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兽星宏境引 >第2章 讲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讲座

  

satapr0923:36:30cst2016

  拿定主意后,涂岚觉得精神有点亢奋起来,原先的萎靡瞌睡顿时消散,人都善于在生活中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来对抗日常僵化的死板。

  他兴致勃勃顺着这校园的围墙一直走下去,直到他看见学校的大门,建成古风的宫门样式,古朴典雅而不繁藻,他之前从没特地来过这里,他走向门卫问道:“师傅,打扰一下,请问老图书馆怎么走?“

  门卫转身手一指右侧,说:”看到那个红尖顶了么?就是那个西洋老房子,前面五十米右拐就是。“

  涂岚道谢后径直走去,环顾整个校园,他忍不住感叹,在徐家汇这寸土寸金的地段还能保留这样一处静谧的绿洲实属不易,这老图书馆应该和外面不远的天主教堂一样,这一带房子都是殖民租界时代留下的老建筑了,在浓密的绿荫相映下,红白色相间雕花的尖顶也显得格外精致,在周围一片灰白基调的老房子中脱颖而出。涂岚踏上石阶一步跨进去屋内,那种老房子独有的寒气变笼罩全身。

  走进会议室,并没有很多人,零零散散都是年轻的学生,在一起交头接耳商量事情,看上去是负责操办会务的。会议室同样也是老式简朴的装潢与布局,脚下是已经咯吱咯吱的木地板,除了中间一张椭圆大木桌周围一排椅子外,沿着整个会议室墙壁三面列着一圈座位,正中的投影仪已经打开,学生正在调试电脑准备演示ppt,涂岚猜想桌上应该都是列会的专家席位,而外排的才是听众的位子,他找到后排一个位子坐下了,环视四周,水晶吊灯散着昏黄的柔光,会议室周围挂着几张照片,都是些知名学者,清朝人、民国人,还有些曾在这里任教的外国人。整个屋内稍微做留意就能闻到那种轻微的霉味。

  一个小男生捧着一个大纸袋,向涂岚走过来打招呼:“请问您是媒体么?”

  ”哦,不.....我就是有点兴趣过来旁听的“,涂岚赶紧表明身份。

  学生点点头,”好的,欢迎您的到来,这是我们本次学术研讨会的资料,您可以先看看。“,说着从纸袋中抽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涂岚,涂岚道了谢,男生又继续走向其他听众发放去了。

  涂岚提起那本精美的小册子详视,封面和那海报一样的照片,雕饰花纹的陶碗,重要的不是这碗的质地是粗陶还是白瓷亦或是金银,他只是觉得那碗上密布着的抽象的雕刻花纹非常熟悉,他的思绪开始又飘散开来,然而还是一点头绪都找不到。

  他发愣了半晌,直到陆续进来坐在他周围的学生交谈声惊醒了他,涂岚低头看了看表,还有10分钟就到半点了,他打开资料册翻阅了起来,

  他直接翻到后面,直到又一次看到那只碗的照片为止,照片旁边写着小字简介,利莫里亚雕花陶土碗,出土:2015年5月24日直布洛陀海峡利莫里亚战船(疑似)遗址。

  这是从海底找到的?然而他的记忆里并没有对海有很深的印象,即使梦里也好像没有出现过海

  涂岚又从头看起,首先看到是摘录了涉及到利莫里亚文明的一些科普资料,从古希腊先贤柏拉图在著作中提及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以来,这两千多年以来考古界在地中海至大西洋段海域陆续发现了不少古文明遗址,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能直接证明这就是亚特兰蒂斯遗址,一切都只是对传说的猜想。

  直到5年前在亚速尔群岛附近的海沟中发现了第一艘战船遗址,这些破损的合金板材的战船被检测出制造于大约公元7000年前就震惊了世界,并且在修复检测后发现其工艺与结构已经相当现代化,具备了密封式的弹舱,但是武器弹药已经无处可寻,之后陆续在大西洋至地中海水平找到了同批次的战船,这些古船比起20世纪的舰队水平已经差距不大,却足足提早了将近万年之久,这些现代工艺的战舰基本证实了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实际存在,虽然城市群的遗址群还没有发现,但是这一发现使考古界乐观的相信,找到确凿的证据只是时间的问题,之后全世界的考古界都把焦点放在了地中海至大西洋的海域海底,进行密集的地毯式勘探与发掘。

  这些古文明的战舰遗骸不止刺激了对亚特兰蒂斯的科考,人们对其传说中的夙敌利莫里亚文明的存在也开始深信不疑。和所有值得赞叹的古文明不一样的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与利莫里亚就近乎于当今的水平,印加、苏美尔,这些是名副其实的“古”文明,是因为他们的文明性质还是比较低级的,而利莫里亚和同时代敌对的亚特兰蒂斯却是发展年代上的古早,其科技远远超越了同时代还未进入文明的人类,这种差别大概就像殖民时代欧洲冒险者碾压非洲与美洲的原始部落的差距一样。

  但是,利莫里亚和亚特兰蒂斯并不那么如后世的欧洲人那么幸运,这两国在传说中据说彼此相隔并不远,文明水平也差不多,都属于古纪元罕见的发达,偏偏两国彼此相隔,然而历史从不缺这种巧合,罗马对迦太基,李唐与吐蕃,大汉与匈奴,都是这种相邻就是棋逢对手,平分秋色。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和利莫里亚作为古文明时代最突出的两个竞争对手,战事不断,意图征服彼此,但最终两个文明都衰亡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使是恐龙在瞬间灭绝后还能找到骸骨,这两个文明的消逝却几乎彻底抹去了存在的痕迹,成为科考界的难解之谜,瘟疫论,核战论,地震论,甚至还有外星人,这些都只是猜想,现实就是万年以前这两大文明只闪耀着短暂的辉煌后便消失殆尽,留下的是地球上其他刀耕火种的文明在缓缓发展。

  涂岚开始很有兴趣的想往下看,却发现进入会议室的人开始多了,他抬手看表,还差五分钟,陆续进来的有年轻的学生,也有成熟的职业人员,相互握手寒暄交互名片,或打开笔记本电脑,或调试单反相机,这大概都是专职的记者,

  一名乌黑卷发,鬓角略带白发的外国年轻男子,面相消瘦俊朗,典型的闪米特人种相貌,用略带沙哑的嗓音指着涂岚身边的空位问道:"请问我能坐这里么?"。

  涂岚说:"当然可以"。男子致谢并坐下来,

  涂岚觉得这个人的声音好像之前在哪里听到过,真是见鬼,又是觉得熟悉,这人虽然举止文质彬彬,坐下后也微笑着向涂岚致意,然而涂岚潜意识里有点排斥这个声音,他侧目偷偷看到男子在膝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毫无疑问这也是个记者。

  时间刚好,最后进来的一群人坐到桌前的列席上,一名身形高大微胖的外国中年人坐到了会议桌前那个全场最核心的主位上,毫无疑问他就是张贴所写的主持人,那个来自意大利的教授。教授开始用英文做简短的介绍,正因为不是母语,他讲的很慢,涂岚也能听得懂,只是这口音非常浓重,意大利人说英语总好像是舌头在口中弹跳着发音。

  “下午好,各位。我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考古系的系主任阿尔多.皮亚诺。众所周知,5年前亚特兰蒂斯古战船群遗迹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的海域首次被发现并确认以来,成为整个历史学与科考界的一大突破,也震惊了世界,亚特兰蒂斯古文明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从那之后全世界的考古学家都花了很大的精力与物力集中在大西洋至地中海段的海域力图再次寻得突破,迄今为主一共找出的249处古船遗址中,经过对比鉴定,大约有17艘是处于亚特兰蒂斯时代的,并且他们的制造工艺和第一艘被发掘的古战船基本保持了一致。

  然而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并不是关于亚特兰蒂斯古文明,而是传说中的利莫里亚古文明。本次学术讲座的目的之一,就是展示这一年来我们团队的一些成果与进展。因为当下亚特兰蒂斯古文明的科考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热潮,我认为我们的课题项目的确应该把握这一契机,但同时又应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我的意思是,我们没必要像西部淘金开矿一样,一窝蜂的在一个方法挖,这不应该是我们目前研究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这位教授说话非常的轻松幽默,周围的听众被他的俏皮话引得一阵发笑。

  “在之前进行的研究中,在对亚特兰蒂斯的17艘战船遗骸的扫描时发现了金属船体的破损来源于强外力施加,这也印证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战船是以对这战船群的工艺水平分析来看,已经可以抵御海上的自然灾害,而且这些船沉没的区域都是深海,并不存在暗礁,不排除这些区域发生过板块下沉的地质变化,但是这种可能行非常小。结合古文明利莫里亚和亚特兰蒂斯围绕着进入地中海控制权的战争持续了很久的传说,我们确信在这黄金水域曾经爆发过大规模的海战,亚特兰蒂斯战船的船体受损也证实了战争的存在,考虑到战船的航线应该是有其规律的,我们把那17艘亚特兰蒂斯古船遗址的地理坐标上进行标记后,结合推算当时的水文地理情况,用计算机进行了多种航路模拟路线的绘制,并按优先级排序,而我们准备依照这个航线进行海底的重点发掘。

  此次合作的研究项目组规模相当庞大,我们整合调动了多方面的资源,我本人不仅是米兰理工大学考古系的系主任,还兼任斯坦福大学地中海古文明研究所的客座教授,而贵校的盛宣怀基金会也对我们的项目也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项目从2013年就开始进行,我们向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定制了多台专用的自主水下勘探机器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最先进的科考潜水艇,该批次机器人的操作软件也是由ibm研发并维护,可以说我们前期的筹备工作具备了国际上最好的条件。

  在去年的4月份,我们抵达遗迹航道路线,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在第6艘被发掘的亚特兰蒂斯战船东南方向大约7公里的水域,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海底,挖掘机器人的金属探测器发现海底70米以下传来微弱的信号,我们排除了矿脉的可能性后,水下机器人开始作业,并进行采样分析,衰变测试的结果是与前面的战船属于同一时代,这可能是第18艘战船,但是随着发掘的深入,我们否定了原有想法,虽然这艘战舰的确是亚特兰蒂斯同一时期的战船,但并不属于亚特兰蒂斯。

  请看ppt上修复后的结构图,以往我们找到的亚特兰蒂斯的战船船体和我们今天的潜艇非常相似,采用仿生学的鱼形前脸,但这艘战船,整个战舰较为方正,船头则是刀尖式凸起,没有采取亚特兰蒂斯那种通行的流线设计,也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该船所属文明水平逊于亚特兰蒂斯的。”

  "仅凭船体结构这一点,很难证明这就不是亚特兰蒂斯的船吧,也许这是不同型号的战舰呢“下面有个记者忍不住发问。

  "问的好,我们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们的机器人找到了一些遗留的物件,我们才敢真正这样确定。

  我先请大家看看在此之前亚特兰蒂斯的17艘战船遗迹的文物,我们发现了其特殊的亚特兰蒂斯文字符号,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归类起来发现是这样的,这是在第1艘船内找到的金属门板上的刻字,这是另一艘船上传动系统桨叶上的刻字,还有这些....这些,你们看出什么相似了么?"

  涂岚看出来了,虽然这些古文字并不可能看懂什么意思,但是其中参杂着的有几个符号是完全一样的,格式也一样,也许这是字母或是偏旁部首,这的确应该是同一种文字。毫无疑问,具有同类刻字的船是来自于同一文明。

  投影仪上放出了一件黄色底色,材质剔透的地图,和现代地图样式区别不大,但是涂岚却完全看不出这是哪里的地图。

  地图上的文字符号被放大了,这些字符都是卷曲环绕着的,看上去更为抽象,而先前亚特兰蒂斯的战船上的刻字却笔画锋锐,显得直观明晰,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这两种字符完全属于两个体系。

  “我们非常幸运的在船舱内找到这样一件航海图,令人惊喜的是这张图是由石英玻璃上色制成的,我们发现它时还完好无损....“教授的眼神闪闪发亮,语调也开始激动了起来,”你们能相信么,这张航海图就这样完好无损在海底静静躺了一万年,直到被人发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发现的这艘船内部喜欢大量使用石英玻璃和人造合成水晶材质,而亚特兰蒂斯的战船上却完全没有发现这类材质,基本都是合金材料。这也是两者风格不同的区别。

  我们同样将这样图扫描了之后向全球顶级的地质学家求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能确切的肯定这是当时的南欧和西欧海域图,这是这张海图,这是现在的该地区同比例地图,你们看出相似了么”

  涂岚看到屏幕上演示的地质板块的动态变化,果然如此。

  “现在我们回头看这张图,这是现在的摩洛哥沿海,而这是这张图上的摩洛哥海域,还有这里,爱尔兰岛,这些都在一万年以前被标注了出来,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在这附近活动过,这张图上大部分地区我们都能在现代地理上找到对应,除了两个地方以外。

  一处就是这张海图上的红色玻璃绘制的版图处,可以看到,原件这里上色与其他版图都有所不同,考虑到我们今天的地图,本国一般也会用颜色特别标注,这里很可能就是该船的母国。这是一个独立的大型岛屿,根据这张海图推算,面积应该有8.2万平方公里,大约在葡萄牙海域的北面约230公里处。

  而另一个有标注的,同样在现在的地图中也没有找到对应的地域,同样也是版图面积较大的一个岛屿,位置大约在摩洛哥埃尔加迪达的西北侧约400多公里处,面积要小一点,大约有5.5万平方公里。

  以上就是我们所发现的重要成果,据此我们假设认为,这艘与前面17艘古战船建造工艺与风格完全不同,却处于同一时期的第18艘战船正是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的夙敌利莫里亚的战舰,船上发现的文字以及地图都可以支持我们的假设。

  黑暗森林法则是今天谈到早期文明发展时一个很流行的概念,两个陌生的文明一旦相遇,基本上都是秉承着先下手为强的态度,相互厮杀保全自己,一个部族尚处于发展早期起来还没有形成规模就很可能被其他部落一夜之间偷袭灭族了,这是当时整个处于蛮荒时代的文明写照,也解释了为何那么多河域平原文明都昙花一现的在混战与征服中衰亡。而亚特兰蒂斯和利莫里亚作为临近欧非大陆的岛国,既能沾染文明进行与欧非大陆沟通接触,又能在安全的间隔中得到持续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大胆假设,这艘战舰的沉没地点与第6艘被发现的亚特兰蒂斯古战船如此接近,很可能正是由于两者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所导致,在争夺临近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两大文明的战舰群在战役中各有损伤。

  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地图,马上就能按照位置将亚特兰蒂斯与利莫里亚的遗址准确的发掘出来,令人遗憾是,这一次我们水下勘探在那两个划定区域经历四个月的寻找后都无功而返,事情发展并不像我们理想中那样。我们的科研团队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那张地图存在严重的谬误并没有准备反应,也有人认为我们对地图的解读是错误的。

  为了印证地图的准确性,我们委托荷兰壳牌集团的地质勘探船帮助我们在划定区域定点进行114次海底岩层抽样采集,我们再一次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异状,在我们划定的“利莫里亚”海域,海底岩层钻孔相隔仅15公里的区域的岩层采样居然年代居然完全不同,划定区域内的岩层年代较新,而周边外围区域的岩层则古老的多。”

  教授停顿了下来,向着听众发问道:“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嘛?”

  一个嘴快的女生回答道:”您的意思是,如果地球就像一杯冰激凌,那的两个岛屿就像是上面的草莓被人用勺子挖出来吃掉了,是这样么?“

  这个形象的比喻打破了几分钟前处于困惑与不解的听众们沉重的气氛,听众席一片哄笑,涂岚也笑了,这姑娘一定是个吃货。

  ”exactly!“教授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

  一个男生插话道:“我不认为这两座岛屿是凭空消失了,很可能是赶上了剧烈的地质板块运动,要么就是那两座岛屿的岩层板块被其他岩层板块翘起来的压在下面,沉入了海底,要么就是在地震这些强外力的作用下板块开始解体成碎片飘散到四周。

  教授赞许的说,对,是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非常小,你所说的地球板块作用无论多剧烈,都需要至少百万年时间才有发生较大程度的演变,仅仅一万年时间对地质作用的变化来说又太短了,而且如果真的发生了板块覆盖,那并不只局限于这两座岛屿,周边的板块也会共同发生异变,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在周边找到曾经发生过这种板块剧烈覆盖的证据。至于破碎解体漂移,我们团队也曾有此种猜想,很可惜,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直接的支持证据。

  虽然当前我们的发现进展并不理想,但是我们的研究仍在继续,下一阶段,我们还是打算扩大海底岩层勘探采样的范围与强度,一旦这两座从地图上消失的岛屿被发现,那亚特兰蒂斯和利莫里亚文明的秘密将会彻底揭开。”

  教授看起来是要做总结性的陈述了,一直静静坐在涂岚身旁的年轻男子突然举起手来。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