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重生朱慈烺,恢复河山 >第十九章 成功援救扬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九章 成功援救扬州

  在正午时分,朱聿键在一片森林旁找到了朱慈烺。

  “臣!朱聿键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唐王朱聿键手持长枪单膝跪地道。

  朱慈烺抬头一看,此时的朱聿键早已不似当日颓废,满脸容光焕发,一副骁勇之态。

  朱慈烺大为欣慰。

  “唐王快快请起!”

  朱慈烺连忙将朱聿键扶起来道。

  “今日若非唐王你,朕恐怕就要死于清兵刀下了!唐王再造社稷,功不可没!”

  朱慈烺当即肯定了唐王朱聿键的功劳道。

  “臣有罪,臣违抗圣旨,未听皇上之言留在南京,请皇上恕罪,臣担心皇上安慰,特招募城中勇士千人,打开府库装备了这千人,前来救驾。”

  朱聿键将招募勇士前来救驾的来龙去脉,全部道出道。

  “哒哒....”

  突然间不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不会是清军又追上来了吧!”

  一旁的骆养性大惊道。

  “皇上无忧,今日臣就是拼死也会保护皇上周全,要想伤害皇上,除非从本王尸体上跨过去!”

  唐王朱聿键将朱慈烺护在身后说道。

  只见不远处逐渐飞扬的尘土褪去。

  一道道明军军旗赫然显现。

  “是我们自己的军队!”

  骆养性按耐不住激动道。

  片刻之后,五营新兵赶到了朱慈烺面前。

  “臣!郑森!”

  “臣!张煌言!”

  “臣!阎应元!”

  “臣!黄得功!”

  “臣!顾炎武!”

  “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郑森五人齐刷刷的跪在朱慈烺面前道。

  “你们可算来了!你们再不来扬州城可就要沦陷了!”

  朱慈烺对郑森等人说道。

  “臣等有罪,罪该万死!”

  郑森说道。

  “行了!别说这些了,朕命你等即刻支援扬州!”

  朱慈烺对郑森说道。

  “臣谨遵皇命!”

  郑森连忙遵命道。

  五营新军朝扬州进发。

  扬州城楼之上。

  多铎看着突然出现的数万五营新兵,瞬间面露恐惧。

  “终究还是来了!”

  多铎十分不甘心的叹气道。

  “豫亲王,已经来不及了,这一次我们输了,看来我们这次无法直取南京了,现在当务之急,应该趁新军还没有包围扬州城的时候突围才是,要不然我们这些人恐怕都得交代在这里了。”

  郭守在旁献策道。

  “传令全军,随我突围。”

  豫亲王多铎随即下令道。

  “喳!”

  一旁诸将纷纷遵命道。

  随后多铎率领清军骑兵朝,新军还未来得及包围的北门突围而去。

  伴随着五营新兵缓缓入城。

  扬州城也再次被明朝牢牢掌控。

  朱慈烺进入扬州城后,看见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不经自责道:“使百姓枉死,朕之罪也!”

  “报!多铎已经率领清军八旗精骑朝北门突围了。”

  一名新军士兵前来禀告道。

  “皇上!是否追击?”

  郑森策马来到朱慈烺身边询问道。

  “新军大多是步军,大炮鸟铳居多,骑兵甚少,除了骑兵外难以追上多铎,即使骑兵追上去了,那么少的骑兵最后也会被多铎全歼的!”

  朱慈烺对郑森说道。

  “难道,就让他们这么跑了吗?”

  郑森有些义愤填膺道。

  “皇上...戚厉不辱使命,守住了扬州城!”

  不远处一断臂将军邓安扶着身负三是多处刀伤的戚厉来到了朱慈烺面前,戚厉当即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

  “戚总督,辛苦了!”

  朱慈烺对戚厉说道。

  “臣不辛苦!为大明效力,哪怕是殉国也是臣子的本分!何敢谈幸苦二字!”

  戚厉看向朱慈烺说道。

  “大明有你戚厉这种忠臣,日月将再次重新普照山河!收复河山指日可待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后,对戚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皇上!这多铎精骑,来如影,去如风,我新军就算火器战力天下第一,也很难与之交上手。”

  郑森对朱慈烺说道。

  “你放心吧!此战也让朕认识到,没有一支骑兵难以应付清军八旗精骑的机动化作战,朕回师南京之后,等王有德贸易回来,朕会从中拿出一大笔钱,组建一支能够与清军八旗精骑抗衡的精锐骑兵!”

  朱慈烺转眼看向郑森说道。

  “如此臣便放心了!吾皇圣明!”

  郑森双手作揖道。

  此次扬州保卫战,扬州守军十不存一,百姓几乎死亡过半。

  战斗十分惨烈的。

  道路上的尸体到处都是。

  朱慈烺命令新军士兵将南京城内尸体全部收敛集体下葬。

  并在城内为扬州城战死的百姓和士兵设立寺庙,供奉和哀悼这些百姓和士兵。

  数日之后,朱慈烺正式返回南京。

  一个月后,郑森,顾炎武,张煌言,黄得功,阎应元五路出击。

  多铎连战连败,朝山东撤去。

  新军成功收复南直隶被攻占的各州府。

  摄政王多尔衮闻讯后,大怒多次借顺治的诏书呵斥多铎。

  多铎整日惶恐不安。

  多尔衮命阿济格率领一万八旗军和在当地征召的二十万汉军,前去山东与多铎会师,准备第二次南侵。

  与此同时,王有德从南洋回来了。

  南京奉天殿内。

  “内臣王有德幸不辱命,从南洋贸易归来,带回金银一千万两。”

  王有德向朱慈烺汇报这次贸易的情况道。

  “这么多钱啊!”

  “是啊!这些我大明复兴有希望了!”

  “没错!....”

  百官们纷纷高兴的议论道。

  “王有德这次你办的不错,朕要大大的重赏你,从现在起朕提拔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提督东厂,改名为王矩,希望你能像我大明著名宦官陈矩一样,忠心为国,尽心竭力。”

  朱慈烺看向王有德说道。

  朱慈烺口中提到的陈矩,乃是乃是万历年间有名的宦官,为人廉洁,力主安静,矫正时弊,提督东厂多年,从不陷害和打击士人,受到朝中内外一致好评。

  “多谢皇上提拔,王矩定不辜负皇上赐名,一定更加尽心为大明效力!”

  王矩当即双手作揖谢恩道。

  从此王有德改名王矩。

  王矩担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最大的宦官官职,掌握内廷一切事物。

  内阁首辅一般称为外相,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则一般称为内相,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更何况朱慈烺还让其提督东厂,从此之后东厂都归王矩掌管了!

  “你既为内相了,海上贸易就交给其他人吧,由你从内廷选出适合的太监,担任大明船队的之首!”

  朱慈烺看向王矩吩咐道。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