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扶女帝上位,她却要赐死我? >第五十七章 重提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七章 重提往事

  一袭白衣的苏野如同暗夜里的使者,率领着一队人马出现在小村庄的入口。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衬出坚定的神色。

  他目光如炬,直视着老人,仿佛能看穿他心中的疑虑。

  苏野翻身下马,径直走到老人面前,微微一笑,语气诚挚地说:

  “陈老先生,我知道您心中的恐惧与疑惑。但请您相信,我苏野此行并无恶意。相反,我是来帮助您,共同揭开三十年前礼部尚书一案的真相。”

  听到这话,老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波动。

  他看着连夜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白衣苏野,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但犹豫再三,他的话还是转了个弯:

  “老朽不知道大人此话何意。”

  苏野知道陈思文不会如此简单便卸下心防,将守护了三十多年的秘密和盘托出。

  他伸手,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夜色寒凉,不如我们进屋说?”

  老人似是想拒绝,但他同样也隐隐期待着苏野会说些什么,于是点点头。

  墨一则带着锦衣卫守在门外,保护着他们的安危。

  一进屋,苏野便将一壶好酒抛向老人。

  据知情人透露,陈思文当年在礼部便是远近闻名的酒鬼。

  流落乡野几十年的他,绝对拒绝不了这上好的美酒。

  果然,老人拒绝的话语在酒香四溢的诱惑下,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接过酒壶,轻轻嗅了嗅,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满足。

  “好酒。”

  老人赞叹道,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

  苏野知道,这酒将成为打破陈思文心防的敲门砖。

  他并没有再询问老人的身份或者知晓些什么,而是自顾自说道:

  “当年礼部尚书一案,牵扯了太多无辜之人。老先生,您可知,那场案子中,有一位名叫赵之心的官员,因为拒不屈服于辅政大臣陈牧的势力,最后被陷害致死。”

  陈思文手中的酒杯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无奈。

  赵之心是陈思文当年最好的朋友,却在那场案子中成为别人的替罪羊,惨死狱中。

  老人闻言,脸色一变,手中的酒壶险些摔落。

  他抬起头,看着苏野,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止住了。

  苏野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老先生一定记得,那件案子牵扯了许多无辜之人。好在现在陛下有意重新查当年那件案子,为那些无辜之人平反。”

  听到这话,陈思文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他看着苏野,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

  “那场尸山血海的案子牵扯了那么多无辜之人,可又能如何呢?即便如今陛下想要重新调查,只怕也是困难重重,真相难以大白于天下。”

  说完,他猛灌了一口酒,似乎是在压抑着内心汹涌的波涛:

  “好不容易忘了,现在重新提起,又有何意义?”

  苏野眼神坚定,紧紧盯着陈思文,语气直接:

  “没有人会忘记,陛下没有忘记,你自己也没有忘记。”

  说完,环顾四周破败的陈设和老人手中紧紧攥着的卷宗:

  “否则,你也不会躲藏到这小村庄,三十年也没有放弃。”

  老人目光闪烁,苏野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剑,直刺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他嘴唇紧闭,喉头动了动。

  苏野却在这时突然站起身,似乎失望至极:

  “晚辈一片诚意,若先生不愿相助,也不敢强求。但先生心中所念,晚辈会铭记于心,尽力而为。”

  说完,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老人看着苏野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逐渐因泪水而模糊的视线间。

  不知为何,苏野挺拔的身影渐渐和当年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礼部尚书重合。

  如此意气风发,如此义无反顾。

  陈思文猛然举起酒壶,一口气猛灌喝完。

  喝完之后,手中的酒壶跌落在地,他却仿佛毫无察觉。

  内心深处,往事如烟,不堪回首。

  他知道,苏野所言非虚,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当年礼部尚书一案,牵连甚广,无数忠良之士受冤,赵之心便是其中的一员。

  想起好友惨死狱中,老人心中便如刀割般疼痛。

  他枯坐一晚,直到屋外马蹄声响起。

  是苏野一行人即将离开。

  老人这才猛然醒悟,不管不顾地追上去。

  屋外日头已经升起,金黄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

  温暖如春,如同老人的心中,一股力量重新被唤醒。

  他追上苏野,紧紧抓住他的手臂,声音颤抖:

  “苏丞相,我愿意帮你,揭开那场案子的真相。”

  苏野回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紧握住老人的手,诚挚地说:

  “陈老先生,您的决定,对我而言是莫大的支持。我相信,有了您的帮助,我们定能揭开礼部尚书一案的真相,为那些无辜之人讨回公道。”

  陈思文点了点头,目光坚定。

  他知道,这是他余生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三十年前的往事,如同梦魇般困扰着他。

  如今终于有机会去揭开真相,他怎能不全力以赴?

  他将手中的卷宗递给苏野:

  “苏丞相,这是我当年冒死偷偷备份的卷宗。”

  随后,陈思文不再犹豫,将埋藏在心中三十多年的往事娓娓道来:

  原来,当年的礼部尚书李义城是被冤枉的。都是辅政大臣陈牧设下的阴谋。

  这一切,都是辅政大臣陈牧,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李义城看不惯陈牧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经常向先皇上书弹劾陈牧。

  陈牧对他恨之入骨,于是伙同几个同样厌恶李义城的人。

  他们制作了完整的证据链条,污蔑李义城贪污。

  这场阴谋不仅让李义城遭受了不白之冤。

  为了使事实被掩盖于错综复杂的线索之中,也为了将李义城一方的人全部除掉。

  陈牧费尽心机地牵连了半个朝廷的人。

  其中便有雁灵珊的父亲,他同样遭受了陈牧的陷害。

  说到这里,陈思文回想起那血雨腥风的时刻,

  老人的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嘴唇颤抖:

  “那场案子,让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也让我亲眼见证了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

  苏野紧握双拳,心中亦充满了愤怒。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