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逍遥道之问道昆仑
thuapr0212:12:44cst2015
闻古华夏之洲,脉化三龙,始于昆仑,发于江河,汇于淮水,入海则兴。经燧人、轩辕、偃王、三世承转,历石器、铜器、铁器三纪衔接,连西域、中原、东夷三界,应白龙、黄龙、青龙三色,俱一脉相承,经途累盛矣,始于西而兴于东,毋庸置疑耳。
楚歌灵光一闪,溯本追源,西昆仑是龙脉发祥之所,心念未了,俊伟的身影倏然化气融风,弥散空濛。
仙台唯冠昆岭,东海一瞬飘摇。丹林笼没碧水,绿树遮蔽青涛。寻根未见龙象,问路忽遇女娇。
楚歌不知不觉飞临瑶池之滨,忽见池中一女默立,分明仙娥,但见其:振长发兮流淌云裳,舞素袖兮飘逸绛霄,云髻似堆墨笼烟,修眉如含黛远山,丹唇外润,皓齿内鲜。星眸流转,欲语无言,丰姿艳逸,气定神闲。
他本想聚气成形,又怕唐突天人,稍犹豫之际,但闻水声哗然,桃树掩映中又一位彩衣女子正自戏水,莲足搅动池水激扬,笑声清朗:“素闻王母曾取此水酿出玉液琼浆,今日被我姐妹浣足浴身,说来好笑,格格格------”。
楚歌凝神看处,但见-----羽衣呈七彩之色,霓裳展双凤之姿,巧笑兮颜如云霞映日,顾盼兮眸如河汉飞星。莲足凌波,荡涟漪于幽潭,藕臂掀浪,淋霏雨至嶂岚!
生来童稚,天性娇憨,举手投足,嬉笑自然。
楚歌初逢两位绝色天人戏水,始信昆仑果然藏匿飞仙,遂把亡国之恨隐于心底,聚气成形,现出真身。
天衣女子足踏湖面,正自悠然,忽见水中倒映出一个丰神俊朗,秀逸若仙的男子身形,不由大吃一惊,暗想凭自己的修为居然没有发现有人潜行此处,心念一动,宛若惊鸿照影,凭空飞掠而起,身后水珠如雾,卷起一处绚丽的苍凉。
落花如雨,雨落如花!彩衣女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楚歌,也惊得花容失色,二女比肩飞离瑶池,悬于半空。
一道瑰丽的匹练割裂蓝天的底色,只一闪,便迫在眉睫。
楚歌心头一凛,无暇多想,人如云鹄游天,巧妙的避过天衣女子凌厉无匹的杀招。弯月般的刀锋紧贴着他的鼻尖一闪而逝,周围大气顿时凝结。
天衣女子仿佛只是出刀示警而已,并未乘势继续攻杀,瑰丽的刀光一闪隐入衣袖,三人凌空对峙,衣带飞扬,彩衣女子突然扬声问道:“何方高人擅闯瑶池禁地,速速答来!”
楚歌拱手施礼:“东夷后裔楚歌,冒昧拜访昆仑,唐突佳人,望乞恕罪。”二女闻听神色微缓,彩衣女微微还礼道:“虽说是人界俗子,能避开天道之刀,足见修为。”语气中颇有称赞之意。
楚歌急忙谦逊说道:“蒙仙子手下留情,以刀示警,否则,在下岂能保全。”彩衣女回望天衣女一眼,语言若笑:“看此人仪表不俗,言语明达,更兼一身浩然之气,倒不似奸邪之流,姐姐就不要为难他了。”
天衣女淡然一笑,知道眼前这位东夷后裔绝非庸俗之辈,此番前来昆仑,定有缘由,遂问道:“东海距离此处万里之遥,你不辞路途艰辛,远道而来,-可有缘由?”
楚歌从容作答:“访仙问道而已。”天衣女眉头微蹙,继续问道:“莫非在世人眼里,唯独推崇昆仑道尊一派?”
楚歌含笑道:“世人皆称仙台唯冠昆岭,得道即可成仙。”天衣女闻听傲然笑道:“果然是世俗之见,仙者,岂能局限于道门一家之说乎,天下凡修仙者,皆需行天之道,但未必修道者即能成仙耳。”
楚歌闻听叹谓:“仙子高论,一语惊醒梦中人,言下之意,仙子既非昆仑门下,但不知仙乡何地,待来日楚歌必会登门拜访。”
天衣女冷笑道:“碧罗之巅,云海之渊,雪月风花,琼宫玉殿,若有仙缘,通灵可见。”声落,二女化气乘风,倏然不见。
西昆仑,逍遥殿。
古柏参天,苍翠蔽日。气势恢宏的楼宇坐落在群峦之间,远远望去,但见云蒸霞蔚,瑞气千条。
一山兼容四季景,遍野常开不败花。鲲鹏在高空盘旋,仙鹤于松间飞舞,寿鹿择花草而食,猿猴觅野果充饥。气象泰然,一派祥和。
楚歌无暇揽胜,临近殿门,便登堂入室,他以虚形之体融风化气飘入殿中,放眼望去,大殿内三界之主各自率领门人弟子罗列三行,正在谦恭的聆听天尊圣谕:但见僧道儒俗跪倒一片,皆不敢抬头正视。
大堂正中,玉石屏风上,天尊显形其上,周身散发出万丈光芒,宽大的道袍无风飘动,须发如雪,白眉盈丈,纷纷扬扬,一派仙风道骨,目光如电,语音清朗,绕梁迂回不散。晓谕曰:“昔太始之初,混沌未分之先,九曲幽冥血河中,蛰伏一个太古胎盘,冥灵圣祖孕育其中。
其吞吐宇宙灵气,聚煞成形!其旁伴有青白二蛇,历久弥深,得冥祖精气供养,炼化人形,亦能化炁成剑,青曰绝痕、白曰瑶光。胎盘吸得日精月华,结天地怨气育化为十二品血莲,与西方极乐界天佛的十二品金莲,修罗魔太子的十二品黑莲,共铸成先天三十六品混沌莲台,然此灵介乎正邪之间,与天地同寿,法力无边,深不可测!我道中人日后当谨慎行事,须三界合一,同心同德,暂且静观其变,不可节外生枝,以免招来无妄之灾,一切待我出关后再从长计议,切记切记!语毕,天尊法身幻灭,大殿华光消逝!
楚歌闻听天尊警示之言,居然和自己在梦幻中所见略同,不由大吃一惊,料想这不死邪灵炼成十二品血莲,更有绝痕瑶光相助,假以时日,势必会网罗黄泉妖邪,会盟魔界,与正道分庭抗礼,以争重见天日之份!到那时,宇内免不了一场血腥屠杀,既然如此,何不趁其羽翼未丰之际,遏制群魔于萌芽之中!
想到这,他聚气成形,飘飘然现身于大殿之中。
三界主率众恭送天尊法身离去,尚未坐定,忽见一位翩翩少年立于堂中,试想昆仑圣殿戒备是何等森严,况且殿中诸人皆仙佛之流,修为之深,宇内屈指可数,居然无一人觉察到他的存在。
三位界主眼露诧异,即便是修为高深,也不禁动容。
霎时间,三界主身后十二名弟子,惊乱中飞身将楚歌围困殿中,各自亮出手中兵器,气氛箭拨弩张!
楚歌斜眼一瞟,只见瑶池畔见过的那两名女子居然也在其中,心中明了,遂朝三界主略一拱手言道:“后学晚辈楚歌拜见三位界主,同时用眼睛一扫天衣女子等人道:各位有礼啦,晚生仓促前来,惊扰仙驾,望乞恕罪!”
道尊虽觉得有些难堪,在自己的地盘出现此事,又见天佛和靈姬脸色也好不到哪去,便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贵客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复又勒令众弟子道:“你等不得无礼,还不退下!”
十二名衣着各异的弟子闻听纷纷退后三丈,但仍保持攻击距离,显然并未放松戒备。
楚歌不以为然,单刀直入,朗声道:“有幸瞻仰天尊圣颜,实乃晚生三生之幸,却不知天尊警示之言,三界主和诸位可领会到其中奥妙?”
三界主见此人口出惊人之语,行藏无迹可寻,想必定是世外高人,故此也未敢托大,忙以礼相待之,道尊答道:“但不知阁下有何高见,望请示之?”
楚歌傲然一笑,一改先前谦卑之气,朗声道:“天尊之言,晚辈不敢否认,说到冥祖之修为,在下认为有危言耸听之嫌!”
放肆!道尊大弟子雪千痕掠众而出,怒视楚歌喝道:“何方山野村夫,擅闯道家圣地,还敢在此口出狂言,让我看看你有多少斤两!声落,寒光斩激起千层气浪,日月经天!只一招便截断楚歌所有的退路!
楚歌深知这一刀之威可撼山岳,若避其锋芒,之后必然衔接无尽杀招,虽看上去仅是一刀,其中却囊括道家九九八十一路杀法。而刀走霸道之气,性近暴戾,由此可见其主人之性情!
三界主见状,本欲阻拦,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显然,他们也想通过雪千痕的突然发难,测一测来人的修为,因此,三界主默运玄功,以应突变!其他十一人也玄功护体,掌含真力,凝而不发,全神戒备。
楚歌瞬间捕捉出大殿内所有人心中的变化,如此氛围和场景,正好施展无极大道心法,借此扬名,也好叫众人知道山外有山,心念已定,伸手虚空一指,居然将雪千痕刀中回力瞬息改变了方位,同时朝大殿中所有人攻杀而去。
大殿中十四人突逢此变,各自施展绝学,接下了雪千痕这招日月经天!当当当叮叮---响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