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开局我成了帝王师 >第七十二章 江宁在哪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二章 江宁在哪儿

  “本官问你,江大人在何处?”

  牟斌看着眼前的汉子,深呼吸了一口气道。

  “我家大人?我家大人在山东时便下了船,走旱路来京了啊。”

  “那你这是?”

  张和一拍脑袋,陪着笑脸道:

  “指挥使不知,这船上装的都是京中各位大人的货物。

  我家大人临出发前,不是运了一批去江南嘛,这些便是运送回京的。

  事关重大,我家大人放心不下,差了下官亲自押送。

  只是明目张胆直接送回京师不大好,便来天津卫停上一停。”

  牟斌沉着脸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本官原本得了江大人官船要在此停靠的消息,才带了人前来迎接。

  见上一见,顺便叙叙旧。

  如今他既然不在,那便罢了。”

  说罢,他便带人转身离去。

  张和站在原地,眼底泛起浓浓的嘲弄。

  而牟斌离开码头后,当即带着上千埋伏的锦衣卫,奔赴京城。

  准备等着江宁身死后,与东厂一齐围剿内厂。

  京城中。

  张升与江宁发生冲突,旋即被他派人刺杀的消息,终是传了进来。

  一时间,朝堂百官无不哗然。

  又属翰林院、御史台等清贵衙门最为义愤填膺,当即就要联名上书参奏江宁。

  内阁首辅刘健府邸。

  六部衙门、都察院、御史台、大理寺等所有朝廷机构的官员,纷纷汇聚于此,一齐商议如何弹劾江宁。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之际,李东阳乘着轿子来了。

  见得他进来,所有人不约而同围了上去,道:

  “李阁老,这回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饶恕江宁了。

  他暗害张尚书,罪不容诛,十恶不赦啊!”

  “是啊,我等与刘首辅、谢阁老已决议联名弹劾江宁,就差您了。”

  李东阳摆了摆手,道:“诸位莫急,且叫老夫与刘、谢两位大人商议一番。”

  说罢,他便来到了书房。

  “宾之,你可算来了。”

  刘健起身走上前,道:“江宁做下此等恶事,你总不能再视而不见了吧。”

  李东阳捋着胡须,依旧有些犹豫:

  “江宁虽是幸进之臣,可我观其非是如此心胸狭小之人,不大像是会因为些许口角,便刺杀朝廷大员的人呐。”

  谢迁叹气道:

  “如今说这还有什么用处?天下人皆以为是他做的。

  现在外面群情激愤,恨不得撕碎了江宁,我等三人又能如何。

  还不是要被滔滔大势推着走,一道向陛下弹劾他?

  刘健又道:

  “我们不是没怀疑过这是东厂所为,由此嫁祸江宁。

  可如今局势,却是经不起同时对付内厂和东厂的折腾了。

  是以,我们必须先剪除内厂这个心腹大患,日后才能徐徐对付东厂与司礼监。”

  李东阳沉默良久,终是点了点头。

  紫禁城,御书房内。

  朱厚照看着如小山一般堆积的奏疏,直恨不得将它们一把火烧光了。

  上面全都是弹劾江宁、弹劾刘瑾与谷大用等人,请求处置的内容。

  “八虎八虎,莫不是朕终日与一群老虎相伴么?!”

  朱厚照捏紧了拳头,口中低声喝道。

  几个伺候在旁边的内侍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

  “陛下,三位阁老送来了一份奏疏。”

  一个内侍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朱厚照接过,随手打开看起来。

  登时便惊了。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姓,就占了奏疏大半地方。

  三位阁老、六部、六科、五寺、翰林院、都察院等等,几乎所有官员一个不落的都在上面署名了。

  朱厚照咬牙切齿地将奏疏狠狠砸在地上。

  “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江侍读,刘瑾、大用他们有什么错!

  朕只是想玩一会儿,又有什么错!”

  发泄了一通后,他颓然地坐到了龙椅上。

  即使他再少不更事,也知道面对整个朝堂所有官员的联名上书,必须要做个决断出来。

  不然,这个朝廷怕是要空了。

  就在这时,谷大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悄悄回头看了眼殿外影影绰绰的几道身影,他“噗通”一声双膝跪地道:

  “老奴谷大用,参见陛下。”

  朱厚照双目赤红地抬起头:“是你啊,起来吧,不必多礼。”

  瞧着他这副模样,谷大用走过去道:

  “陛下又在为朝政发愁了?

  说起来,陛下自登基后,便很少再见到往日太子时的笑颜了。

  唯有近来兴建了豹房玩耍,才重新高兴了不少。

  可现在又是这副愁容,老奴这心里啊,实在是难受得紧啊。”

  说着,他又跪了下去,竟是涕泗横流起来。

  见他模样,显然是真情流露。

  “老奴身为陛下随侍,应当是哄陛下开心的,怎得反倒说起这些伤心事,叫陛下难过。

  真该死啊!”

  谷大用当即一边哽咽,一边“咚咚”磕起头来。

  很快额头便红肿了一块,甚至不停往外渗血。

  朱厚照见此,神色为之动容,也是流下了泪水。

  “快起来,快起来。”

  他亲自扶起谷大用,猛地一拍桌子道:

  “这些群臣真是可恶,你们不过就是陪朕玩会儿,怎得就祸国殃民,侵害社稷了!

  江侍读也是,对朕忠心耿耿。

  下江南那么会儿功夫,就为朝廷铲除了两个奸贼,大大有功,他们视而不见,还说他是擅权的权臣!简直岂有此理!”

  谷大用闻言,停下啜泣,问道:“陛下,可是朝堂又出了什么事情?”

  朱厚照拿起那本奏疏:

  “你瞧瞧,那些人竟联名上书参奏江侍读和你们。

  满朝文武一个不落,他们是要逼宫么!”

  说罢,他又恨恨地拍了下桌子,声音震天响!

  谷大用细细瞧了一眼,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陛下,陛下啊!老奴,老奴怎得就成祸国佞臣了呢!”

  他当即跪俯在地,哇哇大哭。

  御书房外。

  正堆在一起偷听的刘瑾、马永成、张永等七人闻听这一切,是心惊肉跳。

  前番江宁秘密回京,想法子找了马永成,坐上他的轿子偷偷进了宫,将这一干人等都聚在一块儿说了此事。

  可他们非但不信,还心存幻想。

  直到现在亲耳听见,这才意识到江宁跟他们说得并非虚言。

  那群掉书袋的文官,真要置他们于死地啊!

  众人齐齐对视一眼,旋即跪伏在地,一路爬了进去,在朱厚照面前又哭又嚎,打起了感情牌。

  向来重情的朱厚照哪禁得起这个,当下也是大哭了起来。

  张永见此,趁势道:

  “陛下,您可曾想过,宫里头的事儿,怎得外面的群臣,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都是因为东厂和锦衣卫沆瀣一气,受了外廷的指使,将消息源源不断传给他们。

  这才有了今日胆大包天的逼宫之事。”

  马永成附和道:

  “正是啊陛下。

  不止如此,范亨公公还经常让奴婢将宫里采买的东西,去告诉外边的群臣。

  他们这是在染指内帑啊!”

  马永成与江宁是有嫌隙,可如今两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自然是帮着说话了。

  这是在救江宁,更是在救他自己。

  随着八虎你一言我一语的上眼药,朱厚照终是怒了。

  “好胆!朕看他们才是祸国殃民的东西,统统该死!

  大用、刘瑾,你们都说说,朕该怎么对付他们!”

  刘瑾大喜,连忙道:

  “陛下,厂卫本就是陛下手中利刃,用来监察百官,手中权力尽是来自陛下。

  如今他们不听话了,裁撤也不过是陛下一道旨意的事情。

  老奴以为,把他们全部撤职查办才是好!”

  朱厚照闻言,不由得有些犹豫了。

  “可那些人实在太多了。

  若是群臣真辞了官,朝堂怎么办?

  还有那司礼监的王岳,提督了三大营,手中有兵,如何能轻易拿下?”

  “陛下勿忧,江大人早已得知了京中乱像,已是连夜回京,进宫来啦!”

  “果真?”

  朱厚照惊喜道:“江侍读在哪儿?”

  这时,殿外突然闪进来一个人影,身边还跟着苗逵。

  “江,江侍读?”

  朱厚照擦了泪水,看清模样,忍不住颤声地唤了一句。

  “臣江宁,拜见陛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