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朕要做皇帝 >第23章太祖托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太祖托梦

  ……

  李渊乘坐马车很快赶到宫中,李渊怎么说也是从小在皇宫长大的,熟悉无比,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宣政殿上。

  上朝的官员都来得很早,谁也不想被定个失期之罪。

  此时,文武百官正三五一群凑在一起议论纷纷,讨论南方军队的事情。

  突然,宣政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驾到~~~~”

  众臣闻言,连忙跪伏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诸位爱卿都请坐吧。”

  “谢陛下~”

  张石落座后便询问道:“诸位爱卿,昨日朕在梦里听闻一件事情,不知你们如何看?”

  “启禀陛下,微臣愿闻其详。”

  “是啊,陛下请说。”

  “好,那朕就说说。”

  张石缓缓地说出自己做的梦:“梦里,朕率领十余万铁骑,浩浩荡荡地向南推进,兵临城下。”

  “当朕挥剑指向敌营时,却发现敌营空虚无人。”

  “朕派人查探后才得知,敌军将领趁夜逃跑,至今未归,只留下几名士卒。”

  “朕气愤异常,命令士兵追击,却遭遇埋伏。”

  “敌我攻伐数日,朕损失惨重。”

  “终于,在朕再次受伤,即将殒命时,敌军援军抵达。”

  “敌军援军虽少,但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又有高人辅助,朕不敌,被俘虏了。”

  众臣听后,一些年事已高,胆小如鼠的官员当即就被吓晕了过去,剩下的人则是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陛下英明神武,乃千古明君,岂会败在区区几名贼寇手中。”

  一个大臣壮着胆子拍了张石的马屁。

  “对对对,陛下威震天下,区区小贼岂会放在眼里。”

  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陛下英明神武,区区小贼岂能奈何得了陛下。”

  ……一时间谀辞如潮水般向张石涌来。

  张石满意地笑了笑,示意众人停止吹捧。

  “哈哈哈哈!”张石大笑,众官员噤若寒蝉。

  片刻后,张石收敛笑容,沉声道:“此番朕险些丧命,皆因敌军奸计得逞,害死朕麾下的忠良,实乃天理难容。”

  众官员一脸疑惑,不知道陛下口中的忠良是指哪些人?

  李渊也被张石这一番操作给弄蒙圈了,什么情况?

  张石继续说道:“幸运的是,太祖皇帝赐予朕一把神器,此后四海升平,无一叛乱。”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张石话锋一转:“太祖皇帝说,朕是千古难见的明君,应该带领大圩走上辉煌盛世。”

  “陛下圣明,陛下英明!”众臣又开始吹捧。

  张石冷哼一声,打断众臣的马屁,道:“诸位爱卿,朕决心带着使命,扫灭天下不臣,建功勋立伟业!”

  “如果谁敢阻拦朕扫平天下的步伐,朕必杀之!”

  “朕既为皇帝,受太祖皇帝嘱托,就必须为黎民负责,诛灭逆贼,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张石的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四海升平后的宏图霸业。

  “所以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尽职尽责,为国效力,共襄盛举。”

  李渊闻言,眉头紧皱,他总感觉张石这番话别有用心。

  李渊思索良久,终究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微臣遵旨!”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众官员齐声喊道,表明态度。

  李渊听着众臣山呼海啸般的回答,嘴角抽搐。

  这就是智力:5(满格);政治智慧:10(满格)的张石,真是厉害啊!

  张石一旦掌握权势,绝对是让人防不胜防。

  幸亏李渊有系统的帮助,否则李渊这辈子只能看着江山易主,天下改姓张了。

  张石见众人表态后,露出欣慰的目光。

  李渊心里暗叹:“唉!”

  张石站起身来道。

  “如今南征军队尚未返京,朕却闻言有人在散播镇国将军拥兵自重,意欲谋反的消息?”

  李渊听后,也是怒斥道:“陛下,何人胡说?简直是胡扯八道。”

  众臣也是跟着风,可不敢信口开河,一个信口开河,恐怕纵有十个脑袋都要砍了去。

  “陛下息怒,此人必是居心叵测。”

  “陛下,依老臣愚见,此事不宜深究,免得影响到军心。”

  张石摇了摇头,道:“呵呵,朕之所以做此梦,必是太祖皇帝显灵,让朕不要轻信小人,害死朕麾下的忠良!”

  众人闻言更不敢多嘴了,毕竟太祖皇帝显灵的神迹都摆在台面上了。

  封建时期,太祖皇帝显灵或者什么仙人显灵是一件很大的事,更有大义和威信。

  张石又道:“既然如此,朕就彻查此事。”

  “朕倒要看看这些谣言是谁传出来的!”

  “来人呐,传朕口谕,让李卿家,江南王李渊负责调查此事!”

  “严查谣言之源,一定要揪出幕后主谋。”

  张石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炸锅了。

  “臣,遵旨。”李渊急忙跪下领命。

  不知道张石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不论怎样,他们都得服从。

  “退朝。”张石宣布退朝后,离开了朝堂。

  张石刚离开大殿,张石便忍不住吐槽。

  “哎,这些大臣真是没趣儿,说两句话就结束了,浪费了我酝酿许久的情绪。”

  ......众臣纷纷退出了宣政殿。

  李渊则是阴沉着脸,带着朱公公和陈述就去了刑部。

  刑部衙门。

  刑部侍郎正在喝茶,忽然外边进来一个捕快。

  刑部侍郎脸色变了变,“何事?”

  捕快道:“启禀大人,刚才宫里派人送来一封密函,您看看吧。”

  “好。”

  刑部侍郎将密函拆开,看到上面的内容后,脸色骤变,随后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

  “嘭!”

  桌子上的竹笛瞬间碎裂,刑部侍郎脸色阴沉,道:“你下去吧。”

  “是。”

  待捕快下去后,刑部侍郎喃喃道:“此番陛下严查散播谣言者,这是想干嘛?”

  “莫非陛下已经怀疑是某人散播的流言?”

  刑部侍郎心中暗忖。

  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从平渊帝的态度来看,应该是确有其事了。

  “看来要做点准备了。”

  刑部侍郎眼底闪过一丝狠辣,随即拿起笔墨纸砚,写了一封密信。

  刑部侍郎亲自交给了狱卒,吩咐道:“你速速送往北郡。”

  狱卒恭敬道:“诺。”

  狱卒正要走,刑部侍郎再三叮嘱:“一定要亲手交给北郡郡丞。”

  “是!”

  “禀大人,衙门外江南王带有公文要面见大人!”

  又一狱卒匆匆跑进来汇报道。

  “请江南王稍等片刻。”刑部侍郎放下毛笔,整理衣冠,前去迎接。

  “下官拜见王爷。”

  李渊抬手虚扶,笑眯眯地说道:“孟侍郎不必客气。”

  “王爷突然造访,不知有何要事?”

  “本王此番冒昧打扰孟大人,确实有一件棘手的事,要请教孟大人。”

  “哦?什么事?请王爷细说。”

  李渊道:“近日有人传出谣言,污蔑南征兵马使吴锦帆拥兵自重,意欲造反。”

  刑部侍郎孟大山闻言一愣,随后恍然,问道:“不知那人是何人?竟然敢如此诬陷南征大军!”

  “陛下有旨让本王主查此案。”李渊道。

  孟大山闻言,冷哼一声,转移话题说道:“此等鼠辈,妄议国家大事,真是该千刀万剐!”

  “此等败类,留之无益。”

  “王爷放心,若是抓到此等败类,下官绝对会按照律法处置。”

  李渊见状,点了点头,又道:“此乃陛下旨意,还望孟大人不要推辞。”

  孟大山犹豫片刻,咬牙切齿地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就算肝脑涂地也会帮助王爷办好此事。”

  李渊闻言,心下冷笑,这样也好,省得麻烦。

  “孟侍郎办事,本王还是放心的。”

  孟大山拱手道:“谢过王爷厚爱。”

  二人聊了一会儿后,李渊提及另一桩事。

  “听闻孟爱卿的长女孟泽莹年纪也不小了,是否该考虑婚配之事?”

  孟大山听了李渊的话后,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后道:“多谢王爷挂念。”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本王府中有位幕僚,名叫陈述,比孟千金大十三岁,品貌皆优,本王觉得甚是适合。”

  孟大山闻言,脸色有些难看,这明显是要把陈述塞给自己女儿啊!

  孟大山心中愤懑,却只能隐藏着,笑着说道:“陈述乃是当世名士,下官自愧不如。”

  “如果能让他娶下官的千金,下官感激不尽。”

  ......

  北郡。

  北郡郡丞胡大概,是南原郡最大的土豪,手下有近万私兵。

  功勋卓著,如今已经贵为北郡郡丞。

  胡大概接过刑部侍郎递来的密信,拆开仔细地阅读了一遍。

  胡大概双眼放光,道:“孟大山此事若能办成,吾当官拜侯爷。”

  胡大概兴奋不已,当年他率军投奔上皇的二皇子殿下,以为二皇子殿下能够成事,到时候他就是从龙之功。

  谁知,半路杀出一匹黑马,把二皇子踩到脚底下,二皇子被打落尘埃。

  二皇子败亡之后,他就失去了靠山。

  三皇孙李渊做了皇帝,皇帝年幼只诛杀了叛乱的首恶,胡大概这才逃过一劫!

  此后胡大概郁郁不得志,愤恨不已,他只能做一个郡丞,却无可奈何。

  现在有机会了,胡大概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出一件惊动天下的大事,然后一飞冲天。

  “此事,必须得办成,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胡大概心中想到这里,暗下决心!

  如今陛下竟然要剿灭散播谣言的人,他怎么会拒绝?

  私信中说道:“胡郡丞启,陛下夜梦太祖皇帝显灵,嘱托陛下要亲近麾下的忠良?严查散播谣言者,勿谓言之不预也。”

  胡大概冷笑道:“果然是有人故意传播的!”

  ......

  “不管是谁,这一次,本郡丞一定要你付出代价!”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