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家娘子是一品女官 >第116章 禅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章 禅位

  

李思低声问谢晚晴,这杜明是什么人。

  “山东道卫戍军统领,折冲都尉杜明。”

  李思恍然。

  这是被钱氏收买了。

  李思在地图上找到密州,发现舆图上黄河的入海口离密州较远,而青州港距离密州更近。

  “如果我是筱柔,我会去青州港,切断钱氏出海的通道。”

  李思低声朝谢晚晴说道,“你还记不记得,筱柔出发前来找过你我,问及钱氏叛国,户部打算如何处置钱氏名下的田产?”

  “记得。”

  谢晚晴想都没想的接道:“当时你说的是田地跑不掉,暂时不用管,重要的是钱与粮,尤其是不能落入蛮国手里。”

  李思端详着舆图,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你看,青州港离蛮国入海口其实不远。钱氏可以运粮过去,那蛮国为何不能运兵过来?

  当初出现在岭南的几百蛮人,会不会就是走海路潜伏入境的?”

  “青州港本就是钱氏与蛮国走私的港口。”

  谢晚晴与李思两人嘀嘀咕咕的说着。

  “你们两在低估什么呢?”

  武帝皱眉问道。

  “呃,臣与晚晴分析,钱氏有可能通过青州港将银子与粮食偷偷运往蛮国。”

  “自己看吧。”

  武帝将密报递给谢晚晴。

  谢晚晴一眼扫过,失声道:“筱柔就带了两千骑兵去了青州?”

  “蛮国接收钱氏,无非是看重钱氏的粮食与钱财。为了保证钱粮运输通畅,一定会在青州安排兵力。”

  筱楠沉声说道。

  他没想到,筱柔胆子竟然那么大,带着两千骑兵就敢突袭青州港。

  抛开父亲的身份自从军事角度考量,筱柔的做法不但没错,还处置的相当漂亮。

  毕竟这些钱、粮才是重中之重。

  只是等朝廷的步卒赶至青州,起码得二十日。

  那时筱柔那两千兵马还在不在?

  筱楠只能寄希望于筱柔足够聪明,不和敌人硬碰硬。

  “陛下,请陛下准许臣带领定胜军出战。”

  想到这,辅国公的心静不下来了。

  “洛朝战神出马,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

  李思低声问道。

  “安静。”

  谢晚晴瞪了他一眼。

  “钱氏数百年积攒的财富与粮食断不能落入蛮国之手,此次出征,辅国公当以此为重。”

  “臣领命!”

  ......

  筱柔浑身浴血。

  身边残余八百多骑。

  青州港竟然有上千蛮族骑兵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接下来怎么办?”

  “切断运粮的道路。”

  筱柔沉声说道。

  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筱柔带着剩下的骑兵在青州港外辽阔的平原里,与蛮族骑兵玩起了猫捉老鼠。

  又折损了几百人。

  但也成功的阻滞了钱氏从各地赶来的运粮车队。

  这日清晨,隐蔽在林子里的筱柔被地面的震动声惊醒。

  “敌袭,敌袭。”

  筱柔大惊。

  不到五百人迅速上马,沿着林子就要往山里逃。

  “不对,将军,那是,那是定胜军的旗号。”

  “定胜军?”

  筱柔勒马。

  穿过林子看去,远远的,上千骑兵风驰电掣般赶来,晨风中,有战旗猎猎。

  “父亲?”

  筱柔调转马头就迎了上去。

  “辛苦了。”

  “将军,末将无能...”

  “不,你们做的很好。”

  辅国公筱楠提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密州已被攻破,叛将陆明已授首。”

  “密州这般快便被攻破了?”

  筱柔大吃一惊。

  “这还得感谢麒麟侯李思。”

  “李思?他也来了?”

  “来了,谢女官也一道来了,此时正在密州城内安抚百姓钦点战利品。”

  “李思还会打战?”

  筱柔诧异道。

  她实在想不出,密州城有那么多守军,又有吃不尽的粮食,怎么可能这般快便被攻破了?

  “麒麟侯发明了一种攻城利器,叫什么...炸药,对,炸药。”

  辅国公眼睛亮晶晶的。

  “炸药一响,密州城墙、城门,统统被炸毁。”

  ......

  大捷之后的首个大朝会。

  “恭喜陛下缴获钱粮无数。”

  “贺喜陛下得此利器。”

  辅国公出列,“臣以为,此次征伐叛逆,麒麟侯居功巨伟,当领首功。”

  百官默然。

  看向一旁含笑与谢晚晴对视眨眼的李思。

  这事他们没法反驳。

  谁能想到那什么炸药,竟然直接炸开了上十米长的城墙。

  “李思听旨。”

  武帝等李思出列行礼后说道:“革去李思麒麟侯爵位。”

  嗯?

  什么意思?

  武帝接下来的话让大臣们与李思更是摸不着头脑。

  什么麒麟子,天纵之姿,体恤百姓什么的。

  “朕决定,禅位于他。”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陛下,如何能禅位与外姓之人,此事不妥,万万不可啊!”

  礼部尚书崔子健出列跪地,叩首疾呼。

  尚书令慕文轩却想起了坊间传闻。

  难道传言是真的?

  “陛下三思啊!”

  “李思乃朕唯一的骨肉。”

  朝堂再次哗然。

  这怎么可能?

  李思这样的乡野出身,怎么可能是陛下的骨肉?

  武帝不理群臣的哗然,朝孙胜点了点头。

  “宣上将军李景恒进殿!”

  “上将军?”

  “李沐的父亲?”

  “他怎么来了?”

  李思又惊又喜。

  许久未见老爷子,却怎么都没想到,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

  今日老爷子与往日截然不同。

  一身戎装。

  手里捧着个玉盒。

  “草民李景恒见过陛下。”

  “免礼。”

  “陛下,此乃李思身世证明。”

  李景恒打开玉盒。

  玉盒内是一块玉佩,一片金帛。

  玉佩是武帝当年随身佩戴之物,不少熟悉洛家的人一眼就认了出来。

  金帛上是李思的生辰八字,以及当年武帝对幼儿的寄语。

  “当年紫极殿变故,臣秘密将陛下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就是李思偷偷藏了起来。”

  辅国公出列说道。

  “不对,当年李沐...他那孩子分明被杀了,如何又是被藏了起来?”

  “那是顶包的。”

  辅国公回道。

  “陛下,不论李思是不是陛下骨肉,但他姓李,不姓洛。”

  慕文轩说道。

  对啊,这才是重点。

  “所以,朕才禅位与他。”

  武帝俯视着阶下群臣,“朕会给李思一年时间辅政,若一年后他不合格,朕自然会熄了这个念头。”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