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31章乱军宝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1章乱军宝藏

  谢大夫来得很快,飞马街距离县衙也不远,又是县令大人相召,所以谢大夫带着徒弟匆匆而至。

  潘县令又亲自嘱托了一番,这才离开,任由谢大夫施治。

  一直守在门外的衙役这时候迎了上来:“老爷!我们把郭大人救下来的时候,郭大人曾说,那山上还有个姓赵的士子,还活着。”

  潘县令目光一闪。

  “一直跟着寻人的张大顺想要让人上山去搜寻,是小的把他劝住了,说让他稍等一下,要禀报老爷再说。”

  潘县令来回踱了几步说道:“你去,拿着本县的名章,告诉大家全都撤回来。”

  衙役显然没料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他一个小小衙役能掺和的,所以一愣之后马上恭声应是。

  潘县令从腰上解下一小方玉印,递给衙役:“去吧!若是那张大顺纠缠不休,让他来找本官。”

  经过这一会儿的耽搁,谢医生那边已经基本上处理完毕,带着小徒弟走了出来。

  “潘大人,老朽刚刚已经检查过了,病人只是双腿折断,脚踝脱臼,还有肋骨断了三根,经过老朽施治,已经没有大危险了,但是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而且不能剧烈运动。”

  潘县令转头吩咐衙役:“去取诊金来!”

  谢大夫连忙推辞,开什么玩笑,县令大人亲自找来看病,还要什么钱。

  潘县令说道:“谢大夫请勿推辞,这诊金只是一部分,有什么好药尽管用,千万不要替他节省,等到病人痊愈之后,本官还另有重谢!”

  在潘县令的坚持下,谢大夫只得收了诊金,带着徒儿离开。

  潘县令摒弃了左右,一个人进了前堂,此时郭英刚刚被包扎完,断骨全都已经正过来了,还绑了柳枝。

  “大人!”刚刚潘县令在门外与谢大夫说的那番话他全都听在耳中,更是感激无比。

  潘县令笑道:“好好养伤!”

  “我现在已经好多了!”郭英说道:“我就把与大人分别后的事情说一遍。”

  潘县令点点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静静听郭英叙说。

  原来潘县令不知从何处得知的消息,说在清河县的山谷中,埋着一笔宝藏。传说是三王之乱时,乱军为了东山再起而埋下的金银,如果有人能获得这笔宝藏,十辈子都花不完,立刻就能变得富可敌国。

  传言有真有假,但是潘县令是亲历过三王之乱的官员,知道乱军劫掠了多少财物,当时乱军已经占据了大陈的半壁江山,控制的州郡已经达到了六个之多,若说有财富,那必定是惊人的。

  于是潘县令就带着郭英,按照自己得到一鳞半爪的线索,在清河县附近的山谷寻找起来。

  大陈自立国始,虽然已经历经了三任君主,但官场的贪腐之风已经渐渐风行起来,没有额外的银钱打点,想要往上走属实有点不容易。

  潘县令虽然是左相李有道的门生,可李有道本人在皇帝那里也不受宠,更没有多少话语权,实在难以顾及旁人,只能任这些门生自己奋斗。

  所以在得到了这个线索之后,潘县令立刻动了心。

  他是李有道的门生,不可能再投去林若权或者白东江,那样两面三刀,政治前途就完了,他只能像棋盘上的小卒一样,顺着一条线不停往前拱。

  也不知是李有道没把他这个门生放在眼里,还是李有道本身也没有太多政治力量,潘县令想要再往上一步,何其难哉。

  而有了这笔宝藏那就不同了,不但潘县令可以改善自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用银钱开路,硬生生往起拔,只要迈过了七品的槛,到了六品五品时,仕途才算是有了盼头,入得了圣上的眼了。

  在带着郭英查探了清河县周边的许多山之后,终于来到了平顶山。

  平顶山的情况,几乎与潘县令手中拿到的指引一模一样,除了两条上下山的栈道之外,还有两条隧道,想要在山体上开凿隧道,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因此巧合的机率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极小极小。

  也是因此,潘县令断定这座平顶山,就是他们要找的藏宝之地。

  郭英做为潘县令的亲随上山探险,好几次趁着夜色正浓,爬上山顶查探,那时猎户们的防守还不那么严密,因此郭英得以探明了山顶的各个紧要之处。

  可能是由于郭英的多次查探,终于引起了猎户们的警觉,他们加强了防守,使得郭英再难以轻易潜入了。

  潘县令又不能无限期的在山谷中等候,于是就跟郭英约了一个时间,留郭英一个人在这里守着,等他们放松警惕之后再行查探。

  他们两人本来约好,如果到了五月郭英还不回衙,可能就失陷在山上了。

  到了四月底,郭英还没回来,潘县令就已经感觉不妙,他有心派人去寻找,又没有什么由头。

  偏偏瞌睡来了枕头,郑玉诚来求情,希望能去那片山谷中寻找士子赵承,潘县令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立刻大动干戈,务必要寻到那座山上去。

  所以就算没有郭英出现,潘县令最终也会让人爬到那座山上去。

  “大人,属下陷入那匪巢之后,想着索性就在其中探索,定能找到那枚关键的钥匙,惭愧的是,属下失陷之后,就一直被那群匪人关在石屋里,根本没有机会出去。”

  “但是那座山顶属下已经探索得差不多了,的确有一处铁制的机关,被那群匪人呼为盘龙柱,是原本就在那里的,应该与老爷手中记载的相符。”

  “有栈道,还有隧道,特别是山上还有盘龙柱,应该就是此处无疑。”

  “但是钥匙属下始终没有找到,有负大人所托,望大人恕罪!”

  潘县令笑着拍了拍他:“哎,你何罪之有啊?这次你立了大功,先前咱们只是确定了地方,却没有什么理由。”

  “而这一次,你不但再次确定了藏宝之处就在这座山上,还给本官带回来一个完美的借口。”

  郭英想了想道:“大人说的莫非是那位士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