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一百零一章 宴毕,吐蕃王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一章 宴毕,吐蕃王崩!

  晨辉熠熠。

  江府。

  彩旗飘摇,灯笼高挂。

  锣鼓喧天,戏曲长吟。

  宾客登门,熙熙攘攘。

  一位位名门贵妇,一一登门,不少都是有诰命在身的人物。

  此次乔迁宴,江昭并未大操大办,仅是向韩系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一些故吏、友人,送去了帖子。

  饶是如此,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光是韩系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就有近百人,

  妻子、子女,一齐做客,宾客拢共已然近四百人。

  官员尚在处理政务,是以来客暂时都是女眷,便由盛华兰负责迎人招待。

  戏曲、杂技、投壶、锤丸、行酒令,或是表演,或是小游戏,一一开展起来。

  后园,假山。

  曲水萦回,若环碧衔珠。溪自迭嶂嶙峋处透迤而下,两岸锦褥铺陈,檀几错列。

  盛华兰一袭华服端居主位,蹙金牡丹暗衬罗裳,珠翠琳琅映鬓,浅笑着与几位命妇寒暄,举止温婉平和,引人心生好感。

  乐声乍起,箜篌之声不断。

  侍女素手奉上奉鎏金羽觞,盏作莲形,承清酒如琥珀。

  自上而下,羽觞逐波而行,或绕幽兰,或掠海棠,碎一池花影。

  宾客环水而坐,眸光随盏流转。

  杯盏停在谁面前,那人就得按规矩,要么当场作诗一首,要么连喝三杯酒。

  这便是曲水流觞。

  论起雅致,绝对是第一档次的存在。

  文人官眷,无一例外,都甚至偏爱。

  ……

  正堂。

  “哒!”

  江昭手持箭矢,轻轻一抛,恰好投入壶内。

  “好准头。”顾廷烨出声一赞。

  “请。”

  就在这时,仆从领了几人入内。

  江昭侧目望去。

  王若弗、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

  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三女有些意外,相视一眼,连忙齐齐一礼,恭谨道:“大姐夫,顾二叔。”

  向着两人认识的人行了礼,三女又齐齐向着余下几人行了一礼。

  江昭罢了罢手示意几人不必多礼,旋即正色向王若弗行了一礼:“岳母。”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相继严肃起来,拱了拱手。

  “哎呀!”王若弗连忙回礼,瞥了一眼,谨慎的问道:“我……我是不是来迟了啊?”

  举目望去,却是不见女眷。

  江昭洒然一笑:“这会儿,女眷们应该都在后园。”

  几人齐齐点头,往后园的方向走去。

  “说起来,仲怀竟是认得妻妹?”江昭一脸惊诧的问道。

  要是没记错,顾廷烨并未入盛氏私塾读书吧?

  顾廷烨手持箭矢,解释道:“前几年,侥幸考上了秀才功名。你书信送到我手中,我已然在盛氏私塾读了几天书。”

  江昭了然。

  两年以前,顾廷烨来了一封书信,说是考上了秀才。

  彼时,他恰好有意上奏《平戎策》,为了有人相助,就书信一封送于了顾廷烨。

  这送信的时间差,估计就是顾廷烨入盛氏私塾学习的时间。

  “读书,肯定是好事。”苏轼赞誉道:“武将勋贵,可是少有仲怀这样文武兼备之人。”

  “哈哈。”顾廷烨一笑,负手而立:“要是有机会,我得试试能不能考个举人功名。”

  凡是就怕对比。

  相比起其他的武将勋爵,他算是相对特殊的存在。

  仗着认识江昭,且与嘉佑七子相熟,身上又有秀才文身,不少文官都已经把他归于“儒将”行列。

  相较而言,更认可他一些。

  就连封赏,也并未受到什么阻挠。

  反正,他已经相当清楚的察觉到了“儒将”与“勋贵”的区别。

  既然认识到了区别,就得拼命往上攀爬。

  起码,彻底定位上“儒将”的标签。

  “好啊!”江昭点了点头:“届时,我让淮左的官员给你担保。”

  读书人要考试,并非是想考就考。

  为免存在舞弊等违反公正的情况,往往得有三个官员以官位为考生担保。

  要是考生舞弊,为考生担保的官员就得贬官。

  一般来说,武将出身,要是人缘、权势不行,单纯找人担保都是个不小的事情。

  顾廷烨连连点头。

  自古以来,男女有别。

  是以,前院为官员宴饮,后院则是汇聚女眷,曲水流觞。

  近午时,韩系官员相继赶来。

  “右副都御史吴中复,吴大人到!”

  仆从通报,江昭大步走出。

  “哈哈。”吴中复快步上前,拱手道:“新居落成,福泽绵长!恰似青云直上,小阁老定能鹏程万里!”

  “过誉,过誉。”

  江昭摆摆手,温和笑道:“皇庄之事,实是有劳吴大人。”

  “请。”说着,江昭一伸手,迎人进去。

  不一会儿,一声通报响起。

  “户部左侍郎孙抃,孙大人到!”

  韩章拜相之时,孙抃以封疆大吏之身入京,妥妥的韩系老人。

  江昭大步走出,面上挂起笑意:“请。”

  “请。”孙抃抚须一笑。

  主客二人,缓步入内。

  不足半炷香,通报声再度响起。

  “太中大夫陈议,陈大人到!”

  陈议是淮左老一辈官位最高的三人之一。

  如今,年事已高,担任散馆虚职。

  好在,六年时间,足以让人成长。

  江昭父亲那一辈的人物,江、陈、张三族都已经有人成长起来。

  江忠为正五品,余下两位都是从五品。

  假以时日,未必就比老一辈差。

  年轻一代,张辞外放为官六年,已然是从八品,陈辅也已经考上了进士,外放为官。

  江昭再次出去迎接。

  “吏部右侍郎张方平,张大人到!”

  “礼部右侍郎李正连,李大人到!”

  “鸿胪寺卿刘世平,刘大人到!”

  “光禄寺卿姚绛,姚大人到!”

  “礼部尚书王尧臣,王大人到!”

  如此,反复不断。

  文人墨客,络绎不绝。

  其中,绝大多数官员,都是仆从迎客。

  少许三品以上的几位韩系核心人物,则是江昭亲自迎人。

  就连宰辅大相公韩章,也特意过来小酌了几杯,足足呆了一个时辰。

  不少人暗自注目,聚集韩系百官,绝对的顶级排面!

  当然,以小阁老的成就,倒也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御书房。

  赵祯手持一份前线奏疏,心头一沉。

  吐蕃首领唃厮啰,病逝!

  马上出京了写日常写的难受……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