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从医治朱雄英开始 >第72章 皇帝带头下田刨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皇帝带头下田刨地!

  满朝文武惊愕。

  大明将不会缺粮?

  大明的百姓将不用再挨饿?

  这......

  怎么可能?

  除非神仙来了,否则大明缺粮的问题怎么可能会解决,众所周知,大明的粮食农作物产量低下,加上建国不久,元末群雄割据战争不断,带来的百废待兴,现在虽然好不容易恢复一点民生,但距离不缺粮,百姓不再挨饿,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陛下莫非还没睡醒?”

  “大明目前缺粮得紧。”

  “不再缺粮?”

  “百姓能温饱?”

  “这怎么可能。”

  百官暗自腹诽。

  他们觉得这些事,以目前大明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的。

  “诸位爱卿不信?”

  朱元璋坐在台阶上的金丝楠木龙椅,身穿十二章明黄色衮服,身形坐得笔直,双目如炬,俯瞰百官。

  所有人的神色。

  皆被他望见。

  百官沉默。

  这时候,身穿绯袍,头戴乌纱帽,头发花白,身形颇为佝偻的李善长站了出来。

  “敢问陛下,为何会说大明将不会再缺粮?”

  “陛下会这么说,想必是有什么把握。”

  “哈哈哈......还是韩国公懂咱!”

  “咱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两种高产量农作物,一种名为马铃薯,一种名为番薯。”

  “当初推荐这两种高产量农作物给咱的人,可是夸下海口说,这两种农作物的产量,一亩至少有二十石的收获。”

  朱元璋说着这话的时候,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苏玄。

  当初推荐给他这两种农作物之人就是——

  苏玄。

  苏玄身穿绯红色白鹇补子,头戴乌纱帽,站得笔直,站在百官之中,面色毫无变化,仿佛此事与他无关般,任谁都看不出来,这两种高产量农作物就是他推荐给朱元璋的。

  “番薯和马铃薯......”

  “亩产二十石!”

  “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

  “这简直比普通的粮食产量高出了十倍左右!”

  “这马铃薯和番薯,究竟是何物?!”

  “如此高产的粮食,我们不可能不知道才对。”

  “你可听过马铃薯和番薯?”

  “并无。”

  “你可知这两种粮食?”

  “......”

  文武百官皆露出震惊,互相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明代粮食的平均亩产量不过是2.31石,也就是二百多斤粮食。

  马铃薯和番薯的亩产量至少是二十石,产量足足比明朝的其他粮食产量高出十倍左右。

  这也是为何官员们如此震惊的原因。

  而且朱元璋还说是“至少”亩产二十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马铃薯和番薯的亩产量还能更高!

  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真的存在吗?

  百官不由开始怀疑起来。

  “陛下,这两种粮食作物......其产量......不知是否验证过?”

  某个官员眼角余光偷偷打量上面,小心翼翼的斟酌着语句,询问道。

  他们觉得定然是有人蒙骗朱元璋。

  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作物怎么可能存在。

  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诸位爱卿不信?”被质疑,朱元璋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脸上挂着笑容,“若是诸位不信,那便跟着咱来吧。”

  朱元璋觉得等会儿这群文武百官震惊得无以复加。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农田梗旁,只见农田里面种满了绿色的农作物,一种长着藤蔓一般长枝条,上面长着心形深绿色叶子,而且有着明显的叶脉,另一种农作物地上茎菱形,有毛,椭圆形的叶子,放眼过去,绿油油的一片。

  “陛下,这是?”

  文武百官满脸迷茫。

  他们都不知道朱元璋带他们来田里做什么。

  太阳已经升起,灼热的烈日照耀着田地和田埂上的所有官员,一路走来,他们身上都出了些许黏腻的汗水,口也有些干渴。

  好端端的来田里。

  这是要做什么?

  朱元璋如此不按套路出牌,文武百官有些慌。

  苏玄看着这一亩亩田地上的农作物,若有所思。

  “你们看。”

  “这就是咱所说的高产量粮食!”

  “也是我大明未来的希望!”

  朱元璋指着田地里面的农作物语气激动的说道。

  “毛骧!”

  “卑职在!”

  腰间挎着一柄长刀的毛骧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双手抱拳,低着头。

  “将马铃薯和番薯拿来给他们看看。”朱元璋命令道。

  “是!”

  毛骧拿起放在旁边的锄头,走进田里,而后开始挖起来,一个个红薯、一个个马铃薯被挖了出来,很快挖了一整筐。

  他双手提着筐里沉重的马铃薯和红薯,来到朱元璋等人面前。

  文武百官好奇的观望着箩筐里面的马铃薯和红薯,伸手拿起两种粮食作物。

  “个头好大!”

  “简直和芋艿一样。”

  “比我的拳头还大!”

  文武百官脸上露出惊艳之色。

  “这些田地里的,都是红薯和马铃薯,它的产量是否真的能有二十石,你们可以自己去挖挖看。”

  朱元璋说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徐达撸了撸袖子,朝手心吐了口唾沫,而后摩擦了下,嘿嘿笑道:“我就看看这两种粮食作物,是否真的有这么多。”

  他拾起旁边的锄头,而后开始下田挖起来。

  接着是李善长等人。

  文武百官见到那些公侯们都下田了,他们自然不能落后,纷纷扛起锄头下田干活。

  苏玄:.......

  这大热天的。

  老朱能不这么折腾人吗?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

  现在这么多官员都下去了,上至五六十岁,下至二十多岁,上至国公侯爵,下至六品官员,他一个小小的从五品院丞,能不下去吗?

  苏玄顶着上头的烈日,扛着锄头加入了刨土行列。

  “这里也有马铃薯!”

  “好大个!”

  “这里也有!!”

  “一株马铃薯苗里面有十多个马铃薯!”

  “番薯的个头也很大!居然比我两个巴掌还大!”

  “一株藤蔓里面也有十多个番薯!”

  “......”

  文武百官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但他们脸上布满了开心和激动。

  番薯和马铃薯的个头如此大,而且如此密集,定然能够达到亩产二十石,或许会更多!

  朱元璋也按耐不住性子,撸起袖子,就这么穿着衮服下地干活。

  “哈哈哈!!”

  “果然这两种粮食作物的产量高!”

  “苏玄诚不欺我!”

  朱元璋看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以及肥硕的红薯从泥土里扒拉出来,喜不自禁。

  这些都是他们大明未来的希望啊!

  一亩亩田地里面的红薯、马铃薯被所有人刨出来,而后朱元璋让人称量一下一亩田地番薯、马铃薯究竟有多少。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