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周不夜侯 >第92章:五方博弈谁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五方博弈谁问鼎

  马车穿过彻夜灯火通明的长安城朱雀大街,转回到坊间小巷,最后到了他的府邸前停下,李义府下轿之后,径直走进了书房。

  然后,让人准备好了茶水,还吩咐管家,要注意外面的动向,防止有人盯梢。

  不过一会儿。

  又有一辆马车来到了李义府的府邸后院停下。

  武九龄换了一身行头,又让人把胭脂芳的马车放在了另外一个坊间,他都过去,上了马车,来到了这李义府的府邸。

  为的自然是防止有人盯梢,跟踪他。

  毕竟,官员私下里聚会,是很容易被人说闲话。

  特别是在这时候,更不能被抓住了把柄。

  “你当真抓到突厥的细作?”

  李义府不答,在位置上坐了,长叹一声。

  “不是我抓住的,是有人在昨夜送过来的,突厥的细作、三封书信,起初,我本不太相信,连夜审讯之后,才从细作的口中证实,袁显等人确实有通敌之嫌疑。”

  武九龄微微蹙眉,说道:“我昨夜也收到了一封书信。”

  “是关于张安世的通敌卖国之嫌疑的书信?”李义府也皱着眉头,沉思不已,“可你不该在那时候拿出来,陛下还需要张安世,还有太后在,张安世必然无恙。”

  武九龄回道:“我也没有想到,陛下会如此信任张安世,他不是被张安世打压了这么多年,早就有心想要除掉张安世吗?”

  “这可是一个好时机。”

  李义府摇头不已,叹道:“不,除掉袁显等人,等于是已经敲打了张安世,也破开了他织好的网,于陛下而言,这就相当于是已经展现了自己的皇恩浩荡,还有他那至高无上的权柄,告诉张安世,他才是大周的帝王,这就够了。”

  “至于直接除掉张安世,在没有彻底打压五姓世家之前,陛下还需要张安世这位托孤大臣。”

  这就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也可以说,算是相互利用。

  萧尘需要张安世的威望,需要他这位舅舅来给自己撑腰,然后打压五姓世家。

  至于张安世想要做什么?

  他们到现在都还看不透。

  武九龄直接坐下来,喝了一口茶,道:“那就这么看着张安世在这一场争斗之中,活下来?”

  “他若是活下来,肯定会联合其他人一起,推举太子萧无忌登基,到时候,便是我们的末日。”

  “要我说,现在最关键的便是借此机会,除掉张安世。”

  武九龄并不害怕面对大周皇帝萧尘,因为他看起来是大周的帝王,却也因此,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不然,他也不会保不住自己的儿子,也不会让两个皇子斗起来。

  连自己的儿子都保不住。

  还想着保住自己?

  武贵妃有一百种办法,可以杀了他。

  只有张安世这个老狐狸,才是最让人看不透,最让他忌惮的一个人。

  “张安世看似垂垂老矣,相位不久。可他依然是大周国舅,太后的哥哥,先帝时期身边的红人,如今的托孤大臣,朝野上下多少官员,都是他提拔起来的。”

  “这样一个人,不仅仅是皇帝害怕,就是作为他的对手,我也在担忧。”

  “张安世若是真的只是想要力推太子萧无忌登基帝位,然后他则为摄政大臣,再一次只手揽权,那也可以有办法对付一二。”

  “就怕他心中还是愿意支持当今陛下。”

  李义府再一次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武九龄,轻声道:“我自然也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彻底除掉张安世,可让陛下问罪于张安世,明显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

  武九龄若有所思。

  ……

  萧三宝和四位判官一起,抱拳施礼,“世子爷。”

  是夜。

  萧琰于暗室之中,询问道:“朝中情况如何?”

  萧三宝回道:“李义府弹劾张安世,本来已经引起了皇帝的猜忌,可武九龄却直接拿出张安世亲笔书信,说他通敌卖国,陛下却连看都不看,直接挥手让武九龄等人退下,让李义府等人清查袁显,让张安世回去了。”

  萧琰稍微有一些意外,问道:“武九龄手中有着张安世的亲笔书信?”

  陆判官回道:“是,很有可能是张安世故布迷障,本想要用武九龄来弹劾自己,从而借机反咬武贵妃等人。”

  “却不想,遇上了李义府弹劾袁显等人。”

  萧琰看着陆判官,问道:“你觉得,是巧合?”

  崔判官道:“突厥的细作,还有袁显、张远等人的通敌罪证,是我们很早就搜集到了的,而昨夜,也只有我们四人,并未被人发现,或者是跟踪过。”

  萧琰点点头:“这么说来,应该是歪打正着了。”

  陆判官道:“不过,以萧尘的心性,恐怕还是会怀疑张安世的真正目的。”

  “怀疑也好,不怀疑也罢。”萧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通敌卖国者,罪该当死。”

  “至于其后计划……”

  “只能说是,破了第一层杀机,但事远远未成,各项计划继续。”

  萧三宝和四位判官抱拳道:“喏。”

  从今日萧尘对待张安世的态度来看,这位皇帝也是明白当前的轻重缓急,真正的敌人,并非是他的舅舅张安世,而是直接出手,杀了他的二儿子的五姓世家。

  甚至是已经忽略了自己醒过来的消息。

  怕是也顾不上了。

  至于这一次没能击倒张安世,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不过,今日的导火索已经埋下了。

  什么时候引燃。

  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

  张安世颤颤巍巍地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中的他,双目炯炯有神,一点儿都看出不来,已经是垂暮之年的那种精神状态。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家人会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些事情来。

  若不是今日的李义府弹劾。

  恐怕还要继续被欺瞒。

  等到马车到了府邸停下来,张安世都没有起身。

  一直到大管事儿掀开了车帘,查探情况,他才恢复了平静之色,慢慢地起身,下了马车。

  “冲儿在何处?”张安世温声问道。

  另一位管事儿躬身道:“大公子在醉仙楼宴请梅之礼、崔子陵、元寻欢等人。”

  说完,瞄了一眼张安世,继续道:“大公子有言,说是要联合这些人,为太子殿下求情。”

  张安世顿了一下。

  又继续走向书房。

  “嗯。”

  “等到他回来,告诉他,来书房一趟。”

  管事儿连忙躬身道:“喏。”

  张安世回到了书房。

  又叫来了一位管事儿。

  “告诉郭舒翰,袁显、李尚存、张远、周褚、张亮、高师奎、张芝亭这七人,不必去保,通敌卖国者,罪该当死。若有作奸犯科、贪赃枉法者,自然由圣人裁决。”

  “还有,盯住李义府,查清楚,他又是如何调查到袁显、李尚存、张远等人的罪证,又是如何发现那突厥的细作的?”

  李义府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实在是太了解了。

  这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也是一个最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他不可能为了自身的前途,在这时候,还要站在武贵妃那一边。

  没了萧弘。

  武贵妃这一系的人,都断了根基。

  没了根基。

  也就谈不上以后。

  但是此人却没有立即倒向太子萧无忌,也没有选择明哲保身。

  那就说明,他心中明白,跟着武贵妃,还会有机会。

  张安世则是好奇,他所知道的跟着武贵妃的机会,到底是什么?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