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清鸿姓潇
wedaug3120:26:19cst2016
伊若自幼跟着李秋彤,做她的贴身丫鬟,深居皇宫大院之中。李秋彤自小酷爱读书,伊若跟她久了,也渐渐有了读书的爱好,之后兵灾降临,国家破亡,一路颠沛来到无俗居定居,这读书的习惯却没有改变。直到现在,她可算是饱读群书,其文才见识,远远超过林帆。
伊若临窗回思,缓缓转过了脸庞,见林帆如饥似渴的望着自己,不觉有几分羞涩,笑了笑,说道:“当日,清鸿修士救我们出来,他痛恨蒙古人,见我们受蒙古人追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退了那些追兵。找来几匹快马,送我们到一个山坡上。向我们扫了一眼,说道‘这里已经安全了,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再见!’说完,他就要走了。”
伊若看着林帆,说道:“你想啊,我们当时的处境有多危险,钟将军受了重伤,我和公主那时还不会武功,被蒙古人逼得无路可走,本来已不打算再活着的,可是他突然冲出来,在乱军之中救走我们。给了我们重生的希望,我们自然对他万分感激,见他要走,连声道谢也没对他说,不是太没良心了吗?”
林帆道:“那你们留下了他吗?”
伊若道:“公主见他要走,立即跪在地上,我们也跟着跪了下来,公主说道‘壮士相救大恩,秋彤万死难报,请受我三拜。’就向他磕头,清鸿修士见我们跪下给他磕头,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忙走过来,亲手将公主扶起,叫我们也起身。”
林帆道:“这么说,你见过他?”
伊若道:“那当然了。”
林帆道:“那他长什么样子呢?”
伊若道:“我当时偷偷的看了他一下,见他生得面目俊朗,剑眉星目,鼻直口阔,尤其是他的眼睛,看人的时候,眼神之中似带着三分邪火。我当时一见到,就给它吸引住了。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潮动。”
伊若说到这里,停了停,林帆透过火光向她瞧去,见她显得有些陶醉。清鸿修士已故世多年,尸体也早化作了白骨,但伊若提起他时,仿佛被勾走了魂魄。那么,当日伊若见到清鸿修士之时,且不是已痴迷了。林帆突然觉得心头一阵堵塞,胸中一股妒火升起,脸色十分难看。他发觉后,极力控制自己不去这么想。说道:“我师傅果然人才出众,伊若,那后来呢?”
伊若并没有发觉林帆有何异样,说道:“公主那时本来就有病在身,又一路骑马颠簸,再加上亡国之痛,突然晕倒了。我见公主晕倒,忙抢上去扶住。清鸿修士给公主搭了搭脉,我焦急的问他:‘公主怎样了?’他说‘没事,公主只是气急攻心,一时缓不过气来。’示意要我将公主扶在地上坐下,他伸手抵住公主的背心,给公主疏导真气。过了一会儿,公主醒了过来。她见清鸿修士用手抚着自己的背肌,满面羞愧。清鸿修士察觉之后,忙缩回了手。说道‘为救小姐,小生不得已出此下策,唐突之至,唐突之至。’我扶起公主,说道‘情势紧急,也顾不得这许多礼节了。还望壮士不要介怀。’他说道‘哪里,哪里。不知小姐是何方人士,怎会来城中的。这时节可不太平啊。’”
伊若说到这里,看了林帆一眼,见他专注的听着。兴致渐渐高昂。说道:“林帆,你师傅那会儿还不知道我们的身份,我们也不清楚他的底细。听他主动问起,我见公主还在病中,说话也提不起神来,看了看她,公主明白我的意思,点头示意。于是我对他说出我们的身份来历。他听了之后,唏嘘不已。对公主行礼,说道‘小生潇清鸿,乃江南人士。有幸得赌公主怡颜,实是平生之福。公主若是有用得着小生的地方,但凭差遣,万死不辞。’”
伊若解释着说道:“那时,国家新亡,公主本就愁郁满腹,多次想以身殉国,被我们极力劝阻,才活了下来。听了潇清鸿的话,却对公主恭维致敬,公主心里的郁积才有所舒展。公主勉力说道‘真是劳烦潇大侠了,我有点口渴。你以后叫我秋彤好了。’
潇清鸿说道‘既是公主吩咐,小生就照办了。’
公主又道‘你还不改口吗?你还叫我公主,我这个公主是最窝囊的公主,现在连家都没了,我还有什么资格再做公主。’
潇清鸿说道‘秋彤,你伤势要紧,还是先好好养伤吧。等你恢复了,咱们再从长计议。我这就去给你找水。’过了一会儿,潇清鸿找来了水,分给我们。见我们喝了水,他又提出要走。
那时候,公主染病,钟将军负伤,我手无缚鸡之力,李尚书又是个文官。五个人中,就只有潇清鸿没病没伤的,他那时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指望,我和公主见他又说要走,都感到恐慌不已。
公主拔下一根金叉,说道‘潇大侠,求你暂时别走,至少等钟将军伤势好了之后,我们可以自行谋生时,你再走也不迟啊,这根金叉虽不怎么贵重,但至少可以换取五百两银子,我把它送给你,权且当作是对你的一点报答。礼物虽轻,还望潇大侠收下。’
潇清鸿看也没看一眼,说道‘秋彤你误会了,潇某虽是江湖浪子,却也不是贪财好利之人。那金叉你就留着吧,钟大哥伤势很重,买药的时候也许用得着。’
我立即打断他的话,说道‘潇大侠不愧是正人君子,老话说送佛送到西,救人须救彻。潇大侠就这样撇下我们,一走了之,就不怕被江湖同道笑话吗。日后传出去,定会被他们说:潇清鸿也只是个胆小怕事之徒,救了西夏国公主,害怕惹怒了蒙古人,就将他们弃之如履。’
潇清鸿听了后,哈哈的笑了起来。说道‘你不用激我,嗯,你这句救人须救彻的话倒是说得还在理,罢了罢了。我暂时不走了。’我们见他留了下来,心里都很欢喜。谁知他自言自语说道‘铁木真这老儿,打仗可真不会挑时候,偏偏我来西夏寻宝时,你却纵容士兵在这里烧杀抢掠,挡我修仙之道。好老儿,你等着。哪天我兴致好了,定要去你的中军大营,掀翻你的蒙古包,拔光你的胡子,脱掉你的裤子,叫你没有面子。’
我们那时候对蒙古人恨之入骨,只是身为女子,要报仇也是不能,听潇清鸿这么说,不管真假与否,始终算是替我们出了口恶气。
李尚书虽然深居高位,可他一直无权无势。蒙古人攻城时,他就反对投降,在朝中很受排挤,做是做了高官,可他这官却做得很不痛快。听潇清鸿痛骂蒙古人,最和他心意了。李尚书当时接着说道‘骂得好,骂得好,可惜蒙古达子攻城之时,我国中无将可用,才让他势如破竹,胡作非为。要是有潇大侠这样的英雄来做将领,不但可保疆土无虞。只须奏明圣上,给大侠一彪军马,定能直捣蒙古包,驱达子缩回漠北,叫他再不敢出来惹事。唉,可惜如今已国之不国。还谈什么驱逐达子,可惜,实在可惜。’
潇清鸿却说道‘李大哥也不用灰心丧气,等咱们养好了精神,凑足了钱财,再招兵买马,到时候,收回河山,再复家国。’”
林帆听到这里,问道:“伊若,师傅后来有没有去打蒙古人呢?”
伊若笑了笑,说道:“你师傅这话,当时能骗我们,想不到这么多年之后,还是把你骗了。那时候,他已经是修士了,你也知道,修仙行道之人,口出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而且戒杀戒嗔。要做到寂静无为,才能上升到大境界。倘若一个人只顾任性而为,妄动杀念。那他就不会修道了。你师傅他根本就不主张杀戮,他当时这样说,只是为了宽慰我们。”
林帆听了之后,有时觉得师傅潇清鸿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有时候又觉得他并不是救天下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大侠士。要知道清鸿修士生性狂放,虽为修道之人,仍然率性而为,为人出事更是介乎正邪之间,在才有后来飞升未遂,惨遭横死的下场。
伊若似乎看出了林帆的心思,说道:“你也不用怀疑你师傅的为人,他虽然已经作古,但你能在他故世多年后得到他的剑法真传,这就足以证实,你和他的师徒缘分并不浅。倘若你师傅得知是一个上进正直的后辈继承了他的衣钵,他定会含笑九泉了。”
能得伊若如此称赞,林帆实是喜出望外,但他面上仍然没有任何表现,却叹了口。追问道:“伊若,那我师傅后来有没有离开你们呢?”
伊若说道:“我先前就说过,这本来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后来发生的事就是头疼的开始。要是那天我不插嘴,让潇清鸿就这么离去,我们四人自寻生道,大家好聚好散,各行其道,也许就不有这么多的事了,公主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楚。”伊若说到这里,仿佛又陷入了回忆之中。林帆静静的坐着。等待着伊若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