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之乱世潜龙 >第一卷江夏风云 第三十三章副都督,张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卷江夏风云 第三十三章副都督,张允

  “你小子,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了。

  第一,你是如何得知,‘锦帆贼’甘宁会来投靠刘景升的?

  第二,你为什么能提前知道,刘景升会把他塞给我?

  不要搪塞我,实事求是的说。”黄御的房间内,黄祖一脸严肃的对其问道。

  黄御听后,便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父亲大人,‘锦帆贼’甘宁前来投靠刘景升。

  这件事情,在‘绿林’之中,并不算什么秘密。

  你只要稍微一打听,便可知晓。

  谁都一样。

  很容易的!

  只是我比较在乎这方面的消息,而您不太在乎罢了。”

  黄祖听后,一脸的不信。说道:“反正现在甘宁已经来了。

  木已成舟!

  就算我手段通天,也打听不到了。故而,这件事情,也只能随你说了。

  这一个问题,算你解释通了。

  第二个问题呢?

  你给我解释解释,别弄得好像你能未卜先知一样。

  还有,别说这种消息,你也能打听的到。

  你爹我,不傻!”

  黄御轻咳了两声,一丝不苟的说道:“我说是我分析出来的,你信吗?”

  黄祖:“挑重点的说。别整这些没用的。”

  黄御吐了一下舌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暗中观察刘景升的为人处事。

  不得不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守土文臣’。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胸无大志,注定他后半生无所作为;手无勇力,注定他不会大起刀兵。”

  黄祖:“手无勇力。这点,我承认。只是,你怎么看出他胸无大志来的?”

  黄御:“两点。

  第一,匡亭之战。

  若他刘景升心中有想法,岂会那么轻易地放袁术离开?

  只要在袁术的退路上埋伏一支精兵,阻断他的退路。待曹操的人马追上来...这天下间,不又少了一名枭雄。

  刘景升离那个位置,不又近了一步?

  可是刘景升呢?

  一点没动。

  第二,现在的荆州,四平八稳;现在的北方,征战连连。

  这不正是出兵北上,逐鹿中原的好时机?

  可是刘景升呢?

  招才纳士,开经立学。

  这是什么?

  这是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

  黄祖:“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可是,这和他把甘宁塞给我有什么关系?”

  黄御:“父亲大人,你想啊。这种情况之下,在水上作战勇猛的甘宁,他要之何用?

  若不要,又会损坏他招贤纳才的英明形象。

  是而,收下甘宁,在意料之中。将他塞给你,也在意料。

  说到底,你对他来说,不管多忠心,都是外人!

  而他的襄阳>水军,才是‘亲生’的。

  甘宁这种‘水贼’,他不给你,给谁啊?”

  黄祖若有所思片刻后,问道:“你确定,刘景升以后不会大起刀兵了?”

  黄御:“起,肯定是会起的。但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文臣的那套‘平衡之术’,刘景升玩的是炉火纯青。

  但武臣的作风,他是半点没有。

  但凡有一点,他就不会被荆州豪族控制的那么厉害。”

  黄祖:“好,我知道了。

  你把甘宁那一部人马领走吧。

  记住我和你说的话!

  注意名声!

  有些人,不能收了。”

  黄御:“孩儿明白,多谢父亲大人指点教诲。”

  ......

  黄御出了黄府,并没有直奔夏口县而去。

  相反,他却朝着长沙郡的方向,策马疾奔。

  经过这一番谈话,黄祖这一关,算是过了。

  剩下的,就是‘破虏营’中的那几个‘刺头’了。摆平他们,才算是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

  毕竟是自己的手下,相对于黄祖来说,难度减半。

  三日后,安城县外,‘破虏营’大帐。

  黄御一声令下,擂鼓聚将!

  片刻之后,各营的主要人物便赶来了。

  黄御见众人到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的‘破虏营’,又要增加一部人马了。

  这部人马,军官齐全。

  希望大家能够通力合作,齐心一致,共创辉煌。”

  文聘出列,道:“属下遵命!”

  他的态度,就是步军第一部的态度。

  黄御见后,欣慰一笑。

  懂事之人!

  怪不得,他在历史上,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呢。

  文聘的话音刚落,邓豹出列。道:“属下遵命!”

  他的态度,是‘破虏营’水军的态度。

  黄御见后,也是欣慰的一笑。

  不懂‘风向’,但却知道跟着风走。

  这邓豹,是个聪明人!

  就在此时,黄忠出声了。

  “将军,咱们刚建营的时候,你可是亲口说过的。

  ‘破虏营’内,赏罚分明,论功升迁。

  他们一来,就和我们平起平坐了。

  我不服!

  除非...他们之中有人,能胜过我的拳头,或者是,我的箭术。”

  黄御:“黄司马说笑了。普天之下,在这两方面能胜过你的,大概只有那虎牢关下的吕布了吧。”

  黄忠:“将军,没比过的事情,不能提前下结论。”

  黄御:“你这样做,就有点为难人了!

  你放心。

  我‘破虏营’,不是收垃圾的地方。

  此人,有大才。

  要不然,我怎么能要?

  在这两方面,他不是你的对手。

  但在另一方面,你不如他。”

  黄忠:“什么?

  我不如他?

  将军,你把他弄来,和我比比。

  若我不如他,我这司马的位置,让给他就是。”

  黄御听后,心中大喜。

  对待性烈如火的黄忠,‘激将法’,比什么都管用。

  既然这样...

  黄御道:“黄司马,明日,你与我和周泰一起,去见见这个别部司马。”

  黄忠:“好嘞。我看看,这小子,究竟哪一方面比我强?”

  ......

  五日后,夏口县,甘宁部大营。

  从远处看,八百多人马分散驻扎,互呈犄角之势。一旦一方受到攻击,其余几方,便可快速反应,及时支援。

  黄御赞叹道:“这甘宁,虽然是‘水贼’出身,但在排兵布阵上,很有一套啊。”

  话罢,对着一旁的周泰说道:“幼平,你和这甘宁,熟悉吗?”

  周泰:“还行吧。以前抢地盘的时候,打过几次架。”

  黄忠:“你肯定是次次都输吧。要不然,你不会这么说的。”

  周泰:“......”

  心中暗道:“要不是打不过你,我一定撕烂你的这张嘴。”

  ......

  与此同时,甘宁大营的主帐之中。

  两支人马,正在针锋相对...一支人马,是甘宁等人。

  另一支人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那骄傲自满的神情,跃然于脸上。为首一人,年约二十余岁。身高七尺有六,肩膀宽阔,两臂有力。面容白皙,小眼睛,鹰勾鼻使他略显奸诈。

  他便是刘表的外甥,时任襄阳>水军副都督的张允。

  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会备受刘表的信任与喜爱。

  但是,他的最终结果,注定他会被刘表所抛弃。原因无他,张允脑子一热,竟然抱了蔡瑁的‘大腿’。

  州牧是你大舅,你却投靠了敌人。

  这智商,也没谁了。

  今天,张允之所以前来。为的不是别的,正是复仇!

  前些年,襄阳>水军和‘锦帆贼’曾在江上交战过几次,双方互有胜负。

  张允在的那次,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败了,但凭着张允背后的关系。

  步步高升,依然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有关系的好处。

  升迁需要功绩吗?

  升迁需要年限吗?

  一张脸,什么都解决了。

  尤其是在荆州之地,此现象格外明显。

  但是,这份败绩,在张允的心中,始终没有消失。

  我堂堂的正规军,人马比你多,装备比你好,凭什么会输给你?

  现在,甘宁来投效了,官居别部司马之位。

  身为襄阳>水军的副都督的‘小心眼’的张允,怎会错过这种‘报仇’的机会?

  虽然,甘宁不属于张允的下属,但是,这并不耽误张允前来‘恶心’甘宁。

  只听张允身边的一名军士对着甘宁说道:“甘司马,在荆州军中,要懂规矩!见了上官,行个礼,不为难吧。你何须如此呢?”

  甘宁:“呸,让我给一手下败将行礼。我甘兴霸,丢不起这人!”

  张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甘司马,虽然我是你的手下败将,但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我是你的上官。

  你若不行礼。

  今天,我便治你一个‘不尊上官’之罪。

  惩罚倒也不重,打几板子就行了。”

  甘宁:“让我行礼,做梦。

  若荆州军必须要如此,那我这司马,不当也罢。”

  张允:“这可是你说的。

  你以为我们这荆州军是什么地方,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来人,将‘不尊上官’的甘司马等人拿下。

  若敢反抗者,杀无赦!”

  甘宁一听,大怒。手持双戟,虎目圆瞪。对着张允说道:“我看谁敢?”

  刹那间,一支箭矢,飞速而来。

  张允的亲兵还没反应过来,该箭矢便射下了张允头盔上的盔缨。

  同时,黄御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里是江夏郡。什么时候,轮到襄阳>水军的副都督逞威风了?”

  说‘副’字的时候,黄御的语气,故意加重了几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