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鱼丽大阵兵成行
“贪功冒进?我在这个位置,就算想要贪功冒进,能贪到哪里去?去贪黄河水吗?”
李子远对着自家亲信弟兄,倒也没有遮掩,自嘲以对。
侯高朗勒着马缰绳,使劲抻着脖子向西北望去。
然而将士如林而进,旗帜招展,烟尘四起,又哪里能看到前阵究竟是何人呢?
“别看了。”李子远咧着豁嘴说道:“最前方乃是左士渊那厮,后面的则是邵太尉的好大儿子,邵世雄。”
侯高朗有些惊讶:“老左的手段还是有的,也算是个老将了。可邵世雄算什么?一个不知兵的衙内罢了,如何能统军?”
李子远嗤笑以对:“邵太尉能有什么办法?他倒是想找孙旺,李文怀这等悍将,可又去哪里找呢?这二人就是被他扔在战场上等死的!”
两人只是说了几句,就眼见前方一阵喧哗,很快就有探马飞奔来报。
“将军,前面有马军来袭!打的正是大青兕的旗号!”
李子远微微一愣:“果真是那辛弃疾亲自出城来战了?”
探马也是一愣:“回将军的话,俺不知道哪个叫辛弃疾,却只见为首旗帜上画了个大青兕,而左将军也在喊这个名字,所以就顺势说了出来。”
李子远有些无语,随后一挥手:“再探再报!”
“得令!”
军使离开之后,李子远刚要说些话,却见到前阵举起一面黑色旗帜,随后又有数面大旗竖起,鼓点也随之一变,不由得更加无语起来。
“老侯,你说魏友这厮简直是糊涂,竟然要在这时候开大阵,这才入这官道不到十里吧。”
李子远一边下令让大军停下,一边看着前方魏友所部三千人由行军队列慢慢展开,先变成横阵,又变成方阵。
随后,后排士卒披甲,与前方披甲行军的甲士展开轮换,弓弩手将弓弩上弦,经历了近两刻钟方才彻底完成列阵,稳步上前。
侯高朗手搭凉棚,望了望吕梁山,又看了看身侧的涛涛黄河,也不由得叹气:“再往前走走可能反倒没事了,到时候南北两里,老左本部就能护个妥当,可如今偏偏南北七八里,魏友不顶上去与老左并肩子,大青兕就要从侧边绕过来了。”
李子远闻言又是一阵气闷,嘴上的疤瘌也变得有些发紫:“要我说,还不如让大青兕绕过来,咱们大军这么多人,难道还会怕大青兕千把骑兵吗?他绕到哪边来都无所谓,就地开打即可。我倒要看看,是我大军将他逼到山中,还是他能将我推到黄河里!”
侯高朗连连点头,可随之又想到了什么,眼神有些怪异的看向李子远:“老李,你在那日不是说要投向刘大郎吗?为何如今却要厮杀到底了?”
李子远咧嘴一笑:“老侯,你这话倒是错了,不是我要投降,而是我在劝太尉投降。我的确是想投靠飞虎子,也觉得投向飞虎子乃是对李太尉最好的结果。不过若是李太尉要为大宋尽忠,那我就为他尽忠罢了。
李太尉对我有再造之恩,恩重如山,老侯,你真当我怕死不成?”
侯高朗连连点头,刚要说话,却见到又有军使自前方飞马而来:“李将军,俺家左将军说了,你为第二阵,当有所准备,可万万勿要误了大宋的军国大事!”
李子远脸色一变,随后冷笑:“老左、邵衙内、魏友三人兵马加起来已经近万了,又是开大阵前压,你可千万别说被大青兕用一千骑击溃了!”
军使揪着马缰绳,在原地转了一圈,方才说道:“前面没打起来,大青兕一见我军摆开了这般架势,自然就不敢来攻了,只不过我军骑兵少,却也不可能将他们彻底驱逐开来。
俺家将军说了,未虑胜先虑败,李将军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
李子远依旧是冷笑:“那还请你替我多谢谢左太尉了,祝他以此战之功早作个真太尉!”
军使听着话不对头,也觉得有些无趣,立即拱手打马离去了。
目送着军使远去,李子远扭头对侯高朗说道:“老侯,我看不上那几个蠢物,也不信他们的言语,可我偏偏得在此地统军,根本离不开,还得麻烦老侯去前阵替我望一望情况。”
侯高朗自无不可,随后就带着几名亲兵,沿着官道旁留出供军使往来的小道,向前阵奔驰而去。
且说行军队列一旦展开为军阵,那行军速度必然会直线下降。
武王伐纣时曾经有言,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意思就是行进近十步,就要停下来重新整齐队列。
即便到了宋金年间,由于军事科技的发展,宋军在军阵指挥上也有长足的进步,却也不可能如同汉军一般喊着“端吃端”齐头并进。
这也导致了侯高朗轻易就追上了前阵,并来到了大阵的最前端。
然后他就清晰的看到了那面硕大的青兕大旗,甚至已经遥遥看清了旗帜之下那名雄壮骑士的表情。
辛弃疾腰挎两把重剑,手中拎着一杆长槊,望着宋军铺陈而开的军阵默然不语。
彭城知县辛文远在一旁瞧着自家兄长的脸色,随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番展开大阵,步步逼近的宋军,不由得低声询问:“五哥,你在想破敌之策吗?”
辛弃疾摇头:“我什么都没想。”
辛文远当即就有些脸酸:“五哥莫要说笑。”
辛弃疾脸上殊无表情:“没有说笑,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想什么好了……”
他也没有卖关子,平伸长槊,指了指缓慢靠近的宋军大阵:“说这些宋军怯懦吧,他们敢扔下身后两座未攻克城池,极速突袭彭城,颇有我汉军的气势;
说这些宋军豪勇吧,他们却又在面对我军千骑时,以数万人列成大阵,抱团前进。”
辛弃疾说完之后,脸上终于浮现了些许哭笑不得之态:“而宋军将领也是智愚难断,即便一时能将我军逼退,却也不想想,以宋军平日的队列训练,怎么可能开大阵行军数十里而不乱呢?”
辛文远恍然,随后又有些忐忑:“那岂不是说,咱们暂时拿宋军无法吗?”
辛文远还有句话没说。
只要出了吕梁山与黄河相交的山口,再沿着黄河向西北行进三四里,就是彭城周边第一大渡口。
而渡口往往还充当着集市的职责,其中很多时候要进行大宗货物交易与运输。
如今由于宋军绕过了宿迁与下邳,因此彭城周边根本没时间坚壁清野,不说渡口中的大量货物,就说其中的百姓也有许多,这要是被宋军摸到跟前,乐子就大了!
面对族弟的询问,辛弃疾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破绽无妨,早晚会露出破绽的,如今要做的,无非就是要逼迫宋军早些露出破绽罢了。”
“辛文远!”
得知即将有军令下达,辛文远打了个激灵:“末将在!”
“领军缓缓后撤,勿要与宋军交战!”
“喏!”
“陈文本!”
“在!”
“予你一百骑,到宋军左翼骚扰!注意,不许接战!”
“得令!”
“刘正!你率领本都,随我来!”
辛弃疾言语迅速,下达了几个命令之后立即带着自家青兕大旗,与一百飞虎甲骑一起,向着宋军右翼,也就是靠近吕梁山的那一侧冲去。
宋军斥候游骑汇聚成一股,想要袭扰阻拦一二,却被飞虎甲骑轻易击溃,往往是三四人撵着十余宋军乱跑。
“止步!”
在前阵右翼指挥本部兵马的魏友见到青兕大旗越来越近,心中也是咯噔一下,随后立即做出了最保守的举措。
“大盾长枪上前!神臂弩手准备!大青兕敢来就射死他!”
作为曾经参加过巢县之战与淮北大战的宿将,魏友可是太知道靖难大军是何等可怕的存在了。
如今又是被称为汉王副贰的大青兕统军,哪怕来的只有一百骑,也不可能小觑的。
辛弃疾自然也不会试图用一百甲骑直冲万人步卒大阵,因此,他在见到宋军阵型严密时,干脆勒马止步在一箭之地外。
双方竟然成了对峙之势。
当然,宋军右翼止步也不是毫无后果的,最起码前阵中间也不得不止步,以保证整条阵线的齐头并进。
不过中间的左士渊倒也没有生气。
因为他虽然没参加过巢县大战,却参加过淮北大战,并且在最后阶段眼睁睁看着刘淮带着飞虎甲骑冲入阵中,轻易擒拿了邵宏渊,因此在他看来,面对汉军时再小心也没错。
然而左士渊刚刚下令大军整队列阵,转过头来去看左翼那两千宋军时,不由得心中一慌。
宋军在面对陈文本亲率的百余甲骑挑衅时,竟然没有止步去严整队列,而是列阵向前压去。
操!
竟然忘了这还有个什么都没经历过,初次领军的衙内!
“老贺!”左士渊连忙对亲信将领说道:“你在此替我支应一二,我去去就来!”
说罢,左士渊根本等不了副将的回应,带着十余亲兵自大阵后方绕过,直接冲向了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