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穿到古代遇天灾 >第79章 流民进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9章 流民进城

  店门虚掩着,一看就是还没做生意。

  大旱天气,谁会过来买炭啊?

  不巧,江月就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人。

  没人买炭,不代表店里没有存货。

  冬日时,炭店被搬空。这两年天气反常,如果背后的老板没有点敏锐的嗅觉,还不及时作准备,那也做不到在府城开这么大的店铺。

  “有人在吗?掌柜的。”

  喊了两声,有伙计出来了。他半裸上身,汗流浃背,面容通红,身上传来热气。

  她猜想要么是在后院烧炭,要么就是在搬东西。她今天不会跑空。

  伙计见到是一个年轻的小娘子在喊话,连忙把上衣给套好了。

  江年没什么反应,天天在家赤裸半身(偶尔还全身赤裸),他还没有这方面避嫌的概念。

  伙计整好衣服,好奇地问道,“二位客人有何贵干?”

  “我们想买炭,已经做好的炭。”

  伙计大吃一惊,“客人没说笑?现在可是烈日酷暑时节。”

  江月摇头,“我们自然有用。不知道现在能卖多少?是什么价?”

  听这话头,两人要的还不少。伙计暂时拿不定主意,便说要去问问掌柜的。

  掌柜的年逾四十,做生意的都面露精光。他笑着说,“如今是有一些炭,但得留着冬日里用,不能全卖了。”

  江月点头,知道冬日炭价贵。

  “我们就要100斤普通的炭,现在结账。”

  掌柜的点头同意,这量不大,两个大窑烧一次就能出来了。

  冬日的均价是20-30文之间,雪灾时最贵的价到了100文一斤——当然是受官府压制之下的价格。

  现在是酷暑时候,城里早就已经恢复了卖柴,卖价比正常天气时的夏季炭便宜2文钱,100斤炭一共是800文,很便宜。

  也不知道掌柜的会不会后悔。

  伙计装成4袋。江月也不管干不干净的事了,直接装上骡车。

  临走时,她想了想,还是靠近掌柜的,小声说了外头有不少流民的事。

  他们的窑不管是在后院还是在城外,炭的材料是木材,必须要出城的。

  江月只提醒了一句,点到为止,然后就驾车回家了。

  掌柜的面色发紧,朝两人鞠了一躬道谢。他见识多,知道流民代表什么,没计较被“占便宜”的事情,立刻快马加鞭去找东家报告此事。

  江月把炭收回空间里,她忧心忡忡。

  江年问,“月月是担心流民冲进来?”

  “嗯,如果流民冲进城里,我们必定有场硬仗要打。如果冲不进来,也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多准备些炭,比干柴方便。”

  他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就是逃难。

  当天下午,知府发布政令,城里只许出不许进,随身带着户籍,非本户籍百姓不许在城内逗留,除非有亲戚做担保。

  政令一下,百姓们议论纷纷,连最严重的雪灾时节都没有限令,怎么在这时候限了?

  有那知情的就说了,“外头好多的流民!城内本来就缺粮,现在都是靠各大户出来捐粮。今年不下雨,又要挨一年的饿。粮铺收不到粮,你愿意让他们进来抢你的粮食不?”

  “当然不愿意!”

  “那不就是了,我还听说,这些流民,不仅吃人肉还喝人血!”

  听到的人深深吸了口气,却又能够理解,他们到现在也还挨着饿吃高价粮,实在快死了,还能顾得上是什么肉吗?

  张知府站在城楼往远处眺望,零零散散的流民不断出现。

  因守卫戒备,只允许他们在城外2里处安置。

  若是流民数量少,城内或许还可赈灾安置。可如今是来了数百人之多,每日施粥且撑不了几日。

  况且城内百姓还亟待官府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若是赈济城外灾民,城内又该如何安抚?

  张知府沉着脸,“公函是否已送出?”

  身后一人回答,“回大人,已令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内,预计后日可送达。”

  来回最快也需六日时间,赈灾的请求一再被压,如今流民围城,也不知上头是什么意思?

  他们无力施救,可这些流民也是我朝百姓,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吗?

  “吩咐兵卫,加强人手,日夜守城,不允许有人私自进出城们,也不允许有人随意接济陌生人。”

  “是,大人!”

  江月绞尽脑汁作准备,流民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杀人与被杀——他们已准备好武器。

  二、打不过要逃亡——已经收拾好东西,备好物资,随时可逃。

  三、还有一个,传染病!

  流民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些脏病害病。吃喝方面都会带来病菌,

  比如,疫病。

  这个疫病是统称,各类具有极强传染率的疾病,高烧流涕、重咳、疟疾都是其中一种。

  江月再次出门买了十几个大小陶罐,用来接烧开过的水。虽然自己带的自然水相比外面暴露的水要干净,但也得烧开了喝更好些。

  她翻医书翻得更勤快了,要把疫病的表现表症跟防止手段都记在脑子里。

  而江年则时刻关注着城门的消息。

  三天后的夜深人静之时,城中敲响锣鼓,将城中百姓从睡梦中惊醒。

  江月两人快速穿好衣服,拿好刀,守在门口。

  有小衙差敲着锣走街串巷,声音紧促,“铛铛铛——流民逃窜,各百姓不许开门!”

  “铛铛铛——流民逃窜,各百姓关好家门!”

  这阵敲锣声持续了两三遍就停了,随后又传来喊打喊杀的声音。

  江年搬来梯子,靠墙观察四周围状况。

  流民数量看着不多,但他们人数分散,专往百姓住宅处跑,夜晚看不清人影,官兵追的也辛苦。

  “月月,有人来这条街了。”江年低声道。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