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 >第42章 袁术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袁术称帝

  就在鲁肃离去之后,高照不慌不忙起身。

  “赵柳,可有吕布的下落”

  吕布自从被袁术设计,损失惨重,自己也身受重伤后,便向南逃窜,没有消息。

  高照突然想起南下的吕布,若说世上吕布有何处可去,除了荆州便是益州,以孙策的性格是断然不会接受吕布的。

  赵柳愣了一下,急忙开口:

  “老爷,吕布那日后,投了荆州刘表,刘表派他去往武陵郡任武陵太守了”

  高照顿时有些错愕,看来刘表也不曾对吕布重用,武陵郡虽可以说是一个郡,但其地理位置在群山之中,不利于发展。

  不过吕布也算有一块地盘了。

  高照嘴角露出邪笑,吕布不是甘于平凡之人,荆州的局势越来越有意思了!

  不过荆州越乱,对于北方就越有利!

  ...

  高照在徐州的生活也就定了下来,每日不是在应酬,就是在应酬的路上。

  徐州的公务一直由曹洪负责,让高照这个军师祭酒有了闲空,不过,经过了那次与夏侯兄弟的矛盾,曹洪对高照态度明显有了变化,爱答不理的,不过高照也不曾在意。

  就在这日,高照正在接待糜家的糜竺,曹洪气冲冲的进来。

  不过曹洪并未大呼小叫,坐在前厅一旁,等待高照待客结束。

  高照没有理会曹洪,对着糜竺笑呵呵的:

  “糜先生,糜先生不愧是国家栋梁,在下替主公谢过糜先生了”

  糜竺也看出曹洪有话要说,急忙开口:

  “还要修平在孟德美言几句啊”

  “既然修平有客前来,在下也就不打扰了,日后修平有空,可以来糜府,让在下好好招待”

  高照一边送糜竺出府,一边开口:

  “一定,一定”

  高照返回内厅,也不说话,笑吟吟的倒上一杯热茶,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曹洪见状,面色难看,瞪了高照一眼,阴阳怪气的开口:

  “高照,你这些时日,好生快活啊”

  高照撇了曹洪一眼:

  “曹将军说笑了,在下本是主公帐前一谋士,对政务一窍不通,更何况,你敢让我接手政务吗”

  曹洪顿时被憋的说不出话。

  高照见状也是了然,曹操果然对曹洪有所交代,不过面色正常,没有表现出来。

  片刻后,曹洪才压下心中怒气,继续开口:

  “我要劝高先生几句,既然被主公委以重任,就不要每日只图享乐,有这时间,可以替主公谋划谋划,如何拿下袁术,如何攻下寿春”

  高照端起热茶,继续慵懒的开口:

  “你在教我做事吗?”

  “曹将军若无事,在下要休息了,有何事你可向主公说明,让主公来与我说,在下还要休息,就不接待曹将军了”

  高照说完,转身进屋。

  曹洪面色铁青,愤恨的望着高照的背影,咬牙切齿:

  “高照!高照”

  曹洪离去之后,赵柳站在高照的一旁:

  “老爷,曹洪对老爷好像有很深的怨恨”

  高照若有所思,拄着下巴,久久不再言语。

  看来朝中武将对自己的怨恨很深啊!

  一炷香后,高照才对着赵柳说道:

  “赵柳,明日你随我出门远游,命部下时刻关注袁术的动作,一旦有事,立刻告知我”

  次日,徐州众人依旧在各司其职,高照与赵柳悄无声息的骑马向西而走。

  ...

  这日,在并州与高干对峙的曹操接到数封信件。

  曹操打开其中一封,正是高照所寄来的:

  “孟德兄如悟,徐州糜家知晓孟德军中粮草不济,愿意相助数万银两与五万石粮草,照已命人星夜送往许昌”

  曹操眼中顿时露出笑容,他让高照前往徐州,本是提防袁术,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随后又拿起几封信件,一一查看。

  看完后,脸上的笑容更是抑制不住,哈哈大笑。

  曹洪来信,他对于高照的不作为十分恼怒,信中更是义愤填膺的上报高照诸多不是,看着高照与自己麾下武将的矛盾越发严重,曹操内心仿佛松了一口气。

  更重要的是,寿春的袁术竟然称帝了,曹操急忙召集众多文武。

  “今日何日,今夕何夕啊”

  曹操站在首尾,当即大笑道。

  “八月十九”

  郭嘉十分配合。

  “笑死我了,知道吗,袁术称帝了”

  帐中一片哗然,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哈哈大笑,有人疑惑万分。

  曹操大笑着,继续开口:

  “差点没把我笑死,原本我还当袁术是个豪杰,没想到,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软蛋”

  帐中一文臣瞬间开口:

  “主公此话何意,莫非袁术称帝不对?”

  一旁的许褚更是急不可耐:

  “袁术何德何能,可以称帝,莫非主公不曾预料到袁术之志?”

  曹操不再大笑,变得严肃,望了一下帐中众人:

  “袁术此举是将自己架在火炉上烤啊,竟然还有脸派人送来敕封”

  “听令,命徐晃屯兵在此,找寻攻下并州的机会,我与奉孝等人先行前往徐州,攻打寿春”

  帐中众人对于曹操的决策甚是疑惑,看曹操没有解释的样子,也就不再多言。

  ...

  世上诸侯争斗不止,山中鸟儿叽叽喳喳。

  如此美好的景象,让高照恍如隔世。

  没错,眼前的两人正是半月前从徐州而来的高照和赵柳。

  望着眼前的“茅庐”,高照敲开大门。

  迎面出现一名书童:

  “两位是何人”

  “在下高照,前来拜访水镜先生”

  一炷香后,水镜先生出门相迎,同行的还有两名少年,其中一名颇为俊朗,而另一名便是有些丑陋。

  隔着很远,水镜先生便开口道:

  “修平,快快进屋,早就听闻修平大才,一直无缘相见”

  高照闻言望去,水镜先生满头白发,眼中充满着智慧:

  “先生说笑了,在下不过一俗人,又如何能让水镜先生看重”

  要说水镜先生,也是当世大才,对世间的大事一直了然于心。

  一旁的两位少年,望着高照,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看来已经知道高照此人。

  “修平,快快请进”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