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百五十一章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一章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大明各个六部衙门都有自己的报纸。

  底下的州府,也跟着举办了报社。

  如今受到限制的,只有油墨和印刷技术,这一点,除了朱载坖弄出来的印刷作坊,其他人还拿不下来。

  技术没有外流的情况下,就是一本万利的独门生意。

  好在,朱载坖的印刷作坊,收费并不贵。

  即便是有人想要单独做这一种买卖,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也不见得能顾有收益。

  暂时来说。

  朱载坖还并不想让最新的印刷技术传播出去,舆论在短时间内,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为可靠。

  十月。

  本应是宣传各个地方丰收的情况。

  突然间,各种报纸上都开始了报道卫河投毒事件的经过。

  同时也提到了食品安全问题。

  并且,大明朝廷还决定,针对这一问题,正式立法,以此来杜绝某些人,利用不安全的食物来牟利。

  事情一经传播开来。

  瞬间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早上还都在声讨下毒人孙成,下午的时候,情况就变了,成了羡慕孙成一家人了。

  能够被医院选用为必备的麻醉药。

  那利润不用想,中途只要没有意外,都可以祖祖辈辈的吃下去。

  “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们家是猎户吧?经常进山,也经常被蛇虫所伤,都是用了自家的独门药方,才只来好伤势的,不去医院碰碰运气?”

  “俺爹已经带着药方去了,路程太远还得两三天的时间才会回来,你们家也是有独门秘方的,为何不去试一试?”

  “试什么?烧符水吗?那玩意就是忽悠人的,你不会还信吧?”

  经过了报纸的不断宣扬。

  符水治病,就是骗人的勾当,有人信也无所谓,反正吃不死人,给点心理安慰,也是好的。

  不同的地方,都有人向载坖医院送去了自己家的独门药方。

  有没有用,是不是和其他的药方重复了。

  这些百姓都不管。

  他们只想要赌一次,成了金山银山的啥都有。

  不成也当做去了一趟京城,见见世面,至于会不会被人骗走了药方,又或者是被人杀人灭口夺了去。

  在没有验证药方真假之前,都是妄谈。

  至于真的有用,那也有载坖医院的人亲自护送回家,所有的收益,也可以通过当地的钱庄取现。

  完全避免了被人在路上打劫。

  若还有人贪图人家的金山,当地刑科也不是摆设。

  都在等着政绩,往上升官发财呢。

  送上门的好处,哪会不尽心尽力。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黑暗的地方也有,这个无法避免只能尽量的减少。

  “殿下,手段真的高明,在下真的是服了,”

  连续用了两个真的,可见陆绎的激动心情。

  本来是一次危机。

  对朱载坖沿河兴建工坊危机,到了后来居然成了医院收集天下药方的奇迹。

  曾经,想要这些秘方。

  哪怕是朝廷下命令,都不见得有人会给,可现在呢?

  为了一座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抢着往出来送,生怕自己去晚了,和别人的药方重复,使得到手的金山给飞了。

  “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朱载坖也是无语。

  他想要做的是保住工坊,给大明好不容易起来的一点工业,留点底子。

  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负面影响,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如实地说了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

  谁知道,大部分人关注的点,和他想的不一样。

  没有人去关心孙成的刑罚,到底合不合理,也没有谁去关注,到底有没有不安全的食品。

  所有人都看到的是,载坖医院的信誉。

  那种说给银子,就给银子的诚信。

  明明可以用权利拿走一切,却偏偏要讲大明律。

  这是他们所认识的大明吗?

  尽管,大明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强调律法,可这么有轰动性的事件,还真的是头一遭。

  和历史上商鞅徒木立信的典故,有着异曲同工的妙用。

  似乎,贯穿一个人一生的就是财富。

  也只有这个,才真的会动人心。

  “殿下太谦虚了,你在经商的天赋上面,通常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我们了解。”

  就连刘敬堂也不相信朱载坖说出来的话。

  能够放下手中的事情,特意跑一趟,就说明他自己也对这件事所达到的‘目的’震撼不已。

  看看裕王殿下的手段。

  于无声处听惊雷啊!

  明明是一件很麻烦,也后患无穷的事情,突然就成了一件好事。

  短短的五天时间。

  医院收到的药方,都是多不胜数。

  其中除去重叠的,还有一些过于离谱的,还有一些能够立刻证明疗效的,剩下的虽然正在等待验证是不是有用。

  可就是那些已经能够使用的药方,就足以推动大明医药的进步。

  特别是那种治疗伤口的的药物。

  只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就叫做白药。

  也总不知是怎样发现这种药方的组合方式的,神奇的不行。

  目前已经成为了大明军队中,着重采购的必须品了。

  就只这一个药方,瞬间就创造了一个大明富豪。

  还有治疗伤寒的。

  治疗发热的。

  ······

  多到已经解决了朱载坖让医院自己弄出来一些成品药的任务。

  不用多长时间。

  大明就可以培养出来一批医术并不是太好,但可以用成品药物治病的大夫,瞬间就能够解决,某些地方,大夫稀缺的难题。

  可以说,真正的做到了利国利民。

  唯一制约着的,也只有草药的生长周期,是真的没有办法解决。

  所以这些药物,也就不会很便,成本本来就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或许以后,在大明治病,草药治病会成为一种很高档的,富人们的治疗办法。

  “算了,随你们怎么想吧。”

  累了。

  朱载坖对很多人解释过,可就是没有人相信。

  渐渐的他也就不再去解释了。

  “对了,学院的先生们,都找好了没有,父皇那边可是接到了传教士的来信,咱们的人也必须前往绍兴府。”

  “已经都准备好了,都是学院里面最聪明的,务必让那些传教士,把知道的一切科学技术,都学回来。”

  刘敬堂拍着胸膛保证道。

  学问这种东西,是需要交流的,老祖宗们都还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没道理他们这些后人们,就都不开窍了,觉得蛮夷的学问,就不是学问。

  “告诉他们,每学回来一种我大明没有的技术和知识,本殿下都有重赏,若是可以带了一些蛮夷学者们来大明给教书的话,本殿下也不吝赏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