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小霸王重生,忽悠诸葛亮义结金兰 >第16章 新任务孝感动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新任务孝感动天

  “叮!”

  系统提示音在孙策脑海中响起:

  “宿主已触发任务:孝感动天。”

  “选择1:为父亲孙坚守孝3个月。奖励:随机S级文臣武将1人,声望成长值1点。”

  “选择2:为父亲孙坚守孝7个月。奖励:随机SS级文臣武将1人,声望成长值3点。”

  “选择3:为父亲孙坚守孝1年。奖励:随机SSS级文臣武将1人、声望成长值5点。”

  古人最重孝道。

  为故去的父母服丧守孝,是大汉子民表达孝道的重要方式。

  甚至逐渐延伸为衡量人品的风向标,乃至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

  如有不服丧者,绝对会被天下人狠戳脊梁骨。

  出门就会被人骂的直不起腰来。

  甚至还会被天子所唾弃。

  今后也就不用再指望着举孝廉了,基本上宣告仕途永久性被终结。

  守孝的期限分为6种。

  分别是3年、1年、9个月、7个月、5个月和3个月。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严禁崇丧厚葬。

  废除了守孝3年的习俗。

  到如今,戴孝1年就成了时间最长的守孝方式。

  孙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选择了第3个选项。

  他很清楚,江东军的起点并不高。

  守孝1年的话,肯定会影响到江东军日后的发展。

  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

  别说1年之久了,1个月的时间,都可能发生改变格局的重大事件。

  尤其是对江东军来说。

  白白错过1年时间,无法纵深发展,影响必然是十分巨大的。

  可就算没有系统任务。

  孙策也不会放弃为孙坚守孝。

  百善孝为先。

  错过发展的机会,以后还能想办法找补回来。

  若是主动放弃守孝,孙策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

  更无法面对江东父老啊!

  他的身体里毕竟流淌着孙坚的血液,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孙策缓缓转身面向众人。

  指着孙坚新墓旁的灵堂,当众宣布了决定:

  “自今日起,我要在此为父亲守孝1年,少1天也不会离开这里。”

  此言一出。

  乔公不由得大惊失色:

  “伯符!1年的时间,将会让你错失众多良机,远远落后于各路诸侯啊!”

  大吴夫人也是忧心忡忡的劝道:

  “儿啊,母亲知道你孝顺。你坚持守孝,我没有意见。”

  “可你父亲最大的愿望,便是看到你建功立业。不如,将守孝时限改为7个月吧。”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把天子刘协死死地攥在手中。

  各路诸侯趁机疯狂发展势力。

  东郡太守曹操抢占了大半个兖州。

  左将军袁术以南阳为根基席卷江淮,手中已经握有7、8个郡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江东军现在的底子本来就薄,孙策坚持守孝1年的话。

  未来就很难再和其他诸侯抗争了。

  别人都在扩充势力抢地盘。

  孙策却什么都不做。

  1年之后,他必定举步维艰啊!

  “乔公,母亲,你们不要再劝了,我意已决!”

  孙策把话说的斩钉截铁,毫无转圜的余地。

  小吴夫人叹息了一声,知道无法再劝说孙策了。

  退而求其次的提出了建议:

  “我儿孝心感人,只是此处灵堂为仓促所建,到了冬日如何住人?还是跟我们回去吧,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前来祭奠即可。”

  孙策缓慢而坚定的摇了摇头:

  “父亲养育我一场,我必须要送父亲最后一程。母亲,就让我留在这里吧。”

  他本该称呼小吴夫人为姨娘或者二娘的。

  因为大吴夫人与小吴夫人是亲姐妹。

  远比一般的庶母要亲近的多。

  所以统称为母亲。

  从孙策的语气中,众人就知道说不动他了。

  乔公和两位吴夫人不由的愁上眉梢。

  周瑜适时开口说道:

  “大哥的决定也许并非坏事。当今世道很乱,越是乱世,就越应该韬光养晦。强行争锋,反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同:

  “我亦赞同大哥的决定。江东之地群雄并立,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暂时无法与王朗、许贡等人相争。更不用说和袁术、刘繇掰手腕了。”

  “一旦亮了明牌,定会遭人忌惮。倒不如暗中发展,日后寻得良机,来个一鸣惊人。”

  孙策选择守孝1年,未尝没有隐藏锋芒的意思。

  守孝不代表就此躺平,可以暗中观察局势、发展势力嘛。

  他没有把这番打算明着说出来。

  没想到却被周瑜、诸葛亮一语道破。

  不愧是“一时瑜亮”啊。

  战略眼光绝非常人能比。

  听到周瑜、诸葛亮的讲述。

  两位吴夫人和乔公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打仗的事情他们也不懂,就让孙策放手去做吧。

  他们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孙策。

  不管孙策选择哪条路,他们都会陪着孙策一路走下去。

  守孝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

  灵堂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1名江东子弟兵跑到灵堂门口禀道:

  “主公,程将军回来了。”

  孙策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刚走出灵堂,就看到程普飞身下马。

  穿上江东子弟兵递过来的白衣孝带,快步来到孙坚的墓地前。

  双膝狠狠砸落,一头磕在了地上。

  “老主公……末将来晚了!”

  跟在程普身后的还有2个人。

  其中一个是中年大汉,看样子应该有40出头了。

  另一个是位少年,年纪和孙策差不多。

  这2个人也披上了孝带,跟着程普一起祭拜孙坚。

  看到这2个人,孙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他之前让程普潜回长沙。

  目的就是要找到此二人。

  程普的声望值高达87,因此轻易就把这2个人带了回来。

  那个40多岁的大汉,名叫黄忠,字汉升。

  年轻的是魏延魏文长。

  此时的他们,只是长沙郡的无名小卒。

  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他们的名号。

  但是孙策却知道,他们日后可是名动天下的大将啊!

  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便宜了刘表呢?

  必须要挖到自己的麾下!

  几分钟过后。

  程普三人祭拜完孙坚,转身来到孙策面前。

  “末将程普、黄忠、魏延,拜见主公!”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