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264章 月下讲鬼事,长安雷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4章 月下讲鬼事,长安雷响

  

“嘎吱——”

  门被推开,探出来一个年岁颇轻的小脑袋,头上还扎着小髻。

  等整个人钻出来,伙计们才看到这是一个小道童,按住了心口,松了口气。

  “小道长是……”

  “是来送东西的吗?进来吧。”江涉在后面说。

  猫也叫了一声。

  几个伙计哆哆嗦嗦把东西搬进来,一个个手脚麻利的很。

  不过一刻时间,就把用具满满当当摆在院子上,又快速把那些东西罗列好,搬进屋里各个地方。

  全都做完,都还不到半个时辰。

  江涉看他们累的满头大汗,忙来忙去很是辛苦,“几位可要歇息下,用杯茶?”

  伙计们大惊,连忙摇头拒绝。

  “多谢郎君善心,我们就不歇下了!”

  “对!铺子里还要干活,抽不开空,便不多留了。”

  说着,几人逃也似地出去了,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想到为什么这宅子这么干净,简直是一尘不染。

  背后,传来主人家的大笑声。

  “被畏惧了啊……”

  江涉感叹,幸好他命硬一些。

  李白坐在不远处,正在跟元丹丘吃买来的瓜果,顺便记得留出一些给马尝尝滋味,他道:

  “先生睡醒了啊。”

  “我从外面打听出来了,那牙人也没说之前的主家是如何过世的,原来是一家横死。”

  三水瞪大眼睛。

  他们还没听过这种凶恶的事。

  李白给他们两个分出一瓣甜瓜。

  元丹丘啃着甜瓜,在旁边继续说:

  “这宅子里原本是住着一家当官的,原本的门也是官宦人家才有的乌头门,后面赁户住进去,才改成的寻常板门。”

  三水好奇。

  “那大官是怎么死的?”

  元丹丘环顾一圈,见到江先生听的认真,三水初一更是好奇的不行,甚至连猫儿也抬起了脑袋。

  吊足了胃口,他才说:

  “听说这家的郎主,是前面几十年朝政动乱时被诛杀的臣子。不知为何,原本该去流放的一家亲眷,在临行前的一天夜里,遭了要来偷盗的劫匪,一家尽死。”

  “所以听说,怨气冲天。”

  初一奇怪,重复了一遍元道长说的话。

  “不知为何?”

  元丹丘手里抓着半个甜瓜,低头吃着说:

  “那原因可就多了,没准是皇帝派人杀的,也没准是有仇家,或是真的倒霉遇上了劫匪,都是说不好的事。”

  三水问。

  “既然是凶宅,已经死了好多人,为什么附近的人不搬走呢?”

  元丹丘放下瓜,大笑起来。

  “哈哈哈,长安城里像是这样死过人的凶宅不知道有多少,若是街坊各个都搬走,恐怕也不剩下几户人家了。”

  “欸?!”

  这是两个少年人没想到的。

  元丹丘和李白促狭一笑,跟他们说起听说过的各种鬼事,还有在史书看到的故事。

  从长安城中,传闻有鬼市。

  讲到曾经出过皇后的长孙无忌一家,在流放地被逼自缢。又讲那曾经威名赫赫酷吏的下场,仇家争食其肉。

  又讲商君死后被马匹分尸。讲助秦皇统一六国的李斯,腰斩于咸阳,帝夷三族。讲长信宫中被斩杀的淮阴侯。

  无人不孽,无人不冤。

  听的两个小儿惊诧连连。

  一会唏嘘,一会悚然。

  夏末,在庭院里听到这样的故事,不由让人感到一阵清凉。

  一直慢悠悠讲到晚上,天色暗下来,几人坐着的地方,攒出了一小堆甜瓜的瓜梗,李白说的意犹未尽。

  他笑问两个云梦山小弟子。

  “如何?”

  三水挠了挠脑袋,放下怀里的肉脯,她想着说:

  “感觉……”

  “从这些人自己的角度来看,做的已经是能做的最好的事,但自己还是死了。”

  “就像那个酷吏,既害人,也被别人害。”

  她有些说不清楚自己的感觉,看向了师弟。

  初一捧着茶水,也有点说不出来。

  元丹丘想了想。

  “那酷吏本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天生善于投机。恰逢武后需要一把刀,他便因心狠手辣、审时度势而被提拔。后来又因手段过于酷烈,树敌太多,终被武后厌弃。”

  “就连死后,被仇家剐肉,挖眼,剖心,将尸体践踏成泥。”

  “有前因,就也有后果。”

  “你们是不是想说这个?”

  两人都点头。

  听这种古事,有一种这些人命运随之沉浮,无可避免的感觉。

  唏嘘了好一会。

  三水忽然看向一直听着他们议论,没怎么说话的人,她心生好奇。

  “前辈是怎么想的?”

  众人目光都投过来。

  李白和元丹丘对视了一眼,看过去。

  月色清朗照在庭院里。

  竹影婆娑,洒落一地细碎的银光。江涉怀中还睡着一只猫儿,他放下甜瓜,也想了想这个问题。

  “人生于世,如处江河中,随波流上下。”

  “能一时逆流而上者,为当世英雄。”

  “不入江河,只在岸旁观者,是学仙人。只是江河汹涌,也有被卷入浪涛的可能。”

  三水觉得那没准说的就是他们。

  “那前辈是什么?”

  江涉顿了顿。

  他语气随意道:“若是我呢……许是涉水而行,纵万里江河终归海。”

  “我在东海,静候诸君。”

  江涉说完,忽然心有所感。

  他不由想到前段时间,也是月下竹林,他坐在高山上与司马承祯论道,望着遥远的东海。海水广阔无垠,望不见远处。

  或许以后可以去瞧瞧。

  这么想着,江涉望向左右,看到李白和元丹丘都有些出神,地上一地瓜皮和瓜梗。

  他拿起最后一个甜瓜,用袖子擦了擦。

  “二位,回神了。”

  李白回过神来,耳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有呜呜咽咽的哭声传来。

  他抬起头,四下望去,庭院里、宅中,飘出了许多道身影。

  李白吓了一大跳。

  连忙叫住元丹丘。

  元丹丘听了也是大惊,他不像李白可以看见这些东西,因此添上了自己的很多想象,更加骇人。

  夜色下,冷风呜呜刮去,这宅子又旧,确实瘆人。

  两人靠在一起,背心被冷汗打湿。

  “先生!”

  江涉把睡了一下午的猫儿叫起来,对着睡眼惺忪的小猫儿,问。

  “可要瞧瞧雷法是什么?”

  猫瞬间醒神。

  ……

  后有闲笔记载。

  开元十七年,七月廿七夜。长安风雨大作,雷声轰然,响彻一夜。

  【求月票】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