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殷商三十年 >第125章 科研峡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科研峡谷

  太行山。

  一处峡谷内。

  蓊蓊郁郁的林木深处,间歇传出人声鼎沸。

  两排长长的木制或石质建筑沿着峡谷两侧蜿蜒向深。

  此地,距离早前建造的太行山军事基地大概有三座山。

  如果沿着山间小路信步往返,也就半天左右的脚程。

  不太远,也不太近。

  不过,走山路,并非进入这条峡谷的主流途径。

  至少,对于寒卓组建的寒家军来说,不是主流。

  他们,是空降到峡谷的。

  寒卓的时空编程技术非常专业,水准之高,就连他的老师戴明月都叹为观止。

  从太行山军事基地到这条峡谷,寒卓运用时空编程技术,建立了一条空中走廊。

  简单来说,就是开辟了一条时空通道。

  寒家军可以进入开启的时空通道,快速跑步至峡谷上空,然后借助空中滑梯或者升降梯,降落到峡谷底部。全程耗时仅仅十分钟左右。

  很科幻,是不是?

  或许称得上梦幻。

  但这对于寒卓来说只是小意思。

  掌握时空编程,就是好。

  实际上,寒卓建立的这条连接军事基地与深山峡谷的空中走廊,强度很高!

  可以支持车辆通行!

  也就是说,寒家军不仅可以跑步进入深山峡谷,还可以驾车进入!

  这就更加缩减了人员往返的时间。

  即使深山峡谷出现险情,军事基地的士兵也能迅速赶到!

  在直升机还未研制出来之前,这条空中走廊,就是唯一的捷径。

  事实上,这条深山峡谷,就是为了实现直升机的研制,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的研制而开发出来的。

  那两排木制或石质建筑,就是研究人员的研究室和生活区。

  在赶往孟津之前,戴明月首先降临了这条深山峡谷。

  戴明月和云商,是先到了太行山军事基地,然后和寒卓乘坐空中专列,经由空中走廊,抵达深山峡谷的。

  当然,他们到达太行山军事基地的方式,是用飞的。

  戴明月有时空靴,飞起来不是事儿。

  云商有飞剑,也能直接御空。不过,她更习惯于让戴明月载她……

  深山峡谷入口处,那两排木制或石质建筑被漆成了大红色。

  很喜庆。

  大约有百十来米的范围。

  这些建筑基本都是五层到十层的结构。

  两排红色建筑面对面还有多层空中连廊相接。

  峡谷底部的地面上建造了两个大型运动场。

  戴明月和云商进来的时候,看见有不少孩子在打羽毛球、健身。

  “寒卓,太行军校的情况看起来不错嘛。”戴明月在专列上对寒卓说。

  “还不错。目前,这里有总共六千四百零九名学生,其中初等班级三千七百人,中等班级一千九百三十人,高等班级七百七十九人。”

  “不错不错!”

  “这还不到巅峰。如果军校满员,至少还能再增加一倍学生人数!”

  “慢慢来吧。把现有的学生培养好才是王道。”

  “嗯,殷商的学生很聪明!也很用功!成才率绝对不低!”

  “太好了!就怕学生太聪明了,却不肯下功夫。”

  戴明月和寒卓讨论太行军校的时候,他们乘坐的专列就在峡谷一侧开凿的半开放式隧道驰骋。

  穿过太行军校,接着就是两百米左右的峡谷生活区。

  基本上是白色、淡蓝色的墙壁,屋顶是深蓝色或者赤红色。

  “如果太行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峡谷工作,就会住在这个区域。”寒卓指着峡谷生活区说道。

  “看起来环境不错。”

  专列继续前行,来到了峡谷的最深处——

  研究工作区。

  这片区域的建筑倒是没啥出奇,很低调。

  换句话说,这片区域的外观颜色是迷彩,甚至在外墙面上长满了爬山虎、吊兰、各种藤曼等植物。

  亲近自然,融于自然,藏于自然。

  研究工作区的建筑,仿佛就是峡谷的一部分,生于斯,长于斯。

  从远处观望,几乎看不出来这是开展研发工作的地方。

  这里的噪音也很小。

  各种野生植物、以及山石阻挡,使得这片地方很静谧。

  很适合思考。

  很适合研究。

  戴明月乘坐的专列在终点站停了下来。

  “我们到了。”寒卓替戴明月打开了门。

  云商挽着戴明月的胳膊,走下专列,走出站台,走进了峡谷深处的研发工作区。

  “亲爱的,没想到你们在这里搞了这么一件大工程!”

  云商惊讶地四处张望了一番。

  她看到,上千平米的宽敞大厅内,秩序井然。

  一块块组合摆放的工作台,一片片令人心旷神怡的功能区、休闲区、演示区。

  大厅外面,还连接着十几个数百平方米的小工作室,提供给研发人员的分组研究。

  研究工作区的布局,基本就是这种一个一两千平米的中心大厅+一二十个几百平米不等的小工作室。

  这被寒卓称为“葡萄簇布局”。

  在峡谷深处的研发工作区,这样的葡萄簇,已经建成了十二个,还在建造更多。

  据戴明月所说,这条峡谷足够长,至少超过了九公里。而研发工作区的葡萄簇,意在填满这条峡谷,直至尽头。

  云商相信,戴明月所言非虚。

  因为她亲眼所见!

  窗明几净,阳光明媚,心旷神怡!

  研发工作区,堪称优雅。

  事实上,目前正在火热的葡萄簇,只有两个。

  剩余的十个葡萄簇,还很空。

  所以其中三个葡萄簇,被改造成了配套公寓,提供给这里的研发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葡萄簇是塔形结构。

  云商所看到的,仅仅是她所在这一层的样貌。

  而在这一层之外,向下延伸到峡谷底部,向上延伸到峡谷顶峰附近,平均还有三十二层!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葡萄簇,平均有三十三层这样的布局:中心大厅+数十个几百平米小工作室的配置。

  在这里,绝不会显得拥挤和狭促。

  戴明月始终认为,研究能力非常依赖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发挥又与人所处的环境非常相关。如果身处拥挤狭小的空间,就很难释放出足够的想象力。

  寒卓贯彻了戴明月的理念。

  建造葡萄簇的时候,寒卓就始终保证空间的宽敞明亮。

  中心大厅的设计,就是要保持研发工作区的开阔感、大视野。

  这有助于想象力的释放。

  这是用大量的空间,来拓展人的视野,进而开拓人的思维。

  有研究表明,经常在大空间里工作的人,工作效率明显比在小空间工作的人效率高。

  统计数据显示,前者的工作效率平均高出后者的一倍,甚至更多!

  不仅是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大空间的办公环境,还能有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空间,带来的是自由感。

  葡萄簇的许多研发人员表示,在中心大厅稍加走动,就能感受到身心舒畅。我爱搜读网

  那是一种浑身轻松,压力释放的愉悦感。

  即使在工作台上疲劳了,抬头望一眼宽敞的中心大厅,也能明显缓解疲劳。

  更主要的是,中心大厅设计为休闲风格。

  工作台的摆放很有自然韵味,仿佛是野生的。

  工作台旁边一般都有沙发区。

  沙发区背后就有吧台,可以享受各种饮料和食品。

  无处不在的各色盆栽、花朵,更是增添了大自然的气息。

  完全是科技与自然依偎、人工和山林并肩的状态。

  在工作台累了,就到沙发区坐坐,或者到吧台转转,抑或就在宽敞的中央大厅漫无目的的闲逛。

  疲劳,就这样不知不觉消除了。

  压力,就这样不知不觉减轻了。

  人,就是这样,一点点变化,就能改善生存状态。

  戴明月看到,研发工作区的研究者状态很好!

  他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健康,非常阳光。

  只有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人的最大干劲。

  另外,在中心大厅四周的墙壁,以及某些过道边,设置了不少电子显示屏,无声播放着研发工作区的新闻,分享最新研发动态。

  虽然研发工作区的葡萄簇很大,但距离一点也不远。

  每一个葡萄簇,都装上了电梯。

  即使不去其他层,也能通过便利的电子显示屏知晓各层的新闻。

  不仅是葡萄簇内部沟通无碍,葡萄簇与葡萄簇之间,也建立了便捷的沟通。

  电子显示屏的跨簇兼容的,实现了无差别的信息共享。

  虽然中心大厅更偏向于一个休闲大厅,没有严格的安静,但是,大家似乎更倾向于占据中心大厅的工作台,而不是搬进所连接的小工作区。

  其实,那些小工作区也不算小,最低都是一百平米以上,最大的有六七百平米。

  但无论怎么样,最宽敞、最自由的所在,还是中心大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即使在几百平米的小工作室待几天,一来到一千平米以上的中心大厅,就会立刻被这超大的空间感征服。

  大空间,大自由。

  哪个人不喜欢自由呢?

  因此,那些数百平米不等的小工作室,基本用作专门的研发团队和研发项目,起到一个集中化攻坚的作用。

  另外,一些技术的实现,也要在小工作室进行。

  比如,戴明月在明月庄园使用的榨汁机和发电机,就是在这样的小工作室制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小工作室也肩负起了一个制造工厂的作用。

  当然了,若要配置生产线,在葡萄簇的小工作室肯定是不行的。

  小工作室的作用,更多的是充当原型验证、技术积累、新品抢先的角色。

  当进入产品推广阶段,大批量的生产任务,是需要另外安排专门的生产工厂的。

  葡萄簇的功能,核心也就是在于研发。

  “明月,如果葡萄簇仅用作研发使用,那么生产工厂在哪里呢?峡谷两侧都是葡萄簇,难不成要把生产工厂放在另外的峡谷?那样似乎也很合理呀。”

  云商给出了她的疑问。

  戴明月笑眯眯地回答:“那也是一种可能的方案。不过,目前我们没有采取那种方案。生产工厂就在这里,仔细瞧瞧,你能发现吗?”

  云商好奇地探寻,却没有什么收获。

  “哈哈,寒卓,带我们领略一下恢弘的峡谷工厂吧!”

  戴明月揽住云商的香肩,开心道。

  “跟我来。”

  寒卓带领着戴明月和云商走向中心大厅靠近峡谷山壁的一侧。

  走到尽头,他们停了下来。

  “你不会要告诉我,工厂就在这面石壁之后吧?”云商盯着戴明月的脸说道。

  “当然!”

  “……”

  “当然就是那里!云商,你很聪明!一猜,就猜到了!不愧是我的女人!”

  “……”

  寒卓微笑着,朝守在石壁前的六位士兵打了个手势。

  士兵得令,左右散开,然后操作两侧的控制台。

  见证奇迹的时刻!

  十米多高的石壁缓缓向两侧移动,就像两扇严丝合缝的推拉窗,稳稳退隐,展现出了另一方空间。

  一望无际!

  云商惊呆了!

  当她和戴明月走进的时候,立刻感受到一股清凉。

  “这里,已是山内。有点凉。”

  戴明月一边说,一边搂紧了云商。

  寒卓走到旁边的衣帽间,拉开木门,里面是一排整齐悬挂的长大衣。

  “戴老板、戴夫人,这里的温度,比中央大厅要低二到五摄氏度。如果你们觉得冷,这里有保暖大衣。”

  “我们不冷。”戴明月一边说,一边把云商搂得更紧了。

  寒卓笑了笑,自己披了一件保暖大衣,略作停顿,还是又取出了两件保暖大衣,让身边的一个士兵拿着。

  他知道,会用得着的。

  实际上,寒卓所言非墟。

  峡谷工厂,位于开凿的山体内部,很清凉。

  要说冷,也算不上。

  但是与中央大厅23到27摄氏度的情况比起来,就比较冷了。

  即使峡谷工厂入口处的温度在20摄氏度之上,但温度上的落差非常明显。

  这种温度落差带来的寒意,似乎比真正的寒冷更强烈。

  这也就是为什么,戴明月把云商抱得越来越紧……

  或许,他是真不冷,他就是想抱抱云商……

  如胶似漆嘛。

  峡谷工厂很庞大,不仅用作生产线,还用作储备仓库。

  事实上,在某些区域,还要使用一些手段,把温度降至更低。

  最终,戴明月还是接过了寒卓准备的保暖大衣。

  他和云商看了看峡谷工厂内制造直升机的生产线。

  还没有完全成型。

  整套技术积累还没有完全成熟。

  但是,已经初具雏形。

  “云商,以后,我们就乘坐直升机出门,不踩飞剑,也不自己飞。让这个可爱的大家伙带我们飞。”

  戴明月指着生产线旁边的直升机展示模型说道。

  “这家伙真能飞起来吗?”云商疑惑了。她见识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和戴明月恋爱、结婚之后,她发觉戴明月一直都在给她惊喜。

  眼前的直升机,虽然是个模型,但已经能够让云商感到非同一般。

  她感觉,直升机比她在长生门修炼飞剑还要玄奥!

  她更感觉,这座科研峡谷比长生门还要底蕴深厚!

  她的男人,果然不错!

  云商的感觉很对。

  这就是戴明月的布局。

  戴明月要把29世纪的科技复制到殷商时代,至少要复制到22世纪前的水平。

  虽然现在还达不到22世纪前的水准,但在不远的未来,一定可以达到的。

  他这次区孟津自贸区,就是为科研峡谷的未来某一个更大的出路。

  他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男人。

  区区朝歌金稻香总裁的位置,还遮不住他的眼!

  深山峡谷、科技峡谷,将伴随他戴明月的名声走向天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