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224章皇上!我们三观都被颠覆了啊!【月票加更29】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4章皇上!我们三观都被颠覆了啊!【月票加更29】

  

老朱接过宋忠的奏疏,头也没抬,随手拆开火漆,展开查看。

  前面的内容,跟他预料的一样,张飙果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

  他将自己和所有人摆了一道。

  “这个混账东西!”

  老朱额角十字筋暴突,却强行压下去了怒火。

  但是很快,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开始变化。

  从疑惑,到惊愕,再到难以置信。

  最终,当他看到张飙如何掏出《皇明祖训》,如何引经据典驳斥王指挥使,如何‘奉祖皇帝训示’砸锁入库,并查获‘兽牌’暗账时——

  “噗——!”

  老朱猛地一口逆血喷出,染红了面前摊开的几份奏疏。

  他眼前一黑,庞大的身躯晃了晃,几乎要从龙椅上栽倒。

  “皇爷——!!”

  云明吓得魂飞魄散,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声音都变了调:

  “御医!快传御医——!”

  还好云明聪明,早就在偏殿安排了一名御医。

  不到片刻,御医就急匆匆地跨着药箱走了进来。

  “掐人中!快掐皇上人中!”

  “草泥.马.”

  老朱咬牙切齿的吐出几个字,单手死死抓住御案的边缘,胸膛如同破旧的风箱般剧烈起伏,发出‘嗬嗬’的骇人声响。

  他脸色先是涨得紫红,随即又迅速褪成骇人的惨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冷汗。

  “皇上,千万不要动怒,您这肺疾”

  御医一边和云明扶住老朱,将他扶到龙椅上,一边劝解老朱,不要动怒。

  老朱却对御医的劝解置若罔闻,他只是呆呆地望着殿顶的藻井,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一种被彻底冒犯的暴戾。

  他朱元璋!洪武大帝!亲手编纂《皇明祖训》,作为朱明万世不易之法,视若神明,用以约束子孙,规范臣民!

  可张飙这个疯子!

  这个该千刀万剐的狂徒!

  他竟然……竟然敢把《皇明祖训》当成了撬锁的砖头!

  当成了对付区区一个卫指挥使的讼棍工具!

  当成了蛊惑民心、煽动舆论的幌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狂悖,这是亵渎!

  是在刨他朱明江山法统的根基!

  是在把他朱元璋一生心血凝聚的至高权威,踩在脚下肆意践踏!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拿咱的《祖训》……当……当……”

  老朱气得浑身哆嗦,话都说不连贯,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皇上,您闻闻这个!疏疏气,微臣帮您行针!”

  御医连忙拿出一个类似鼻烟壶的竹筒,放在老朱鼻子旁边,然后朝云明道:

  “云公公,快去拿碗温水来,我这里有药粉,不用煎熬,先给皇上服下!”

  “哦哦哦,好,我马上去端!马上去端!”

  云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却被老朱低声喝止住了:“给咱站住!”

  “起开!”

  老朱喝止完云明,又一把推开御医,然后强撑着坐直身体。

  他闭上眼,强行运转体内那坚韧如铁的意志,压下翻涌的气血和阵阵眩晕。

  他知道,此刻不能倒下,绝对不能。

  盛怒之后,是冰彻入骨的冷静,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惊悸。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虽然依旧浑浊,却已恢复了帝王的锐利与深沉。

  他死死盯着那封奏报,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张飙这看似疯狂举动背后的深意。

  【那混账东西……是不是早就知道九江卫有问题?】

  【还是,他不想被幕后黑手牵着鼻子走,去和藩王们缠斗……打算另辟蹊径,结果误打误撞,真的查到了问题?】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老朱不得不承认,张飙这一步,跳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恐怕连那个藏在深处的幕后黑手,也绝想不到张飙会放弃看似核心的漕运,转而捅向看似不起眼的卫所!

  而且……还真被他蒙对了!

  不,不是蒙的,这疯子是算准了!

  【卫所贪腐,吃空饷,喝兵血……这些咱都知道,是积弊!】

  【可这‘兽牌’……这暗账记录的军械物资调拨……‘疤脸男’……通过漕运走……】

  老朱的瞳孔骤然收缩。

  一条清晰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线索,在他脑海中串联起来!

  九江卫的军械物资,被神秘势力凭‘兽牌’提走,通过漕运网络运输,周王府可能是中转站,最终流向……齐王?

  或者其他藩王?甚至是……境外的‘寇’?!

  【养寇自重!】

  这四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老朱的心上。

  他的儿子们!他分封镇守四方的骨肉!竟然真的有人在密谋造反!

  不是小打小闹!

  而是如此系统、如此隐蔽、如此恶毒地在挖大明的墙角,在用他朱元璋的钱和兵器,养肥可能反过来吞噬朱明江山的敌人!

  而且,这黑手已经伸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

  九江卫距离京城才多远?!

  一股混杂着被背叛的锥心之痛、对江山倾覆的深切忧虑,以及滔天杀意的情绪,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奔涌!

  “逆子……逆子!!”

  他低吼着,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

  同时,他对兵部、五军都督府感到了极致的失望和愤怒。

  卫所亏空至此,异常军械流出多年,兵部核销是干什么吃的?

  五军都督府的监察又在哪里?

  难道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或者……其中也有人被渗透、被收买了?!

  【该死!你们都该死!】

  盛怒与冰冷的分析交织,老朱的帝王心术开始全力运转。

  张飙,必须要立刻约束,但也要用下去。

  《皇明祖训》绝不能成为他肆意妄为的工具,那会动摇国本。

  但‘养寇自重’这条线,必须一查到底。

  张飙歪打正着、或者说精准算计找到的突破口,不能浪费。

  沉思良久,老朱猛地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决然的冰冷。

  “云明!”

  “奴婢在!”云明连忙应道。

  “笔墨!”

  云明立刻准备好笔墨。

  老朱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手腕沉稳,不见丝毫颤抖。

  他先快速写下一道措辞极其严厉的申饬手谕,对象是张飙。

  【张飙:尔竟敢妄解《皇明祖训》,亵渎‘祖宗成法’,蛊惑民心,动摇国本,狂悖至极!咱恨不得将尔寸磔!】

  【然,念及核查军务或有微功,暂寄尔项上人头。】

  【自即日起,严禁尔再以《祖训》之名行审案、调兵、越权之事!】

  【若再敢故技重施,定斩不饶!】

  写完,他换了一张纸,语气缓和,但内容更加重若千钧。

  这是一封特旨。

  【特谕:反贪局主事张飙,咱准尔彻查九江卫,及周边关联卫所军务,一应军械、粮秣、兵员账册,乃至可疑人员往来,皆在核查之列。】

  【遇有阻挠,可示此旨,地方官府、卫所须全力配合。】

  【着反贪局指挥佥事宋忠及所属,行地方锦衣卫调令之权,全力协助,护卫周全,并确保查案过程,巨细无遗,速报咱知!】

  他将特旨交给云明:“八百里加急,送往九江卫,亲手交予张飙和宋忠!”

  “是!”

  云明双手接过,立刻转身去安排。

  老朱则沉沉的坐在龙椅上,目光幽深。

  【张飙,咱断了你乱来的由头,但给了你名正言顺的权力。】

  【给咱好好查!把那些蛀虫,把那些敢背叛老朱家的逆子,都给咱挖出来!】

  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件事,一件被张飙在诏狱中‘点拨’过的事。

  【铁铉……那个在广西立功,被茹瑺打压,以清廉干练著称的铁鼎石……张飙当初说他可堪大用……】

  老朱眼中精光一闪。兵部,需要一把快刀,一块坚石去整顿。

  “传旨!”

  老朱对殿外候着的秉笔太监道:

  “擢广西督粮参政铁铉,为兵部左侍郎,即日返京赴任!”

  “告诉他,给咱把兵部的账目、武选、军械核销,都给咱理清楚!”

  “谁敢阳奉阴违,让他直接来见咱!”

  他要让铁铉这把刀,去砍向腐朽的兵部体系。

  至于五军都督府……

  因为牵扯太多勋贵,暂时不能大动,以免打草惊蛇,但他心中已然记下了一笔。

  做完这一切,老朱才仿佛耗尽了力气,缓缓靠在龙椅上,再次望向殿顶的藻井。

  而御医则默默地开始为他行针,理气。

  但他的愤怒依旧在心底燃烧,丧子之痛和被其他儿子背叛的痛楚交织,而他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巨大危机时,帝王本能的冷酷和算计。

  不管张飙的目的是什么,但张飙点燃的这把火,已经烧起来了。

  现在,他要做的不是扑灭它,而是控制火势,让这把火烧向该烧的地方,将所有的污秽和阴谋彻底焚毁!

  【来吧,让咱看看,这大明朝的基业底下,到底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另一边。

  老朱的旨意还没到,张飙在九江卫的‘辉煌战绩’和那套‘《皇明祖训》审计法’,却如野火般在周边军户和百姓中传开。

  很快,老孙、老钱等人就带着数百本《皇明祖训》精要版小册子,以及九江卫的‘罪证’抄本,奔赴各地。

  他们联络的,正是像吴大根、李老栓那样深受卫所之害,或有亲人被强拉、被冤屈的百姓头面人物。

  因此,九江卫的闹剧刚刚平息,隔壁的安庆卫就迎来了不速之客。

  这天清晨,安庆卫刘指挥使刚打开府衙大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衙门外,黑压压地站了数十名百姓,男女老少都有。

  他们既不喧哗,也不冲击官衙,只是静静地站着,人手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

  为首一人,正是之前在九江卫哭诉的吴大根媳妇,张大花。

  她手里高举着一本《皇明祖训》,声音洪亮,带着一种被‘真理’武装起来的底气:

  “安庆卫的军爷们!俺们是隔壁吴家村、李家村的百姓!”

  “奉反贪局张主事之命,秉持祖皇帝《皇明祖训》之精神,前来核查卫所军户、军械账目,以防贪腐,以正国法!”

  安庆卫刘指挥使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什么玩意儿这是?!

  一群平头老百姓,居然扬言核查朝廷卫所?!

  是自己没睡醒?还是这些人都疯了?!

  “胡闹——!”

  他厉声喝道,试图用气势压人:“尔等刁民,聚众围堵卫所衙门,是想造反吗?!”

  “军爷此言差矣!”

  张大花如今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毫不畏惧,翻开小册子,朗声道:

  “《皇明祖训·首章》有云:‘民为邦本,本国邦宁’!祖皇帝教导我们要关心百姓!”

  “《祖训·法律章》亦言:‘凡官吏酷虐害民者,许良民拿赴京来’!”

  “民妇等人不是造反,是遵循祖皇帝的教导,帮助朝廷,监督你们,防止你们变成‘酷虐害民’的官吏!”

  她这番现学现卖,虽然有些生硬,但引经据典,气势十足。

  她身后的百姓也齐声高呼:“遵循祖训!监督贪腐!还我公道!”

  “???”

  刘指挥使额头上满是问号,不由扭头看向身后的千户、百户,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要说让他们上阵杀敌,他们随便怎么都能应付。

  但要说让他们对付一群跟他们讲‘祖训’、讲‘法律’的百姓,他们还是庄稼佬进皇城,头一遭。

  “混账!大胆!简直岂有此理!”

  刘指挥使气得跳脚,但却无可奈何。

  就连看守衙门的兵丁,都不由面面相觑,觉得手里的刀枪都有些烫手。

  动手?人家口口声声捧着《皇明祖训》,喊着忠君爱国,你动手打他们,岂不是坐实了‘对抗祖制’、‘酷虐害民’?

  不动手?难道真让这群泥腿子查账?

  这时,一名脑子转得比较快的百户,不太确定地提醒道:

  “头儿,我之前得到一个消息,听说九江卫被京城来的张御史审计了,您说,这些刁民,是不是张御史弄过来的?”

  “嗯?”

  刘指挥使心头一震,似乎对张飙也是如雷贯耳:“此言当真?!”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这些刁民来者不善啊!”

  “头儿,要不别管他们,我就不信他们会赖着不走!”另一名千户插嘴道。

  刘指挥使皱了皱眉,旋即抬头看了眼门外的百姓,觉得有理。

  这些百姓不敢冲击衙门,那就给他们来个闭门羹,让他们知难而退。

  “好!就这么定了!立刻关闭大门!”

  刘指挥使当机立断,很快,安庆卫的大门就被士兵们关闭了。

  然而,张飙能煽动百姓审计卫所,怎么会如此简单被应付?

  没过多久,更让安庆卫上下三观尽碎的事情发生了。

  到了晌午换岗吃饭的时候,一些兵丁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老爹、老娘、媳妇、孩子,竟然出现在了卫所外面。

  “狗蛋——!”

  一个老兵丁的老娘,拄着拐杖,指着自己儿子的鼻子骂道:

  “你个不孝子!还不快开门,请乡亲们进去查账!你想违背祖皇帝的教导吗?!”

  “铁柱啊——!”

  一个年轻士兵的媳妇,抱着孩子,哭得梨花带雨:

  “你忘了你三叔是怎么被他们拉去顶替,死在辽东的吗?!”

  “现在有张青天和祖皇帝给我们撑腰,你还要帮这些黑心的官老爷守门?!”

  “爹——!”

  一个半大孩子,用天真无邪的语气呐喊道:

  “张先生说了,要忠君爱国,遵循《祖训》!你们不让查,是不是心里有鬼啊?”

  此话一出,问得他当百户的父亲面红耳赤。

  这下子,军心彻底动摇了。

  士兵也是人,也有家人亲戚。

  如今自己的亲人就站在对面,拿着《皇明祖训》跟你讲道理,诉冤屈,这刀还怎么握得稳?这门还怎么守得住?!

  更要命的是,这些百姓始终保持不冲击官衙的底线,然后就是赖着不走。

  他们就轮班守着!

  你吃饭他们看着!

  你换岗他们‘劝慰’!

  夜里甚至在衙门外点起篝火,轮流诵读《皇明祖训》相关章节,搞得整个卫所日夜不宁。

  僵持了整整两天,刘指挥使终于扛不住了,不,其实是那些担心亲人的卫所官兵扛不住了。

  他们精神都快崩溃了,逼得刘指挥使不得不咬牙切齿地下令打开衙门和库房。

  “查!让你们查!看你们能查出个什么花样!”

  他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句话。

  然后,他就见识到了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虽然这个时代的文盲很多,但这里距离京城不远,老朱当初为了普法,可是下足了功夫。

  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一本《大诰》。

  为什么呢?因为这本《大诰》能保命。

  比如张三被判了流放,如果家里有本《大诰》,可以不用流放,改为坐牢。如果是杀头大罪,甚至能捡回一条命。

  所以,京城周边有一些识字的百姓是很正常的。

  只见一群识点字的老农、村妇,拿着九江卫的‘罪证’范本,对着安庆卫的账册,一个字一个字地抠。

  “这里,损耗为啥比九江卫还高半点?依据呢?祖皇帝说过可以这么损耗吗?”

  “这个人的名字,我看着眼熟,好像是俺们村前年淹死的王老五?他怎么还在领饷?”

  他们不懂高深的做账技巧,但他们有生活经验,有较真到底的精神,时不时还拿起《皇明祖训》跟你辩论一番。

  就算引用的章节都不对,但那股‘理直气壮’的劲儿,能让最好的账房先生吐血。

  甚至,有些啥都不懂的大爷大妈,也跑进来凑热闹。

  他们不识字,但他们会用工具。

  比如,他们拿着尺子量铠甲的大小,用手掂量腰刀的重量,甚至拿出绣花针去捅铠甲的连接处,美其名曰‘测试坚固度’。

  “这刀还没俺家菜刀快!祖皇帝要知道你们用这玩意儿打仗,非得给你们几个大嘴巴子!”

  “这甲薄得跟纸似的,怪不得俺儿子上次受伤!你们是不是贪了料子钱?!”

  “你,你们.”

  刘指挥使看着这群‘审计人员’在他的库房里‘胡作非为’,听着那些荒诞不经的‘审计意见’,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脑血管随时会炸开。

  尤其当他看到一个老太太,因为他无法解释清楚一箱箭簇的‘合理损耗’,而准备拿着《皇明祖训》去敲登闻鼓时,他终于彻底崩溃了。

  “啊——!”

  刘指挥使猛地抽出自己的佩刀。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以为他要行凶。

  却见他将刀狠狠地插在了自己面前的桌案上,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骨头般滑坐到地上,双手抱头,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查!查!查!都给老子查!”

  “账本在那边!库房钥匙在这里!”

  “老子不干了!这指挥使谁爱当谁当去!”

  “我只求你们……别他妈再跟我背《皇明祖训》了!”

  “我给我爹养老送终都没这么背过书啊——!”

  他涕泪横流,状若疯癫。

  一场本该刀光剑影的审计风暴,就在这荒诞、滑稽却又带着一丝悲凉与正义的氛围中,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而这样的场面,不止安庆卫,其他卫所也在相继上演。

  当消息传回到张飙这里,他正优哉游哉地喝着茶,听着各方汇报。

  宋忠在一旁,脸色已经麻木了。

  他感觉自己的三观在这几天被反复碾碎又重塑。

  “张大人……您这样煽动百姓,围攻卫所……怕是……”

  他试图做最后的劝诫。

  张飙放下茶杯,诧异地看着他:

  “宋佥事,你这说的什么话?”

  “我这叫‘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叫‘用祖皇帝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你看,效果多好!”

  “兵不血刃,就查出了这么多问题!”

  “这充分证明了《皇明祖训》的伟大和正确!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拿起那本已经被他翻得有些卷边的《皇明祖训》,深情地抚摸着:

  “我现在越发觉得,老朱……哦不,祖皇帝真是英明神武,高瞻远瞩!”

  “他早就料到后世会有蠹虫,所以留下了这面照妖镜!”

  “我们要把这种审计模式推广下去!”

  “让《皇明祖训》的光辉,照亮大明的每一个卫所,每一个角落!”

  宋忠看着张飙那狂热又真诚的眼神,彻底无言以对。

  他知道,一场比应天府更加猛烈、更加荒诞、也更加彻底的审计风暴,已经在这位‘张疯子’的主导下,被彻底点燃了。

  而这场风暴最终会刮向何处,会将多少人卷入其中,连他,甚至可能连龙椅上的那位,都无法预料。

  他只求老朱的旨意快点来,不然,他真的快扛不住了。

  而张飙则眼神迷离的看着远方,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老朱啊,我这是帮你教育子孙,肃清军队,不用谢我。】

  【毕竟,这都是《祖训》教我的嘛!】

  求月票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