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老四你怎么也穿越了 >第八十八章火烧连营,夜袭敌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八章火烧连营,夜袭敌军!

  ……

  “你说的这些事情,朕都知道。”

  “可正因为如此,朕才要让你说成是潞王的!”

  “不然这群以前拥立潞王的人,说不定等到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也来一出政变或者是兵变的!”

  在马士英面前,朱由崧也不继续伪装了。

  直接说出了他的担心。

  那群大臣之前一直都是拥立潞王为皇帝的,甚至他们还是势大的一方。

  皇位很大的可能不会属于自己。

  要不是自己机灵,派贴身太监去联络黄得功等三镇兵马。

  直接兵进南京城。

  说不成这个皇位现在根本轮不到自己来做!

  就连眼前的这位首辅,当时还是被蒙在鼓里的。

  只不过迫于黄得功等人支持自己,他才会反过来拥立自己的。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对那些一开始拥立潞王的大臣们,很是担心。

  担心他们也会像自己一样来出兵变,或者政变。

  这种忧虑尤其在广东的朱棣造反后,更加严重。

  生怕自己屁股底下做的皇位,哪一天被朱棣或者潞王给夺了去。

  这才是他一直暗示马士英做成是潞王指使的样子。

  为的就是一网打尽那些拥立潞王的臣子。

  “陛下!万万不可有此等想法啊!”

  听着朱由崧的心声,马士英赶忙出声劝阻道。

  “那些大臣一开始拥立潞王,只不过是因为还不了解陛下,所以才会选择潞王的。”

  “现在陛下即位后,他们不也是老老实实的为陛下效忠吗?”

  “更何况,这些人几乎占据了朝廷的半壁江山,整个南方的士绅地主更愿意听从他们的号令。”

  “这要是因为潞王的关系,牵扯到他们身上。”

  “臣真的怕大明下一刻就会分崩离析啊!!”

  说着,马士英还一把跪倒在地上。

  一脸痛哭流涕的说道。

  “为了大明,臣恳请陛下千万不要这么做啊!”

  听完马士英的话,朱由崧张了张嘴。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大明眼下的情况他是知道的,甚至也知道那群人在朝廷上占据了多少。

  只是他还心存幻想,认为他身为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

  只要发了指令,自然是会有手底下的人给他完美解决的。

  但是现在听马士英这么一说,也是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大明此刻的确经不起内斗了。

  再继续斗下去,就可能真的像马士英说的一样了。

  只是就这么放着那些人待在朝廷里,他心中总感觉有些害怕。

  害怕皇位下一秒就没了。

  而马士英也看出了皇帝的担忧。

  连忙又继续献策道:“陛下,您担忧的不过是这些人心中还念着潞王的好。”

  “但是微臣却有一计,能帮陛下解决掉您的这份担忧!”

  “真的吗??!”

  马士英这番话,瞬间让朱由崧高兴了起来。

  如果能解决掉这些人曾经拥立潞王的原因,他还是能勉强接受这些人的继续任职的。

  “当然!”

  马士英自信满满的说道。

  “陛下可还记得吕大器?”

  “刚刚在殿中弹劾你的那位?”

  朱由崧好奇的问道。

  “正是!”

  “陛下可知这位为什么要弹劾微臣的真正原因吗?”

  “哦?这件事莫非还另有隐情??”

  朱由崧听到这话,顿时就来了兴趣。

  没想到这个吕大器不是风闻奏事,居然还有别的原因。

  真是有意思。

  “陛下,这位吕大器吕侍郎,在四月时,他便是拥立潞王中的一员!”

  !!!!

  “他居然也是拥立潞王的???!”

  朱由崧一脸惊奇的问道。

  这件事他着实不知道,他能知道的也就只有礼部侍郎钱谦益和内阁大学士史可法等人拥立潞王的这几个人,

  着实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个吕大器。

  想到这里,朱由崧突然恍然大悟。

  他说怪不得今天朝会开始的时候,这个吕大器直接抢先弹劾马士英。

  原来是因为拥立潞王的目的没有达成,这才恼羞成怒弹劾马士英的。

  看来此人就是一个有些愚蠢的敌对人士!

  朕还做的对了!

  不过随后朱由崧又开始疑惑了起来。

  他搞不懂这个吕大器怎么就给能消除他的担忧有关了?

  一个已经辞官回乡的人,还能有什么大能耐不成?

  面对皇帝的困惑,马士英继续献策道。

  “陛下,臣根据多方调查,虽然没有发现潞王是这个大悲的幕后主使。”

  “但是臣发现了有朝中官员在其幕后指挥。”

  “想借助大悲来完成他的野心。”

  “此人微臣还尚未发现,目前正在调查中……”

  听到这话,再结合前面马士英说的吕大器。

  朱由崧顿时明白了马士英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想要将吕大器当成大悲幕后的黑手来办了。

  只是这还是跟取消他的担忧没什么关系啊?

  见朱由崧依旧不明白意思。

  马士英也不着急,毕竟跟在皇帝身边这么长时间了,他早就清楚朱由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耳根子软,只会沉迷酒色。

  之前暗地里求助于高杰、黄得功等人,已经属于他的超常发挥了。

  这些天如果不是发生了朱棣造反的事情,他基本上是不管事的。

  更何况是朝会了。

  但是现在朱棣已经打到了宁国府,就算是朱由崧再无能,也察觉到了危险。

  这才有了这一段时间略显贤明的样子。

  不过看其样子,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

  逆贼一退,估计就回复原样了。

  脑海中虽是这样想的,但马士英依旧面不改色的对朱由崧说道。“哈哈哈,王老板你来了,快快请做。”

  “我可等你等的好苦啊~”

  黄蜚一边开怀大笑着,一边向着朱棣走来。

  走到朱棣身前,拉着朱棣的袖子便坐到了早就准备好的饭桌前。

  “早就听闻王老板在俩广做的生意很大,最近更是做到了浙江这里。”

  “而且看样子,马上就要做到南京这里了。”

  “这神速而又威猛的样子,着实令老夫佩服啊!”

  “往后说不定还要靠王老板多多关照一番啊,哈哈哈哈……”

  黄蜚表面一副仰慕朱棣做的事业强大的样子。

  但这番话,朱棣很清楚知道他这是在暗指什么。

  可是现在看黄蜚不愿意开门见山说,而是扯上一层皮。

  这是还没下定决心啊!

  朱棣暗自想道。

  不过既然黄蜚继续用这个身份,那自己配合他便是了。

  不就是好面子吗,他前世见得多了。

  想到这里,朱棣微微一笑,

  道:“哪里哪里,白老板太客气了。”

  “在下只不过是做些小本生意而已。”

  “迫于无奈,这才不得已把事业开拓到浙江和南京来的。”

  “为的也就是混一口饭吃。”

  “迫于无奈?”

  好家伙!你这造反可不是一般的百姓造反。

  你这可是藩王造反啊!

  分明就是想当皇帝,居然在这说什么迫于无奈。

  真是够无耻的!

  黄蜚内心暗自唾骂道。

  不过无耻好啊,现在这个世道想要成大事,也只能无耻了。

  不然是成不了大事滴。

  “当然是迫于无奈了。”

  朱棣点了点头确认道。

  随后一脸悲痛的说道。

  “现在生意不好做啊,不仅外有别国商会抢夺市场。”

  “内还有本地商会横行霸道,可谓是民不聊生啊!”

  “甚至外地商会都已经抢夺了半壁市场,本地商会却还在内斗不止。”

  “这让我们这些依靠小本生意的又如何活下去呢?”

  “只能想办法来更大的地方来扩展市场了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难道就不能相信各大商会吗?说不定他们内斗只是为了共同让商会强大,只是意见有些不统一,这才显得商会很动乱不堪。”

  “说不定等他们互相接受对方,意见统一之时,我大明……商会就能重新振兴了呢?”

  黄蜚反问道。

  “并且我商会各地此时都在动荡不安,王老板却又插上一脚,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莫非要等到最后弄的俩败俱伤之时,被外地商会减了便宜,你才安心?”

  听闻此言,朱棣顿时就有些一种狂翻白眼的感觉。

  还意见不统一?还要等他们统一?

  呵呵,说这话你自己信不?

  大明这持续接近上百年的党争,难道最后他们自己会良心发现,重新手牵着手?

  你好我好大家也好?

  这怕是在做梦吧!

  坐在对面的黄蜚看着朱棣眼神中透漏的意思,老脸不禁微微一红。

  你要跟他说那群大臣真的会平息党争,和睦相处。

  他自然也是不信的。

  但此刻,不将南京说的好一些。

  又怎么显得他投靠的重要性呢?

  所以说些昧着良心的话又何妨。

  眼瞧着黄蜚老脸羞红却依旧还是不改其口。

  朱棣明白他这是既是试探自己的才能也是在提高身价。

  遂叹了一口气,说道。

  “白老板,我们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内斗停止了,你不会以为大明会振兴吧?”

  此话一出,黄蜚眼中顿时就精光大作。

  也不管朱棣口中说的不是商会,而是大明。

  连忙坐直了身体,回道。

  “此话怎讲?”

  “相信白老板也看到大明现在百姓的样子了。”

  朱棣声音平淡的为其讲解道。

  “北方天灾人祸不断,南方士绅豪强兼并土地。”

  “百姓皆是食不果腹,朝廷的赋税徭役又为了对付外地接连加重。”

  “已经可以说是民不聊生了。”

  “就算是党争停止,民心不向,君王不贤,靠什么去振兴大明?”

  “靠那个整日流连忘返在后宫的朱由崧吗?”

  “你不觉得这有些异想天开了吗?”

  朱棣这一番话说的黄蜚暗自点头。

  此时的大明情况的确如同朱棣所说的一样。

  可谓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就算党争停下,也真的无济于事了。

  但他随即反应过来,此刻大明的问题谁不知道啊?

  满朝文武大臣甚至是皇帝,他们都知道。

  但他们可有解决?

  没有,他们连动都不带动的,只想着如何争权夺利,如何赶走闯贼。

  大话谁都会说,但真正能想到办法,并做出来的,却又少之又少。

  “王老板,您既然提出了这些问题,那必然是有办法了?”

  黄蜚反问道。

  他倒要看看朱棣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就像朱棣说的一样,大明病重,并且病的已经不是换一个普通的皇帝就能解决的了。

  必须出现一个如同汉光武帝一般的人物。

  才有可能真正挽救大明。

  而朱棣又怎么能确定他自己就是汉光武帝呢?

  听着黄蜚这句问题。

  朱棣微微一笑,他感觉稳了。

  “很简单,减免赋税,休养生息,改革吏治,施行土地改革。”

  “这样不出五年,大明必然会重回巅峰,到时候再举大军北伐。”

  “必定能尽复北方!”

  “如何改革土地?”

  黄蜚在朱棣热血激昂的声音中,直接一针见血的找到了最关键的点。

  “让士绅豪强归还百姓土地。”

  “???”

  听到这个回答,黄蜚一脸懵逼。

  你确定你说的是实话?

  让士绅豪强归还土地?你怕不是以为活在梦里吧?

  这才大白天,你就开始幻想了???

  “陛下,我们正好可以揪出这名幕后官员。”

  “并告诉百官,此人就是指使大悲前来谋取野心之人。”

  “让百官选择,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野心是什么,马士英和皇帝不用说,群臣自然知道是什么。

  此计不过就是想以此来试探一下朝中群臣的思想。

  更贴切的来说,是站位。

  看看群臣中还有哪些人还站在潞王的身边。

  而这个计策不仅能分辨出谁继续拥立潞王之人,还能报了吕大器大殿之内辱骂他的仇。

  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