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计划波折,阎埠贵人傻了
“阎大爷,这公共食堂您准备怎么搞?”
面对阎埠贵的试探,李红兵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开口询问道。
要是连个章程都没有,让他同意什么?
李红兵倒是好奇,阎埠贵想要怎么搞这个公共食堂。
“呃,这个……老杜他们的意思,是想把大家每个月的粮食和肉票这些集中起来,就像公社里的公共食堂一样,各家轮流出人,在院里统一做饭,以后大家……”
阎埠贵开口不提自己,直接把杜建国他们给搬了出来,就算是这个方案不妥当,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阎大爷,这粮食和定量的事情好说,但这菜钱怎么算?总不能把所有人的工资都上交,也来个统一安排吧?”
李红兵笑了笑,提出了个让阎埠贵傻眼的问题。
对于公共食堂的设想,阎埠贵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效仿农村公社的模式。
但问题是。
人家公社有地,靠的是一起劳动,吃的是地里的产出,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共产。
可院里的情况不一样。
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工资也不一样,贫富有差距。
因为工种的区别,每个人每月的粮食定量,还都不一致。
要是没能拿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章程和方案出来,阎埠贵他们的这个公共食堂计划,也只是空想而已。
不说别的,李红兵现在一个月的职级工资,再加上几项补贴,个人收入已经上百,更别说加上陈雪茹的工资和股息,想要让他们把这些钱拿出来,跟他们吃什么公共食堂,怕不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这等于是拿自己的钱出来扶贫,让院里的人跟着一起吃香喝辣的,跟原剧中的傻柱,有什么区别?
“这……”
李红兵随口的一个问题,直接把阎埠贵给难住了。
只要阎埠贵的脑子没出问题,就知道李红兵刚才说的,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说别人,把自家每个月的所有收入上交,统一进行分配和安排,阎埠贵也不会答应。
虽说阎埠贵的收入,不是院里最高的一部分,但他们家两个经济劳动力,算起来也在中等层次,院里还有比他们家收入更低的。
这种吃亏让别人占便宜的事情,阎埠贵肯定不会这样做,哪怕有人比他们更吃亏。
“阎大爷,您还是把这些都想清楚,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章程出来再说吧!”
看着阎埠贵尴尬的样子,李红兵提醒了一句,然后主动表态道:“公共食堂这事,您也不用专门问我,只要院里的其他住户都答应,我基本没什么意见。”
李红兵的这个回答,阎埠贵虽然不算满意,但李红兵没有直接反对,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不过方才李红兵提到的问题,却是引起了阎埠贵的思考和重视。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方案,别说是李红兵了,就是院里面的这些人,恐怕都不会同意。
“红兵,你真的要同意阎大爷搞这个公共食堂?”
阎埠贵离开后,听到他们刚才对话的陈雪茹,却是开口问道。
“他们能先搞得起来再说。”
李红兵闻言,却是笑了笑,对着陈雪茹预言道:“就算这公共食堂,能让他们给搞起来,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散伙。
如果不信的话,你等着看看。
既然这样,那我又何必站出来反对?”
对于阎埠贵提出来的公共食堂计划,李红兵自然是不感兴趣的,不过如果所有人都参加,为了合群,他也不介意加入。
院里的这些人,管他们怎么瞎折腾,就当陪着玩过家家了。
听到李红兵的话,陈雪茹却是若有所思了起来。
从结果来看,当初的公私合营,无疑证明李红兵的判断和选择都是正确的。
而这阵子轰轰烈烈的炼钢,和刚刚阎埠贵表露出来的公共食堂苗头,李红兵的态度和做法,都让陈雪茹隐隐有所明悟。
有些事情,李红兵不会跟她说太多,但陈雪茹是个聪明人,经常一点就透,更知道取舍和进退,自然不会在这些方面质疑李红兵什么。
……
第二天。
李红兵下班回四合院后,院里就开起了全院大会。
不得不说,在有利可图的事情上,阎埠贵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其实没有别的事情,主要还是想再研究研究大炼钢的事情……”
当阎埠贵的这句话出来时,李红兵显然是有些意外的,毕竟一开始的时候,李红兵以为阎埠贵要说的,是院里搞公共食堂的事情,没想到又回到了炼钢的事情上面。
发现这个情况后,李红兵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而是安静的坐在下面听着,想要看看阎埠贵他们几个,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只听阎埠贵继续说道:“上次大家为了响应和支持国家大炼钢的号召和政策,踊跃捐了一些铁物件出来,让咱们四合院这几天的钢铁产量,远远超出之前的数量。
所以我们几个管院大爷想着,咱们是不是继续把家里有的锅,或者用不上的菜刀什么的,全都捐出来,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阎大爷,上次我们都已经把家里能捐的都捐了出来,各家各户基本就只留一个锅,只剩下一把菜刀,要是再把这些捐出来,到时候我们怎么做饭,还吃不吃饭了?”
随着阎埠贵的这一番倡议出来,众人愕然之余,傻柱最先站了起来,丝毫不客气的开口对着阎埠贵发问道。
整个四合院里面,除了亲爹何大清,还有李红兵和陈母之外,傻柱几乎对其他人都毫无敬意,也包括阎埠贵和杜建国这几个管院大爷。
何大清就不用说了,毕竟身份和血脉上,就已经把傻柱压得死死的了。
正生气动起手来,那可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至于李红兵。
虽然年纪比他还小一岁,也属于是同辈人,但李红兵在四九城的厨子圈里,不论地位,还是名气,现在已然是跟他爹何大清和他师父董从友一个级别的。
连何大清和董从友见了李红兵,都得客客气气的,傻柱但凡对李红兵有所不敬,都不用李红兵做什么,何大清和董从友就能教训他了。
再说了。
李红兵也是对他有恩,而且是大恩的。
不论是当初李家的那一碗饭,还是点拨和提醒董从友,让何大清从保城回来,还原清楚所有真相。
没有李红兵所做的这一切,恐怕他现在说不定已经跟董从友这个师父离心,依旧和何大清父子反目,甚至还被易中海当成傻子忽悠。
而陈母作为李红兵的岳母和长辈,得罪她比得罪李红兵的后果,更加严重,傻柱自然不敢有所冒犯,哪怕贫嘴,也不会有什么冒失的言语出来。
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名义上虽然是院里的管院大爷,但傻柱还真不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
平时或许不会刻意去得罪他们,但真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直话直说,没有任何的顾忌。
面对傻柱此时的举动,何大清却没有任何表示,而是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显而易见。
阎埠贵的这个提议,也让何大清感到了奇怪,透着一股不太寻常的气息。
傻柱刚才的话,虽然有点不客气,但也问出了何大清心里想问的。
不止是何大清父子,院里的不少人,同样向阎埠贵投去了不解的目光,私下小声议论了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阎埠贵似乎早有预料,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而是笑了笑,有所准备的说道:“对于这个情况,其实我也了解,大家手里并没有多出来的铁锅和厨具了,不过和老杜他们商量了下,有一个想法,大家不妨听一听……”
随着这一番铺垫和转折出来,还没等阎埠贵彻底说完,李红兵总算明白阎他的算盘了。
还是公共食堂的事情。
只不过。
阎埠贵为了让更多人能接受,甚至是同意,当众玩起了套路,想要借助大炼钢的这阵风,推动公共食堂的实行。
到底是读过书,肚子里有点墨水,又精于算计,这阎埠贵都开始采用战术了。
果不其然。
在李红兵想着这些的时候,阎埠贵已经说了出来。
“……咱们效仿农村公社的公共食堂,搞一个咱们自己院里的公共食堂,这样每家每户就用不上锅和找刀具了,只要打两三口大锅出来,多出来的可以用来炼钢,这样既解决了大家吃饭的问题,又能够提高咱们院的炼钢产量和成果,简直一举两得。
而且我了解了,这公共食堂不是坏事,好多地方都在搞,这是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方式,不光吃喝不愁,有专门的人做饭,还能实现共同富裕,参加公共食堂的,以后都能敞开肚皮吃饭……”
听到阎埠贵这一番带有煽动性的言论,底下不少人骚动了起来。
只是像易中海、何大清、许富贵和刘海中这些老谋深算的人,却是纷纷皱眉。
“阎大爷,还有这样的好事?”
面对阎埠贵所描绘出来的这个美好蓝图,显然有不少人都心动,主动开口询问了起来。
“这肯定啊,我事先进行过调查和了解,跟老杜他们反复讨论研究,才确定下来的,现在农村大部分地方,都已经成立了公社,并且办起了公共食堂……上次贾张氏回来的时候,不也说了嘛?”
一直希望促成这件事情的阎埠贵,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拆自己台,当即一番表态,给众人投喂定心丸。
只不过。
当众人的热情被挑动起来的时候,听到阎埠贵说,想要加入院里接下来成立的公共食堂,就要上交自己家里的所有粮食,大家都不乐意了起来。
“阎大爷,不是说公共食堂,有专人做饭,还可以免费吃喝,让我们敞开了肚皮吃,怎么还要上交粮食呢?”
当有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阎埠贵的脸皮抖动了一下,按压住自己差点升起来的火气,看了对方一眼,板着脸说道:“都不出粮食,那怎么办公共食堂?
这公共食堂更不是谁都能吃的,人家农村加入公社的社员,还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田地联合起来,并且贡献出了家里的粮食。
凡事先要有奉献,然后才能享受好处,天底下哪有白掉的馅饼?
这公共食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共进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所有人一起过上好日子,可不是专供人吃白食的……”
“嘿!阎大爷,要按照这样子,不还是吃自己吗?”
“就是,搞来搞去,到头来还是一样,我还以为真有什么好处呢!”
“阎大爷,我就想问一句,这公共食堂成立了,到时候我们交上去的粮食,谁来管?”
“谁来管我们都不放心啊,要是有人贪污了怎么办?”
“就是,一旦米缸里出现了耗子,把大家的粮食给祸祸了,难道咱们喝西北风去?”
“不妥不妥,这个公共食堂我还是不吃了。”
“……”
都还没等阎埠贵把自己准备的方案细则说出来,众人便纷纷打退堂鼓。
而其中带头的,却是傻柱、许大茂和贾东旭几个年轻人。
因为反对阎埠贵的公共食堂,往日素有恩怨的几人,竟然默契的“联合”在了一起。
而此时。
发现这个情况的阎埠贵,却是彻底傻眼。
他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会有阻力,但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