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402:不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402:不安

  

送走踌躇满志的徐客,办公室内恢复了宁静。

  王盛坐回到办公桌前,翻开了一封文件。

  文件夹的封面上,规整地打印着标题——《盛影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工作进度计划及节点控制表(内部审议稿)》。

  在2002年的中国,企业上市,尤其是民营企业上市,还是一套复杂而严谨的流程,远非后来注册制下的相对便捷。

  这份“进度控制表”,就是盛影传媒驶向资本市场这座新大陆的航海图和时刻表。

  王盛翻开文件,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节点、责任部门和预计完成时间。

  根据表格梳理,整个上市流程清晰地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上市前辅导(已启动,预计持续至2002年第三季度末)

  这是证监会的硬性要求,企业需聘请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目的是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高盛、摩根士丹利虽为联席全球协调人及国际配售牵头人,但国内A股上市,辅导机构资格必须由具备国内牌照的券商承担,此角色主要由中金公司担当,其他国内承销团成员配合。

  辅导内容涵盖公司治理、财务规范、法律合规等诸多方面,期间需要接受证监派出机构的检查验收。

  第二阶段:文件制作与申报(紧锣密鼓进行中,目标2002年第四季度初递交申请)

  这是当前工作的核心。承销团、律师(金杜、方达等顶尖律所)、会计师(普华永道)组成的庞大团队,正在对盛影传媒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

  需要制备的文件浩如烟海:《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是其灵魂,需要详尽披露公司信息、业务数据、风险因素、募集资金用途等;

  《发行保荐书》、《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及三年一期的财务报告等则是关键支撑。

  每一项数据,每一句陈述,都需反复核对,确保真实、准确、完整,经得起监管和市场的双重审视。

  第三阶段:证监会审核(预计2003年第一季度)

  材料递交后,将进入被称为“排队”的审核阶段。

  发行审核委员会将召开会议,对申请材料进行审议。

  虽然盛影传媒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标杆企业,可能享受“绿色通道”的便利,但审核的严格性不容置疑。

  任何瑕疵都可能导致反馈意见、甚至否决。

  第四阶段:发行与上市(目标2003年第二季度,视市场情况而定)

  一旦通过发审会,取得核准批文,就将进入最后的发行阶段。

  包括确定发行价格区间、进行路演(向机构投资者推介)、网下配售和网上申购。

  最终,股票将在魔都证券交易所或鹏城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正式成为“中国电影第一股”。

  王盛的指尖在“募集资金用途”一栏轻轻滑过。

  表格中列明,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1.全国现代化多厅影院建设与收购;2.影视剧内容制作与版权储备(包括《博物馆奇妙夜》系列、规划中的仙侠大片等);3.数字特效技术研发与设备升级;4.补充流动资金。

  看完。

  王盛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李婷婷:“婷婷,上市进度表我看了。通知承销团和各中介机构负责人,明天上午九点,开一个协调会。

  我要听最新的进展汇报,特别是尽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招股书草稿的撰写情况。”

  “好的,王总。”李婷婷利落地回答,随即语气微顿,“另外……王总,范小胖刚才来电话了。”

  王盛眉梢微挑:“什么事?”

  “她问高媛媛去哪了,说在学校没见到人,霍旋老师(北电98级表演班班主任)只说请假拍戏。”李婷婷如实汇报,“我按您之前的吩咐,告诉她媛媛在拍戏,公司近期因上市事宜,对非重点项目的开机宣传有所控制。”

  王盛“嗯”了一声,语气平淡:“她信了?”

  “听起来是信了,我让她安心准备毕业大戏。”

  “好,处理好就行。上市关键期,这些琐事不要分心,也不要让无关消息干扰市场。”王盛叮嘱了一句,便挂了电话。

  ……

  几十分钟前。

  京城电影学院。

  排演厅内,98级表演系的毕业大戏《雷雨》正在紧张排练。

  作为国内顶尖艺术学府的毕业演出,即便是学生作品,也备受业内关注,是学生们展示实力、争取机会的重要舞台。

  范小胖穿着一身素色的排练服,脸上带着妆,刚刚结束自己“四凤”的一场重头戏。

  她这两个月请假接拍了一部盛影系投资的古装大女主剧,昨天才刚杀青回校,立刻就投入了毕业大戏的合练。

  她环顾四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对了,是高媛媛。

  她们班公认的“班花”,气质清纯,同样是“盛影三美”之一,按理说这种集体排练不可能缺席。

  “旋姐,”范小胖趁着休息间隙,走到班主任霍旋身边,小声问,“看到媛媛了吗?她今天没来排练?”

  霍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她语气如常:“小胖啊,媛媛跟学校请了假,在外面拍戏呢。具体什么戏,公司那边安排的,不太清楚。”

  “拍戏?”

  范小胖一愣,“没听说她最近有进组啊?什么戏这么保密,连点风声都没有?”

  她这两个月虽然在外拍戏,但也会关注娱乐圈动态,尤其是同为“盛影三美”的另外两位,更是她潜意识里比较的对象。

  霍旋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公司有公司的安排。你刚回来,抓紧时间熟悉剧本,把落下的排练补上。毕业演出很重要,别分心。”

  范小胖嘴上应着“知道了,旋姐”,心里却泛起嘀咕。

  高媛媛虽然也挺红,但行程通常不会完全瞒着她,毕竟是一个经纪人手下,时常能在公司碰面。

  这次怎么悄无声息就消失了?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排演厅。

  范小胖独自走到走廊尽头,拿出她那部小巧的诺基亚手机,翻到李婷婷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

  “婷婷姐,是我,小胖。”范小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我刚回学校排练,没看到媛媛,旋姐说她请假拍戏去了?什么戏啊,这么神秘?”

  电话那头,李婷婷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练且带着令人安心的权威:“小胖啊,对,媛媛是在组里。公司最近不是全力冲刺上市嘛,韩总和王总要求,非战略级的项目开机,宣传上要低调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市场信息干扰。

  所以就没对外通报。你安心把你的毕业大戏排好,这可是你大学生涯的收官之作,很重要。”

  听到李婷婷亲自确认,范小胖心里的疑虑打消了大半。

  李婷婷是盛影系的绝对高层,王盛的左膀右臂,她的话自然可信。

  而且公司上市确实是头等大事,控制宣传节奏也说得通。

  “哦哦,这样啊,我知道了婷婷姐。我就是随口一问,怕错过什么好项目。”范小胖笑道,“您放心,我肯定好好排练,不给公司丢脸。”

  “嗯,好好准备。公司上市后,资源会更多,你们的发展平台也会更广阔。”李婷婷又鼓励了两句,便结束了通话。

  放下手机,范小胖长长舒了口气。

  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也许是媛媛接了个需要保密的特殊项目吧。

  她甩甩头,试图将这点疑惑抛开,专注于眼前的剧本。

  然而,当她走到宿舍楼下,习惯性地瞥了一眼门口的报刊栏时,目光却被《京城娱乐信报》角落一则不起眼的短讯吸引——《盛影当家花旦高媛媛近期鲜少公开露面,疑为新戏做准备》。

  报道语焉不详,只是猜测。

  一阵微凉的春风吹过,范小胖没来由地感到一丝不安。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