前,曹昆曾经贡献过一种神药。

  这种药可以让男人重振雄风。

  先帝会不会是因为服用过量而死?

  或者说这种药就是要命的药。

  如果是那就是弑君。

  这个消息由貂蝉告诉自己,可见在宫中传了多久?

  何莲心里也没底。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美人计。

  曹昆成了受益者。

  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这个乖,自己还必须得接受。

  何莲好生安抚。

  “对了,你一直说太平道造反,太平道真的会造反,真的会声势浩大吗?”

  何莲决定再给曹昆一个甜头。

  “太后,当然。”

  现在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太平道肯定会造反?

  只是对太平道造反波及的影响,有分歧。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太平道已经把他们所有的精锐都调集到了帝都。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力量支持大皇子夺权。

  可他们的精锐已经被曹昆给消灭掉了。

  远在巨鹿的张角不得不反反,也就是波及数郡乃至一州而已。

  其他地方的太平道,不过是随从而已。

  就算声势再大一点,也只不过是河北有点乱。

  波及不到河南乃至荆襄、徐兖等地。

  朝廷只需要派一彪军便可平定。

  “太后,臣也听到不少风言风语。只不过他们想到的只是太平道之乱。”

  曹昆道:“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最近几年天灾频发,十常侍横行无忌,横征暴敛,天下苦十常侍久矣!一旦有人振臂大呼。势必会……”

  曹昆说的慷慨激昂,可是看到何莲的眼神,慢慢把声音降下来。

  “势必会如何,你就直说吧!”

  何莲道:“本宫不是听不得人言的主。”

  “势必会是下一个赤眉,绿林。”

  赤眉、绿林。

  是西汉影响力最大的两股农民起义。

  正是因为这两股农民起义的推波助澜,才导致了王莽政权的摇摇欲坠。

  刘秀的宛城之战,则成了致命一击。

  “赤眉,绿林。”

  何莲脸色不好看。

  她也是读过史书的人,

  当然知道这两股势力代表着什么?

  那就代表着大汉王朝即将会崩盘。

  就算大汉会灭亡,也不应该亡在我儿子的手中。

  “如果本宫下令处死十常侍呢?”

  何莲深呼吸道。

  一帮大臣已经准备借着太平道起义向何莲逼宫处死十常侍。

  “太后,太平道起义,明面上是时常是横征暴敛引起的,可实际上呢?”

  曹昆道:“实际上是因为士族兼并土地导致百姓手中无地可种,一旦风险来临,就会成为流氓?而十常侍横征暴敛,只不过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后要想中兴大汉,必须得把土地从士卒的手里拿回来,然后进行重新分配,帝国才会焕发新生。”

  曹昆直接给何莲说了核心。

  封建王朝三百年一轮回。

  说到底,就是因为大量的土地握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上升的渠道被死死的焊死。

  普通人想要在往上晋升,就只能起义。

  国家将无主的土地进行再分配,王朝复兴。

  日积月累,土地再回到少数人手里的时候儿,帝国积重难返。

  不得不酝酿下一次的起义。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