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故国兵灾
tueaug3019:39:30cst2016
伊若见林帆坐在蒲团上,林帆对自己的话已是言听计从,不由得芳心窃喜。
林帆突然问道:“伊若,李伯伯和钟叔叔为什么管你师傅叫公主呢?听你这么说,他们好像很听你师傅的话啊,还有你师傅称他们两人一个是李尚书,一个是钟将军。这又是为何呢?”
伊若道:“你真的想知道?”
林帆道:“他们和你都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只是想多知道一些关于你们的事,这也算是对你们的恩德的一点报偿吧。”
伊若道:“可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诛仙剑是怎么得到的,据我所知,很早以前,在修士之间,诛仙剑掉落人间的事就已流传久远。”
林帆道:“是吗?”
伊若道:“你想一想,就连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都能知道,那些寻宝升级的修士们谁不是一清二楚。”
林帆道:“那些修士中,就包括了我的师傅,清鸿修士在内。是吗?”
伊若道:“当然!那时,为了寻找神器,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个的同盟,向各大神山探寻,他们又没有任何线索,只是凭猜测,哪里有可能藏剑,就去哪里。可是没等找到神器,他们就先发起内讧了,最后都是各自分散。不过,你的师傅要比其他人高明得多了。他从一开始就一个人探寻,先前也是毫无头绪,后来就慢慢理出了线索。我也有很多年没见到他老人家了。如果他还在的话,说不定这时拿诛仙剑耀武扬威的人是他而不是你了。”说完,嫣然一笑。
林帆听她笑话自己先前对剑发誓,脸上红了红。应道:“我师傅机智过人,要是他还活着,黑云山七子就不敢这么放肆了。”
伊若道:“不管怎么说,这诛仙剑还是到了你的手中,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前辈们万万想不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上古神器,竟会落在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人手中。”
林帆听伊若的语气中,对诛仙剑赞叹不已。于是‘咻’地撤出诛仙剑,手上暗自运使法力,让剑悬在柴房正中间,剑光四射,使得荒破的柴房之中立时显出一派辉煌的气像来。
伊若看了看诛仙剑。说道:“神器就是神器,这柄剑已经是你的,别人要想拿走,就算你答应,这剑也不应允了。”
林帆道:“伊若,如果你喜欢的话,我把它送给你。”
伊若道:“不可能的,先前的时候,东灵子趁你昏迷,来夺你的诛仙剑,反被这剑震飞了。这剑和你已经心意相通,它完完全全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你是它的主人,它便只认你这个主人。换作是别人,不管是谁,都不得驾驭它,你把它收起来吧。”
林帆收回诛仙剑,当下对伊若说出在石室中遇剑的经历。伊若又问:“看来,你得到这诛仙剑除了运气好之外,还有你自己战胜他的巨大力量。”
林帆道:“巨大力量,这个我也觉得奇怪,我第一次触碰诛仙剑的时候,差点被它震死,可是当我第二次,以后的每一次再拿的时候,却又得心应手,丝毫不觉费力。”
伊若道:“这个,我也想不通。对了,后来呢?后来怎样了?”
林帆于是从自己杀怪说起,怎样遇到戴钰铭,怎样遇到秦广、武平、张汉诚三人,从怪兽之中救出他们,和他们结为兄弟。如何发现清鸿修士遗址,得到《轮回妙悟录》,之后追踪怪兽,怎么和郑延棠等人相识相交,结为清泉十杰。如何来昆仑山寻找绝仙剑,怎么得知绝仙剑在昆仑山。一五一十的说出来,直说到被黑云山七子追杀,在天井中遇到伊若为止。
伊若听林帆说完,不觉又惊又喜。她真是想不到,林帆这个仿佛舞象之年的少年人,竟然有如此丰富的经历。念及自己长住山中,不禁感叹道:“真是山中无甲子,人间几春秋。看来我在这里住得太久啦。”
林帆问道:“伊若,你说你一直都住这里吗?你还没告诉我,你师傅怎么会是公主?”林帆初始听李长青和钟莫离呼秋彤仙子为公主时,并不怎么在意。他见秋彤仙子美若天仙,就算是皇宫里的公主也不一定有她这般美貌。原以为那只是称呼而已。但后来听秋彤仙子呼李长青为李尚书,钟莫离为钟将军,不禁心里纳罕。这时,三人都不在这里。正好趁此机会,向伊若问个明白。
伊若道:“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吧。唉,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可直到此时此刻,想起来还是满怀伤痛。”
林帆向伊若看去,只见伊若的表情变得十分凄凉。伊若顿了顿,念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林帆问道:“伊若,你怎么还会作诗啊?不过这首诗听起来挺悲哀的。”
伊若道:“我只是公主身边的一个小丫头,舞文弄墨这种文人雅士的意趣,我怎么做得来呢?这首诗是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我听公主经常念起,听得久了,便也记熟了。刚开始听公主念的时候,我还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越到后来,领悟得渐渐多了,才越发感觉到它的真切。”
林帆和伊若相识还不到一天,但他对伊若信任有加,料想伊若绝不会编这种荒唐的故事来欺骗自己,而且就算她是在编故事,也绝不会如此流畅而无停滞。当即静静的听着。
忽然,屋外一阵风吹过,吹得呼呼作响,打断了伊若的思绪,夜渐渐深了。伊若定了定神,恢复了常态,淡淡的笑了笑。说道:“你不要惊慌,林帆,听我慢慢的告诉你吧。不管你信还是不信,但真的始终是真的。”
林帆看着伊若,默默的听着,知道她还有下文。伊若果然说道:“我们本来是西夏国的皇族,公主是原太子德任公的**,原名叫李秋彤。后来,德任公被除去了太子之位,公主也被软禁了。我那时还只是公主身边的贴身丫鬟,才刚刚十六岁。那时,西夏国被迫与蒙古鞑子连年交战,而且吃了败仗,国事衰微,时时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灾祸。日子过得也一天比一天苦。终于,没过多久,蒙古鞑子再次进攻西夏国。本来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那无耻的国君却选择了投降,之后他也被杀害了,蒙古人便开始了屠杀。花蕊夫人的诗句中说十四万人齐解甲,到最后,满城百姓何止十四万之数,尽在蒙古人的马蹄弯刀之下变作了一堆堆白骨。钟将军和李尚书大人拼死抵抗,保护着我和公主逃走,刚走出皇宫,就被一队蒙古军发现,钟将军奋力抵挡,身负重伤,眼看是不行了,这时候,突然来了个白衣修士,就是他救走了我们。这个人想必你也能猜出他是谁了吧?”
林帆听伊若说起这场故国兵灾,战场上一场场的厮杀的画面映入心头:将军战死,战士牺牲。无数的生命在这样一场战事之中变作了白骨,不由得瞠目结舌。听伊若问来。说道:“莫非他正是我的师傅,清鸿修士?那他去西夏国做什么呢?”
伊若道:“不错,就是他,我们后来才知道,他要去西夏皇宫盗宝。却正好碰到那场兵灾。救出了我们四人。”
林帆惊诧的看着伊若,说道:“伊若,照这么说,那你不是有好几百岁了?”
伊若道:“你是想问我为什么没有一点衰老的痕迹吧?那是因为我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直到今时今日,我的模样还是和当年的一样。这一切还都得归功于你的师傅,清鸿修士。是他引导公主修仙的,我又受公主点拨。开始了这漫长的修士之路。一晃就是几百年了。”
伊若停了一下,说道:“林帆,我之前就说过,我有好几百岁了,可那时你不信,现在你相信了吧。”
林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我先前用神识探查你的等级时,没有探测出来。原来是你修炼的等级已经超出我神识的探测范围了。”林帆这么说便算是心里默认了。他看了看伊若,暗想伊若思念故国,得说些好话,也好给她解解闷。于是说道:“伊若,那我到底该叫你什么呢?论年龄,你该是我老奶奶的老奶奶、、、、、、一直老上去的老奶奶。论修道的年岁,你也算是我前辈的前辈、、、、、、一直前上去的前辈。干脆我就叫你前辈老奶奶。”说完,躬身行礼,口中念念有词的说道:“前辈老奶奶在上,请受林帆顶礼膜拜之礼。”
伊若给林帆逗引得大笑不止。见林帆真要对自己五体投地,拉住他的手。喘着气笑着说道:“你别弄了,前辈老奶奶,我还从来没听到过这么长的称呼呢。”伊若收住了笑,说道:“你还是叫我伊若吧,我本来就叫伊若的。我也只叫你林帆,我是伊若,你是林帆,你知道吗?”说到最后两句时,目光中却已深情款款。
林帆只觉得伊若的话似乎重复了又重复,皱了皱眉,说道:“知道了,前辈老、、、、、、伊若。我是伊若,你是林帆嘛。”
伊若听林帆也叫自己为伊若,忍不住大笑出口。林帆随即想到被伊若搅得糊涂了,脸上红了红,忙改口说道:“不是,我是林帆,你是伊若。对了,伊若,清鸿修士后来怎么引导秋彤公主修道的呢?”
伊若见林帆问到了正题,收敛住笑,说道:“这事要是说起来,还真让人头痛,你让我想想。”
林帆沉默着,伊若缓缓走到窗边,望了望月亮。渐渐回忆起那一段段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