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坐悟《黄庭》,直面鸿钧
菩提子,猛!
高台上,鸿钧道人讲得天花乱坠,台下三千客也听得认真——圣人两个字,对修士有着无穷的魔力。
鸿钧先讲解的是以力证道。
“如盘古,以大神通大法力,打破枷锁,身化天地。”鸿钧道人摇着头,似在感慨,“此为最难最强之道,盘古之神威,老道至今难以望其项背。”
台下听道者先是听得热血沸腾,后来又有如一盆凉水淋头——他们要是有盘古这个底蕴,哪能坐在这?
“老师,有什么简单的方法么?”通天直接问出了众人心中的话。
“简单的?”
“对,越简单越好。”
“有。”鸿钧道人看了通天一眼,缓缓道,“以无量量功德,感通天地,获得天道认可,立地成圣。”
什么叫无量量功德?
众人不由看向女娲,娘娘造人之后,立马便证得了圣位,可谓表率。
通天挠了挠头,表情郁闷:“功德哪有这么好得?”
郑法看到离自己不远的一个黑袍男子连连点头,此人面容阴鸷,气息阴沉,他似乎是感受到了郑法的目光,转头望来。
郑法仿佛看到了一片血海,朝他奔涌而来,似要吞噬,淹没自己。
他立马就知道了这人是谁——冥河老祖,前些年他在昆仑,也听说过此人。
此人确实是洪荒仅次于前方六圣大神通者,实力过人,好像信心爆棚,秉承女娲行我也行的精神,前些年造阿修罗族,意图效仿女娲成圣,最后成了个寂寞。
人族的特殊性,可见一斑。
冥河此时听通天提这事,哪能不心有戚戚,心中郁闷,郑法此时瞅他,无异于火上浇油。
好在此地是紫霄宫,他也只是瞪了郑法一眼,又冷冷回头,继续抑郁。
冥河老祖打了样,其他人自然也明白,功德这个事情,看运道,实在有点玄,不是一般人能够肖想的,因此又眼巴巴地看着鸿钧。
鸿钧道人笑了笑:“除此之外,如老道,没有盘古的大神通,早年没有如此多功德,只能借助斩三尸成道。”
通天等人精神一震,立马道:“敢问老师,何谓三尸?”
“三尸便是善,恶,执,所谓上德不德……”
鸿钧道人开始细讲起来。
听着听着,造化道人很快双眼迷茫,如听天书,跟不上节奏了——他实力距离成圣还太远,又是人族出身,本就错过了第一次讲道,第二次讲道也听不大懂,步步落后,此时自然费力。
他倒早有预料,只是期待又担心地看向郑法。
他能不能获得鸿蒙紫气,希望全在郑法身上了。
只是他实力远远胜过郑法,自己都听得如此艰难,也不知道郑法能不能有所收获……
郑法此时却听得入神,菩提子浮在他颅顶,慧光温柔地落在他脸上。
郑法脸上一时欣喜,一时恍然,时不时还手舞足蹈两下,显然大有所得。
他确实觉得很爽,怎么说呢,终于感受到了天才的滋味!
郑法早就听过菩提子之名,但这玩意效果之好,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现在脑海里,无数个念头,在自行生长,甚至每一个念头,都像是一个自己。
他们在思考,推演甚至互相交流,相互碰撞,无数灵光,万千真意,配合鸿钧道人的大道之音,让郑法沉醉。
这情况怎么说呢?
他这脑子像是换了个发动机一般,正在狂飙突进。
造化玉牒中,《黄庭经》居然也开始自我生长。
《天罡地煞变化》后面,出现了一部新的经文。
一个个金字,像是从郑法脑子里蹦出来的一样,飞速浮现,灵感有如山体滑坡,势不可挡。
昊日天河两派的典籍,前两次听道的领悟,郑法此生关于道法的经验,融于一炉,化作一篇大道经文。
郑法沉迷在经文中,渐渐地,连听鸿钧讲道都忘了,更不知时光流逝。
他感觉,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耳边忽传来一声细细的咔嚓声,神魂像是陷入了泥潭似的,再不复之前的灵光,有种忽然堵车的憋闷感。
郑法皱眉回神,一睁眼,才发现那菩提子似乎是不堪重负,碎成了粉末,落在他双膝上。
一回头,造化道人正瞪着那滩粉末,表情极为心疼。
……不怨我,这菩提子,是你自己给我的。
但他也能理解造化道人的不舍——菩提子太香了。
郑法神魂一沉,翻开造化玉牒,看向那一篇“自然”生成的经文——《内景经》。
早前的《黄庭经》,只到道果位阶,再没有后续内容。
这一方面,是之前郑法的实力不够,对道果位阶的修炼不了解,自然不可能瞎编。
另一方面,其实据郑法所知,玄微修仙界,是没有落于文字的道果典籍的。
无论是《赤霄玉册》,还是《陷仙剑典》,也止步于道果。
甚至他也问过瑶池的霓裳元君和漱玉龙主,瑶池和龙族,也没有相应的典籍。
这也导致了,郑法根本无从参考,自然也创造不出《黄庭经》的后续。
面前这篇《内景经》可以说,是郑法所知,第一部散仙位阶的功法。
只说在玄微界,可谓前无古人!
若不是鸿钧讲道,若不是菩提子,他恐怕一辈子,都创造不出这种东西来。
《内景经》的要义很简单,存思内炼,凝聚身神。
尽管郑法借助菩提子才领悟《黄庭经》,但这经文并非凭空而来。
他之前就从天河尊者那里,明悟了修仙的本质——修士和天道,其实是一体的。
最简略的说法,修士是天道的种子,天道是修士的成熟体。
而入了九曜天中,女娲娘娘在成圣之后,又告诉他说,道果实则是由内而外。
按照郑法理解的玄微仙道来看,这便是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简单来说,修士从道果开始,要化身宇宙,甚至化身天道。
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这个宇宙是什么样的,或者说,规则如何。
《内景经》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郑法所创的《黄庭内景经》,本质思想是,人身即为小宇宙。
这想法当然也是借前人智慧。
但郑法所创《黄庭经》又不只是如此——他所想的是,什么叫小宇宙,人身又如何变成宇宙?
《内景经》中,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用一种有点点怪的比喻,在他看来,小宇宙,或者人身,即为宇宙的受精卵。
初创的《黄庭内景经》中,最重要的,实则是一套身神体系:
以上中下丹田象征三才,于周身穴窍器官,凝聚创生身神。
如五脏便对应五行之神。
身神既是身体机能的体现,但另一方面,又对应天道规则。
《内景经》的修炼过程,便是用修士对天道的领悟,完善身神。
比如说,因为第二次讲道,郑法如今熟知龙族的水行神通,那他的肾神,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吸收部分龙族功法的精髓,直到最后,他甚至可能比龙族在水行上的天赋更强。
郑法对身神的野心很大。
他用造化玉牒容纳天下道法,用《黄庭经》熔于一炉,那身神,便是他用来统摄万法的手段。
各种功法法术,甚至郑法在女娲娘娘那里得来的先天神圣构造,他都想融入身神,借此完善自我。
但身神的意义,又远不仅如此。
在《内景经》的设想中,身神修炼到最后,终究会由内而外,自内景到外景,成为一方真实天地之神。
那个时候,郑法凝聚的这些身神,便会成为天地间执掌权柄的神灵——或者说,变成那方宇宙的天地规则。
若将人体看成宇宙的受精卵的话,身神就有点像是DNA,自人体中凝聚,控制着修士所化宇宙的底层规律。
身神大成的那一刻,便是郑法踏入金仙之时。
在《黄庭经》中,散仙位阶,对应着内景,真仙位阶,应该是对应外景,而金仙,便是身神大成,人身化真实宇宙之时。
从今以后,道果之后的路该如何走,他心中已经再无迷茫。
可惜菩提子在白莲手中就有裂纹,郑法又用得太狠,他虽然已经明悟了后续思路,但真正完善的,其实只有《内景经》。
可只有《内景经》在此时也够了!
就在《内景经》堪堪完善的那一刻,郑法身上周天穴窍中,仙元涌动,亮起白芒。
白芒中,一个个身影浮现,正是初步凝聚的身神。
鸿钧道人讲道声一顿,目光停在郑法身上,忽然笑了起来,居然中断了讲解圣人道法,点头道:“善!”
郑法头顶太虚冠亮起金色光芒,整个人无风而起,晃悠悠地,朝第一排那个空荡荡的蒲团飞去。
郑法屁股刚挨着蒲团,就听身边传来一声贺喜:“道友终于来了。”
他一转头,就看到了通天看着自己,像是等了自己很久。
女娲准提等人,亦是侧过身体,拱手贺喜,极为热情。
“看来郑道友有所领悟。”元始颔首笑道,表情还很是好奇,口中还道,“只望日后能有缘再论道。”
鸿钧也多说,只是又开口,接着方才中断的地方,继续讲了下去。
七人背后听道的紫霄三千客此时却无心听道,他们都盯着郑法的背影,心思各异,但大多都是羡慕嫉妒甚至痛恨之色。
唯有造化道人,心中情绪很是复杂。
郑法坐上第七座蒲团,算是全了他的念想,让他看到了拿到鸿蒙紫气的希望。
可另一方面,他也有点挫败感。
自入九曜天起,郑法听道他也听道,偏偏对方处处领先。
要知道,他早已是金仙,甚至是九曜天之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郑法进入九曜天之前,甚至连散仙都不是。
一番比较,他哪能不郁结?
就如刚才,郑法能坐上第七座蒲团,不单单是靠着太虚冠——要不然他一入紫霄宫,就会坐上去。
显然,郑法借助菩提子,在听道中有所领悟,这才满足了第七张蒲团的要求。
甚至郑法所悟,一定极为高妙!
再想想自己方才听得一脑子浆糊,造化道人自然更觉难堪。
纵然对方是靠着菩提子,但白莲当初有着菩提子,可没有这般风光!
更何况,菩提子还碎了。
造化道人看着那团深木色的粉末,抽了抽嘴角,又回头,看向郑法的背影,眼神幽深。
既然菩提子没了,那郑法,便拿自己来补就好了。
对方在这紫霄宫中的领悟,也迟早是自己的。
想到这里,造化道人这才咧嘴,笑了起来。
郑法坐在蒲团上,背后顶着几千道冷飕飕的目光,造化道人不怀好意的觊觎,却闭着眼睛,睡得正香。
他睁开眼,左右一看,很是迷茫——自己怎么回现代了?
自己听道听睡着了?
没有菩提子,他也不至于这般愚钝吧?
他此时浮在万丈高空,脚下就是邦联的一处灵脉,远方,城市高楼林立。
“此地不错。”
“!”
郑法浑身一麻,猛地转头。
鸿钧道人无声无息,立在他身旁,饶有兴致地朝四周看着。
郑法只觉浑身毛骨悚然,这是第一次,有人能无声无息穿过阴阳鱼玉佩的屏障。
可过了片刻,他却又放松了下来,朝着鸿钧道人拱手道:“参见道祖。”
“不怕了?”
郑法微微摇头,一脸摆烂:“害怕有什么用?”
这可是鸿钧道祖!
女娲等六圣,对自己实在过于客气和看重,这事其实很古怪。
不是他不自信。
毕竟女娲娘娘或者其中任何一人,看好自己,他都觉得还算正常。
可六圣每一个都如此……
郑法自觉自己没有这么大的魅力。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看重的,不是郑法,而是九曜天幻境背后的人。
他们尊重的,是九曜天的规则,郑法只不过是这个规则选出来的幸运儿罢了。
这个人,除了鸿钧道祖,还能有谁?
“还算聪明。”鸿钧道人瞥了郑法一眼,轻轻点头,忽又问了个让郑法脑门立马冒出冷汗的问题:
“你的法宝也叫造化玉牒?”
“……”
不愧是道祖,这个也字就用的好。
顶着鸿钧道人似笑非笑的表情,郑法一脸诚恳:
“自我入道起,道祖您就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