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夜游广寒宫得仙曲
32•上阳宫的楼顶的楼台里
一轮明晃晃的圆月,从东边的天际慢慢升起。显得金黄金黄的,像一个熟透了的大南瓜挂在天边。随着时间推移,月亮的颜色也慢慢变浅,最后形了一个银白色的大玉盘。一两颗星星在月亮的光芒旁眨着眼睛,无边无际的空中大玉盘显得并不孤单。
许成问李隆基:
“陛下,除了贫道和两个徒弟外,楼台里没有什么人了吧?”
李隆基说:
“朕听从仙师的安排,一切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上阳宫楼台。”
花姑说:
“师傅,为什么不让玉环娘娘随陛下一同赏月呢?”
李聪说:
“是呀,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么好的景色,也可以让人抬惠姐姐来呀!”
许成道:
“若不是师尊让我们此次来宏扬道法,岂能与陛下相见。天机不可轻而易举地泄露给无缘之人。”
花姑、李聪点头说:
“师傅,我们明白了,玉环娘娘是与我们道家无缘!”
李隆基双手扶着白玉栏杆仰头望月,情不自禁胸襟开阔,说:
“明媚的月光普照大地,月亮之中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好处。朕听说嫦娥偷长生不老之药,飞奔到了月宫。既然月亮上有宫殿,那宫殿一定宏伟无比。仙师,朕怎么样才能上月宫一游呢?”
李聪笑着说:
“经科学认证,月球是荒凉的。1000多年后,美国伟大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他踏上月球迈第一步的第一句话是;‘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这却是一大步!’”
花姑严肃地说:
“说什么呢!古往今来,世界上意识形态领域多种多样。美国虽然科学发达,但它每一任总统上任前,首先是要把手掌放在‘圣经’上向上帝发誓,让他们西方人心目中的神仙保佑美国,保佑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别当着师傅和陛下的面乱扯。”
李聪点了点头,说:
“是我说走嘴了!”
许成笑了笑,对李隆基说:
“陛下要去月宫一游可以,不过要答应一件事情。”
李隆基问:
“什么事情?”
许成说:
“陛下行前必须把眼睛闭上,否则摔个头破血流贫道负责任不起。”
李隆基高兴地说:
“好的,仙师让朕什么时候闭上眼睛,朕就什么时候把眼睛闭上!”
许成将手中的拂尘往空中一丢,说了声“变”,拂尘立刻变化成一条4米长的小白龙。
小白龙在楼阁内绕飞了3圈后降落到许成身边,对着许成俯首帖耳。
李隆基上前捋了捋小白龙的龙须后,鼓掌笑道:
“朕还以为这是道家的幻术、障眼法,未必能真能腾云驾雾。摸到小白龙暖暖的龙须后,才相信是真的!”
许成扶李隆基跨坐上龙身,然后对花姑、李聪说:
“你们骑在为师身后,千万小心了!”
李隆基急不可待地说:
“仙师,朕闭上了眼睛,可以龙腾九天了吗?”
许成拍了一下龙身,说:
“起!”
小白龙纵身往空中一跃,腾云驾雾,驮着四人向月亮飞去。
33•夜空中
李隆基坐在龙身上,暗中从衣袋掏出几枚金钱和一枚金如意,背着三人,偷偷往下抛洒。
34•广寒宫
不大一会儿,小白龙驮着四人来到月亮之上的广寒宫。
许成说:
“陛下,睁开眼睛吧,我们到了,前面就是广寒宫。”
李隆基睁开眼睛一看,只见面前有座四柱汉白玉牌楼,上面有个大匾额,匾额上写有6个金字,李隆基看着匾额,逐字念道:
“广寒清虚之府。”
四人走过牌楼,来到广寒宫的大庭前。
李聪指着庭前一株大桂花树,问许成:
“师傅,这就是广寒宫的桂花树吧,那伐木不停的人是吴刚吗?”
看着“叮当”伐木的吴刚,花姑吟诵道: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隆基惊讶地问:
“仙姑吟的词牌名为蝶恋花,该词情深意切,表达了对以去亲人的追思,不愧为千古绝唱!朕一时想不起来,是哪朝哪代的词家所作?”
李聪抢着说:
“是我们的毛……”
花姑拍了一下李聪,李聪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许成指着庭阶下奏乐和翩翩起舞的仙女,说:
“陛下,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穿的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演奏的曲调为我道家的《紫云曲》。”
仙女们见四人来到身边,也不惊异,也不打招呼,奏乐的奏乐,跳舞的跳舞,旁若无人。
李隆基沉迷于音乐声中,一边随着音乐点头用手打着节拍,一边将曲调暗自记在心中。
听完《紫云曲》,一阵寒风袭来,李隆基感到寒冷,他抱住自己的身子,抽了口凉气,战战栗栗地说:
“仙师,这月宫里怎么这样寒冷,朕身上都冷出了鸡皮疙瘩,实在是吃不消!我们还是回去吧!”
花姑也说:
“陛下说得对,我也感到有一些冷。”
李聪打了个哆嗦,笑道:
“要不怎么叫广寒宫呢!”
许成说:
“本来想进广寒宫向嫦娥讨碗桂花酒喝,既然你们提出要回去,说明大家与桂花酒无缘,那就回去吧。”
四人走出广寒宫牌楼,骑上白龙,扬长而去。
35•上阳宫的楼台上
四人乘龙飞回到灯火通明的上阳宫的楼顶大厅。
等候已久的杨玉环、高力士见四人返回,忙迎上前去。
杨玉环握着李隆基的手,激动地说:
“陛下,鸡都叫了三遍,怎么才回来?妾都担心死了!”
李隆基兴高采烈地说:
“爱妃呀,你是不知道哇,许仙师师徒果然是得道真仙。他们带朕去了月亮上嫦娥的广寒宫。爱妃,金碧辉煌的广寒宫,素娥起舞,仙乐绕梁。无边景色,令朕爽心悦目!”
杨玉环十分羡慕地说:
“要是妾能和陛下、仙师们一同去就好了!”
花姑笑道:
“娘娘,广寒宫虽说景色无边,但实在是太冷,令人不寒而栗,浑身起鸡皮疙瘩!”
李聪遗憾地说:
“是呀,由于陛下和师姐怕冷,不但没喝上一碗桂花酒驱寒,就连月宫的主人嫦娥都没能见到。”
李隆基说:
“好了,不说了。力士,你去把岐王李范和乐师李龟年召来。”
李聪问高力士:
“高叔叔,‘三九金丹’服下去后感觉如何?”
高力士精神抖擞地说:
“贤侄、侄女给的‘三九金丹’服下去后,叔叔头晕目眩、浑身乏力全都不见了踪影,鼻涕也不流,身体已然强健多了!”
花姑点了点头,问:
“岐王和李龟年我知道,请问高叔叔,朝中有叫崔九的人吗?”
杨玉环说:
“仙姑问中书令崔涤做什么,和他认识吗?”
花姑笑着说:
“有位大诗人曾这样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隆基说:
“岐王与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朕召他们,就是想把昨夜在广寒宫听到的《紫云曲》整理出来,以便流传于后世。”
高力士领旨下去后,许成说:
“刚才陛下在月宫中仔仔细细地听了一回仙乐,现在何不试演一曲。”
李隆基高兴地说:
“正合朕意,可惜这里没有玉笛!”
许成笑着把手往空中一招,一支雪白的玉笛缓缓落入李隆基手中。李隆基想了一会儿《紫云曲》的拍数,兴致勃勃地吹奏起来,刚吹了数声,一个小太监上前来禀报道:
“陛下、娘娘,咸宜公主驾到!”
李隆基忙停止吹奏,放下玉笛,说:
“她怎么来了?有请咸宜公主!”
说话间,咸宜公主带着两个宫娥来到楼台上。
杨玉环赶紧上前给咸宜公主请安。
公主把昨夜李隆基从空中抛洒的几枚金钱交给李隆基,笑道:
“父皇千万之喜,昨夜有金钱数枚和这只金如意从天而降,落入皇儿庭园内,宫人拾到后交给本宫。天降金钱乃国泰民安祥瑞之照,特天不亮就前来奏明父皇。皇儿又听说父皇得了三位神仙,不但能治病救人,而且还颇有道法,没有梨园乐队就能演奏仙曲。望父皇能将三位神仙介绍给皇儿。”
李隆基惊讶地问:
“皇儿是怎样知道的?”
杨玉环看着金如意,惊讶地说:
“这不是……”
花姑、李聪听到咸宜公主说自己是神仙,情不自禁地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咸宜公主笑道:
“我的仆人昨晚在长安城酒楼里喝酒,正好碰上了父皇与神仙。”
李隆基把许成拉到咸宜公主面前,介绍道:
“皇儿,这位就是来自海外的神仙许成,那金童玉女是许仙师的徒弟花姑和李聪。”
许成微笑地向咸宜公主点了点头,算是见面礼。花姑、李聪忙上前和咸宜公主握手问好。
咸宜公主对如此的礼节感到有点吃惊,李隆基笑着说:
“皇儿休要见怪,仙界的礼节与人间大不相同。朕刚和仙师们相见时,仙师还直呼朕的姓名呢!”
咸宜公主笑着说:
“不怪、不怪!请问父皇,皇儿能借许仙师师徒一、两天,去大明宫请教吗?”
李隆基说:
“朕这里没有问题,就要看仙师的意思了!”
咸宜公主两眼看着许成,用渴求的眼光征询许成的意见。
许成突然打了个冷颤,忙掐指一算,点了点头后,对花姑和李聪说:
“为师心血来潮,有事要出去一趟。你俩可去公主处住一天。记住,凡事不可过于张扬。陛下,贫道去也!”
许成飞身一纵,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众人被许成的飞腾惊得目瞪口呆。
李聪悄声问花姑:
“姐姐,心血来潮,什么是心血来潮?”
花姑说:
“我也不太清楚,从字面上解释,来潮就是:潮水上涨。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指所谓神仙心里突然为某种预兆所动,后多形容心里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然有动。”
咸宜公主对花姑说:
“仙姑,愿意和师弟一起去本宫的大明宫做客吗?”
花姑说:
“谢谢公主殿下邀请,贫道与师弟十分高兴去您的大明宫做客。公主殿下,您先行一步,贫道和师弟还有点事要办,随后就来。”
李隆基问:
“仙姑还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花姑说:
“陛下,贫道和师弟还要去惠姐姐处,看看她的病是否有起色。”
李隆基点了点头,对咸宜公主说:
“就按仙姑说的办。看完惠妃的病后,朕让力士送仙姑姐弟去大明宫。”
杨玉环说:
“何必多此一举,陛下好久没有和公主见面了,就让公主在此等候,我们大家说说话,仙姑看完武惠妃的病后,可随公主一起回大明宫。”
咸宜公主点头表示同意,说:
“贵妃言之有理,本宫就在这里等。仙姑看完病后,可随本宫一同回大明宫。”
花姑、李聪在一个小太监带领下离开不久,高力士上楼禀报:
“陛下、公主、娘娘,岐王和李龟年传到。”
李隆基兴奋地说:
“传!”
高力士大声呼道:
“岐王、李龟年觐见!”
岐王和李龟年分别向李隆基、咸宜公主、杨玉环行过礼后,岐王问:
“陛下,一大早把微臣传来不知有何事?”
李隆基高兴地说:
“两位爱卿,昨夜朕随仙人骑白龙去了趟月亮上的广寒宫。白龙飞腾不久,朕偷偷往下抛了几枚金钱和这只随身带的金如意。真是无巧不成书,没想到这些个东西竟然落入公主的大明宫中!”
杨玉环高兴地说:
“昨夜陛下在广寒宫习得一曲仙乐,招岐王和李乐师来就是为了整理这支仙曲,以便在宫中演奏。”
李隆基兴致勃勃地说:
“力士,把桌上那支仙家送的玉笛拿给朕,朕要一试蟾宫中的仙乐!”
咸宜公主忙说:
“对、对、对,父皇演奏时,请精通作曲的岐王和龟年记录在案,皇儿也要将录好的曲目带回大明宫。”
杨玉环说:
“高公公,笔墨侍候!”
高力士把玉笛交给李隆基后,赶紧在岐王和李龟年的桌前铺好纸笔。
咸宜公主见一切准备就绪,对李隆基说:
“陛下,可以开始了!”
李隆基调好姿势,吹奏起来。他吹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时而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表达不同的情绪。时而演奏舒缓、旋律平和。其中也有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还模仿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在场的听众带入广寒胜境和仙女们身穿霓裳羽衣翩翩起舞的意境之中。
一曲奏完,众人已然感动得热泪盈眶。
咸宜公主问:
“父皇的仙乐一出,仿佛看见仙娥翩翩起舞,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父皇,此曲为何曲目?”
李隆基思索了片刻,说:
“就叫《霓裳羽衣曲》吧!”
杨玉环高兴地说:
“《霓裳羽衣曲》,这曲名真是好极了!”
岐王捧上录好的乐谱,激动地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的《霓裳羽衣曲》从此流行于乐府,为皇家稀有之音。”
众人正对《霓裳羽衣曲》赞不绝口时,一位小太监上楼禀报:
“陛下,两位仙人已看好惠妃娘娘的病,正在楼下候旨。”
咸宜公主问:
“惠妃娘娘的病有起色吗?”
小太监说:
“禀公主,惠妃娘娘的病大有起色,今早用过膳后,起床不用人扶,和两位仙人去后花园散步,走了一大圈呢!”
咸宜公主高兴地对李隆基说:
“谢谢父皇厚爱,皇儿这就带两位仙人回宫住两天!”
杨玉环听说要借花姑、李聪两天,忙偷偷用胳膊肘子顶了顶李隆基,李隆基便着急地说: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就借一天。”
咸宜公主笑道:
“杨贵妃是不是有些着急,‘巧克力金丹’还没吃够吗?一天就一天。父皇,皇儿告辞了!”
李隆基说:
“力士,你替朕躬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