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庆第一太子爷 >第二百六十六章 刘启,你可知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六十六章 刘启,你可知罪?

  “殿下,你真的要回庆都?”

  看着伍德惊讶的表情,刘启微微一笑。

  “不然呢?”

  伍德眉头一紧,凑近到刘启身前,小声的言语。

  “殿下,此时朝廷召你回去,分明就是要问你罪的,现在肃亲王跟宇将军都已经死了,援军的唯一领头人便是您,他们这是想,让您做替罪羊啊!”

  难得伍德会如此关心,到底还是一起经历过多次战斗,这种彼此之前,磨砺出来感情,是不一样的。

  不过,刘启倒是有些意外。伍德是个粗人,他从来不想朝廷的事情,能为自己如此考虑,还能够想到这么多,当真是有些为难他了。

  见刘启沉思中没有说话,伍德又言。

  “殿下,你不能走啊,我们还是想办法,奏请皇上,看如何进行解释,或者跟先前一样,你想个什么办法拖延过去。”

  “你要是走了,还怎么激战匈奴,还如何能够为我北境,死去的将士跟百姓们复仇!”

  历经多日的接触。

  在伍德心中,早已经是对太子心服口服。

  一次又一次的决策,就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他看的很明白,倒是朝廷的那帮人,不断的给太子平添诸多的麻烦。

  直到现在,以至于酿下这么大的祸患。

  可刘启却是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一扬。

  “不!伍将军,本王不仅是要回去,而且马上就要动身。”

  “跟以往不同,这次皇上的圣旨中,只召了我一人,如此这般,定然是要在朝廷上问话的,若是有事,怕是就再也没有机会离开朝廷了,若是无事的话,本王自然还会回来,继续剿灭匈奴一事。”

  “可是...”

  “将军不必说了,本王走以后,再观察两日,如果匈奴没有动静,即可派兵回到北平关了,您也可以回到北平。”

  “无论本王任何,万请将军,一定不要了,匈奴对我大庆的所带来的耻辱,若有机会,定当他们彻底击溃,为我大庆雪耻啊!”

  伍德忽然噗通跪在了地上。

  “殿下,就算是您不这么说,微臣也会这么做的。难道说,您真的要去到朝廷,面对那些人的口诛笔伐吗?”

  刘启笑了笑。

  “当然不是,本王可不是一个喜欢,束手就擒的人。”

  说着,就俯身到伍德的耳边,小声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直至片刻过后,这才扬起了身子。

  .......

  若说此次刘启回京,最高兴,最开心的,莫过于刘隐了。

  要说这次攻伐匈奴,他也跟着一起窜动了,而且,还在此前匈奴犯境的时候,私自出逃,无论是哪一项,都足够问罪了。

  然而,宇将军跟肃亲王一死,说什么,还不是凭他一张嘴。至于别的将军的言语,根本不能够拿来当做证据。

  而且,此次召唤刘启回京,只是他自己,竟然没提到他的名字。

  如果太子要被问罪了话,自己的罪名,就再也不会有人提及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自己所做下的事情,刘启早就已经知道了。

  马车上。

  “殿下,那你...”

  “这小子从来都是这般的愚钝,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杨文渊他们当做枪使了,若此次本王还有机会,继续回到北境的话,绝然不会再带上他了。”

  听到这,马车上的赵文慧表情凝重。

  “殿下,您...您会死吗?”

  “哈哈,傻姑娘,说什么呢?本王又不是神仙,当然会死了。”

  “不,我的意思是,这次...”

  ‘放心,还不至于到这样的地步,本王纵然是斩了那宇将军,却也不是毫无理由,就算是问罪,也罪不至死。这是父皇的底线,杨文渊他们还是非常清楚的。”

  说着,一把将赵文慧搂在怀里。

  “怎么?怕了?”

  赵文慧乖巧的点了点头。

  “当然怕了,我想过千遍万遍,您回京时候的场景,但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是这样...我是不懂朝廷那一套的,只是极为担心,那些大臣们,会趁此机会,合起伙来对付您。”

  刘启闻言,哈哈大笑。

  “哈哈哈,这不是很正常么。”

  “如果是他们不做些什么的话,这才显得有些不对劲了。放心,本王自有办法。”

  最后的这句话,已经不是赵文慧第一次听刘启说了,每每他这么说的时候,都一定会安然无恙。

  嘴上轻喘了一口浊气,心中不由得放宽了一些。

  ......

  回京的速度很快,一直顺着官道而行,中途没有任何的停歇,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到了离开多日的庆都。

  掀开车帘,望着帝都的城墙跟大门,刘启不禁心中感叹,原本出征,就是为了对战匈奴的,简简单单,别无他想,可这中途所发生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本以为再度回京,是凯旋,却没想到,会是这样。

  刚进城门,就有一位公公迎了上来。

  “殿下,请直接倒未央宫吧!皇上,跟朝廷的大臣们,都在那里等您呢。”

  刘启心中冷笑。

  这杨文渊他们,当真是够急的啊。罢了,反正早晚都要面对的事情,既然你们这么想念本王,那本王随了你们愿好了。

  “太子殿下驾到!”

  听到侍人的唱喏声,原本喧闹的大殿,骤然变得安静。

  庆帝坐在龙椅上,望着白茫茫的宫殿大门,缓缓的眯起了双眼。表情看起来,是那样的凝重。

  所有大臣都齐齐的看着那殿外,直至一道黑影,缓缓的出现在众人的眼帘。

  看到刘启的身影,杨文渊的胡须,不由得跟着微微一颤。

  刘启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想到你居然还是这么的得意,哼哼,老夫也真是没有想到啊,竟然海真的敢回来。

  好好好!既然你敢回来,敢进入这未央宫的大殿。

  今日,老夫定然要叫你有去无回!!

  在路过大臣人群的时候,让刘启略微有些惊讶的是。

  没想到,自己派去匈奴谈合的李寿亭,现如今竟然比自己还快的,就回到了朝廷。

  李寿亭在与他进行了对视一眼后,立马低下了脑袋。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似的。

  他怎么没有到北境向自己复命呢?哈哈,想必是害怕,自己再给他委派一些其他的任务吧。

  行走在众臣之间,刘启的表情非常淡然。

  相比于之前离开庆都时,如今的刘启,似乎是更加的沉稳了,而且,给人一种十分老练的感觉,不再像之前,就如同看一个孩子一般。

  刘启站定于台阶之下,缓缓的抬起双手,躬身后,跪地而拜。

  “儿臣刘启,参见父皇!”

  看着阶下这个自己现在最为喜爱的皇子,庆帝瞳孔紧锁着,很是严肃的质问。

  “刘启,你可知罪?”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