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周不夜侯 >第104章:刺杀之道棋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刺杀之道棋局明

  李义府、武九龄等人看着低着头的王珪,只觉得他的身形多少有一些佝偻。

  可他们两人的心情,确实截然相反。

  李义府的心中并没有扳倒了王珪的沾沾自喜,反倒是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对于前程的担忧,也就更大了。

  他如今算是什么?

  武贵妃一党?

  可武贵妃的儿子萧弘已经死了,那个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周皇帝的人,死在了蜀中。

  他跟着武贵妃还有什么前途?

  扳倒了王珪。

  只能说,在这朝堂之上,到底还是有了些许名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可证明了这个实力又能如何?

  他要的是前程!

  最终,李义府抬眸看了一眼坐在皇帝宝座上的萧尘。

  或许,他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孤臣。

  官场上,有利则合。

  争权夺势,只讲利益。

  王珪所代表的世家若是倒下了,接下来就是张安世这位国舅。

  而这两个最有势力、最有权力的人退出了朝堂。

  那这朝堂之上,还有什么人?

  虞世柟这位明哲保身的老臣,魏舟这位铁骨铮铮的直臣,岳晟风这样忠心耿耿的忠臣,郭舒翰这样一心为国的孤臣,而他本来就是一个佞臣,一个阿谀奉承的奸臣。

  以前,只是依靠二皇子萧弘才得以提拔和重用。

  那么如今,他只有依靠坐在那上面的皇帝。

  其实。

  从来都是如此。

  也只有如此。

  才能走得更远。

  至于武九龄,自然是有一种大仇的报的高兴,还有一种,击败了世家之主王珪的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对于前途,在他看来,只要是武贵妃不倒下,只要是皇帝还是萧尘,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

  这一场朝会,并没有过于激烈。

  李义府、武九龄等人弹劾王珪之后,在那谣言四起,涉及到了谋杀二皇子萧弘的嫌疑之中。

  王珪只能是以退为进,明哲保身。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若是这谣言传出来,是张安世谋害二皇子萧弘,他或许也会如此积极。

  可谋杀二皇子萧弘的主谋就是他王珪。

  他怎么辩解?

  说冤枉的?

  要是张安世,那还有的辩解。

  他是大周国舅,是托孤大臣,是已经半只脚都要入土了的老臣。

  这样的人,为何要去谋杀二皇子?

  就因为陛下宠爱二皇子,威胁到了太子萧无忌的皇位嘛?

  若是太子萧无忌是张安世的外甥,这还好说。

  可他们之间已经差了一辈。

  张安世根本就没有谋杀二皇子萧弘的动机。

  也就只有王珪,他才是真正有着想要谋杀二皇子萧弘的动机的那个人。

  这也是为何萧琰要把事情的经过传出去,以真乱真。

  毕竟,王珪是真正地做了这件事情。

  也是最符合这个人的人选。

  扣在他头上。

  扰乱他的棋盘。

  可以说。

  萧琰是站在了他们所有人更高一层,甚至是两层来下棋。

  抢先萧弘火烧兴云庄。

  引导袁光印查到杀死他儿子的凶手乃是萧弘,也让太子萧无忌记恨上萧弘,从而让两个皇子相争。

  萧尘自然要想办法平衡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至于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

  可萧琰高估了萧尘,也低估了他的无情。

  没有想到,他没有先去平衡太子萧无忌和二皇子萧弘之间的夺嫡之争,反倒是在曲江宴,安排了刺客刺杀他。

  好在,萧琰也是早有准备,身上备了药王谷的丹药,有强行压制赤血蛊毒的作用,恢复宗师之境,杀死了刺客。

  还有青梅竹马崔元央也即将到达京师,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不然,想要杀死影子刺客,就有一些难办,很有可能,还会失去一左膀或者右臂。

  好在,崔元央正好出了药王谷,要来京师给他医治赤血蛊毒。

  萧琰才自己出手了。

  再然后,直接装作重伤昏迷,从而消除了萧尘的戒心。

  也正好在这时候。

  王珪、袁光印动手了。

  不过,让萧尘没有想到的是,王珪真的很大胆,选择直接杀了二皇子萧弘,以绝后患。

  当真不愧是世家之主,深谙斩草要除根的道理。

  这好不容易散了朝会。、

  李义府正随着人潮往丽正门而去,头上的官翅半点不晃,步履稳当得像当了好多年大臣。

  忽听有尖细的声音响起。

  “李卿正留步。”

  原来是武九龄。

  看着武九龄那趾高气昂的样子。

  李义府就摇了摇头。

  如今这大局还没有定下来,王珪不过是被贬官而已,世家之底蕴还在。

  张安世也还在。

  太子萧无忌也不过是看管在东宫,没有被废黜。

  现在就高兴,也未免太早了吧。

  ……

  宰相府邸。

  张安世兜着一只鹦鹉。

  这是越王上贡的一只鹦鹉,会学人说话。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不错。

  鹦鹉竟然在说着兵书。

  不一会儿。

  大管家躬身走进来。

  向张安世禀报了今日朝堂之上的结果。

  王珪被贬官了。

  张安世轻声道:“嗯,听闻,王家在博陵建造了一座书院,叫做鹿山书院,名声很大,几乎可以和稷下学宫相提并论?”

  “二十四院唱文曲,桃李书香满天下。”

  “世家之底蕴,便在于他们有钱、有书籍、有教授、有学院,可以教导出来很多很多的读书人。”

  “从晋朝之后,便是如此,一座一座学院的建立,一直到如今,已经不止二十四座书院了。”

  “可……他们说到底,也不过是世家啊!”

  “他们教育出读书人,做什么了?”

  “他们建立的书院,出钱教导学子,那么,从他们书院出来的读书人,用得放心吗?”

  “天地君亲师,君亦可为师也。”

  “这些书院,应当都该有朝廷掌控,那些学子,应该都可以成为圣人门徒。”

  “如此一来,才可让他们为官。”

  说完之后。

  张安世却对着鹦鹉问道:“你说,是不是?”

  鹦鹉点头道:“是呀,是呀。”

  张安世笑了。

  他指着桌子上的一个信笺,对大管事儿吩咐道:“你想办法,把这封书信送给虞世柟,他自然会明白的。”

  大管家躬身道:“喏。”

  等到大管家走了之后,张安世看着鹦鹉,又轻声道:“执迷于刺杀之道者,终将会被其反噬。”

  “你想要以绝后患,别人自然也会这么想的。”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