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154章 阴阳怪气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4章 阴阳怪气的

  

朱元璋低着头,想了半天,才开口:

  "你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么厚颜无耻?嗯?或者你母亲?”

  “我们两个都是正经人。”

  朱标见朱元璋跟吃了蜂蜜一样,叽叽喳喳个没完,他也不想在等下去了,免得这位爷爷又说出更多不好的东西来。

  对于朱元璋的喋喋不休,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父亲,虽然被册封为太子,但是,二哥,三哥,老四,都是雄英的前辈,这样做,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什么?”朱元璋愣了一下,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继续道:

  "在这种事情上,我不能和你计较。"

  “我们的地位不同,必须要立下一个铁律,免得以后皇室做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说完,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朱标身上,然后重新坐了下来。

  "小子,别忘了

  "对他们的家族太苛刻,会有麻烦的,对他们的家族太好,会有麻烦的

  "大秦对皇族苛刻,没有战力就没有爵位,故而两代就毁掉了江山,大晋国对皇族也是过于仁慈,故而才会有八王兵祸。

  “还有我们的大明,你是个善良的人,你的兄弟们都对你言听计从,我们不用担心,我们的大孙子虽然凶残,但对他的兄弟们还是很关心的,我们也不用担心……”

  朱元璋将脑袋往椅子上一仰,呆呆的看着天上的梁王,口中念念有词:

  “只有天晓得!”

  "若是老天保佑我们朱重八……让我们多活二十年,

  “等他长大了,我们就好好教他。”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双目紧闭,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他仿佛看到了十年之后,自己的孙子已经长成了一个可爱可爱的孩子。

  这小家伙就跟个小尾巴一样,走到哪里都是一口一个老祖...

  等那个孩子大了之后,秦王家的人,晋王家的人,朱家的人,都会来找她,为她庆生……

  "孙子孙女,恭喜老祖,万寿无疆,拜见老祖!"

  嘿嘿嘿,到了那个时候,我肯定是……也是满头的白发,满脸的胡须,甚至走起路来都要佝偻着身子,可能要靠着拐杖了吧……

  我现在都不能走路了...我的孙子说了,他要抱我上早...我记住了...”

  “呵呵呵,到时候上朝的都是王八蛋,这么大的人了,还受这种苦?

  "到了那个地方...我们退让吧,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和我妹妹还有大孙打理好我们的土地就行了。

  大白菜,大蒜,大蒜,甚至还有陇小米,小麦,青豆...

  然后是二哥,三哥,老四,他们的孩子……

  如果有人敢践踏我们陇家的土地,我们就跟爷爷奶奶一样,把鞋子脱掉,狠狠地打他一顿!

  你的马屁精…

  “好漂亮!”

  朱元璋沉默不语,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朱标则是蹑手蹑脚的向前望去,摸了摸自己的两根胡须,一脸的狐疑。

  “你在睡觉?”

  “你昨晚是不是做了什么?”

  见朱元璋的气息越来越稳定,朱标也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座椅抬了起来,慢慢的向后退去。

  不过因为她的座椅向后仰了仰,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她不得不弯着腰,将脑袋伸到了前面。

  朱元璋猛地一瞪眼睛:

  “大孙的师父,你觉得该给他安排什么人比较好?”

  “你还在睡觉呢。”朱标起身,拉座椅,端正后,他抬起头,问道:

  “依我之见,朝中不少文武百官,都是见多识广之辈,不过,像雄英这样的性子,总要有个人多加提醒。

  朱元璋狠狠的瞪了李麻子一眼,语气很是不满:

  “他妈的,就是你先动的手,坏了我们的孙子!怎么回事?”

  朱元璋破口大骂了一阵,重新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道:

  “说来听听。”

  “孩儿遵命,朱标一脸的为难。

  “左春的左丞王锐,为人忠厚老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吴伯宗,为人正直,为人温和,心胸宽广,值得钦佩

  “监察院的左统领史凌汉,为人正直,秉公办事,我觉得他还算不错。”

  "除了这些人,李希颜,刘仲质,朱善,刘三吾,这些人都是见多识广,才华出众,字迹也都很好。

  作为自己的老师,朱标也不能掉以轻心,他将那份清单看了一圈又一圈,最终还是选择了这四个人。

  但都被朱元璋给否决了。

  "汪睿太弱了,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办砸了,他做不到"

  "吴伯宗不就是大明四年中的第一名么?他没有资格教导我们的孙子,让他滚吧”

  “而且,那个凌汉,那老头,太过霸道,只会给我们家孙子带歪……”

  “这老家伙,还真是嚣张啊!”朱标心中暗自嘀咕。

  这些人都是饱经沧桑的学者,都是饱经沧桑的学者。教导一个小屁孩还不够吗?

  他感慨着说道:

  “所以,你是想在文华殿里找几个老师吗?”

  “呃……”朱元璋没有回答,只是从鼻孔里吐出一口气,让人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他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李希颜……那个男人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是教导学生却很有一套。”

  "刘仲质,朱善,我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我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以后再说,我要仔细考虑一下。”

  说完,朱元璋一拍巴掌,正襟危坐:

  "老师暂时还没有决定,但是我们孙子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你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将军的儿子。

  “读书人...明年会考...我会在会考之后,挑选出一些才华横溢,人品好的。”

  "什么状元,什么状元,什么秀才,统统都让他们来给我们的孙子读书!"

  “孩儿听令,”朱标沉吟片刻,觉得可笑,便开口道。

  “三大学士,我以前可没有这样的福分。”

  朱元璋抬头,对朱标道:“这个简单!”

  "你将冯胜,胡美,唐河等人从太子府中撤掉,我们马上为你物色十名第一名

  李希颜从徐家出来后,就疯狂地给自己补习功课,他似乎对这些大汉的帝王很有研究。

  一部《汉书·四世祖的传记》被他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数日。

  比如元帝王政君与其大侄王莽之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汉和帝邓氏废除了长子,建立了新的皇权,统治了十六年。

  不管他的亲戚有多霸道,有多狂妄……

  "贪图孩子以长久,抑才智以专其权",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闻言,朱雄英心中一片冰冷。

  他忍不住感慨:

  该死的,那些官员...防备藩王,防备骄兵,防备猛将,防备外戚,防备昏君...

  说到封疆大吏,我三叔家马上就要过生日了,要带点礼物去太原。

  尤其是皇室子弟,这种人情世故,更是要讲究的。

  "其实他只是个年轻人,朱雄英在心中喃喃自语。

  朱家年轻一辈中,以靖江王一脉最大的一个,就是铁竹。

  这家伙从小到大就没安好心,和他父亲朱文正一样,都是个花心大萝卜...

  看到女人就要扒自己的裤子,还给自己的爷爷做了一首诗词,爷爷一气呵成,被赶出了凤阳,回到了乡下。

  “农民就算了……”朱雄英摇了摇头,想了想道。

  "吉晓……就像以前一样,给我一柄好剑,一颗玉石,礼物虽小,但也要有诚意。"

  就在朱雄英陷入沉思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李忠的声音。

  "王爷

  朱雄英仰望着他道:

  “怎么了?”

  “皇爷有令,要定制一枚金玺,图纸都写好了,让王妃娘娘看看,老李正在外面等着呢。”

  “而且,三皇子在婚礼上所需的衣服,也是要定制的,张小姐和王夫人都在外面等着,等着给三皇子量身呢……你觉得呢?”

  李忠虽然怯懦,但对陌生人并不陌生,一口一个“哥哥”“姐姐”地喊着。

  “陈先生好厉害啊...”朱雄英眼睛一亮:

  "大家请进!"

  “小的给王爷请安,恭喜王爷……”一名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声音很大。

  别人想要发出这样的吼叫,都需要尖叫,但对他来说,这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砰!”朱雄英向后退了两步,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算你大呼小叫,也不会有钱的。”

  “呵呵,”老李傻乎乎地说道:

  "我不是人,哪里还能要你的钱?"

  “这不是……”朱雄英挥了挥手。

  "什么样子?让我瞧瞧。”

  “是...”老李连忙从一个小公公手中,拿起一个朱砂盘子,高高举在头上。

  "你看,这是陛下的亲笔印章,这是我的太孙敕命印章。"

  “皇上孙子的信物?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朱雄英微微一愣,随即抬起头来:

  "为什么是两个?按照宫中礼仪,不应该是只有‘孙敕命’才对吧?

  “嘿...”老李一听,顿时眉开眼笑:

  “按照惯例,不会,不过陛下吩咐,让我为您准备一个打胡桃的人。”

  朱雄英心中更是暗暗咋舌:

  “哪个王八羔子,竟然把这枚大印当了核桃!”

  就在朱雄英还在发呆的时候,老李已经上前两步道:

  “皇上,皇上,这太孙金印的大小,和皇上的玉玺几乎一模一样”

  “他还特别命人,要用的是白的,或者是绿的……”

  “请皇祖大人恩典,雄英真是感动涕零啊……”朱雄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面上并无半点涕零之色。

  随手接过两页,翻开一看,顿时皱眉:

  "你为什么要把纽扣交给我?"

  "不行不行,这未免有些逾越了吧?

  "再说了,这青玉白玉都是皇家用来制作印章的材料,我怎么能用?替换为黄铜或黄铜印章

  "这…"老李脸上露出为难之意。

  "可是殿下有令

  “老老实实回答就好。”朱雄英再次冷冷一笑。

  "你要打,就应该拿个结实一点的东西来打。"

  "哦,还有,这头麒麟得给我换上一头躺着的麒麟,这头太过修炼起来可就难看了,而且这头也太大了点,这头也太难系了"

  "嗯?

  匹马…

  见老李同意了,朱雄英也就点了点头,转而对服装部的张小姐道:

  “我已经有了龙袍,为什么要重新制作?”

  "我再帮你弄一件红衣服

  服装部的张小姐约莫二十七八岁,虽然穿着一副宫装,但是这样的年纪,已经很有魅力了。

  马后娘娘唯恐这些年轻的亲王误入歧途,派了一些宦官或者年迈的嬷嬷伺候在他们左右。

  就连坤宁宫里,也有不少年纪更大的,都是伺候马王妃数十年的嬷嬷。

  如果不是为了这件衣服,张小姐根本就不可能进入昆宁殿。

  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她的语气很古怪,一字一顿的加重了语气,但是并不刺耳。

  “陛下说,大红的颜色,会让您看起来更有气势。”

  “其实早在新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安排,但因为王妃娘娘说,王妃娘娘还在发育,所以一直拖到了今天。”

  “你不用担心,金丝银线莲蓬,珠宝的...”服装部已经准备好了,应该可以在二月份之前赶得上...”

  "来,把你的手放下来

  朱雄英听到张小姐的喋喋不休,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他却是举起了自己的手臂,朝两人比划了一下:

  "谢谢

  “...”

  服装部和服装部的人测量的非常仔细,把朱雄英给弄得七荤八素。

  等众人离开,朱雄英这才松了一声:

  “这可比狩猎难多了。”

  “呵呵...”李忠赔着笑脸,给陈凡倒了一碗茶。

  “王爷是皇明嫡太子,做过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事情,王爷不会放在心上的...”

  朱雄英嘿嘿一笑刚站起,就见赵墩子迎了上来。

  “王爷,还有一炷香的时间,我们是不是该回文华宫了?”

  “不急。”朱雄英想了想道:

  "马上就是晋王吉欢的生日了,我要给他带点礼物,今天一定要成。

  李忠眼中露出一抹嫉妒之色,皇子皇孙果然是福星高照,生日都能被人记住。

  他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王爷仁慈

  朱雄英一言不发,缓步走向桌子,拿起一封信来。

  他要好好想想,要有亲切感,但也不能太亲切感,这样才能表现出他的人文修养和雄心壮志。

  朱雄英心中暗暗盘算,手持画笔,就跟一头驴拉着磨盘一样,围着书桌走来走去。

  终于,他一拍手,在书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的兄吉霄,我的兄雄英亲手写的,我知道你的生日,我很高兴,我很怀念,很怀念,我在这里"""我的兄弟,祝你长岁添福

  "当初陛下大喜,我和三伯入京,虽然只有数天时间,但是我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你的容颜和你的容颜,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

  “不过,在哥哥看来,三叔的容貌,胡子,气宇轩昂,都遗传给了哥哥,哥哥也会一如既往的风采,是我大明朝的好汉子

  "三叔的一封书函送到京,说你勤修箭术,勤修苦练,我看很好

  “游叶觉得,就算是匡衡,也是这般胆大包天...”

  “我们朱家,是靠着一身武力,你不会忘记我们国家的根基,将我们朱家勇与武发扬光大,你很高兴!”

  “不过,身手是第一要务,箭术是第一要务,我个人认为,战术才是第一要务,我看过你的兵书么?”

  “三晋之军,虽以悍勇著称,但一人之力,纵使三尺青锋,也只有五丈方圆。

  “我是晋国的太子...为王将者,一切以大局为重...兄弟,你要好好想想,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目标。”

  "如今天气转凉,是因为天气发生了变化,晋地的寒冷远不如京城,你要记得多穿些衣服,不要让你担心。

  “京中很好,祖父很好,祖母也很好,父亲也很好,哥哥也很好……”

  好了,哥哥,别想我了。”

  “我巴不得你远道而来,与你并肩而行,是不是很好?”

  “我兄雄英!”

  朱雄英对着纸张上的划伤,微微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真|他|娘的是一肚子的学问,从他的话中,我能感觉到他对三舅的关心和宠溺,而且,他还在暗中夸赞三舅的美貌!其他人呢?”

  “我靠,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折服了!”

  他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得意的接过信,接过信封,看了看上面的蜡印,想了想,又放下。

  密封的边缘和蜡烛一样,都是用来防止关键文件被窃取和拆开的。

  朱雄英沉吟片刻,用打蜡的方式,将信的边缘重新盖上,这才朝赵墩子招了招手:

  “你,将丙字号仓库里的那柄剑和那枚玉简,和这份书函一起,送到傅让那里。”

  “告诉他,让他尽快的派人将这封信带到晋王的太原,给我!”

  晋王居住的地方,太原。

  太原的地势实在是太独特了,它的东侧是太行恒山山脉,西侧是黄河和汾河,是中原的北城门户。

  这可是河东的根基,也是北方防御的重要据点!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