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209章 公共食堂?都特么的是人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9章 公共食堂?都特么的是人才

  “红兵,刚才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难道你也认同易中海,任由他在这样折腾?”

  全院大会结束,在众人陆续散去的时候,刚才在易中海那里吃了个闷亏的傻柱,却是悄悄找上了李红兵,有些郁闷的问道。

  在傻柱的印象里,李红兵可不是那么怂的人,怎么可能会怕一个易中海。

  “傻柱,我可不是怕易中海,只是支持国家整政策和建设发展,炼钢是大计,这点你要分清楚。”

  李红兵笑了笑,却是强调道。

  在这年代,立场必须要正。

  个人恩怨归个人恩怨,要是分不出轻重,把个人私怨跟国家大计和政策混在一起,那就上了易中海的大当了。

  显而易见。

  刚才傻柱就吃了这个亏。

  听李红兵这样说,傻柱却是郁闷了起来。

  其实傻柱也知道这点,只是见不得易中海那副大义凛然的虚伪样子。

  而且易中海刚才的提议,本身也有点荒唐。

  这路子本来就不正,只是大势之下,大家争相效仿,少有人敢或愿意公开站出来反对而已。

  连李红兵,都选择了保持沉默。

  傻柱皱着眉头,忍不住对着李红兵问道:“红兵,你就不怕这样下去,到时候易中海重新得势?”

  “得势?”

  听到傻柱这话,李红兵却是差点没笑出声。

  就凭这个,易中海能得什么势?

  无非就是自我“热血”,瞎蹦跶一段时间罢了。

  李红兵的心里清楚,持续不了多久,到时候易中海直接就被打回原形了。

  在这个期间,易中海出的风头越大,做的事情多,采用的方式越过激,到时候就越落不了好。

  不说别的。

  这次易中海裹挟大义号召大家捐锅捐门锁,乃至一切“多余”的铁制品,等这阵子风头过去,院里这些人,多半会把责任怪在易中海的头上。

  易中海自己作死和找埋怨的事情,李红兵为什么要插手和干涉?

  否则的话,易中海一个轧钢厂的钳工,懂什么炼钢,这可是人家炼钢厂的专业领域。

  他也不过是抢占了先机,胡乱找了一些土法炼钢的法子,站出来装懂行的罢了。

  刚好院里没几个懂炼钢的,需要有一个领头的。

  实际上。

  他们这样炼出来的,不过是含碳量高、硫磷超标的海绵铁,或者氧化不彻底的铁渣混合物,质量根本达不到上面的要求,成品更无法轧制钢材。

  别说是钢了,连铁的合格标准都够不上,只能用了滥竽充数。

  只是李红兵就算知道正确的炼钢之法,奈何现实条件不允许,根本没办法达标,而且这种情况到处都是,不是李红兵一人之力能改变的。

  既然做不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李红兵就更不愿意冒头了,不然哪有易中海的机会。

  回到前院。

  李红兵也开始和院里其他人一样,开始拧螺丝,拆自己门上的挂锁锁扣配件。

  “咱们家也拆啊?”

  看见李红兵的举动,已经了解会上内容的陈雪茹,却是有些意外,忍不住小声的问道。

  在陈雪茹看来,这个操作显然是有些让人无语,十分的滑稽和多余。

  院里那个土高炉,炼出来的成品是什么样的,陈雪茹早就见过了,连正常的铁成品都算不上,更别说钢了。

  家里这些门锁锅具什么的,本身就已经是合格的铁制品,虽然不是钢,但回炉再那么一炼,出来的品质就更差了,简直是糟蹋东西。

  陈雪茹不相信李红兵不知道这些,却没想到他也会跟着这些人胡闹,所以有些不理解。

  “咱们要合群,不能脱离群众,结果怎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态度。”

  拆完了进屋,李红兵对着陈雪茹笑了笑,然后说道:“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咱们起码得跟着做做样子,门外的拆了,里面的还留着,白天院里都有人,妈也在,家里重要的东西,我都另外收起来了,上不上锁,其实区别不大……”

  李红兵还真不担心家里进贼的问题,平时院里都有人在,外贼的可能性不大。

  内贼的话,院里的人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前科,也就看棒梗的盗圣技能,现在有没有觉醒。

  真要那么胆大妄为,李红兵也不会跟他们客气,想要像原剧中捂盖子和赔钱了事,那就是痴心妄想。

  就算不能直接让对方进局子,也得到少管所报个到。

  更何况。

  真正重要的东西,还有大部分钱财,李红兵早就收进了系统空间,别人想偷也偷不走。

  陈雪茹一想也是。

  家里两个孩子要带,而陈济文更是连周岁都还没到,根本离不了人,在李红兵和陈雪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平时陈母连买菜,都是让阎大妈或杨大妈她们帮忙带的,基本不离家。

  至于粮食和肉蛋油这些,每次都是李红兵趁休息的日子,就准备好的,用不着陈母操心。

  就算没这档子事,他们家白天也基本不锁门。

  当然了。

  李红兵也就做做样子,应付一下,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大炼钢,不落人话柄即可。

  真让他把家里带铁的部件,全都卸了捐出去,想都别想。

  别说是李红兵了,就是阎埠贵和易中海他们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

  几天后。

  一个让院内住户意外的人,出现在了四合院。

  “贾张氏,你怎么回来了?”

  看到已经好几个月没出现,当初被遣返回农村的贾张氏重新归来,院里的人不由惊讶。

  “我怎么就不能回来了?”

  瞥了眼刚才开口的阎大妈,贾张氏并没有生气,在反问了一句后,又开口说道:“虽然我现在不住在这里,但我的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大孙子在这,我就不能回来看看?”

  阎大妈没有接话,但依旧感到奇怪。

  并不是说贾张氏当初被遣返回去,现在就连进城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之前的时候,都是贾东旭带棒梗去农村看贾张氏,贾张氏可没主动回来过。

  至于为什么,其实大家也都能猜到,毕竟贾张氏是犯了错,被街道办给赶回农村的,显然是没脸回来,可眼下却让人意外。

  “对了,贾张氏,听说你在农村的地,被村里收回去了是不是?”

  此时开口的人,自然是以前和贾张氏关系不太好的,故意在这个时候提这个,显然是想要看她笑话。

  这阵子,除了到处都在大炼钢以外,各地农村也陆续成立了公社,并且把土地集中起来,变更为集体所有,他们自然也听说和了解了一些情况。

  眼下贾张氏出现,被打听和当面求证,在所难免。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别的心思。

  毕竟当初贾张氏为了农村那块地,可是坚持不要城里户口,宁愿花钱倒腾粮票,都要守住。

  如果不是这样,有城里户口的话,贾张氏也不至于犯了错之后,最后被遣返回农村。

  偏偏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那块地就已经不属于贾张氏了,这在有些人看来,贾张氏实在是太过凄惨。

  同情也好,幸灾乐祸也罢,看到原来和自己一样住在四合院的贾张氏,落得现在这样的“下场”,大家多多少少有些庆幸和优越感。

  “嘿!这你就不懂了吧?成立公社可是天大的好事。”

  贾张氏不傻,自然能听出对方的意思,却是出人意料的没有动怒。

  换做是往常的时候,贾张氏早就跟对方直接干上了。

  就在大家以为,贾张氏在农村呆了一段时间,过上了苦日子,脾气得到了改善时,贾张氏却是一脸得意的说道:“我现在也加入了公社,是公社的一员。

  你们以为我回农村是坏事,结果怕是没想到,我张翠花因祸得福,偏偏让我赶上了公社成立的的大好事。

  我的地可不是村里收回去的,而是我主动上交,你们不知道,以后地里的收成,都算是集体的。

  现在公社开了公共食堂,杀猪宰羊,天天有肉吃,可比在城里的日子好多了。

  我今天回来,就是带棒梗回去,跟我过时间好日子去的,跟着我天天吃肉……”

  “贾张氏,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听到贾张氏的炫耀,原本心里还有优越感,甚至想着看贾张氏笑话的人,一个个傻眼,并且难以置信了起来。

  “骗你们干嘛?”

  此时的贾张氏,有种富贵还乡的春风得意,满脸自豪的炫耀道:“不信你们可以自己去农村看看,或者问问你们在农村的亲戚,我们村是带头示范村,不对,现在是公社了……公社成立的早,也最先过上的好日子,不过其他的也都快了。”

  贾张氏这次回来,可不光是为了带棒梗这个孙子回农村跟她过好日子,更是想要在四合院这些人面前,扬眉吐气一番。

  要是没有刚才那人,贾张氏都还不知道要怎么把这件事,给“不动声色”的宣传出来,让大家知道和羡慕。

  如今就是贾东旭得到街道办允许,要把她从农村接回来,贾张氏也不打算回来了。

  天天有肉吃的日子,她这辈子可是头一回过,神仙来了都不换。

  听贾张氏说的煞有其事,原本质疑的众人,也有些不确定了起来。

  不过这次贾张氏来的突然,走得也快,中午在贾家吃了一顿饭,就各种嫌弃和吐槽,下午直接把棒梗给接走了,说是要带自己的宝贝孙子回农村过神仙日子。

  面对贾张氏的这番操作,众人便有些相信了。

  晚上。

  这件事情便在整个四合院传开,并且得到了阎埠贵的证实,说在报纸上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报道,贾张氏说的情况可能是真的。

  接下来两天,这件事逐渐发酵,也有人通过各方求证,不少人都开始羡慕起了贾张氏。

  还真让贾张氏这厮过上了好日子。

  多多少少,院内众人的心里,都有些不舒服和不平衡,尤其是那些以前跟贾张氏有过口角和矛盾的。

  恨人有,笑人无,嫌人穷,怕人富,本身就是潜藏在人性当中的一种恶。

  同样知道这些的李红兵,却没有什么感觉。

  即便贾张氏真过得好了,李红兵也不至于去羡慕和嫉妒,因为自己完全不差,甚至比对方更好。

  渐渐的。

  不仅是农村,连城里的一些地方,也办起了公共食堂。

  这天。

  阎埠贵忽然找上了李红兵,主动跟他商量一件事,或者说是试探他的态度。

  “怎么?阎大爷您的意思,是准备在院里搞公共食堂?”

  知道阎埠贵的打算后,李红兵显然是有些错愕,没想到阎埠贵也开始搞事情了。

  公共食堂这个操作,其实在这个阶段,不止是农村的公社搞,城里也同样有人弄或效仿,阎埠贵显然是发现了这个情况,便起了这个心思。

  面对李红兵的询问,阎埠贵有些忐忑,不由开口说道:“其实这事,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主意,老杜他们也有这样的打算和想法,所以我才来问问你的意见……”

  在阎埠贵看来,虽然李红兵不是管院大爷,但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如果李红兵反对,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

  最起码,中院的何大清和后院的许富贵他们,会选择跟李红兵站在同一个阵营。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平时主动交好李红兵,以及跟贾家和易中海对立的自动盟友关系,更是因为他们几家的收入和条件,是院里最好的。

  搞公共食堂,其实就是在搞平均,有人占便宜,自然就有人要吃亏。

  包括像刘海中他们这些,也是阻力之一。

  至于阎埠贵自己,肯定是占便宜的,要不然也不会主动出面找李红兵试探态度。

  虽说阎解成已经参加了工作,但眼下还没有正式转正,目前还是领的学徒工工资,而且他们家不光人多,孩子也多。

  尤其是阎解放和阎解旷这两小子,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饭量不是一般的大,天天嚷着吃不饱。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阎埠贵感觉自己都快养不起家里这几个小子了,要是院里面的公共食堂能搞成,到时候他可就轻松多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