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怎么是你
考试中榜,对于这些士子来说,固然是人生最大的喜事,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代表着许多有田有地的农户将会慢慢转变成佃户,迟早那些土地会成为某个官员的私产,他们可以免赋税,除徭役。
而佃户为他们耕种土地,才能获得生存下去的粮食。
长此以往,一旦发生灾荒或者战乱,这些无田无地的佃户,将会成为焚毁王国的第一把火。
太子带着重重忧虑回到了皇城,还没进宫,就遇到了从云州赶回来的翰林承旨。
太子的马前,翰林承旨跪倒在地,大礼参拜:“殿下,翰林承旨孙承义拜见殿下。”
看着跪倒在尘埃中的孙承义,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
陈朝的翰林院,正式的官职有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和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入了翰林院,虽然能够参与诏书的臣草和拟定,但重大事项,均出自中书省和门下省,翰林院仅能为皇帝草拟一些零碎小事的圣旨。
而翰林承旨,只是差遣,不是官职。有需要宣诏圣旨的时候,就会从翰林院挑选一名官员,前往需要宣旨的各地去宣诏。
而太子监国时间并不长,真正能够自己做主的时间更是不超过一个月,所以对翰林院的这些官员实在不熟悉。
“孙翰林免礼。”
太子不知道这个翰林跑来这里截住自己有什么话要说,皱了皱眉头。
没有太子的宣召,擅自跑来挡住太子仪仗,这其实是非常失仪的行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的话,免不了要对这个人进行处罚。
孙承义来这里等候太子也的确是冒险,他的圣旨没有宣出去,只要据实回报就行了,无需拦住太子的仪仗。
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还是想通过这件事情,跟太子有所交往。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陈帝已经起不来了,驾崩是迟早的事情。到了那时,太子登基,就是新皇,再想给太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不容易了。
所以孙承义宁肯冒一点险,来拦太子的仪仗,也要给自己创造一次机会。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太子并没有追究他的失仪行为,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孙承义又叩了一个头,这才站起身对太子说道:“殿下,臣来这里等候殿下,实在是因为有一件事情非常紧急,不得不来打扰殿下,还望恕罪。”
“臣去云州传旨,命斩清河县令潘濯。”
“不过当臣到达云州清河县的时候,潘濯并不在县衙,而是生死不明,其家属也已经于前些日子回乡省亲,不知所踪。”
“故此,圣旨并没有传下去,便留在了云州刺史处,而臣则回来向殿下禀明此事。”
涉及到一位县令,太子觉得事关重大,而此处虽已是皇城,但人多耳杂,不宜讨论,于是对孙承义说道:“你随孤入宫。”
翰林院为了随时能够为皇帝起草诏书,拟定圣旨,所以在皇城中有一处专门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日夜都有人在值班,随时等候皇帝的传唤,故而又称待诏。
孙承义随太子入宫后,太子并没有去养心殿,而是在自己的寝宫接见了孙承义。
换下了出行的袍服后,太子沐浴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让侍女为其擦干头发,重挽发髻,一边对孙承义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
于是孙承义就把潘濯带着衙役剿匪,反而全军覆没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到清河县典史与主簿均被匪人所杀,太子才动容起来。
“如此说来,清河县已经陷于匪人之手?”
不得不说,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清河县的匪患已经可以攻城掠地了。
孙承义也不知这些匪徒到底有多厉害,居然差不多全灭了云州一千府兵,又再次全灭了清河县的二百衙役。
“殿下,匪患如何,臣并不清楚。不过臣从清河县带回来一个人,他本是清河县的士子,在云州参加府试之后,回乡途中被匪人所掳,应该知道这些匪人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
“而且,这次清河县令带着衙役扫荡匪人,这个士子也是唯一生还的人,具体情况如何,他应该能说得清楚。”
“若是殿下愿意见他,臣便去安排。”
太子摆摆手说道:“不需见他,孙翰林将此事记录清楚便可,至于回旨的事情,自有中书省着令云州刺史勘办。”
顿了一顿又说道:“孙翰林入翰林几年?”
孙承义一听,立刻知道自己这一次算是赌对了,太子问起自己的履历,那么毫无疑问是要用他。
连忙说道:“臣是太和九年进士科出身,便于当年入了翰林。”
能在当年入翰林的,都是殿试排名前十的士子,水平十分高才能被点中翰林。
太子点了点头:“你去罢。”
孙承义心中狂喜,面上却不露声色,稳稳的行了叩首礼,告辞离去。
且说赵承随着孙承义来到了上京之后,就被安排在了驿馆之中,这还是他自穿越之后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哪里都很好奇。
龙泉地势平坦,即使有山也是矮小的丘陵,因此白东江才说这里无险可守。
且国都就建于边境,出了龙泉就是鲁斯国的地盘,既无关隘,四周又一马平川,一旦发生战事,的确很容易被围困。
赵承所居住的驿馆并不是接待各国来使的那种驿馆,而是专门为往来传递消息的信使所设的小驿站。
驿馆不大,只有三间房子,一间用来做饭,一间用来吃饭,还有一间是住宿所用,没有单间,只有通铺。
赵承被孙承义限令在驿馆里等候,闲极无聊,便站在院子里向外望。
他记得安东俊的家就在上京,临别时还赠了一块玉佩,说如果有一天到上京了,就去他家找他。
他的目光越过院墙,落在上京重重的飞檐翘角之上,也不知道安东俊这个家伙,到底住在哪里。
正胡思乱想之际,忽然见到门外有一个女子走过,让他不禁出声道:“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