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百五十二章等你的好消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五十二章等你的好消息

  “告诉他们,记得一定要是学者,其他的歪瓜裂枣,就不要往回来带了,本殿下的学院需要的是人才,可不是那些没用的人。”

  着重说了人才,是因为朱载坖怕有人会为了赏赐,随便拉一个人来凑数。

  刘敬堂连忙掏出小本本开始记录。

  一旦朱载坖开始着重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他都会当做重点来记录下来。

  “殿下,那个高翔,说他也想要参加这一次的绍兴府交流。”

  正在做记录的刘敬堂突然说道。

  “他的病情已经痊愈了?”

  “已经痊愈了,不过被高忠高将军看管在了屋内,除了去学院还你进学,不让出门半步。”

  “所以他是想要借着这一次机会,跑远一点?”

  朱载坖眉头一挑,诧异地问道。

  “以在下对他的了解,此人应该不会这么做,想来是真心想要和那些传教士交流一下学问。”

  仔细地思索了一下,刘敬堂摇了摇头。

  本来就是一个,可以在一个地方待很久的人。

  用裕王殿下的话来说,就是宅。

  上次那个意外,只是为了一个女人,中了美人计罢了。

  “他爹会同意?”

  交流学问,多一个人也是可以的,朱载坖无所谓,就是怕高忠上门找他要儿子。

  “我去问过高将军了,高将军是同意了的。”

  若高忠没有同意,给刘敬堂十个胆子,也不敢轻易的说出口。

  那个老太监,实在是有够恐怖的。

  都已经进了大牢了,还可以毫发无伤的官复原职。

  关键是,出来之后,身体看着还胖了一圈。

  说明人家在大牢里,生活得比外面还要好。

  这种现象,就很值得深思了。

  “只要高忠同意,就再多加一个他。”

  朱载坖不假思索的道。

  刘敬堂正要转身出去,就见到许久不见的段朝用,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殿下,殿下,大喜事,大喜事!”

  通常来说,段朝用说的大喜事,都不怎么让人欢喜。

  “你有什么喜事?老道士又送回来了一些社稷图的碎片,还是你们道门的哪一位真人突然出关了?”

  自从段朝用,不在给人炼丹之后。

  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除了给人看病,就是在京师附近,装一个仙风道骨的算命先生。

  准不准另说,他就是想要把道院学到的一些东西,学以致用,当然通常是会被人追着骂的。

  用他的话来说,算命简直就是一个高危行业。

  算的不准被骂。

  算准了,也依旧会被骂。

  “都不是。”

  段朝用搓了搓手,嘿嘿傻笑道:“殿下你还记得,演道院种植的那些土芋吗?产量实在是离谱,只是相比甘薯是差了点。”

  两种不同的作物。

  最后嘉靖只拿到了甘薯,却还不知道土芋。

  “能不能吃还是一个问题。”

  朱载坖并没有那么的乐观。

  现在的土豆,可不是他记忆中,不知道繁殖了多少代的土豆。

  个头不大,还容易使人中毒。

  得不断地迭代,才可以真正的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能吃,能吃,已经试过了,接下来,就要看保存时间了,若是和甘薯一样能够长时间存储的话,大明的百姓们,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在没有进宫之前,段朝用是真的遭过罪。

  行骗,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饿着。

  很朴素的想法。

  唯一的差别只在于,他骗了当今的皇上,若不是运气好,抱上了朱载坖这条大腿,怕是在就和其他炼丹术士一样,抄家灭族了。

  “呦!你什么时候,会胸怀天下了?”

  朱载坖调侃道。

  他的心情不错。

  段朝用确实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下虽然是个道士,也曾经坑蒙拐骗过,可都是迫不得已,胸怀天下,在下一直是有的。”

  段朝用突然正色道。

  别人怎么看他,他不管,可不能说他是一个不懂得百姓疾苦的人。

  在他落魄的时候。

  可是一些被他骗了的老百姓们,给了他一口吃的。

  这些好,他能记一辈子。

  这也是他经常出门,给人算命的原因,身上有银子了,也就想着看谁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偷偷地送出去一点。

  不多,但足够这些人渡过当前的难关。

  “好吧,大喜事说完了,就说说还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朱载坖也不纠结。

  “就是种植土芋,太过耗费地力,听演道院的人说······”

  还没有等他说完。

  外面就传来了有人求见的话。

  经过了朱载坖的同意,很快就见到演道院专门培养土芋的那一个老农走了进来。

  “草民见过裕王殿下。”

  老农抬头就看到了段朝用,哈哈一笑道:“原来段真人真的跑得很快,是道门的神行术吗?能不能教教老夫?”

  或许是经过了演道院氛围的熏陶。

  老农再见到朱载坖的时候,还会和人开玩笑。

  “不传之秘,不告诉你。”

  段朝用一翻白眼,他本来都要把知道的都说给裕王听了。

  谁知显摆只做了一半。

  不上不下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殿下,草民已经培养出来了一批土芋,产量还不错,就是有微毒,需要经过特殊的引导培养,才可以投入市场,让百姓们种植,另外一点,这东西在一块土地上种植一次,就得换地方,不然就会减产。

  不过,紧接着种植其他的作物,一点问题都没有。”

  老农一边说着。一边把自己总结出来额东西,掏了出来。

  他不是正经读过书了。

  也就进了演道院之后,才迫不得已地还是读书写字。

  或许是有天赋的原因。

  又或者是因为,只要会读书写字而来,就可以多拿一点银子。

  老农还真就从一个文盲,学会了读写。

  尽管字写得并不怎么样。

  “辛苦唐老了。”

  朱载坖接过了文件,很认真地看了一遍。

  然后才抬头认真的问道:“唐老觉得,需要多久,才能够培育出,可以放心食用的土芋?”

  这一点很关键。

  朱载坖只知道,很早之前的土豆,确实是有毒的。

  可不能因为有毒,就放弃这一高产作物。

  既然进入了大明,大明就得利用起来。

  杂交水稻还没有眉目,就得靠别的作物来提高产量了。

  不然,就算是工业来临了,却又因为食物的短缺,依旧难以为继。

  “两到三年,最迟三年时间,必定可以让现在的土芋长得更大,产量更高,还很安全。”

  唐老保证道。

  别的他不行,可种庄稼,除了演道院里面的那结果老东西之外,还真没有几个比得上他。

  “好,本殿下就等你的好消息。”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