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七百一十一章 做事要有底线!(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一十一章 做事要有底线!(求月票)

  

等学校公布了期末成绩,绝大部分学生都松了口气,包括很有信心的何凡在内。

  至于成绩没有及格的同学,就等着留级吧。

  这里可没有补考的说法,学校也不鼓励这种临时的突击式考试,和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完全不搭。

  和同班同学告辞之后,他就和早早过来的老乡一起,搭乘学校包圆的一节车厢返回国内。

  在有空位的情况下,学校并不吝啬其它学校的学生占便宜。

  等到了春城,已经联系好的近十位在南华读书的同乡,已经全部聚集到位了。

  很显然,他们对于建设改造家乡,还是很有热情和积极性的。

  没想到,年初被绑着嫁人的女猪脚胡娟也在。

  更神奇的是,她那位断了一条腿的名义丈夫,同样也在。

  看他们熟悉的摸样,显然关系不一般。

  “人是我打电话喊来的!”

  胡娟坦然道:“我被分配到了市纺织厂工作,不想回家干脆直接履行婚约!”

  倒是旁边的断腿男人有些羞涩,低着头不哼声,黝黑的脸膛竟然开始发红。

  不过看他那喜气洋洋的神态,显然心情不是一般的美妙。

  可不是么,原本以为买来的婆娘,是个不折不扣的乡下土妞,谁知道转眼就变成了有文化有担当的大专生,一毕业就分配到市纺织厂担任技术员的牛人。

  这么说吧,很有点祖坟冒青烟的架势。

  何凡等同乡,除了‘恭喜’之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社会经验太浅。

  不过,他们倒是相当佩服胡娟胡学姐的洒脱。

  真的是,说跟家里断了就直接断了。

  说要履行婚约,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就这爽利性子,只要在学校的成绩不差,以后的前程铁定差不了。

  而南华大专,和大学一个鸟样,想要毕业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事情。

  胡娟真真厉害!

  直接就在春城的国营饭店,请何凡等同乡同学提前吃了一顿丰盛的喜宴。

  直言回老家后就不再请他们了,怕她家里人会去喜宴上闹事。

  要不是习俗如此,她都不打算摆酒席。

  何凡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表示理解了。

  倒是断腿男人喝了几杯酒,身上的军人气质上来,说话不仅大声,也开始利索起来。

  他表示,前不久突然接到胡娟的电话,相当的高兴。

  年初的时候,知道胡娟还要去南华读书,他和家人就没抱什么期望。

  毕竟胡娟是大专生,回来就能当干部的那种。

  他们想要那种不正当的婚约绑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谁知道,胡娟真的打电话过来了。

  时间太赶,加上家里处于农忙阶段,不然就不止他一人急匆匆赶来了,而是一大家子了。

  说着,脸上露出满满的开心笑容。

  分别的时候,同学们都和胡娟夫妇俩交换了联系方式,这就是人脉啊。

  回到临时休息的招待所,一个个还相当的振奋。

  “指不定,胡学姐和那位赵科长,以后的日子不会差,他们的性格都很不错!”

  “还得看他们家人的情况,要都是胡学姐父母那样的,再合适也得完蛋!”

  “是啊,胡学姐可真不容易!”

  “……”

  感慨归感慨,他们倒是没有多少感同身受或者兔死狐悲的感触。

  他们要么在学校已经谈了对象,要么等进了单位再谈对象,基本上不会出现胡娟这样的情况。

  另一边,随着自传体电影《我在京城奋斗的日子》火爆上映,影响力和话题度铺天盖地。

  南华这边自然是票房节节攀升,国内晚一点时间上映,同样引起了巨大轰动。

  实在是,电影节奏明快很是风趣,期间的励志元素很合目前观众的口味。

  不管是南华还是国内,眼下都在谋发展么。

  南华这边,自然是一片花团锦绣。

  毕竟,这部电影能够开拍以及放映,不管是剧本还是成片,都得到了武爱国本人的高度认可。

  可在国内,就有不同声音传出。

  说什么这样的自传体电影,就该往严肃刻板上拍,南华拍摄的太过浮夸了。

  而且,电影也不够艺术,太商业化了一点。

  消息传到南华这边,自然引来诸多不满。

  武爱国就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表示:“我情愿电影拍得幽默风趣,起码观众们爱看!”

  “再说了,剧本和成片我都看过,和真实情况大差不离,这就很好么!”

  “相反,真要是叫某些艺术导演拍摄,我担心受不了刺激!”

  “以这些艺术导演的习惯,着重点不是我那后娘的心理和人性,变化,便是我如何忍辱负重的心态变化!”

  “这不扯谈么?”

  “前一种我受不了,完完全全就是在恶心我!”

  “后一种我更受不了,完全脱离了实际。我虽然有寄人篱下的迹象,却没遭多少罪,毕竟是在学校住宿,一年到头待在家里的时间有限!”

  “我还有爷爷奶奶等亲戚,他们待我相当不错!”

  “我现在还活着呢,国内某些艺术导演,就对我都认可的自传体电影各种指手画脚不满意。要是我死了呢,岂不是任由他们编排?”

  “同志们,在我看来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除了那些宣扬不正之风的影片之外,人民群众喜爱的才是最好的电影!”

  “真要是想玩艺术,自己筹钱孤芳自赏去,只要是在影院放映,就要接受观众们的点评!”

  “前几年,在国内以及咱们南华,甚至港岛都十分轰动的《高山下的花环》,真有多艺术么?”

  “为何会受到这么多观众喜欢?”

  “还不是影片的内容,很符合大部分观众的某种朴素想法:权贵,阶层平时已经享受得够多了,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承担自身应有的责任!”

  “可实际上呢,有些现实绝对叫人心寒。要是将这些情况通过电影的方式传播出去,还不得影响军心士气,所以电影工作者必须有自己的底线!”

  “咱们该如何拍电影,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被国内的声音干扰了思绪!”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