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 >第44章 论百姓、论曹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论百姓、论曹仁

  从许昌至徐州的官道上,橘黄的树叶随风飘流落,路上稀疏的百姓,肩上扛着扁担向城中走去。

  望着远方行来的军队,都是纷纷让路,脸上带着紧张、惧怕的神色。

  高照望着远处的百姓,内心有些复杂。

  仍然记得当时黄巾起义之时,高照曾言:“兴,百姓苦,忘,百姓苦”

  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本来兖州的百姓已经恢复了生产力,但吕布的偷袭,让百姓数月辛苦种植的粮食被劫掠一空,有的甚至还没成熟,就被掳去。

  一旁的曹昂也看到高照复杂的神情,忽然开口:

  “老师,如何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曹昂自随曹操回来之后,便一直跟随在高照的身边,如今也是得到曹操的许可,跟随此次出征。

  高照没有回答曹昂的话,只是反问:

  “子修,你说于大汉而言,百姓是什么”

  曹昂知道高照从来不问自己没用的问题,当即思考,片刻后,才开口:

  “老师,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一统的王朝仅秦汉两朝,百姓身为布衣,在当朝者看来,他们对于朝廷的作用仅仅是为了生产粮食,做一些体力活,但以学生来看,百姓也是人,不是牲畜,也渴望安稳的生活”

  高照对曹昂的想法很是惊讶,要知道,布衣在贵族眼中都是“贱民”,并非后世,人人平等。

  高照轻声开口:

  “哦?你为何如此想法,你的祖上虽是宦官之后,但也可以称之为贵族”

  一旁的曹仁听闻“宦官”,瞪了一眼高照,还是竖起耳朵听着曹昂接下来的发言,他也想听听这个大侄子的想法。

  “我非父亲,一出生就是在洛阳,与袁绍等人无忧无虑的玩耍,自我懂事以来,便被父亲教育,每日都在读书,读兵法,一直到我十三岁那年,朝廷内忧外患,才跟随父亲起兵”

  曹昂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愁绪:

  “以学生愚见,贵族虽多,但百姓仍是立国之本,百姓的基数更大”

  高照欣慰的点头,感叹道:

  “是啊,你与你父亲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文帝和景帝时期为何称为盛世,是因为他们让百姓安居乐业,朝廷的赋税便多了,你父亲创下基业,你若成功上位,那才是百姓的福音啊”

  曹昂若有所思,高照继续开口:

  “你父亲虽然是枭雄,但也有不足之处,心中一直有屠城的想法”

  若不是徐州之战,高照提前拿下徐州并诛陶谦九族,曹操定会屠城以泄父亲被杀的仇恨。

  未等高照说完,一旁的曹仁便急忙开口:

  “屠城也不是没有好处啊,可以补给军队粮草,可以提升士兵的士气”

  高照没有否认这个说法:

  “子孝说的不错,但要知道粮草和兵马的补充都是来自百姓,不屠城虽然一时之间,粮草、军械不曾得到补充,但只要熬过这段时间,来年,甚至百姓三代以后,给你的回报,都是取之不尽的粮草,军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当然,我说的这些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特殊情况,需特殊分析,但你要知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曹昂闻言,低语呢喃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曹仁对于高照的理论不太认可,他一直跟随曹操,一直学习曹操的用兵之法,甚至一些性格特点,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曹仁怕高照带歪曹昂,当即转移话题:

  “修平,你说,此次出战袁术,我们当如何用兵”

  高照也明白曹仁的意思,这是在维护曹操,当下伸个懒腰:

  “你是三军主帅,我只是军师,排兵布阵还是的靠你啊”

  曹仁翻个白眼,也看出高照不想多说,便转移话题:

  “修平,虽然你很聪明,但是你还年轻,人情世故这方面便不如我了,夏侯兄弟那事,你若给他们个台阶下,他们定会心怀感激,要知道,朝中武将,对他们都亲近的很”

  高照无语,曹仁这人好是好,就是脑子比较直:

  “我干嘛要给他们台阶下,我就是要杀鸡儆猴,我就算不靠军师的身份,余生也能衣食无忧,我这样,还能省去别人来找我麻烦呢”

  还有重要的一点,这种情况是曹操愿意看到的,不过高照并没有说。

  曹仁无言以对,高照说的也不错。

  “老师,我已近训斥过夏侯楙了,他年纪小,不懂事,还请老师多担待”

  一旁的曹昂歉意开口,虽然他经常不在家,但在二代之中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毕竟是主公的嫡长子。

  “无妨,一群小屁孩”

  曹仁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以面相看来,高照不一定有夏侯楙他们大。

  “修平,都说你看人准,你评价一下我”

  曹仁队这个话题很是感兴趣。

  高照闻言,面露轻浮,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向曹仁,直到看的曹仁不自在了才缓缓开口:

  “你吗?嗯...作为三军主将,还可以,勉强合格”

  曹昂闻言,哈哈大笑,看到曹仁幽怨的眼神,还是止住笑意。

  “什么叫勉强合格”

  高照望着曹仁,轻轻点头:

  “子孝,你能力是有的,熟读兵法,甚至用兵之道,但你有一个缺点,就是一直效仿孟德,兵法是死的,效仿他人,无法成为一代名将,你要学会临阵调整,要知道,敌人的用兵可不是一直遵循兵法的”

  曹仁若有所思的点头,从高照的话中,曹仁也是突然惊醒,细细回想这些年,他确实一直在跟随曹操的步伐,就连用兵之道,也是效仿曹操。

  片刻后,曹仁感激的对高照抱拳:

  “多谢修平”

  ...

  橘黄的树叶落得满地都是,树上光秃秃的。

  这日,高照一行人终于来到寿春城下,这一路上,披荆斩棘,淮南的守军龟缩在寿春一城,闭城不出。

  曹仁三人骑马走在阵前,高举长剑,高声开口:

  “众将士听令,袁术僭位称帝,乃大汉逆贼,我等奉旨讨逆,杀袁术者,赏千金,杀啊”

  “杀!”

  这一战,从天明打到天黑,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寿春城下死亡的士兵越来越多。

  寿春城高池深,不易攻打,曹仁一脸急迫。

  “修平,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高照挥动的折扇,缓缓开口:

  “今日先行撤军,一月之内,我让你在寿春城中摆酒等候主公!”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