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98章 朱标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吃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朱标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吃货

  

穿过招牌,穿过大门,穿过青色的遮风蔽日的围墙,就是下人们的住处,进了一个宽敞的院落,院落里摆满了武器。

  平时,蓝玉和她的几个养子党,都会在这里饮酒练功。

  而今天,就是在这练功场上,蓝玉拿着一面盾牌,对着他的长子蓝春进行了一番指导。

  “砰”的一声,他一掌拍飞了蓝春,将他打得倒飞出老长老长,跌跌撞撞的摔在地上。

  蓝玉的柳眉一蹙:

  “我的儿子,你的武功似乎下降了不少。

  蓝春老脸一红,他可不像父亲,没有父亲那么狂妄,和蓝玉站在一起,显得格外的胆小。

  “孩儿不成器,求父之过”

  蓝玉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了。

  “好了,一会儿打仗的话,你就……”

  然后武功就会连在一起。”

  然后他望向了天空:

  “快了,快帮我换身衣服,洗澡,我们要去为陛下贺喜,为我准备梁冠!”

  走了两步,又回头对开心道:

  “哦,别忘记带上我们的武器!”

  "爹…"蓝纯蹙着眉头道:

  “你确定不把玉佛送给我?”

  “哦,这是自然。”

  “你没有听到太子殿下的圣旨吗?说我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你可以不听别人的,但你必须要听他的!"

  见蓝春欲说不出话来,蓝玉轻哼一声,用力的拍了下他的肩膀:

  “这尊菩萨,没什么好避嫌的,我们要了也无妨。”

  "更何况,那些王八羔子和官员,已经够讨厌我们的了,若是让他们看见,岂不是更讨厌我们的男人?"

  然后他就陷入了沉思。

  “等着年关,我会给太子,甚至是皇长孙送礼物的。”

  “说起来,这元梁王还真是够大的……两米多高的玉佛……呸……呸……”

  而在皇宫之中,朱元璋在收到众位大臣的祝贺后,也是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酒席。

  腊奥

  谨身殿内,武将、文臣、驸马、皇子,足足有数百人,他们静静的站立在那里,手中拿着酒瓶,静静的望着坐在主座上,穿着一身大红衣裳,一脸幸福的朱元璋。

  一年一次的生日,朱元璋心情很好,端着酒碗,上前几步,对着文武百官们喊道:

  “各位兄弟,各位子侄,各位大臣,各位,各位为我们出力,我们感激不尽!”

  “今日是我的生日,一定要好好吃饭,否则,我就不叫人活了!”

  “干!”陈小北点了点头。

  “干!”陈小北点了点头。

  群臣面色凝重,高高举起酒杯,异口同声的喊道:"皇帝万寿!

  “可以了,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着一名礼仪人员说道。

  被任命为“万寿”的司仪心领神会,上前两步,高声喊道:

  "大皇子率潭王,鲁王,蜀王,湘王,豫王,汉王,卫王,诸位王子,为陛下贺寿

  朱标带着朱椿、朱柏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掀开衣衫,跪了下来。

  这一大帮都是皇上的皇子,就是那个没有爵位的朱权,也在其中,只是因为他还很年轻,所以成了陪衬。

  “我代表我的兄弟们,向父亲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父亲万寿无疆……”

  “哈哈哈...”朱元璋哈哈大笑,伸出一只手,想要将陈凡从地上拉起来。

  “吉祥吉祥,醒醒”

  朱标站了起来,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本红色封面的小册子,开始读了起来。

  "儿子的生辰礼物,是……‘洪武’六项功勋。"

  “第一,田亩急涨。”

  "大明从洪武初到红山十五年,共新增耕地二百六十万亩。"

  "儿臣亲自主持,清点了一下田地,目前官田民田共有三百六十多块。

  十八万五千七百一十五丈!(三十六万七千七百一十五亩,一亩=百亩)”

  "第二,是人口的急剧增加。"

  “从一年前开始,我的父亲就下令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现在的大明共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四千七百六十二二个户,其中有五千九百九十三万三千二百三十个人。

  说着,他转过身来,对着满朝文武百官怒目而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大声道:

  “这已经超过了开元时期,也就是唐代的五百三十万人!”

  文武百官皆是面露喜色,连忙附和道,能有今天,他们也是功不可没。

  “好。”

  陆小凤道:"好哇!"

  “好!”

  “好啊”听到文武百官的喊话,朱元璋也是一脸的笑容,眼中满是缅怀和骄傲。

  他还清楚地知道,大明开国之初,人口只有四百多万,而到了现在,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六十万。

  从一座残破的江山,一座残破的城墙,一座坟墓里堆满了白骨的坟墓里,走出了一个新的时代。

  天晓得,大明的子民们,有多么的温饱,有多么的安逸,有多么的幸福,他付出了多么多的努力。

  今天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没有什么是自己努力就能换来回报的,没有什么是最好的结果。

  “嘿嘿。”朱标的话语渐渐变大,随后他转过身,将周围的议论声都压制了下去,随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第三,太仓富足,国库充裕。"

  "目前大明一年有两千六百一十五十五十一斤粮食。"

  “丝绸,棉花,蓝靛,一千三百六十九公斤”

  “第四,四海太平,各国臣服,威加四海,怀柔四海。”

  “占城,爪哇,安南,高丽诸国,每年都会来朝,向陛下祈求册封,赐予陛下爵位……”

  “云南,贵州,朵甘思,乌斯藏,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

  说到这里,蓝玉冷喝一声,扬起一张大大的脸蛋,傲然的环顾四周,一双眼睛,似乎要直勾勾的盯着天空。

  "其五.."政治清明,民风淳朴

  “八”

  听着朱标嘴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老人的脸色也是越发的红润起来,偶尔还会露出一丝笑容,表示赞同。

  朱雄英忍不住在心中喃喃自语:

  这一点,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真的没有了,把爷爷的功劳当成生日礼物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是被吓了一跳,这份年报说的轻巧,说的轻巧,说的轻巧,说的轻巧。

  随后,朱标说到这里,便微笑着退到了一边,等待朱椿等人将礼物送上。

  每个人都送上了不同的礼物,唯独朱标张着嘴,嘴里念念有词。

  其他皇子,大多都是收集一些自己收藏的东西,比如工艺品,比如一些手写书籍之类的。

  朱椿的生日礼物,是一份《朱熹》的手抄稿,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注释。

  就是小朱泉,也拿着一块黑色的,是他从皇宫的椅子角落挖出来的,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

  杨妃已经明确地告诉过他,送的礼物不需要多大,只要有诚意就行。

  “哈哈哈...”等几位小王爷拿出礼物后,朱元璋才哈哈大笑,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

  “听到标儿的话了吗?”

  “哈哈哈,我大明能有今日,多亏了你,我才能走到这一步,我明白,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也走不到这一步。”

  然后端起杯子:“干!”

  一饮而尽,见着朱元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司礼官才抬起头,大声喊着:

  “圣君大喜,诸皇孙,拜见陛下!”

  朱雄英心中一喜,拉着朱允煽、朱允蚊两人的手臂,来到龙椅上,叩首道:

  "晚辈愿您万寿无疆,长命百岁

  “哈哈哈,快站。”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一脸兴奋的说道。

  “他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朱雄英却是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一脸神秘的问道:

  "孙子给了你两样宝贝

  "是吗?"朱元璋的眉头扬了起来。

  “第一,我取的这个名字,很受人心的。”

  “这是我和爹爹一起,在京郊的一个村庄,见过这里的人,我给你的。”

  “如果人民有什么需要,我一定让朝廷给他们一些帮助”

  “但若他们过得好,吃得好,吃得好,没有牢房,没有人欺负,我就要他们的手印。”

  “现在,这张卷轴上,已经有上千个指痕了。”

  朱元璋从朴仁勇手里拿着一块锦缎,仔细一瞧,只见锦缎之上,有几个清晰的五指印记,不由轻轻颔首:

  “是吗?“好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说完,他就对着文武百官们哈哈大笑起来。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主意,觉得很有意思,嗯?”

  “嘿嘿……”李善长嘿嘿一笑,也跟着说道。

  "一颗赤子之心,留下了自己的指纹...长孙,你这么年轻,就能对百姓的苦难有这样的了解,真是我大明的好兆头。"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拜:

  “长孙心系百姓,不畏艰辛,不畏艰辛,实乃大明之典范,我等恭喜皇上!”

  “恭喜陛下!”

  “嘿嘿嘿...”朱元璋嘿嘿一笑,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皇子,我的长孙,真是好本事”

  朱标赶紧躬身道:

  "不敢当,雄英……"这都是爹娘培养的结果。

  朱元璋挥挥手,转身对朱雄英道:

  “继续说,大孙子”

  朱雄英看到朱元璋眼中的赞赏之色,继续道:

  “在我看来,这张手印,不仅仅是一种物品,更是一种刻度,一种在人民心里刻下的刻度,也是一种证明,证明了皇帝的仁德,已经在人民心里生根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他的政治是平淡的,而他的人民是平淡的。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宽容和透明,这就是我们人民的淳朴和忠心。”

  “这每一道掌纹,都代表着我大明的君王明臣贤,众志成城!”

  “也证明了大明比以前强大了太多太多,也证明了世人对皇帝陛下的感激,证明了世人对皇帝陛下的一片忠贞和一片纯真!”

  朱雄英说完,掀开衣衫,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以这份民情,我只希望皇帝陛下长命百岁”

  “好!”朱元璋大吼一声,对着文武百官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家大孙子说得真好!嗯?”

  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见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便跟着朱标一起开口。

  “我等也是,只希望殿下能长命百岁...”

  "哈哈哈,都免礼。"朱元璋挥挥手,对着朴仁勇说道。

  “你将这块布匹,不,这块布匹,贴在我的书房里,每天都要看看,每天都要看看!”

  “嘿嘿嘿,大孙。”朱元璋嘿嘿一声,转身对朱雄英说道。

  "还有什么?让我看看。”

  “是…”朱雄英转过身去,双手一合,赵墩子、李忠两人便扛着一大包食物,从两人的动作来判断,这一包食物至少也有五十多公斤。

  朱雄英难得的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这些人,都是同样的人。"

  “我每个人都去看看他们的米坛,若是他们说的是真的,我就会很小很小……我掐一掐,也就十来颗,就是一袋子”

  “所以,这一次,我就取名为‘万人朝天’吧...祝我大明人民,丰收,丰收!”

  朱元璋一饮而尽道:“好,好啊”

  他出生在一个饥寒交迫的时代,对他来说,仓库才是最实在的。

  朱雄英自幼在皇宫里长大,从来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但是他能理解的这么透彻,心中对自己的大孙儿也是越发的喜欢。

  思索片刻后,他站了起来:

  “徐兴祖,光禄寺的人呢?

  “属下在”

  朱元璋用手一指,说道:

  "你去烧这一袋子米饭,给大家都吃一口。"

  说完,目光一转,落在了下面的文武百官身上:

  “大家能吃到这一锅百姓的饭,都是我大孙子的功劳!”

  “这是民心所向,我们朱陛下的爱,不仅要全部都喝完,待会儿也要倒满一大杯”

  “属下谨记”群臣大喜,在这样的清晨,如果能在一边喝着粥,一边吃着粥,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几位太子的御史,以及几位学士,所有的官员,望向朱雄英的眼神,都充满了赞赏。

  作为一个正统的儒者,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百姓为中心,以国家为中心,以国家为中心...

  再比如,百姓最重要,国家最重要,君主最重要。

  虽然没有人当着爷爷的面,说什么皇帝不重要,但他们还是很佩服朱雄英的善心。

  就连刘仲质,朱善,刘三吾,还有其他几位太子爷,看到朱雄英的表演,都不由自主的挽起了衣袖,一脸的炫耀。

  此时,朱元璋转过身来,目光慈祥的望向了朱雄英:

  “我也是,你也是,我也是。”

  “你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我比你活一百年都开心!”

  说话间,他对朱雄英做了个请的手势:

  “来,我们一起坐下”

  “好的,我知道了。”

  朱雄英坐下后,朱允煽和朱允蚊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礼物,朱允蚊也拿出了一份自己的《孝经》。

  至于朱允煽送来的礼物...天啊,朱雄英已经彻底傻眼了。

  他明明是在画一个猴子,却偏偏要说是在给爷爷画像。

  接下来便是给几位皇亲国戚送生日礼物,这一批皇亲国戚大多是武勋子弟,比如李坚,比如陆贤,这两位在这一年才出嫁,其父便是大都督李英以及吉安侯陆仲亨。

  但也未必,比如新来的王宁,就是一个富家子弟,与军中格格不入。

  长得倒是挺帅的。

  朱雄英看得很明白,这些皇子们的目光,都落在了二皇子的身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以二皇子的目光来打量的。

  梅殷他爹梅思祖,虽说也是一方诸侯,可是和大驸马李比起来,那就差得太多了。

  叫李善长,琪他爹。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宁国的王妃,这个王妃很有权势,她有一个姐姐,也就是马后的女儿,她的年龄,只有朱标小了九年,就连朱雄英都要喊她一句伯母。

  正因为如此,哪怕梅殷的父亲去世,朝廷和地方上的文武百官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谁都知道,尊重他,就是尊重他。

  那些驸马爷的父亲,见自己的孩子能独自一人在朝中为皇上贺寿,脸上也是红光满面,与有荣焉。

  虽然嫁个小丫头,相当于找了个活着的父亲,但一觉醒来,什么都不做,就是为了向自己的儿媳妇行礼。

  不过,她也算是一个保命牌了,如果她的家人遇到了麻烦,她这个驸马的名头还是可以用来抵挡的……

  而且,朱元璋出手阔绰,招揽了不少的驸马,比如梅殷,就掌握了不少的兵马。

  这个时代的驸马爷,可不是后世那些单身汉,睡个老婆都要买通太监。

  有些王妃,没有银子,连妓院都进不来...

  当一个女人的眼泪是发自内心的,当一个男人的眼泪是在流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留情的杀死这个男人。

  可是,如果他真的想要身体上的东西呢?最终还是要找到一个男人,一个男人,一个男人……。

  “呵呵呵”朱元璋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对这两个女婿还是很有好感的,接过礼后,两个人寒暄了两个儿子两个人就离开了。

  所有人都很清楚,盛爷爷的性格,尤其是朱标,更是将这件事,告诉了盛家。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