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266章 渭水垂钓,水君相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6章 渭水垂钓,水君相邀

  

愣了没多久,太子很快收回心神,他笑着请求高僧一件事。

  “太子但说无妨。”

  “八月初五,便是千秋节,孤得了一尊佛像,想请法师为之开光七日,到时候献与圣人,佑其圣寿绵长,国祚清明。不知可行?”

  从古来,将皇帝诞辰设为节日,普天同庆,休假三日,宴庆的喜气达到村庶乡里这样的地方,还是头一回。

  和尚手掌竖起。

  他提醒说:

  “贫僧只是一个凡人,虽可以斋戒祈福,但所谓开光之说,也并不会有什么效用。”

  太子笑起来。

  “这个无妨。”

  太子道:“法师心意到了便是。我们做臣子和儿女的,也不过是盼望圣人康健,家国安泰罢了。”

  “但这也不过是祈愿。”

  “就像去年,河西不还是有兵戈?”

  和尚便就应下了。

  太子脸上浮出笑意,又与和尚论了一会佛法和道法,又派人送了不少礼物,和那尊佛像一齐送到宅邸处。

  等人辞别后。

  身边有人问起来:“殿下,圣人更慕道家,为何不请个道士来给老子像祈福?”

  太子松闲靠坐在凭几上,身边有宦者轻轻给他捶着腿。

  他抿了一口苦茶。

  “天底下道士一抓一大把。”

  “可张果老和那位仙人可只有一个。”

  太子回想起几年前,自己和百官行在泰山上,远远望着天上。

  仙人驾云而过。

  在那个时候,什么王权,什么荣华富贵,都显得渺茫微小起来,不知道在真正的仙人眼中,他这个太子,还有阿耶那样的天子是什么样。

  太子喃喃。

  “两个月了,也不知道张果老是否到了长安,听说这位爱凑热闹,也不知是真是假。”

  “最好能把那位仙人好友也请来。”

  ……

  ……

  “好热闹啊!”

  三水和初一走在街道上,到处都热闹的不行,长安好大,他们这还没走到最热闹的东市和西市,只是在路边走走,都感觉钱袋里的几百个铜钱按耐不住了。

  快到皇帝过生日了,到处都有歌舞宴庆。连道两旁的榆树和槐树都打理了一番,看着规整又漂亮,绿意葱葱。

  三水还看到有人把长刀吞到嘴里,吓得她抱紧了自己的剑,又看的目不转睛。

  过了好久。

  她才艰难把自己的视线,从吞刀吐火的街头百戏人身上拔出来。

  三水仰起脑袋,她看向江涉。

  “前辈,我们要去哪啊?”

  江涉手里还拿着新买的钓竿,身边是张果,他语气悠闲。

  “去渭水钓鱼。”

  三水点点头,也有些意动。

  听到渭水的时候,她和师弟没有什么反应,只当是去玩。早就忘了自己还见过渭水水君,甚至那水君还欠她一条鱼。

  在几人身后。

  元丹丘早就准备好了,胳膊下面夹着两三个钓竿,手里还提着木桶,扭着头跟太白信誓旦旦说:

  “此番定要一雪前耻。”

  李白一乐。

  “你这回莫要还不如我。”

  元丹丘冷笑一声。

  他低声说出自己的猜测:

  “我早想明白了,之前几番钓鱼,都不如何上钩,而且都是和山神一起钓的,说不准便是山神的毛病。”

  “山神身为山川之主,有神力在身,那些鱼远远感觉到了,便不敢上前接近。”

  “自然也不敢吃钩上的鱼食。”

  “定然是如此!”

  李白听的奇怪起来,他道:“山神不是已经卸下山主职责了吗,怎么还能怪在他身上。”

  元丹丘纳罕。

  “那你说我为什么不上鱼?”

  李白看了这道士两眼,摇摇头。他不说话,往前走了。

  虽然没有说话,但元丹丘是他多年好友,一下子领会到了其中意思。

  他气的吹了吹胡子。

  “太白!”

  长安很大,渭水在北面,一行人走了很久,三水和初一两个小弟子一路上在各种小摊上徘徊,把肚子吃的溜圆。

  终于到再也吃不下的时候,他们到了渭水。

  水波浩荡,两岸杨柳成荫。

  远处,游船如织,漕运不断。

  江涉找了一处坐下。

  附近还有一处木船,船上老渔夫正在撒网捕鱼,渔网“唰”地一声在空中舒展,落入水中,被网上系着的石头牵着下坠。

  不一会,老渔夫拉起网来。

  只见到里面,银光闪烁,鱼儿噼啪乱跳。

  一个年岁不大的少年人,晒得黝黑,见到这一幕露出白牙,提起鱼篓。

  “阿翁过来——”

  不远处,岸边。

  李白看着那渔网里跳动的银鱼,他哈哈大笑,还跟元丹丘说:“你可以试试用渔网,这样还能得些渔获。”

  元丹丘往边上坐了坐,并不理睬他,专心钓自己的鱼。

  “你莫要多说话,别惊了水里的鱼。”

  三水和初一坐在不远处,两人探着脑袋瞧,目光好奇。他们也不会垂钓,纯粹就是在玩,一尾还没上,就你一句我一句,把晚饭鱼怎么吃都给规划好了。

  “听说鲂鱼好吃。”

  三水犹豫。

  “会不会有很多刺啊。”

  初一憋不住笑,扑哧乐了,顿时想到了对方之前被鱼刺卡到嗓子的模样。

  “那就做成鱼羹,鱼羹没有刺,吃着也鲜美。”

  “他们说鳜鱼也好吃。”

  “鳜鱼怎么做来着?”

  元丹丘简单给这两人弄上钓竿,教他们甩入水中,让两人按住。

  三水问:

  “什么时候是上鱼?”

  元丹丘指着水上漂起来的羽毛梗,“这个动起来就是,到时候你们记得往上提。力气够吧?”

  两人都点头。

  他们两个力气大得很,从小修行入道。一条鱼而已,有什么好提不起来的?

  盯着水面,小小的脑袋一动不动,满是认真。

  ……

  ……

  不远处,敖白收回视线。

  他对青衣人行了一礼,朗笑道:

  “先生竟然来了长安,怎么未知会我一声。若不是昨夜风雨大作时,忽然感到天地清气上升,邪祟避退,我还不知先生身至。”

  “险些怠慢了。”

  他一身白衣,雨纹闪烁。

  张果老眯着眼睛,打量这位见过一面的水君。模样清俊,身量颇高,不免让人想着对方的真身,是一头蛟龙。

  这广漠的渭水,行船不断,活民百万。

  不过是对方的一张睡榻罢了!

  敖白浑然不觉。

  他抬手,邀道:“正好先生在这,我也可尽地主之谊。”

  “二位,请随我入水中来——”

  话刚落,浪涛拍岸。

  【求月票】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