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清阳序 >第七十三章 病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三章 病危

  两姐妹敞开心扉的交谈,无形间情感又升温了。

  “对了堂姐,今天那个柳芸娘是不是伤到你了?”

  徐清瑶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过来,

  “又被你撞到啦,没事儿,就是轻微的擦伤,已经上药了。”

  徐清阳从枕头下面拿出一把扇子,

  “原本是打算走的时候送给你的,可是又担心太过伤感。我知道你喜欢鸟,所以把你院子里树和地上吃谷子的鸟绣了出来,给你做了把扇子。”

  看着精致的团扇,徐清瑶十分惊喜,

  “你还说我的礼物贵重,比你可差远了,一定准备了好久吧”

  徐清阳微微一笑,

  “只要你喜欢就好,家中都是哥哥,难得有个姐姐做伴,也是我的一大幸事。”

  看着手里的团扇,徐清瑶眼角有些湿润,

  “何德何能,让你对我这样好。”

  “因为我们是亲姐妹啊。”

  两日后,徐清阳几人就离开了。

  来时一车的礼品,走时依旧是一车的礼品。

  徐楠看着徐清瑶,一脸慈爱,

  “小侄女,小叔叔可就不送你了,我和你婶婶还有点事,要晚些走。这一路,要注意安全啊。”

  徐清阳乖巧地点点头,

  “小叔叔,你可别再惹小婶婶生气啦。”

  被侄女这样叮嘱,徐楠有些尴尬,一旁的谢英捂嘴偷笑。

  另一边,徐松也在和几人道别,

  “这一路颠簸,可要当心啊。”

  徐谦笑道,“放心吧,这次可不会遇到山匪了。”

  自嘲一番后,众人道别。

  徐清阳回过头,看着手里拿着团扇的徐清瑶,脸上露出笑意,眼里闪烁着光芒。

  回到马车上的徐清阳擦了擦泪水,

  “真讨厌别离。”

  香菱在一旁轻声安抚,

  “没关系的姑娘,还有见面的机会呢。”

  徐清阳也坚定地点了点头,

  “对,还会见面的。”

  外面,卢世献看着周围的景色,若有所思。

  “想什么呢?这几日看你总是心不在焉的。”

  卢世献看向徐谦,

  “只是有些想家了,大周可真好,百姓过的这么安稳,好像乱世说的就是凌江一样。”

  徐谦看了看四周,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只是一时的安稳罢了,安稳之下,指不定藏了多少的明争暗斗呢。远的不说,父亲被调离建康,大哥和四弟去了西夏,你以为是巧合么?”

  卢世献有些震惊,

  “难道,是有人想对徐氏下手了?”

  徐谦轻蔑一笑,

  “看着吧,有人就要忍不住了。现在家里只有祖父,二哥和三伯,二哥又是那样危险的官职,所以我才会忙着回家。”

  这段时间,让卢世献意识到徐谦并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他是有能力的。

  “三哥,为什么你看事情看的这么通透,却选择避世呢?”

  “家里入仕的人这么多,也不差我一个,为什么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呢。所以这也是我劝你的原因,但我不会强迫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卢世献有些闷闷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这样纠结,可有的人就能活的恣意。

  如果,自己也有出色的弟兄,自己不是长子,不是嫡系,那是不是就不用承担这份责任了。

  “我家里那面,又打仗了,死了很多人。”

  徐谦点点头,

  “我知道,堂哥得到消息后和我说了。这场战乱后,凌江就能迎来和平。”

  谁料卢世献却更加郁闷,

  “那个时候,卢氏会面临很多的压力,毕竟一直打着中立的旗帜,却投奔惠王,很多人都会来踩一脚吧。”

  聊了许久,徐谦隐约看出来卢世献的心思,

  “你这是,要打算回去了?”

  “本来就该回去的,我父亲,”

  “清清呢?”

  徐谦懒得听卢世献的各种国家大义,家族使命,他只想知道面前的人,是不是又退缩了。

  缰绳紧紧的攥紧手里,痛让卢世献格外清醒,也下了巨大的决心。

  “清清,”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几人停下回头看去,竟然是徐楠。

  见他神态焦急,徐谦意识到应该是出事了,

  “怎么了小叔叔?”

  徐楠在几人面前停下马,徐清阳也从马车里探出脑袋,

  “父亲病危,我跟你们几人轻装上阵,东西都留下,侍从也留下,清清,你需要骑马。”

  几人瞬间一惊,不敢耽搁,徐清阳慌乱地下车,阿良把马让给徐清阳。

  “姑娘,给您。”

  徐清阳忍不住哽咽,

  “走的时候还好好的,祖父怎么就病危了。”

  徐楠却更镇定一些,

  “上马,边走边说,阿良,夫人一会儿带着人来接应你们,带你们去最近的远征镖局,会有人送你们回去的。”

  “小的明白。”

  马匹奋力地向前跑着,徐楠解释道,

  “荣儿通过镖局送来了飞鸽传书,消息也送了一份给你们父亲,情况不太乐观,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徐谦想到刚刚自己和卢世献谈到的,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当务之急,就是要赶回去。

  “阿英已经修书给这一路的远征镖局,随时有好马给我们换,辛苦一些,早点赶回建康。”

  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徐楠也在此刻认真了,另一边,谢英带着一群人赶路,可带着孩子,一定没有他们快。

  祸不单行,一到午后,竟然下起了雨。

  “前面有一家客栈,你们去避雨,我先走,等天晴了你们再赶路。”

  徐谦哪儿能放心徐楠一个人,于是说道,

  “小叔叔,我和您一起,让世献和明淇带着清清吧。”

  有明淇在,两人自然放心。

  见徐楠应下,几人到客栈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披上蓑衣,徐谦就跟着徐楠继续赶路。

  这边的徐清阳也是焦灼万分,站在窗前等雨停。

  温辰安跟着两人到了泸州境内,打算分开,

  “我在城外有些事要做,就不和两位一起入城了。”

  温辰豪觉得有些可惜,却也不好勉强,

  “好吧,我们就在温府,若是有事尽管找我帮忙。”

  温辰安点点头,“放心吧,会见面的。”

  三人就此分开,温辰安按照儿时的记忆,找到了沈青衣的坟。

  因为当时实在是没什么钱,墓碑用的都是简易的木板,这么多年过去,已经有些破裂了。

  坟头上的杂草已经十分茂盛,看的出来,很久不曾打理。

  温辰安一句话都不曾说,只是弯下腰将杂草拔掉,选了个叶子茂盛的树枝为沈青衣打扫周围。

  一旁的双福不敢插手,只能在一旁站着。

  温辰安看着还有些稚嫩的笔迹,想起这是自己亲手写的,心中颇有些感慨。

  跪在沈青衣的坟前,温辰安突然就开始掉落眼泪,一句话也不曾说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将这些年的思念和苦楚都哭出来后,温辰安才开口说话,哽咽的叫了一声,

  “娘,辰安回来了。”

  建康城内,整个徐府的人都在忙碌,王嬷嬷的身子越发的不好了,这几日竟然咳血。

  “娘,该喝药了。”

  王嬷嬷喝下药,又看了看外边,

  “家主的病怎么样了?”

  墨儿摇了摇头,

  “嘉竹轩那边一直都有人守着,二公子也得了恩,就在家里,御医也在,您别担心。”

  王嬷嬷叹了口气,

  “家主多好的人啊,老天怎么这么突然。墨儿,你去问问,姑娘什么时候回来?”

  此时的王嬷嬷,双眼凹陷,脸色发青,身体也瘦了不少,肉眼可见的虚弱。

  此刻的她,全凭着想要再见徐清阳一面的信念支撑。

  墨儿知道母亲的心愿,于是这就准备去问,而王嬷嬷也在疲惫中昏睡。

  徐荣守在嘉竹轩外边,听着御医的话,

  “徐老这病不是一朝一夕得上的,至少有一年了。我去问过管家,家主吃了大半年的药。这次会犯病,是因为摔一跤引发的。”

  听着这些,徐荣有些自责,

  “我竟然从来都不知道,祖父病了这么久。”

  那御医又叹口气,

  “上一次徐老进宫陪陛下下棋,特地来找过我,我也开了丹药,本想着至少还有两年,谁知,”

  徐荣担心地朝着屋子里看了看,

  “以大人的医术,能让祖父挺多久?”

  御医叹了口气,

  “最多半月月,还要日日用参汤吊着。”

  “多谢大人,请大人尽力医治,家父与兄妹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请让他们见一面。”

  御医叹了口气,

  “好,我尽力。”

  徐荣走进屋子,调整了下情绪,

  “祖父?”

  此刻徐綦守在徐翟的身边,听到徐荣的声音,徐翟缓缓睁开了眼睛,

  “是荣儿啊,别担心,祖父能等到他们回来。”

  徐翟早就把生死看淡了,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亲人。

  “祖父放心,很快就能见到了,等父亲回来,让他给您修理菜园。”

  徐翟虚弱的咧开嘴角,

  “你这孩子,还是你懂我心。老二啊,让,兰儿来,让我,看看。”

  徐綦连忙点头,

  “快去,让夫人把兰儿带来。”

  “老三的孩子,我才见过几面,当年,这几个孩子出生,我都送了金项圈。书房柜子上面,原本有三个金项圈,原本是几个孩子三岁生辰的,我等不到了,提前,提前给他们戴上。”

  此刻徐綦已经泪流满面,

  “父亲,您别多想,好好休息吧,会好的,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