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唐潜龙 >驰骋高原1
字体:     护眼 关灯

驰骋高原1

  

此时他朝李世民微微躬身:“五年前臣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曾妄杀一人,也是承袭前代明君之教,推赤诚、存至公而已,岂敢当陛下『文』『武』之赞!”

  他君臣这段对话,略见于《李卫公问对.卷中.第十四》。

  李世民闻言,大喜而道:“『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善哉!善哉!”

  当时契苾部落的酋长契苾何力已率所部归唐,皇帝当即谕令,以执失思力领突厥兵众,以契苾何力领契苾兵众,并归李药师节度,一同出讨吐谷浑。

  这是大唐首度尝试,以归降的外族兵团参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时皇帝将李药师所呈的表奏阖起,交还予他,含笑说道:“吾兄啊,五年前朕已手诏:『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治也。』如今未尝稍改。”

  君臣之际能如斯者,怎不令人动容!

  侯君集、李道宗的两份策略,差异其实不大,然侯君集较为积极果决,李道宗则胜在周严缜密。

  李药师再度召他二人共议军机,彼此皆是青史罕见的良将,对照这些许差异,不免暗自激赏,相互钦佩。

  两人都论及吐谷浑地势对于行军的影响,这又分为两方面,一是冰川高原对于将士体能的考验,另一则是巍峨大山对于跋涉途径的阻滞。

  关于前者,砥定中原之后,大唐放眼西北,早已明白个别军士的素质,体能或比膂力更为紧要,于是长期加意训练。

  是以五年之前夜袭阴山,唐军可以数日不眠不休。

  然而数月之前段志玄深入吐谷浑,竟仍无法克服高原地势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两人,都将此放在策略之首要,也提出因应之道。

  大唐与吐谷浑之间的交通并不闭塞。

  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由长安经河西四郡出玉门关,后世称为“河西道”。

  然魏晋南北朝以降,河西长期战乱,极不利于商队通行。

  于是在此道之南,吐谷浑境内,另辟出一条“青海道”,以利商贾往还。

  商贾行道,可以在攀高的过程中择时休息,适应之后继续前进,行军则不可。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都建议,在各道兵马集结之后,即先择地攀高,以逐渐适应地势。

  李药师更已从孙思邈处,得到景天五加汤药方剂。

  攀高之前先饮此汤,有助于唐军迅速适应高原地势。

  关于后者,行军辨识方向,白昼可依太阳位置,夜晚则可观察星象。

  然而若遇阴雨风雪,天景曀霾,或大山蜿蜒,烟迷雾瘴,难免便会迷路。

  四年前苏定方已从李药师处学得“挥指天光”之法,又在多种晶石之间摸索,大致厘清以晶石辨识方向的法则。

  此时大唐能用此法的将官虽然不多,但教导其术却并不困难。

  不过,能够辨识方向,与能够侦别吐谷浑君臣落败之后逃窜的途径,有根本上的区别。

  数月之前,敌军的踪影就眼睁睁消失在苍莽天地、巍峨大山之间,让段志玄仰天长叹。

  五年之前,李药师能够精准预测颉利可汗北奔的路线,乃是因为突厥大帐内外,早已密布大唐的情报人员。

  如今吐谷浑的状况,与当年的突厥大相径庭。

  若欲了解吐谷浑内部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机制,此时必须依赖党项。

  党项是汉代西羌的旁支,初唐时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个大型部族,是为“党项八部”,并不相互统属,其中以拓跋氏为最强。

  贞观三年,在郑元璹招谕之下,细封氏的酋长细封步赖举部依附,得到丰厚赏赐,于是其他部族率相归降。

  大唐在其地设崌、奉、岩、远等四州,皆在今日的四川松潘一带,并拜党项各部首领为刺史。

  贞观五年,李世民又遣使,在党项河曲之地设州治,得三十余万人口内迁。

  然则荡平突厥之后,吐谷浑与大唐的关系急转直下,其中关键在于,河西四郡的形势归于平静,河西道丝绸之路恢复畅通。

  尤其在李大亮招抚伊吾之后,西域商贾可由伊吾直入玉门关,一路通往长安。

  这使得青海道丝绸之路的优势大不如前,只能吸引于阗与剑南之间的商贾往来,对于吐谷浑的经济利益影响极巨。

  党项与吐谷浑一般,统治阶层系出鲜卑,庶民则以羌人为主。

  两者非但族群、文化类似,又地处青海道途中,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当此大唐集结兵马粮秣,积极备战的数月期间,吐谷浑则对党项各部施以厚贿,

  使其纷纷脱离大唐,转向依附吐谷浑。

  于是此时,李药师必须付出更为丰厚的财物,才能由党项处获取唐军亟需的情资。

  大唐卫景武公荡平突厥,对于世界历史无疑造成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然则若论战争过程的恢弘壮阔,戡定吐谷浑之战则犹有过之。

  贞观九年暮春,天候开始转暖。

  然而在吐谷浑,所谓“转暖”,只是谷底山涧的冰雪不再严封,开始有消融的迹象。

  此时唐军已然备战完善,分道向吐谷浑的冰川高原推进。

  三月中旬,南方的李道彦、高甑生二道率先遭遇抵抗。

  李道彦由岷州溯洮水往南行军,进入洮州东部。

  高甑生则由利州溯羌水,也就是今日的白龙江,往西北行军,进入洮州南部。

  原本依附大唐的当地羌人,在吐谷浑厚贿之下,袭杀洮州刺史,高甑生将之击破。

  此时党项拓跋氏的酋长拓跋赤辞,率领部众前来声援羌人,在洮水、羌水上游的狼道峡据险死守。

  当地是岷山山脉的隘口,两侧悬崖峭壁,中有宽约百尺的峡谷。

  李道彦来到此处,难以前行,便遣使试图货贿,以期换得能让唐师通行。

  未料拓跋赤辞已与吐谷浑和亲,坚不退让。

  唐使见议和无望,便率精兵击溃党项外围部众,俘获牲畜六千头。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