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洞探奇
sunapr1719:24:04cst2016
8?凤凰山上
清晨的凤凰山,轻纱般的云雾围绕在山间,高大的树木若隐若现。微风轻拂,树枝轻轻摇晃,滴滴露珠抛洒到大树下,发出‘滴嗒’的声响。百鸟争相歌唱,偶尔会有棕色的小松鼠,在树上轻轻跳跃,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身穿羽绒服的李聪、花姑背着背包,沿着山间小路奋发向上。太阳渐渐升起,阳光通过大树枝叶的缝隙,斑斑点点透露在山地上。
花姑无比兴奋地说:
“聪聪,有时我自己想想觉得好笑,广州的白云山怎么能和我们家乡的凤凰山比呢。广州白云山最高点只有海拔382米,自古以来就是羊城有名的风景胜地。每逢节假日,广州人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上山,好不热闹,他们无不以广州有白云山而感到自豪。可我们的凤凰山在这边远地区,却是没有人问津。”
李聪说:
“是啊,我们家乡的凤凰山座落在人烟稀少的不发达地区。尽管草木繁盛,环境优美,象这样美丽的景色,如果是在上海、北京,那么一定会游人如织的。”
花姑若有所思地说:
“记得上个学期语文课老师讲柳宗元的《钴鉧潭小丘记》。柳宗元用简洁的语言对钴鉧潭小丘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对不为人知的美景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就象我们的凤凰山一样,由于偏僻而不为人所知。”
李聪问:
“花姑姐姐,你能背出《钴鉧潭小丘记》其中的一段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吗?”
花姑点头道:
“可以,我就背诵其中的一段原文;‘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李聪说:
“确实不错,现代汉语的意思呢?”
花姑笑道:
“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末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1000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400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李聪伸出拇指夸道:
“妙,钴鉧潭小丘的美与我们家乡的凤凰山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姐姐用柳宗元对不为人知《钴鉧潭小丘》极其生动的描写来隐喻我们美丽的凤凰山,不能不说是恰到好处。听说姐姐在年纪中是学霸,期末考试各门功课都是90分以上。姐姐的记忆力和阅读古文的能力真是太好了,我应该多多向姐姐学习!”
花姑不好意思地说:
“别这么夸,学习上我有时也会感到吃力的。聪聪你看,前面15米处不就是龙泉洞么。”
李聪抬头一看,高兴地说:
“龙泉洞到了,我们准备进洞吧!”
9?龙泉洞
凤凰山的龙泉洞座落在山腰处的两颗大松树下,由于人迹罕至,洞口长满了杂草。
李聪从背上抽出砍刀,一路砍开杂草。不大一会儿,俩人就来到了洞口。
花姑站在洞口往洞里探头观看,只见一股清亮的流水从洞内左边的一条沟槽中往外流,发出一阵阵“哗啦啦”声响,除了洞口有阳光,洞的深处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一阵阵阴森森的风从洞里吹到洞外,耳听得鬼哭狼嚎般的“呜呜”声。
花姑打了个寒噤,胆怯地说:
“聪聪,这洞里发出的声音太瘆人,听得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我们不进洞了,还是回去吧。”
李聪笑嘻嘻地说:
“姐姐你怕什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在学校学的就是科学知识,别太迷信什么有鬼呀神的!”
花姑笑了笑,问:
“你包里都有些什么东西?”
李聪打开包,一边拿出来一边说:
“我带的东西可全了,有从北京带来的酒芯巧克力、牛肉干,手机和小巧的摄影机,有瑞士军刀、手电筒,还有这包……咦,这是包东西什么?哪来的青霉素和听诊器、注射器,还有这么多的抗生素药物?哦,我想起来了,我那当乡村医生的表哥昨晚来看我,把这包东西放在我床头柜上,回去时忘了拿。昨晚他走后,我把床头柜上放着的牛肉干和这些药物全装进了包里。错拿了、错拿了,怎么办?”
花姑拿过药物看了看,安慰道:
“不用着急,这些药物都是普通的药物,镇上药店里有的是。你就放心吧,误不了你表哥治病救人的。”
李聪问:
“你怎么知道这些药物都是抗生素和一些普通的药物?”
花姑笑着说:
“你忘了我爸爸是医院的内科主任?我星期天有时会去医院看爸爸诊治病人,翻看爸爸的医学和药理学书籍。寒暑假爸爸带我去医院,还教给了我不少临床知识。高中毕业,我一定要考上北京医学院。”
李聪点头说:
“说的也是,回去后把这些药物还给表哥。哎,我说花姑姐姐,你包里都带了些什么,能不能拿出来给我看看?”
花姑说:
“我包里带有一把口琴、笔记本电脑、飞利浦mp5、手提照明灯等、防狼喷雾器,还有些零食和几本课本,没什么好看的,我们还是进洞吧。”
李聪拿起那筒防狼喷雾器看了看,问:
“带防狼喷雾器干什么?”
花姑说:
“我爸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防止突发性事故,妈妈让我随身带着。”
李聪说:
“花姑姐姐,我在前面打头,你后面紧跟着。”
俩人打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往洞里走去。
刚进入洞中不远,一阵“噼里啪啦”声迎面扑来,一大群蝙蝠从洞内向洞外飞去。花姑吓得发出一声惊叫,李聪忙拉紧花姑的手,安慰道:
“姐姐用不着害怕,只是一群蝙蝠而已!”
俩人鼓足勇气在两米高半米宽狭窄的洞里一步步向前,在手电筒照射下,除了脚下蝙蝠的粪便,周围石壁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不大一会儿,洞中渐渐宽敞起来。下了几级天然台阶,转了个弯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个宽阔的大厅展现在眼前。
花姑的手提照明灯照耀下,地面涌起一丛丛石柱、石蘑菇,洞壁上仿佛有石帐、石帘,好似舞台上的立体布景。洞顶往下垂的钟乳石千奇百怪,有的像瀑布,有的像海螺、像倒挂的冰凌,像……洞中景色美不胜收,有如绣花雕刻,千姿百态。
俩人手挽手,一边看,一边慢慢移动脚步,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多时,俩人又进入到了一个更大的厅堂,厅堂上下左右都仿佛是立体雕塑,琳琅满目,妙不可言。
花姑感动地说:
“聪聪快看啊,家乡的龙泉洞竟然是如此的美,美的令人透不过气来!这样美的地方,为什么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不进来看看呢?”
李聪赞同道:
“我爷爷说过,尽管凤凰山龙泉洞中的景物妙不可言,但凤凰山四周村里的乡亲们却很少来。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怕洞中有鬼,就是怕洞里藏有毒蛇猛兽。少数有点胆量的人来到洞口想进洞,可洞里的阴风往外一吹,洞内象我们刚才在洞口听到的那样,时不时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由于愚昧无知,这些所谓大胆的人还以为洞中在闹鬼。于是,这龙泉洞中有鬼在哭的事就一传十、十传百,所以乡亲们长久以来不敢进洞,也就顺理成章了。”
花姑从背包里掏出个mp5,兴奋地说:
“聪聪,我在我老师的mp5上下载了不少道教的音乐,要不要听听?”
李聪忙问:
“是吗,我还从来没有听过道教的音乐。道教音乐使用的是哪类乐器,有哪些曲子,动听吗?”
花姑说:
“张老师告诉我们;早期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唐代起,增加吹管乐器,嗣后,逐步加入弹拨、弓弦乐器。明朝《茅山志》记载国醮演奏乐器的道士竟达30名。近代虽然吹管、弹拨、弓弦、打击等乐器并用,但演奏中仍以吹管、打击乐器为主。道家音乐有赞美‘三清’、诸神的颂歌;有表现神仙应召而来的飘拂飞翔之声;有表现镇邪避魔的**威武之曲;有表现仙境佳所的云乐之歌等。敬神可以说是道教音乐的核心和主旨。曲目有;《紫气东来》《心游太玄》《迎仙客》《卧龙吟》等等。聪聪,在这样神奇的环境里,我们在这龙泉洞中来欣赏一首道教的《迎仙客》,是不是有点妙不可言!”
李聪笑着说:
“的确是妙不可言,既然我们来到这人间仙境,就放一首《迎仙客》吧,看看有没有神仙迎接我们!”
花姑按动按扭,在洞中潺潺流泉声伴随下,一首娓娓动听的《迎仙客》乐曲在幽静的山洞里缓缓响起……
一曲终了,花姑见李聪还在沉醉中,于是用手轻轻捅了他一下,笑着说:
“《迎仙客》放完了,好听吗?”
李聪感叹道:
“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仿佛仙境中有一位神仙大开山门,笑迎我们俩上门做客一般!”
花姑开玩笑道:
“想进入仙境那还不容易,你不是要来此印证‘五字真言’吗。现在正好,只要你把从我外公嘴里得来的‘五字真言’一念,这洞中立刻就会有仙门敞开。也许引许成到龙泉洞的老神仙会立刻出现在你我面前,伸出双手热情欢迎你我的到来呢!”
李聪摇了摇头,笑着说:
“我那是开玩笑说说而已,姐姐何必当真呢!”
花姑认真地说:
“你忘了问我外公‘五字真言’时,我外公庄重征求你爷爷的意见,直到你爷爷点头后,我外公还神叨叨往店外仔细察看,见四周没人才肯说出这‘五字真言’的吗。告诉我们后,叮嘱不能轻易将‘五字真言’泄露给外人。不管灵不灵,你就试试看嘛!”
李聪考虑了一会儿,说了声“行”后,立刻模仿道士盘腿坐下,道貌岸然地半闭着眼睛,煞有其事地念道:
“虚无虚乾亨!”
李聪的五字真言话音刚落,只见眼前一亮,洞中一切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变成了大白天,眼前的龙泉洞已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
10?凤凰山宫门前
俩人已然进入了不同季节的另外一个世界。只见四周巧峰排列,怪石参差。遍地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白鹤牺松立枝头,有如云烟捧玉。彩凤双双向日鸣唱,青鸾对对迎风耀舞。群山环抱的青山绿水中,没有一处不是神奇的美景,岩石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果实硕硕的桃林包围着一座金碧辉煌的道观。
李聪盘腿坐在道观门前的台阶上痴痴发呆,花姑用右手使劲掐了自己的左手臂一下,疼痛的“哎哟”了一声。
李聪被花姑的尖叫惊醒,忙爬起来拉住花姑的手,结结巴巴地问:
“怎……怎、怎么回……回事,这是什么地……地方?龙……龙……龙泉洞呢,龙泉洞哪去了?”
花姑镇定自若地看了宫门扁额上写着的“凤凰山宫”四个大字,说:
“还说呢,你那‘五字真言’一念,龙泉洞立刻消失,变成了眼前的凤凰山宫。”
李聪脱下羽绒服,狐疑地说:
“我感到有点热,眼前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姐姐,难道说我们就象科幻电影一样,穿过时空,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花姑把脱下的羽绒服放在台阶上,说:
“管他真假。我正好有些口渴,这山宫台阶旁唾手可得的桃子熟得多可爱呀,先吃个桃子解解渴再说”
花姑顺手摘下道观门前一颗桃树上熟透了的桃子,用嘴巴轻轻咬一口试了试,立刻眉开眼笑,然后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李聪见花姑吃得津津有味,咽了咽口水,问:
“姐姐,这个世界又红又大的桃子能吃吗,好吃吗?”
花姑一口气吃完后连连赞道:
“好吃、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水蜜桃!这个世界的水蜜桃皮薄多汁,实在是甜酸可口,妙不可言呢!聪聪,你也吃一个试试。”
李聪摘下一个拳头大的水蜜桃,略看一眼,便大口吃了起来。
见李聪满嘴流汁,花姑掏出雪白的纸巾,递给李聪,笑着说:
“你慢点,这水蜜桃还有的是!”
李聪吃完,接过纸巾擦了擦嘴后,伸手还要去摘,就在手指刚刚触碰到枝头的桃子,一阵“咕咕”声响吓了他一跳,忙把手缩了回来,问:
“姐姐,这是什么声音,从哪里发出的?”
花姑莫名其妙地说:
“我不知道呀,这声音好象是……”
又出现一阵阵“咕咕”声,李聪指了指花姑的肚子,笑着说道:
“这么大的‘咕咕’声好象是从姐姐肚子里发出来的。”
花姑也指着李聪的肚子,笑眯眯地说:
“还说我呢,你的肚子也在叫,而且比我的响声还大!”
俩人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花姑脸色突然一变,两手捂着肚子大叫一声:
“不好!”
说完,捂着肚子弯着腰,快速钻进了右边的桃树林。正对花姑的行为疑惑不解时,李聪肚子“咕咕”响的更厉害,他突然感到内急,和花姑一样,捂着肚子钻进了左边的桃树林里。
不大一会儿,俩人系着腰带从左右桃树林中走出,相视一笑后,来到山门前。
看着血红色的山门,李聪说:
“拉了一阵肚子后,整个身体感觉精神焕发,轻松有劲,好象有使不完的力气,就像脱胎换骨了一般!姐姐你看,这山门哪是门呀,完全由石头砌成,严丝合缝,根本就打不开!”
花姑用手触摸了一下,点头肯定道:
“聪聪你说的对,这根本不是门,而是块整的石板。”
俩人正议论时,一阵道情从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由远而近:
“觅法寻师问正传,若无真诀难成仙。谷精火到风吹化,髓窍融通气鼓煎;物举潮来神伏定,情强性烈意和牵;青羊洞里须调炼,炉内铅飞喜自然。”
李聪忙问花姑:
“姐姐,你不是爱好苏东坡的诗词吗,刚才传来的声音好象是一首奇怪的诗。姐姐你古文好,能不能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花姑点头说:
“刚才从山谷里传来的是一首有关道教炼丹方面的七律,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寻找秘法只有得到先师以获得真传,没有真正的秘诀人们浪费心机也不能炼成丹。人自身的元精只有经过意念和呼吸才能化成气,肾内的泉水若要融化流通是依靠精气的熏陶。在阳生物举精潮来临时要用心神去制伏安定,当情性深遂淫心跳动时要以意念去调和牵制。春阳之气引起精归丹田要常常调和和锻炼它,虚无之境导致无我韵味会宣告灵丹妙药铸成。”
李聪摇着头说:
“这都说的是些什么呀,我一点也没听明白。”
花姑说:
“我也闹不懂其中的意思,好象是道家修炼的口诀什么的。”
俩人正在道观门前猜测,一个中年道士飘然而至。
只见道士仪表和气,质清秀超逸,全身的装束有点别致;头上戴一顶浅青色的圆角冠,肩上披一领浅清色的圆披肩,脚上穿一双青色的圆头鞋,衣服轻细得象蒙着一层薄雾。他须髯飘飘,颇有些仙风道骨,手中执着拂尘飘然而至。
道士来到二人跟前,立而不俯,行拱手礼道:
“花姑、李聪,师尊并未召唤,尔等来此何干?”
花姑抢身上前和道士握了握手,客气地回答说:
“花姑、李聪不揣凡庸,冒叩仙府,伏乞师尊收为弟子,必定生死相随。”
道士仔细打量了一下二人,说:
“尔等门前静候,吾去禀告师尊。”
说罢,道士身子微微一蹲,双脚轻轻一弹,飞过山门,进了道观。
李聪用英语惊呼:
“ifthemonk,takepartintheolympicgames,thehighjump,longjumpgoldmedalmustbelongtohim!(这个道士不得了,如果参加奥运会,跳高、跳远金牌非他莫属!)”
花姑用英语回答道:
“itseems,that'nothingvirtualdryhengfivemantraisspirit!wereallyisthroughthespaceandtime,cometoanotherworld,metthelegendsofthegods!(看来,那‘虚无虚乾亨’五字真言还真灵!我们真的是穿越了时空,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遇见传说中的神仙了!)”
李聪感叹道:
“就像在神话中一样,真是不可思议!”
花姑笑道:
“只要人类世界上还有无法解释的现象,神话就一定会延续下去。”
李聪问:
“姐姐,你刚才跟道士说;‘不揣凡庸,冒叩仙府,伏乞师尊收为弟子’是什么意思呀?”
花姑笑着说:
“不揣凡庸是文言文中的一句,不揣的意思是;不考虑或者没想好。凡庸是指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冒叩仙府的意思是;冒然来到神仙住的地方。伏乞就是请求的意思。明白了吗?”
李聪笑着拍了一下花姑的肩膀,俏皮地说:
“姐姐满嘴文言文,我怎么感觉到姐姐你象是个老古董呢!”
花姑说:
“别胡说八道,什么老古董不老古董的。还是赶紧想办法弄清楚我们身处什么地方、在什么年代。”
李聪说:
“那道士可能知道过去未来之事!我们不认识,刚一见面就直呼我俩的名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大有文章!”
花姑点头说:
“等一会儿见面后,我想办法探听清楚。”
11?凤凰山宫道观大殿
殿堂中央坐着葛洪葛天师,他头戴碧玉莲冠,身披缕金白袍,腰系黄绦,足穿朱舄,手中执着玉如意,给人以**肃穆、道貌岸然的感觉。
葛天师东西两旁分坐着四位仙人,衣裳服色虽然不同,但个个都是仙风道骨。
许成进殿向葛洪行了个礼,说:
“师尊,您说的20年后与我有缘的徒弟花姑和李聪提前到了,就在山门外。”
葛洪掐指一算,微微笑道:
“来的不该来,去的也要去。唤他俩进来吧,一切顺乎自然!”
许成转过身去,想了一会儿,又打转身问:
“自从弟子上山为客户剃头,路遇虎蛇,蒙师尊收留,在凤凰山学道已十年有余。虽学有长生妙诀,能超越时空,但不知道我道门之中有生死轮回么?”
葛洪说:
“怎么没有,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世界共有四劫;一小劫为12万年,人类愚者皆尽。一大劫为25万年,儒教灭亡。一宏劫为36万年,我们道教毁灭。一宙劫为72万年,佛教荡然无存。无论儒教、道教、佛教,都有灭亡的一日,这就是劫数。”
许成又问:
“师尊成道之日,到今天该有多大年龄?”
葛洪道:
“为师出生于西晋太康四年,按现在的说法是公元283年。晋朝136年,唐朝288年,宋朝317年,元朝97年,明朝276年,清朝275年。到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2014年,共渡过1731年了。”
许成说:
“师尊,地藏菩萨曾有悲誓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师尊常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我道门中向来以慈悲为怀,除弟子外,不知师尊在1700多年中共度有几人?”
葛洪道:
“除了你,还有没到时候却自投山门的花姑和李聪。”
许成不满地说:
“师尊,为什么只度弟子三人?是不是我道门之中不肯慈悲为怀,多造就神仙。师尊要是能给弟子3个月时间,让弟子去华夏的唐朝一游,保准度二、三十名道德之士与我们道门!”
葛洪听说后哈哈大笑,说:
“徒弟你住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忠不孝者多,不仁不义者广,清心寡欲者更是凤毛麟角,如此之辈怎能做得神仙?也罢,就让花姑与李聪拜你为师,给你半个月时间,如果能度一人上山,就算你功德无量。去,去把花姑李聪叫来。”
许成双膝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后,说:
“弟子谨尊师命!”
12?道观门前
花姑和李聪正说着,先前飞进去的道士又飞了回来,他说:
“师尊正在大厅等候,两位请吧!”
李聪面有难色地说:
“这大门就是石板一块,我们怎么进去?”
道士笑道:
“未到时辰何必来,功德圆满门自开。尔等已食过我仙家的仙桃,体内浊气已尽,道骨已然生成,肉身可随意升腾。”
花姑说:
“慢!仙长,我等初到,不知身处何地、何时,仙长尊姓大名、师尊是谁,召见却是为何?望仙长不吝赐教,我等感激不尽!”
道士微微一笑,说:
“贫道也不和你们咬文嚼字,就用你们年代的语言吧。现在暂且定为唐朝的天宝14年。贫道许成,与你们同为巴邱镇人,是同乡。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凤凰山龙泉洞的‘别有洞天’,我们的师尊是葛洪仙师。”
花姑用心一算,说:
“唐朝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公元755年到公元2014年,已有1259年了!”
李成惊呼:
“你就是1200多年前传说中巴丘镇的许成?是那挑着‘剃头挑子一头热’,上凤凰山给猎户剃头,路遇虎蛇的剃头师傅许成?”
许成回答说:
“正是!给人剃头修面正是贫道出家前养家糊口的本事。”
花姑笑吟道: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许成惊愕道:
“这是杜工部赠谪仙人的诗句,里面提到了师尊,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聪摇头晃脑,煞有其事地说:
“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也。果然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哪!”
许成点了点头,说:
“今天的相见就是缘分,你俩是否愿意拜我为师?”
花姑、李聪说:
“我们愿意!师傅,请受徒弟一拜!”
受过花姑、李聪的三叩九拜大礼后,许成说:
“徒弟们,别让师尊久等,还是随为师见师尊去吧。”
说罢,许成身体一纵,飞过墙头。李聪、花姑把羽绒服穿上后,也学着许成的动作,飞身越墙。
13?道观前院
由于用力过大,李聪、花姑落在了许成的前面。
只见金碧辉煌的大殿台阶下,由十几个仙男童女组成的乐队正在大殿的台阶下演奏,他们个个嘴唇鲜红,牙齿雪白,脸上象白玉一样光润,轻柔细洁的衣服随风飘拂,好象浮动的白雾和青烟。仙童鼓琴,玉女吹笙。白仙鹤在柳林下翩翩起舞,金鲤鱼跃出水面伴奏。清音嘹亮,雅韵铿锵。
许成赶上,带着李聪、花姑步入殿堂。
14?殿堂里
在许成带领下,李聪、花姑一路来到大殿。只见满殿祥云缭绕,香气四溢。
许成向葛洪行礼后,说:
“师尊,花姑、李聪已带到,请吩咐。”
花姑上前一步,向葛洪以及两旁的仙人行了鞠躬礼,说:
“葛爷爷好,众位仙长好!”
葛洪严肃地说:
“花姑、李聪,还没有到出现在凤凰山宫的时间,你们怎么就擅自来了?我这里暂时还没有你们的座位,快回去吧!”
花姑说:
“葛爷爷,我老师告诉我;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从东汉到21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我要问,如今神州大地佛教鼎盛而道教冷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每当初一、十五,无论东西南北,各地佛门善男信女到寺庙礼佛者多如牛毛,而我们道教的道观却是很少人涉足。究其原因,恐怕是道教的宣传力度不够。我们穿时空、越千年,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外桃源,怎么说要我们回去就回去呢?没看到道教的好处,即使我们回去了也只能当成是南柯一梦罢了!”
李聪一边用摄影机拍摄,一边说:
“葛爷爷,不说屁股还没坐下吧,连茶都不让喝一口就要赶我们走,您也太不够意思了!”
花姑要求道:
“是啊,能不能让我们去山外面看看?总不至于让我们入宝山空手而回吧!”
葛洪摇头只是不允许,左边有仙人帮着说:
“师尊,虽然花姑、李聪还没到来的时候,但他俩与师尊有缘,前生必竟是我们道门中人。现在让他俩回去,他们还真以为是做了个梦,根本不相信我们道家还别有洞天。更何况我法门之中本以度人为第一功德,让他俩随师傅许成去山下转转,顺便宏扬我法门道法,做些功德也未尝不可。”
众人齐声道:
“请师尊应允了吧!”
葛洪点点头,说:
“也罢,看在众仙的份上,我就破次例。既然花姑、李聪拜虚元子为师了,可一同去后花园用膳。膳后在师傅带领下去凡间一趟,考察清楚我道教冷清的原因。虚元子,你有些日子没去凡间了,为师赐你一把飞龙剑,可带你这俩个徒弟到尘世的唐朝和历朝历代一游,时间定为半个月。到凡间后,不可与和尚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升腾,不许作法。身体力行宏扬我法门道法的同时,要靠自己的本事挣饭吃。否则必遭天遣,永远做了凡夫俗子留在尘世!”
许成说:
“上次奉师尊之命,赤手空拳下山杀倭,还是公元1942年的事。师尊,这把飞龙宝剑有什么好处?”
葛洪说:
“飞龙宝剑乃太上老君在八卦炉中亲手所炼,只要说出要斩之人的地址姓名,念动咒语,此剑便会化作飞龙,飞去斩恶人之头。附耳过来,告诉你咒语。”
葛洪对着许成耳旁一阵嘀咕,许成跪拜点头称“是”后,带着花姑、李聪出了大殿,一路向道观的后花园走去。
15?道观后花园
道观的后花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高大的树木象竹子长着节,叶片犹如芭蕉,又有圆盘一样的紫色花朵。五彩蝴蝶张开大扇般的翅膀,在花间飞舞。象鹤一样的美丽大鸟,在树梢间翱翔。
许成带着李聪、花姑来到后花园中的一个八角亭中。亭子不大,刚好能容下一张八仙桌。
许成指着八仙桌上热气腾腾的菜,说:
“这是一桌天师八卦宴,请慢用。”
李聪见如此色、香、味俱全的天师八卦宴,兴奋地问:
“我出生以来就没吃过这么整齐的宴席。师傅,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桌‘天师八卦宴’?”
许成笑道:
“可以,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为宴请仙客摆设的宴席。天师八卦宴的最大特点是,既注意菜肴的选择,更注重菜盘的摆放,宏扬道教的寓意淋漓尽致。设席时,必须使用八仙桌,按我们道教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先上八个小菜或小吃,如捺菜、茄子干、柚子皮、霉豆腐、灯蕊糕、寿星饼、南瓜子、冬瓜糖等,八位客人各人斟上‘天师养生茶’。茶过三巡,撤下小菜,再上八大菜。用‘红枣糯米’等原料精制而成的太极八宝饭,八宝饭放在桌子的正中央,定下乾坤,然后,按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教八卦规律,依次摆上特制的盘子盛装的八大。按道教方位规定,北为玄武、南为朱雀、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所以,代表玄武的红烧龟肉放在上座的正中,代表朱雀的板栗烧鸡放在下位的正中,左右两侧正中分别是代表龙的清炖蛇和的红烧兔子肉。其它荤素菜肴便在空位摆下,正好围盛开个太极八卦图,可谓色、香、味、形俱全,这就是天师八卦宴的精神所在。”
花姑惊讶地说:
“这么多美味佳肴,又没有八个人,叫我们三个如何能吃得完?吃不完岂不是要造成浪费,多可惜呀!”
许成道:
“我们道家对暴殄天物深恶痛绝,绝不肯浪费一米一粟,否则必遭天遣。吃不完不要紧,我们吃时不要用筷子乱翻胡挑,弄得一团糟就行,剩下的可留给观里的火工道人们享用。”
三人坐下后,李聪看着桌上的酒壶,问:
“师傅,我和姐姐是不喝酒的。有王老吉、乐百氏吗?”
许成莫名其妙地看了看李聪,又把眼光移到花姑身上询问。
花姑明白了许成的意思,忙解释说:
“师傅,王老吉、乐百氏是我们那个时代一种不含酒精的饮品,也就是说我们拿它来当酒喝。”
许成笑着对身旁服务的金童玉女说:
“你们俩拿碗到亭台下的白泉去舀白泉水来。”
金童玉女分别从桌上拿了两个大碗,下到亭台旁的一眼白泉边,舀了两碗泉水,小心翼翼地端到李聪、花姑面前。
童女脸露微笑,把泉水恭敬地端给花姑,说:
“师姐请喝吧!”
花姑接过碗,含了一小口品了品,赞美道:
“聪聪,这泉水味如乳汁,非常甜美!”
李聪从童男手里接过碗,双手捧起来连喝了几口,顿时脸上红扑扑的,象喝醉了酒一样。一碗水喝下去后,摸了摸肚子,说:
“这碗甜蜜蜜的泉水喝下去后,刚才感到有点饿的肚子现在饱饱的了。姐姐,这桌天师八卦宴我是一口也吃不下去,真可惜呀!”
花姑说:
“我也一样饱了,泉水喝下去后脸上有点发烧,就像喝了酒一样,一点东西也不想吃!”
许成笑道:
“刚才吃了仙桃,现在又饮琼浆,怎么能不饱呢!走吧,我们一起出洞,先去唐朝开元年间的长安走一趟吧。”
李聪说:
“好呀,洞口在哪里?”
许成说:
“这样,先把你们身上的衣服换成道装。把四不像背包里的东西放进布袋,然后带你们先去长安,再去唐朝其它地方一游,度二、三十人入我道门来。”
只见仙童玉女托着个装有布袋道服、帽子和拂尘的托盘来到他俩身边,仙童恭敬地说:
“师兄、师姐,请更换衣服!”
俩人头挽双髻,身穿道袍。把背包里带来的东西转移到布袋里,戴上道帽,拿起拂尘,挎上布袋,严然成了道士。
李聪自我打量了一下,说:
“姐姐,穿上这东西我感到有些不自在。”
花姑笑嘻嘻地说:
“要去陕西省的省会西安,也只能入乡随俗作道士打扮。我们穿来的服装在古人眼里肯定是奇装异服,不把你我当怪物才怪呢。”
许成抚掌笑道:
“人靠衣服马靠鞍,两位已然成我法门中人了!走,到长安城讨生活去!”
李聪看着许成背上的宝剑,说:
“师傅,还是让徒弟替您背飞龙宝剑吧!”
许成解下宝剑递给李聪,说:
“千万小心,别把宝剑弄丢了!”
李聪笑道:
“师傅放心吧,就是弄丢了我李聪自己,宝剑也不会丢的!”
16?道观左侧的偏房里
许成带着李聪、花姑来到道观左侧的一间偏房里。许成换上农夫装束,在房间角落里找到一副剃头挑子,把剃头挑子挑上肩后,说:
“还等什么,推开窗户,我们走吧。”
花姑问:
“师傅,你挑剃头挑子干什么?”
许成说:
“此行师尊不许我们作法,只好凭本事吃饭!也不知道为师这点本事能不能谋升斗于我们三个人的口舌之间?”
李聪用英语埋怨道:
“thegegrandpaisreallystingy,touri**,touri**,don'tgivehalfpennyactivityfundsdonotsay,alsoletusthreepeopleswhattaowithhisbarehandstocarryforward!isreally……(这个葛爷爷也真小气,旅游就旅游,不给半分钱活动经费不说,还让我们三个赤手空拳去宏扬什么法门道法!真是……)”
许成诧异地说:
“叽里呱啦的,象是当年美国大鼻子视察员说话。”
老师惊愕道:
“师傅见过美国人吗?”
许成笑道:
“不但见过美国人,而且还和倭寇打过交道。”
花姑说:
“师傅,他在用英语说话,表示不满。聪聪你少埋怨几句!师傅放心吧,不是还有徒弟在么,我们不会饿肚子的。”
许成指着靠右墙的一个装满书的书架,说:
“花姑、李聪,你们可随意挑几本带上。”
花姑上前拿了两本揣在怀里。
李聪不屑一顾地说:
“我是来这里玩的,不拿了。”
许成笑道:
“你可不要后悔呀。”
李聪听说后,赶紧也拿了一本。
许成走到窗前,用手轻轻一推窗户,那窗户“呀”地一声被推开。李聪、花姑举目一看,只见窗外一座书院在青山绿水包围之中,书院内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李聪说:
“好像是所学校。”
花姑问许成:
“师傅,我们不是要去长安城吗?这里书声朗朗,确实是所学校。”
许成说:
“这里是终南山书院,离长安城百十里。书院地处秦岭深处,沣河之畔,环山抱水,清静幽雅,民风淳朴、美景宜人,实人居之‘净土’,修学之‘仙境’。”
花姑说:
“师傅,我老师说;终南山是道教《道德经》的发源地。成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打鬼的钟馗、药王孙思邈、财神赵公明、汉朝开国元勋张良、八十岁封神的姜太公等都在此山修炼过!”
许成点头说:
“正是。”
李聪说:
“那还等什么,我们跳出窗户,下山去长安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