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七百一十三章 好眼熟啊!(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一十三章 好眼熟啊!(求月票)

  

国内电影厂接到邀请,相当的开心。

  他们立即拿出最近拍摄的优秀电影,准备送到南华举办的电影节参加评选。

  港岛的电影公司,则是兴奋不已。

  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若是能通过南华举办的电影节,将手里的优秀影片卖到大毛和东欧,那就最好不过。

  以前,他们根本就没这样的机会!

  南华方面,将渠道拿捏得死死的,港岛的电影公司就是有想法,也是无可奈何。

  说白了,电影除了是艺术之外,也是一种商品。

  事实上,国内的电影厂也有这样的心思,只是不好说出口罢了。

  拍摄的电影要是不能赚钱,名头吹得再响亮也没用,电影厂的资金可是有限的。

  就是东南亚的零星电影人,都感觉相当欢喜。

  以往,不管什么国际电影节,什么时候邀请过他们参加?

  说起来也是好笑!

  随着南华即将举办电影节的消息传开,国内原本针对《我在京城的奋斗生活》的不和谐声音,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只能说,有些人和事,行事作风一如既往,传承有序得很。

  事实上,此时的国内影坛就很尴尬。

  别看八二年一部《少林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口碑也相当不错。

  可有南华存在的世界,《少林寺》的火爆,根本就比不得正常时空。

  此方世界,李小龙都还活着,并且早早成为了超限强者,同时他还是世界功夫明星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因为种种原因,李小龙几乎是两三年拍摄一部电影,可每次都能拿下过亿刀乐的惊人票房。

  他在电影圈的地位,无可动摇!

  李小龙的电影,将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而且,每次在电影中,针对的都是欧美鬼佬,又或者小日子。

  总之,在华人世界相当受追捧!

  随着世界格斗大赛的连续举行,根本就不缺能够配合他打戏的超限高手。

  他的电影风格,也逐渐从正常的打戏,慢慢提升成为了超限高手之间的切磋。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街霸》电影版一样。

  据说,漂亮国对此相当不满。

  因为这样的电影,叫全世界的功夫迷,见识到了世界上真正的顶尖超限强者。

  要是太多人知晓超限高手的存在,对于漂亮国的权贵人物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少林寺》同等类型的大型打戏,南华电影厂早就拍摄了不少经典影片。起码在眼下是经典。

  比如明朝时期南少林配合戚家军抗倭的故事,起码立意和场面,就比《少林寺》要大。

  还有抗倭名将俞大遒,一人打穿南少林的武勇,拍摄成电影相当的精彩。

  而《少林寺》,依旧还是家人被害,余孤练武报仇的故事,不过就是套上了所谓‘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马甲,加上场面宏大以实战武艺为主,这才在正常时空轰动了整个东亚影坛。

  可在这里,南华早有拍摄同等类型影片,而且还在国内大规模放映。

  也是如此,《少林寺》取得的成就,和正常时空比起来,可是要差远了。

  别的不说,在外埠的票房收益就差了许多。

  可国内就一部《少林寺》在票房市场比较能打,其余影片都没能掀起多少浪花。

  还是那个原因!

  南华电影,从七五年就能进入国内大规模放映。

  种类多样,而且拍摄手法都很商业,也就是很吸睛。

  像是建设中的爱情故事,那种激情燃烧的同志情谊,可比所谓的《庐山恋》强多了。

  没错,像是《庐山恋》还有《牧马人》这样很有YY迹象的电影,在眼下都没有爆出多少浪花。

  只要思维正常,就知道这两部电影内容很不靠谱。

  若是放在后世,估计只能拍成网剧了,一个叫做《华侨白富美看上我》,一个则是《我在漂亮国有亿万家产继承》,就是这么个味。

  两部电影放映的时候,可是没少遭遇南华观众群嘲。

  消息传到国内,同样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自然不可能造成正常时空那样的轰动成绩。

  结果就是,南华电影提前取代了漂亮国电影,几乎霸占了国内大部分影市。

  那些在正常时空,还能掀起观影浪潮,并且拥有极大名气的电影,大部分都偃旗息鼓了。

  也就是所谓的文艺片,还能挣扎一下下。

  可国内观众,看多了南华的商业类型片,对于情节慢得要死的文艺片,真没多少人喜欢。

  正常时空那是没办法!

  而且电影的评判标准,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学院派手里,观众们为了不被定义成‘土包子’,就只能捏着鼻子跟着附和起哄。

  可眼下,观众们自然知道用脚选择。

  也就是南华电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私货夹杂。

  论起三观以及立场,甚至比国内的电影还要更正。

  这才没有因为南华电影成为国内观影主流,而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情况,要说国内的主管单位心情能好得了才怪,可偏偏那些把持了导筒的家伙不争气。

  他们依托各大电影厂,资历深厚完全不用担心没戏可拍,自然就按照老思维老习惯行事。

  眼下情况其实还好,各大电影厂还能发挥应有作用。

  等到外部资金进来以后,那才叫群魔乱舞。

  不是没国内影坛的内部成员告刁状,希望有关部门堵一堵南华的影片输入以及放映规模。

  可问题是,南华和国内都是对等放映相同数量的电影,人家可没有搞小动作。

  也就是说,国内出产的影片,不少都在南华迅速扩张的电影院中放映过,可惜效果都不怎么样。

  最多给于一周的面子放映期,要是票房成绩实在太差,那就只能提前下画了,国内方面也无话可说。

  更别说,南华的电影厂员工,大部分都是从内地电影厂招募的,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继续招募,两家的关系可以说相当密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南华方面刻意针对,那就是把外人当傻子玩弄。

  都是国内电影厂培养的人才,凭什么人家到了南华,一个个就脱胎换骨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